資源簡介 霸州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試卷說明: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第I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全卷共7頁。考生作答時,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及答題卡交回。2.本試卷滿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第I卷(選擇題 共24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4分)1.下圖是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中青銅器克罍(léi)的銘文拓片,其大意為:周王對太保說,我非常滿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兒子克做燕地的君候。該銘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2.《鹽鐵論》一書中提到,漢武帝時實行幣制的徹底改革,集中貨幣發行權,禁止各地方政府鑄錢,同時把鹽鐵經營權也收歸中央。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響是( )A.有利于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B.成為大一統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穩定D.防止諸侯王和豪強地主勢力過大3.如圖,兩幅示意圖反映的變化是( )A.商品經濟發展 B.耕地面積增加C.海外貿易興起 D.經濟重心南移4.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寧在《中國大歷史》中,把唐朝稱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實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鑒真東渡 D.澶淵之盟5.對以下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維新派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在上海創辦《時務報》②戊戌變法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但是作為一場思想運動,其作用遠不是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A.①屬于歷史結論B.①說明戊戌變法廢除了舊制度C.②屬于歷史史實D.②肯定了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6.下圖是《甲午中日戰爭示意圖》,其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于( )A.① B.② C.③ D.④7.下圖反映了紅軍長征中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長征組歌》中描述這個歷史事件的歌詞是( )A.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慶B.晝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窮追奪瀘定C.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D.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8.1964年,日本共同社報道:“(中國)向迄今由美、英、蘇、法四國組成的核壟斷體制打進了一個楔子,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發言權。”“打進了一個楔子”是指中國(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導彈部隊的組建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D.神舟一號發射成功9.古代羅馬法律制度比較完備,《十二銅表法》與《查士丁尼法典》分別屬于哪一時期的成就( ) A.①③ B.②③ C.②⑤ D.④⑤10.下側漫畫創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表明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了約束。這一約束的法律依據是( )A.《權利法案》 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 D.《民法典》俄國十月革命 D.實施新經濟政策11.某歷史公眾號準備推送一期專題——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振興專題。下列材料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是( )①論文:《民族認同與德國的重新統一》②圖片:《納米比亞獨立》③地圖:《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④視頻:《蘇聯的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1995年1月,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它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貿易總額增加了3倍。以下關于世貿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以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為宗旨②可向沖突地區派出維和部隊③徹底消除了世界各國間的貿易摩擦④符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3個小題,13題15分,14題,11分,15題,10分共36分)13.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承載著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哲思一脈】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寶庫。——趙可金《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理論價值》 【醫學傳承】 材料二 2020年3月23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余艷紅公布了中醫藥抗疫的一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 ,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 占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超過了90%。 ——摘自《醫學之聲》 【匠心謹肅】 材料三 【文史輝映】 材料四著作:《史記》 著作: 作者: 作者:曹雪芹、高鸚(后續)成書朝代:西漢 成書朝代: 地位:中國古代第一部 體通史 地位: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 【鑄魂筑夢】 材料五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存續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智慧、理念、氣度神韻,涵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自信與自豪。中華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摘自十九大報告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國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張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核心思想有何現實意義 3分2.圖一、圖二所示的兩位醫學家都在中醫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請分別寫出他們的醫學著作。結合材料中的數據,談談你的認識。5分3.材料三所示內容都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請按時間先后排列,只寫序號。1分4.歷經幾千年的風雨,中國人的文化風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請根據提示完成材料中“___”的內容。2分5.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華文化以“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試舉一例說明。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認為應該怎樣增強文化自信 4分14.馬克思主義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11分 材料一《宣言》稱,“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來社會中,資產階級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剝削制度將被消滅,因此不再有階級。未來社會必將創造出高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由于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個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想社會為目標,所以他們的思想為人們所向往、所追求。——摘自劉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1)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1分依據材料一,說出馬克思和恩格斯想的未來理想社會的特點。2分 材料二俄國革命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很少引起關注。列寧在俄國奪取政權后,李大釗開始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雖然李大釗接受了俄國革命的主張,陳獨秀也注視著俄革命的局勢,但他們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者。1919年的反帝運動期間,李大釗、陳獨秀的思想有了重大發展,他們都堅定地站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陣營,并且還有一群學生追隨他們。——摘編自史華慈《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2)以下是依據材料二繪制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示意圖。依材料二,說出促成以下各階段轉變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名稱。2分 材料三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3)請用材料三中的史實證明下列觀點。(填寫序號即可)2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一開始就重視工人教育:_____________。中國共產黨提出用革命手段實現奮斗目標: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革命道路 建設道路 馬克思主義理論 武裝斗爭奪取政權 發展生產力,實現共產主義 蘇俄 國情:城市工人階級力量強大道路:在中心城市發動武裝起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被視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經典道路 領導人:列寧政策:___①______內容: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多種經濟并存,發展商品經濟 中國 國情:農民占人口絕大多數;在農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道路:中國共產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 領導人:_____②______道路:改革開放內容:城市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經濟特區 (4)依據材料四,說出蘇俄和中國革命道路的共同點。將表格中①②補充完整。3分 材料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價值原則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方法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的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革命文化熔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摘編自方曉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的邏輯關系》等(5)依據材料五,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優秀文化的關系。2分15.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0分 近現代德國的興衰影響歐洲乃至世界。 材料一 五百年來,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臺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強國,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據【美】保羅 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材料二 下面是德國歷史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945年 蘇美英法四國按照雅爾塔會議協議,對德國及其首都柏林實行分區占領,各占領區的管轄措施不盡相同。1949年 英法美占領區成立聯邦德國,首都定為波恩;蘇聯占領區成立民主德國,定都柏林。兩者都是獨立主權國家。1951年 法國、聯邦德國等六國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互為宿仇的法德兩國開始和解,歐洲一體化開始起步。1961年 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之間修建由暸望塔、混凝土墻、壕溝、鐵絲網等組成的邊防設施,俗稱柏林墻,希望以此阻擋西方勢力的滲透。1970年 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向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敬獻花圈,后又自發下跪,為在納粹德國侵略期間被殺害的死難者默哀,為自己的民族贖罪,向曾被奴役的國家請求重歸于好,史稱“華沙之跪”。197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同聯邦德國簽署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兩國正式建交。1990年 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墻,民主德國整體加入聯邦德國。柏林成為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 ---據丁建弘《德國通史》 材料三 據新華社報道,2013年4月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以建立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為三大主題,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生產模式,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1.德國何時首次成為“世界性強國” 并列舉史實說明。2分2.以“戰后德國的分裂與統一”為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必然涉及表格中哪些事件 為什么 (寫出兩件即可;分別說明理由)4分3.根據材料指出德國“工業4.0”戰略的基本特點。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工業1.0”“工業2.0”“工業3.0”各以哪件事為代表,各自特點又是什么 4分答案,1---5,CADCD,6--10,CBACC,11--12,CD.13. 1.孔子;“仁”;有利于創建和諧社會。 (或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人際關系和諧、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符合題意即可)3分2.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李時珍《本草綱目》;中醫藥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或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等,符合題意即可)5分3.①④②③。1分4.司馬遷;紀傳;《紅樓夢》;清朝。 (或清代)2分5.神舟系列飛船順利升空、雜交水稻的推廣(或袁隆平獲多項國際大獎)、青蒿素的推廣(或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等; (符合題意即可)學習中華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創新中華文化、自覺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識的侵蝕等。(符合題意即可)4分14.答案: (1)《共產黨宣言》。1分廢除了私有制;沒有剝削和階級;生產力高度發展;人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2分(2)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2分(3)重視工人教育:③。奮斗目標:④。2分(4)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1分與本國國情相結合;1分鄧小平。1分(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價值原則和思想方法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2分15.答案: 1.20世紀初;德國統一后,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工業化進程加快。2分2.分裂涉及事件:英法美占領區成立聯邦德國,首都定為波恩;蘇聯占領區成立民主德國,定都柏林。兩者都是獨立主權國家,理由:統一的德國一分為二。統一涉及事件: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墻,民主德國整體加入聯邦德國。柏林成為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理由:一分為二的德國合二為一。4分3.智能化;“工業1.0”代表事件:瓦特改良蒸汽機為代表;特點: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2.0”代表事件:電力的廣泛使用,特點: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工業3.0”代表事件:電子計算的發明和使用,特點:人類帶入信息時代。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