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課件 (41張)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1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課件 (41張)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 地理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共41張PPT)
區域發展的
自然環境基礎
課程標準 學科素養目標 思維脈圖
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性的角度,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 1.結合材料,理解自然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緟^域認知】
2.結合案例,根據區域自然條件特點,分析自然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揪C合思維】 3.結合資料,認識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救说貐f調觀】 4.結合材料,根據區域自然資源種類及分布特征,分析評價自然資源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揪C合思維】
古代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
古中國
四大文明古國位置示意圖
思考:1、四大文明古國自然環境有何相似性?
2、古代農業文明最先發源于這些區域與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的相關性。
一、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
農業文明發源
農耕條件優越
地理位置
中低緯度大河中下游平原
熱量充足
地勢平坦
水源充足
土層厚肥力高
任何一個區域的發展都離不開自然條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對區域發展有重要影響。
四大文明古國自然環境的相似性:
自然條件 具體表現
氣候 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光照條件好
地形 地勢平坦開闊
土壤 土壤肥沃,土層深厚
水源 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下水豐富
1.對區域發展有利的自然條件 P19
思考:
同樣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勢低平、熱量充足、水源充足的孟加拉國,為什么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提示:恒河給它帶來的利弊)
恒河入??诟浇?br/>地勢低平
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孟加拉灣多風暴潮
洪澇災害頻發
地狹人稠
貧困
依靠社會資源(便利的海運),進口原料,輸出工業品
轎車
摩托車
船舶
車床
合成纖維
錄像機
照相機
其他國家產品
日本產品
20世紀末主要產品占世界市場的百分比
思考:國土面積狹小、多山、自然匱乏、自然災害多發的日本為什么能成為發達國家?
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
2.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共同作用決定區域發展 P19
(1)有些區域自然條件優越,但由于人口稠密、科技水平低下、對外開放程度差、產業基礎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區域發展水平不高。
(2)有些區域自然條件較差,但由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好、教育水平高等,區域發展水平高。
3.改造自然條件,促進區域發展
自然條件 具體改造表現 原則
氣候 熱量 建造溫室大棚,改善熱量不足 遵循自然規律,謀求人地和諧。如果人類活動違背自然規律,雖短期內能夠獲得經濟效益,終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水分 地面鋪設砂石,減少水分蒸發,增加下滲;噴灌、滴灌 地形 修梯田,發展立體農業 土壤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水源 興修水利工程 生物 引進物種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人地和諧案例一 ——都江堰
李冰父子經過實地勘察,決定鑿穿玉壘山引水東流。當時的人們以火燒石,使巖石爆裂,在玉壘山鑿出了形狀酷似瓶口的山口,故取名“寶瓶口”。
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人們用竹、木
、卵石等材料,在岷江的江心筑分水堰,形如魚嘴。魚嘴
分水堤將江水一分為二:西邊成為外江,寬而淺;東邊為
窄而深的內江,流入寶瓶口。內外江的水量四六分水:水
位較低時,60%的江水流入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和
生活用水;而當水位較高時,大部分江水從外江排走,自
動分配。
“飛沙堰”位于魚嘴分水堤與離堆之間,其前修有彎道
,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挾帶的泥石便
流入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
“深淘灘,低作堰”是千百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
言,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的作用。
我國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地處山區,自然條件惡劣,當地縣志記載從明朝開始此地旱年總達400年。當地300多個村莊為了解決飲水及農田灌溉困難,常常穿山挑水,遠的每天要走十幾千米。1960-1969年林縣人民修建了穿越太行山區的人工引水渠一紅旗渠, 引漳河水灌溉林縣,徹底解決了該地區人們吃水和灌溉用水困難的問題。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和利用才是區域發展的關鍵。
人地和諧案例二 ——“紅旗渠”
違背規律——美國“黑風暴”
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平原,由于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小麥大片枯萎而死。
D
C
P20
考向2 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區域發展有利的自然條件及對區域自然條件的改造
地中海東岸的小國以色列,國土總面積的45%是沙漠。以色列實現了“讓沙漠開滿鮮花”的夢想,成為世界重要的鮮花出口國,其鮮花主要銷往西歐。據此完成(1)、(2)題。
(1)以色列實現“讓沙漠開滿鮮花”,對自然條件改造合理的是
A.山區地形改造成梯田
B.建大棚溫室改造熱量
C.修建水利工程和技術措施改造水源
D.沙漠變肥沃的土壤
(2)冬季是以色列鮮花的銷售旺季。該季節,以色列種植鮮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A.氣溫較高 B.地勢平坦 C.晝夜溫差大 D.光照充足
C
A
P20
[人地協調觀]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
岷江上,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
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
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兩千多
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
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下圖為都江堰位置及工程組成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P98
1.導致歷史上成都平原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主導因素是(  )
A.農業 B.政策 C.地勢 D.氣溫
2.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推測魚嘴的首要功能是(  )
A.凈水 B.蓄水 C.攔水 D.分水
3.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其真實性與完整性至關重要。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
A.全面硬化渠岸,減少侵蝕 B.種植熱帶樹種,涵養水源
C.定期內江截流,淘灘清淤 D.上游梯級建壩,蓄水發電
C
C
D
C
1、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物質基礎
工業社會:礦產資源對區域發展影響較大
二、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農業社會:土地資源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在不同發展階段,影響區域發展的自然資源種類不同
沙特的“今天”
沙特的“昨天”
沙特阿拉伯是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一躍成為成為世界上的富裕國家之一的?
沙特阿拉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原來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以游牧經濟為主,經濟落后。自1933年發現石油后,依靠出口石油和對石油的開發利用,發展海水淡化、石油冶煉、農業等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世界上的富裕國家之一。
2、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自然資源豐富程度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
(1)一種重要能源或關鍵性礦產資源的發現與開發,會使區域經濟發生根本性改變。
圖瓦盧及其附近諸多小島國,因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經濟發展水平低,大部分處于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
(2)礦產資源貧乏,制約區域發展
3、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區域分布與組合極不平衡
澳大利亞國際大都市悉尼
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煤炭、鐵礦和鋁礦等自然資源,種類多而且數量大,對其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單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的國
家通常是盧森堡、瑞士、愛爾蘭等。但是,
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銀行宣布世界人均
財富排名第一的國家卻是澳大利亞!人均
財富的計算綜合考慮了自然資源、人力資
源、工業產出、勞動生產率和其他經濟活動。自然資源對澳大利亞能夠成為世界人均財富的首富做出重要貢獻。
澳大利亞運輸鐵礦石的港口
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區域分布組合極不平衡,我國石油資源短缺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瓶頸,請提出緩解石油短缺的建議。
開源:① 開辟多個石油進口渠道,保障石油進口穩定
② 建立石油儲備體系
③ 加大石油勘探、開采力度,增加產量
節流:④ 加大技術革新,提高利用率
⑤ 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的工業發展
⑥ 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節能源的意識
尋找替代品:⑦ 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加大新能源的使用比例
20世紀50年代,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已是工業化國家的荷蘭大力發展石油、天然氣工業,忽視了其他工業的發展,導致社會經濟一段時期增長乏力。
資源詛咒
4、自然資源對區域發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更是區域發展的關鍵。
自然資源豐富
大力開發自然資源
出口劇增
經濟繁榮
降低了對農業或者其他工業部門的投入
工業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
出口初級產品,制造業發展緩慢
初級產品和工業產品在價格上存在差異
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資源一旦枯竭,經濟發展崩潰
依賴心理
資源詛咒
課本P22
“資源詛咒”的現象說明,自然資源只是經濟發展的條件,而不起決定作用。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如果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反而會拖累經濟發展。
瑞士是歐洲內陸山國,海拔較高,位于大河上游,國土面積狹小,且礦產資源和耕地缺乏。但瑞士卻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
①利用先進科技和強大創新力,大力發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業:以生產專業化學制品、藥品及醫療產品、精密儀器及鐘表、樂器為主;
②以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其擁有發達的金融服務業;
③自由的貿易政策,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④大力發展旅游業等。
產業 農業 工業 金融 旅游 其他
產值比重 4% 50% 15% 6% 25%
瑞士銀行的金庫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較大。山西省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
1949年以來,山西省累計煤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煤炭外調量最高時占全國省際煤炭外調量的3/4左右,近年來仍維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業是山西省的支柱產業,最高時超過全省工業增加值的1/3,2015年占15%。近年來,山西省的煤炭產量下降,經濟增速較為緩慢。
1、分析山西省經濟發展與煤炭資源的關系。
煤炭資源煤炭不僅儲量大,而且種類多,品質優,埋藏淺,長期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促進了煤炭的開采,帶動了山西省的經濟發展,但因為過度依賴煤炭產業,當煤炭產業衰落之后,山西省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影響。
山西省煤炭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活動探究
課本P21
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改善空氣質量,增強人民的幸福感。
我國《“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15%。
我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到58%以下?!笆濉逼陂g,我國將完善西氣東輸三、四、五線,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提高調峰儲備能力。由于長期開采,山西省煤炭的開采難度加大,開采成本上升,與相鄰省、自治區相比,山西省煤炭開采比較優勢下降。山西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381立方米,為全國平均值的17%。
2、閱讀上述內容,討論其對山西省煤炭工業發展的影響。
①長期以煤炭開采為主,工業結構單一,且附加值低,煤炭價格的下跌直接導致經濟增長緩慢。
②山西煤炭開采難度加大,成本提高,煤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
③開采煤炭對于水資源的消耗較大,長期發展加劇水資源的短缺;
④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對于非煤炭能源或者說對于非化石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煤炭產業發展受影響;
⑤在全國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產業的發展受限,倒逼山西省加強技術投入,促進煤炭資源的深加工,促進煤炭資源的清潔和循環生產。
課程總結
區域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
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
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
任何一個區域的發展離不開地理位置、自然要素
自然條件只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
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改造自然
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儲量區域分布與組合極不均衡
如何開發自然資源是區域發展的關鍵
(1)曲靖市打造云南液態金屬谷的基礎是(  )
A.有色金屬資源豐富 B.新興產業基礎好 C.技術水平高 D.勞動力豐富而廉價
例4 液態金屬是指常溫下呈液體狀態,可流動且能導電的金屬。液態金屬可作用于傳統工業的改建、升級,繼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自2014年云南中宣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合作共建中宣液態金屬項目以來,曲靖市液態金屬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據此完成(1)-(3)題。 P22
A
(2)曲靖市液態金屬產業的發展可以(  )
A.加快本土企業的產業轉移 B.促進該市產業轉型升級
C.增大就業壓力 D.使本地工業產品滯銷
(3)從曲靖市液態金屬產業的發展得到的啟示是(  )
A.產品革新就是跨越發展 B.應引進大量的產業工人
C.本土企業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D.必須利用著名的國際商標
B
C
(知識點1)讀圖,a、b、c分別表示影響城市區位的氣候、地形、河流因素,箭頭方向表示條件越來越好。據此完成1、2題。 P97
1.從自然條件角度考慮,圖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2.下列各點中,與亞馬孫平原城市興起的自然條件最吻合的是(  )
A.A B.B C.C D.D
B
C
(知識點1)下圖是甲、乙兩區域圖。讀圖,完成3、4題。 P97
3.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土壤、水源 B.光熱、水源 C.風向、地勢 D.地形、河流
4.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
A.水土流失 B.沙塵暴 C.土壤鹽堿化 D.洪澇災害
B
C
[綜合思維]下圖為不同社會發展階段資源重要程度示意圖,圖中曲線表示智力資源、礦產資源、空間資源(主要指區位條件)。讀圖,完成6、7題。 P98
6.圖中曲線與資源類型匹配正確的一組是(  )
A.①—智力資源?、凇V產資源
B.①—空間資源?、邸V產資源
C.②—空間資源 ③—智力資源
D.②—礦產資源?、邸橇Y源
7.工業文明階段,①曲線所代表的資源的
重要程度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資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
B.資源種類增多,利用率提高
C.區位條件增多,影響程度增大
D.勞動力數量增多,素質提高
D
C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紅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氣候條件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據載已有1 300多年的歷史。這里水源豐富,空氣濕潤,霧氣變化多端,將山谷和梯田裝扮得含蓄生動。元陽哈尼族梯田生態系統呈現著以下特點:每一個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著茂密的森林,提供著水、用材、薪炭之源;村寨下方是層層相疊的千百級梯田,那里提供著哈尼人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糧食;中間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組合而成,形成人們安度人生的居所。 P24
(1)[區域認知]歷史上紅河地區的哈尼族發展農耕的有利自然條件和不利自然條件分別是什么?
發展農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氣候適宜,水熱充足;
不利自然條件是山地多、平地少,地表崎嶇。
(2)[綜合思維]哈尼梯田景觀的形成,說明了哈尼族等民族為發展農業對哪種自然要素進行了改造?其影響如何?
對不利的地形條件進行了改造。
在對不利地形條件的改造過程中,哈尼族等民族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通過合理的布局,形成了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生態系統。
1.圖示農業生產模式最可能出現在(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島 D.華北平原
讀我國某區域農業生產模式圖,完成1-3題。
C
2.本區域已改造的農業區位因素主要是(  )
A.熱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濕度 D.積溫和降水
B
3.影響圖中農業類型隨高度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熱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濕度 D.市場和政策法規
A
都江堰水利工程為無壩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魚嘴把岷江分為內江與外江,分水堤構筑在岷江的弧形彎道上。在洪水期,內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時如果水量超過寶瓶口,水就會自動從飛沙堰排出。讀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圖,完成4-5題。
4.夏季洪水中只有約20%的泥沙通過寶瓶口由灌溉渠道進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為(  )
A.凸岸泥沙堆積,凹岸流速快,進入寶瓶口的泥沙少
B.內江從飛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含沙量大
C.外江江面比內江寬,水流速度比內江快
D.隨洪水而來的泥沙大部分隨表層水流流向外江
5.岷江是長江流域徑流量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游段。下列有關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側支流比東側支流流速慢 B.東側支流水能資源更豐富
C.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明顯 D.雨水是唯一的補給水源
C
A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下圖為沙特阿拉伯石油分布示意圖。目前,沙特阿拉伯的能源消費保持著6%—8%的年增長率,為了滿足不斷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阿拉伯計劃大力開發核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體電力結構中的貢獻率提高至50%。2015年我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了中沙四代核電合作項目。右圖為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區石油分布圖。
(1)說明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貿易中競爭力強的原因。
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豐富,石油儲量大,油田規模大,埋藏淺,易于開發,開采成本低;石油品種多樣,品質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交通運輸成本較低。
(2)闡述沙特阿拉伯內陸地區開發太陽能的優勢條件。
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能資源豐富;氣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陽輻射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大新县| 旺苍县| 韶山市| 宁化县| 鲁山县| 曲靖市| 武宣县| 汉中市| 清新县| 博白县| 盐边县| 伊川县| 东光县| 丰原市| 淅川县| 新平| 阿坝县| 五大连池市| 天峻县| 商水县| 威信县| 修武县| 潞西市| 秀山| 同德县| 高雄县| 嘉义市| 合水县| 永顺县| 无棣县| 清远市| 依兰县| 新闻| 贵南县| 惠安县| 保康县| 化州市| 内丘县| 界首市|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