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二中2023一2024學年度第五學段高一年級學段考試試題生物必修Ⅱ一.單項選擇題(1-30題每小題1分,31-40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隱性性狀是指在生物體中表現不出來的性狀B.在配子中只存在每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C.大麥的有芒和小麥的無芒是一對相對性狀D.白羊與黑羊雜交后代出現白羊,則白羊是顯性2.若用小鼠為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下列因素最不可能影響正確實驗結論獲得的是A.所選的親本小鼠是否為純合子B.所選小鼠是否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C.繁殖快、每胎產生的子代數量比較多D.實驗操作和統計方法是否準確科學3.在一個花卉生產基地,一種本應全部開白花的花卉,出現了一株開紫花的植株,該紫花植株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讓這株開紫花的植株自交,F,有102株紫花植株,36株白花植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紫花為顯性性狀B.若要將紫花植株進行商品化種植,應培育純種紫花植株壞C.F,自交所得的F2中純合紫花植株占9/16D.可以將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的紫花植株進行留種,推廣種植那4.“假說一演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四個基本環節,利用假說一演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為遺傳學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有關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孟德爾發現F2的高莖:倭莖=3:1,這屬于假說一演繹中的假說”內容B.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這屬于假說一演繹中的“演繹內容C.下,產生配子時,顯性遺傳因子和隱性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分離現象的本質D.推斷將F,與隱性個體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且比例為1:1,該過程屬于“驗證5,科研人員通過雜交實驗研究某種倭腳雞矮腳性狀的遺傳方式,獲得如下結果。相關推斷合理的是親本矮腳♀×高腳♂高腳♀×矮腳d高腳♀×高腳♂矮腳♀×矮腳dF矮腳28430190F1高腳26486094A.倭腳為隱性性狀B.矮腳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C.種群中矮腳雞均為雜合子D.矮腳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6.薺菜的果實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該性狀的遺傳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將純合的結三角形果實蕎菜和純合的結卵圓形果實薺菜雜交,F,全部結三角形果實,F2的表現型及比例是結三角形果實植株:結卵圓形果實植株=15: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高一年級生物第五學段考試2024年5月第1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