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學科期中考試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1.隋文帝曾規定:六宮妃嬪,穿過和洗過的舊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飲食只要不是舉行宴會,最多只能有一個肉菜。由此可見,隋文帝( )A.崇尚節儉 B.虛心納諫 C.變革禮儀 D.抑制權貴2.隋唐大運河的開通,讓洛陽集千年運河、絲綢之路、萬里茶道、世界古都的身份于一身?!疤煜轮鄞Hf余艘,填滿河路,中外商旅,莫不咸集”。由此可知,大運河的開通( )A.促進洛陽文化的繁榮昌盛 B.使洛陽成為各民族匯聚中心C.使洛陽成為水路交通樞紐 D.突出了洛陽的政治中心地位3.太宗君臣皆親歷隋末戰亂,能夠居安思危,勵精圖治,采取了輕徭薄賦等一系列政策,最終成就了“貞觀之治”。這表明“太宗君臣”善于( )A.吸取歷史教訓 B.整治社會風氣 C.發展農業生產 D.完善法律制度4.郭沫若評價武則天時說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在歷史上有很大爭議,但史學家還是肯定了她的功績。這主要是因為( )A.她是中國歷史唯一的女皇帝 B.發展科舉制度,創立殿試制度C.執政時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D.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5.下面幾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順序為( )①唐太宗 ②隋文帝③唐玄宗 ④隋煬帝 ⑤武則天A.④②①③⑤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③①⑤6.在唐朝長安城的城市規劃中,實行坊市制度。其中的“市”是指唐朝的( )A.商品交易區 B.居民住宅區 C.皇族生活區 D.胡人聚集區7.唐玄宗李隆基執政的開元、天寶時期,是唐代,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黃金時期。但是,這個燦爛輝煌的太平盛世,卻被一場巨大的戰亂所終結,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這場“巨大的戰亂”直接導致唐朝( )A.政權穩定 B.迅速滅亡 C.宦官專權 D.由盛轉衰8.“五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憑武力奪位,在位的時間也都不長,最短的只有十個月。這五個朝代的統治時間平均約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边@說明( )A.五代時期國家統一 B.南方政局相對穩定 C.五代政權更迭頻繁 D.民族交融特點顯著9.貞觀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勣、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李靖出奇制勝,大敗突厥,頡利逃竄,降其部眾五萬余人。頡利可汗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東突厥滅亡,各酋長及子嗣繼位者接受唐廷冊封,“西北諸蕃,咸請上(太宗)尊號為天可汗”。材料反映唐與突厥的關系是( )A.勢均力敵 B.和平友好 C.水火不容 D.先戰后和10.唐太宗認為,處理與邊疆民族的關系“惟有二策,一則選徒十萬,擊而虜之,二則結以婚姻,緩轡羈縻”。下列處理民族關系的舉措出現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是( )A.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B.擊敗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C.文成公主入藏 D.冊封靺鞨大祚榮為渤??ね?br/>11.唐朝盛世之際,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面對許多國家派遣使臣前往的情景,唐朝政府的態度是( )A.對外來文明兼收并蓄,同時也輸出自己的先進文化 B.一律迎接到長安城,封官受爵C.在甄別的基礎上,歡迎周邊的國家 D.強化管轄,設立專門的居住區域12.下圖是中國郵政為紀念唐朝高僧發行的特種郵票《西行求法》。這位高僧西行十七載,一心探求佛法的真諦,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他是( )A.張騫 B.玄奘 C.鑒真 D.鄭和13.868年,王玠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剛經》。后來,雕版印刷術傳入新羅、日本和波斯,又傳入歐洲。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A.使唐朝由盛轉衰 B.體現了唐朝兼容并包的風氣C.促進了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傳播 D.鞏固了唐朝的政治制度14.盛唐時期,上至公卿,下到販夫走卒;從皇宮到酒巷,一首好詩到處流傳。這體現出唐朝( )A.階層流動順暢 B.學校教育發達 C.社會政治穩定 D.文化氛圍濃厚15.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實行先南后北的方針,陸續消滅了南唐等割據政權,979年,繼任者宋太宗消滅最后一個割據北方的□。請從下列選項中填寫方框所缺的內容。( )A.北漢 B.后梁 C.吳越 D.南平16.“(仁宗朝)內外官屬一萬七千余員,而三年一開貢舉,取進士諸科率五百人……吏員冗濫,俸祿糜費?!辈牧现小叭吖佟爆F象對變法的推動作用是( )A.迫使王安石裁撤所有恩蔭入仕的官員B.凸顯官僚機構臃腫加劇財政危機,需改革選官制度C.直接導致慶歷新政的失敗D.促使變法重點轉向軍事精簡17.觀察“契丹貨幣”與“西夏貨幣”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契丹、西夏都與北宋訂立了和約 B.契丹、西夏都是游牧民族C.契丹、西夏互市貿易往來 D.契丹、西夏都與中原文化聯系密切18.宋與西夏在邊界開設的貿易場所被稱為( )A.瓦子 B.榷場 C.夜市 D.勾欄19.電影《滿江紅》成為2023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電影的熱度再次引發了紀念岳飛的熱潮。人們紀念岳飛主要是因為他( )A.安史之亂的中興名將 B.抗金符合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C.打擊了宋王朝的統治 D.促成宋與遼的“澶淵之盟”20.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彼麆撟髟撛姷闹饕康氖牵? )A.贊美杭州的繁華 B.詠嘆了西湖秀色與人的關系C.諷刺金朝統治者的醉生夢死 D.諷刺南宋統治者茍且偏安江南二、判斷改錯題(每題2分,共計10分)在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21.隋朝大運河以大興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唐太宗虛心納諫,從諫如流大臣杜如晦前后進諫200多次。(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后周的第二個皇帝周世宗的改革使政權強大了起來,為日后北宋的統一打下基礎。(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扁鵲所著的《千金方》,總結了唐以前歷代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12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定都會寧府,國號大金。(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分析題(34分)26.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上仕途的現象?!枴ざ盘m特《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杜蘭特所指的是中國古代的什么制度?說出該制度的積極影響。(6分)材料二 唐朝農用工具(2)分別指出材料二中生產工具的名稱。以及它們的出現對唐朝農業發展有何作用?(4分)材料三“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br/>(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唐風洋溢奈良城”是指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哪個國家?(4分)材料四(如圖)(4)看到材料四中這組圖片,你會想到唐朝民族交往中的哪一事件?該事件有何影響?(4分)27.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趙普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鎮(藩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唯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續資治通鑒長編》(1)依據材料一,指出趙普認為唐末以來政局動亂的原因是什么?為“稍奪其權”,北宋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材料二 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當時的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2)材料二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并簡述該政策的積極影響。(6分)材料三 凡四十年不識干戈,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而所可痛者,當國大臣,論和之后,武備皆廢。——《續資治通鑒長編》(3)材料三涉及的盟約的名稱是什么?依據材料說一說作者怎樣看待這一盟約的?(4分)四、合作與探究(16分)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根據下面圖片信息填空。(1)圖一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唐玄宗統治期間,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_________;圖二北宋為了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請例舉兩條變法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6分)材料二“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大腿)以啖(吃)腹,腹飽而身斃?!?br/>(2)材料二體現了唐太宗怎樣的“為君之道”?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能夠體現唐太宗在經濟方面“存百姓”的革新措施。(6分)(3)通過以上問題探究,假如你是國家未來領導人,你能從中借鑒哪些治國智慧?(4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學科期中考試答案一、選擇題:(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A C B A D C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C D A B D B B D二、判斷改錯題(10分)21.×將 大興 改為 洛陽 22.×將 杜如晦 改為 魏征23.√ 24.× 將 扁鵲改為 孫思邈25.× 將 1125年 改為1115年三、材料分析題(34分)26.(18分)(1)科舉制度;(2分)加強了朝廷在選官上的權力;擴大了統治基礎,對社會階層流動也起到積極作用;還顯著提高了整個官僚隊伍的文化素養。(任答兩點得4分)(2)圖一:曲轅犁:圖二:筒車(2分)作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的發展。(2分)(3)鑒真東渡:日本(4分)(4)文成公主入藏;(2分)促進吐蕃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增進了唐蕃的友好關系。(2分)27.(16分)(1)、藩鎮勢力強大,君弱臣強;(2分)措施:文臣擔任地方長官;設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4分)(2)重文輕武:(2分)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4分)(3)澶淵之盟:(2分)維持了幾十年的和平,消弱了北宋的軍事力量(2分)四、合作與探究(16分)28.(1)開元盛世;(2分)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任答兩點)(4分)(2)以民為本(或心存百姓);(2分)減輕百姓的田租和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4分)(3)治國智慧:關注民生,重視百姓利益;重視改革創新;善于處理各種關系(如君臣關系、民族關系等)。(答出兩點即可)(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