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平市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三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須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答在本試卷上一律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商湯滅夏后,在原夏初國家禮儀中心一“夏社”舉行祭天儀式,代夏即天子位,于是諸侯畢服,海內平定。商湯保留并沿用“夏社”意在A.強化政治認同B.協調四方邦國C.促進文化傳承D.推行內外服制2.魏晉南北朝即時期,有文獻可考的家訓至少有80余篇(部),如諸葛亮的《誠子書》與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這些家訓成為家族傳承的亞要擬體。家訓大臥浦現主要緣于A.儒家思想成為主流B、高門上族日益嘲起C.私學教育走向興盛D.基層治理不斷強化3.據農書記載,南北朝時期的糧食有粟、高粱、豆、麥、稻等,其中以粟為多唐代的糧食大致也是這些種類,但麥、稻與粟己成鼎足之勢。以上變化表明A.人地矛盾愈發尖銳B.國家賦稅征收形式多元C、糧食種類目益豐富D.區域經濟開發效果晁普“攙丸”運動是宋元時期平民與趾族、婦女與兒業都根喜歡的一種浙型球類運動,其場地、器具、游戲規則等與誕生于蘇格蘭的現代高爾夫球運動極為和似。圖」《捶丸圖》圖1所示運動A.體現中西體育文化的父種所射出女兒流地位的提島、及映時建等級秩序的纏變D.蘊含譽世俗杜會生活的情趣高歷史試題第1頁(共6貞)5.正德年間(1506~1521年),政府一改明初對貢船附載來華貨物的免攻策,由單純“懷柔遠人”轉變為對外商貨物抽取十分之一二的實物稅。由此可知當時,A.國家財政負擔沉重B.中外商業貿易頻繁C.朝貢體系走向瓦解D.西方殖民擴張加劇6.1905年,煙國留學畢業生考試在京舉行,首場考核實學,次場作經史文章。清廷“取新才以舊格”,授予考中者傳統的進士、舉人等出身和編修、檢討等官職。這些做法A.阻礙了近代中國教育的發展B.反映了官僚集團的博弈C.推動了學堂選官制度的建立D.體現了社會轉型的特征7表119131920年中國主要消費品進口惰況表品種時間棉紗(萬擔)面粉(萬擔)火柴(萬羅)襪子(萬打)1913年26926028452111920年1275184855表1所示現象主要是由于A.國際局勢發生變化民族工業全面發展C.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少北洋政府大力支持8.1935年無錫商會反對上海國貨推行協會在無錫舉辦的展覽會,稱其“以推行國貨為名,吸收現金為實,而且價格稍低廉,所銷實均次貨”,指貴該協會違背“宜傳、改良、勸用國貨”的使命。這可用于說明A,本土企業與外來廠商的市場爭奪B.商業利益與民族主義理念的沖突C.地方商會與中央政府的矛盾源化Q.列強侵略與中外發展落差的困境高三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二、非選擇題(共 52 分)17. (8 分)入選原因:培養計劃機制完善,涵蓋傳承資助、多種教育方式結合等;注重社區普及宣傳,擴大了木偶戲的影響力;建設演出和傳習場所,為木偶戲傳承提供了物質基礎 。(4 分)主要價值:文化價值,是閩南地區及傳播地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歷史價值,反映了不同地區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歷史;社會價值,有助于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促進社會文化的多元發展 。(4 分)18. (8 分)關于“‘里斯本丸’號是遭美國潛艇盲目襲擊而沉沒的”:材料③英俘證詞中提到跳海后被日軍射殺,材料④船長辯詞中提到封艙命令,可證明該報道為假 。(2 分)關于“事故發生后,日軍立刻派船前往現場救援,救起了數百名英軍”:材料①電文中提到英人被日軍機槍掃射,材料②英俘證詞表明日軍見中國人救戰俘后才開始營救,可證明該報道為假 。(2 分)原因:掩蓋日軍在戰爭中的暴行,美化侵略形象;穩定國內輿論,維護其在戰爭中的利益;企圖逃避國際社會對其戰爭罪行的譴責和追究 。(4 分)19. (24 分)(1)特點:統治者重視;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大;法規制度規范細致;交通工具不斷創新;驛站管理嚴格;關卡與防范機制健全 。(5 分)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促進了區域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商業發展;保障了出行安全和便利;為后世交通建設與管理提供了借鑒 。(5 分)(2)成就:鐵路國有化程度高,鐵路里程長;高速公路建設起步早且規模大;機場建設發展迅速;內河航道稠密,人工運河占比高;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5 分)原因:國家統一,為交通建設提供了穩定環境;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技術進步;戰爭需求的刺激,如一戰、二戰及納粹備戰;一體化理念的影響 。(5 分)(3)認識:交通建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合理的交通布局和完善的交通體系有助于加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交通建設應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適應,不同時期的交通建設重點要根據國家安全需求進行調整;交通建設需綜合考慮經濟、政治、軍事等多方面因素,實現交通建設與國家安全的良性互動 。(4 分)20. (12 分)示例:論題:近代中國應對西方文明挑戰推動社會變革 。(2 分)論述: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憑借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西方文明大量涌入。面對這一挑戰,中國社會各階層積極應對。地主階級洋務派發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近代化進程;資產階級維新派倡導變法圖強,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進行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這些變革在經濟、政治、思想等方面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轉型 。(10 分)(論題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即可得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福建省南平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pdf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