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 學期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 本大題共 30小題 , 每小題2分 , 共 60分。1. C 2. B 3. A 4. B 5. C 6. C 7. A 8. C 9. D 10. B11. A 12. B 13. A 14. A 15. B 16. D 17. A 18. B 19. D 20. D21. C 22. A 23. D 24. A 25. A 26. C 27. D 28. C 29. B 30. C二、非選擇題 : 本大題共 4小題 , 每小題 10分 , 共 40分。 31. (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共10分)(1)呼吸(2)光合 光能轉換為化學能(2分)(3)氣孔 蒸騰 水和無機鹽 降低(4)白天光照強,光合作用強,產生的有機物多;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機物少 (2分)32. (每空 1分,共10分)(1)葉綠體 二氧化碳 產量(2)不同光照強度 相同 對照實驗 避免偶然現象,使結果更真實(3)丙 增加光照強度(4)光照時間(或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因素) 33. (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共10分)(1)5 2=1十3十4十5(2)二氧化碳 光能 有機物 氧氣(3)碳氧 水(4)植樹造林,節約水電,出行時不坐私家車改乘公交車、步行、騎自行車等(合理均可)(2分) 34. (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共10分)(1)無機鹽 呼吸(2)傳粉 雌蕊和雄蕊(3)二氧化碳 D、G 大于(4)蒸騰(5)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2分)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參考答案2024 — 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考查范圍:第三單元第二章)題號 一 二 成績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1.將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發現塑料袋內壁上有大量水珠,這些水珠主要來自葉片的 (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 蒸騰作用 D. 吸收作用2.夏季末,農民從田間剛收獲的新鮮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曬而堆積到屋內形成谷堆,一段時間 后谷堆內出現發熱發燙的現象。這是由于新鮮稻谷有較為旺盛的 ( )A.蒸騰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吸收作用3.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 入到莖的 ( )A. 導管 B.篩管 C. 分生組織 D. 機械組織4.某種植物可以通過輸導組織向葉片輸送有毒物質防止昆蟲啃食。龜甲(一種昆蟲)能巧妙選擇 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據此推測,龜甲在取食時沒有破壞的結構是 ( )A. 葉肉 B.葉 脈 C.上表皮 D.下表皮5.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了菠菜葉片的橫切面和下表皮,并繪制了菠菜葉片橫切面示意圖(圖1)和下表皮結構示意圖(圖2),據此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1 圖2A.② 是菠菜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B.⑤ 和⑧表示氣孔,是菠菜蒸騰失水的“門戶” C.⑦表示保衛細胞,它不含葉綠體D.① 和④表示表皮,是保護組織6.如圖中a 和 b 代表兩種物質,①和②表示綠色植物的兩種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a 代表二氧化碳,b 代表氧氣(有機物)B.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水 +a+ 能C. 綠色植物的每個活細胞都可以進行①、②過程D.① 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產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動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1 頁7.同學們直接選取甜椒植株上的葉片,按照如圖所示過程進行實驗后,葉片變成藍色。由此可以 得出的結論是 ( )(酒精) (清水-葉片) (漂洗葉片)碘液 漂洗 葉片A. 甜椒葉片內含有淀粉 B. 甜椒的葉是儲存淀粉的主要器官C.甜椒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D.光是甜椒葉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8.茶葉是廣東省的經濟作物之一 ,為了提高茶葉產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 及時排澇,保證根的呼吸C. 搭建大棚,提高夜間溫度 D. 適時除草,避免雜草競爭9.在二氧化碳、水分等條件適宜且不變的條件下,測定某種綠色植物在 不同光照強度下氧氣的釋放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 是 ( )A.a 點光照強度為0,此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B.光照強度由0到b, 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不斷增強C.c 點以后,光照強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D. 若長時間白天光照強度為b, 則植物仍可以正常生長10.如圖①②是葡萄葉的不同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葡萄貯存的糖類物質由①細胞中的細胞核制造 B.①細胞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碳氧平衡C.由②進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D. 葡萄進行蒸騰作用,少量水經②散失參與水循環11.某生物學興趣小組利用天竺葵進行“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實驗操作與其目的的敘述相吻合的是① ②A.① 為暗處理,使葉片中原有淀粉轉運并耗盡B.②中遮黑紙片,是設置溫度為變量的對照實驗 C.③ 為隔水加熱,目的是溶解葉片中的葉黃素③( )④D.④ 是滴加碘液,為檢驗見光部分是否產生葡萄糖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2 頁12.人類對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見證了一代代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韌不拔的科學品質和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下列對光合作用的兩個經典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赫爾蒙特認為柳樹增加的質量最主要來自雨水,而非土壤B. 赫爾蒙特忽略了土壤中有機物對植物生長的重要作用C.普里斯特利的實驗變量是有無綠色植物D. 普里斯特利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能夠更新污濁的空氣13.如圖中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遇到金魚藻在光下釋放的氣體,立刻燃燒起來。實驗證明 ( )A. 光合作用釋放的氣體是氧氣B. 呼吸作用能制造有機物C.光合作用利用了二氧化碳(金魚藻)D. 蒸騰作用散失了水分14.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況,可以幫助提高作物產量。關于玉米一天中生理過程變(活動強度)化的曲線(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曲 線I 為光合作用,Ⅱ為呼吸作用B. 玉米在a 、c點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C. 比 較a、P、c 三點,P 點有機物積累最多D. 在 b 點玉米停止進行光合作用15.一棵小柳樹因莖的基部被調皮的小剛剝去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后,這棵柳樹死了。其原因是( )A.切斷了導管,根得不到有機物 B. 切斷了篩管,根得不到有機物C.切斷了導管,葉得不到無機物 D. 切斷了篩管,根得不到無機物16.歷經隋、唐、北宋的“含嘉倉”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儲有粟、大豆等種子,有“儲糧千年而不 腐”之功效。含嘉倉倉頂栽有小樹苗,倉底鋪有席子、谷糠等物質,其倉窖復原模式圖如圖所 示。下列有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 )A. 含嘉倉的倉窖建于地下,可為種子儲藏提供低溫環境B. 席子、谷糠等的使用,能為種子的儲藏提供干燥環境C. 小樹苗的作用是監測窖內溫度,以防種子發熱或發芽D. 含嘉倉的倉窖同樣適合儲藏白菜、甜瓜等蔬菜和水果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3 頁17.如圖為觀察種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根據結果可推測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 ( )(蠟燭熄滅萌發的種子)蠟燭繼續燃燒 煮熟的種子軟木塞甲瓶 乙瓶A.氧 氣 B.二氧化碳 C. 水分 D. 能量18.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間溫度對蘋果含糖量(“糖心指數”越高,含糖量 越高)的影響,于是在家人的幫助下,選取同一果園長勢相近的果樹,分兩組進行探究。依據 如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 )(↑糖心指數1組:日落蓋膜、日出揭膜的保溫搭棚處理0.82組:不進行搭棚處理0.60.40.2010-0110-0810-1510-2210-2911-05)摘果日期(每隔一周)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間溫度升高,含糖量降低(植物體內的水分變化率)C.1 組含糖量均高于2組 D.1 組夜間有機物消耗少于2組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4 頁19.研究者測量了一棵灰樹18小時內水分的運輸速率 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繪制曲線(如圖),下列分析正 確的是 ( )A. 水分的運輸速率大于吸收速率B. 水分的運輸和吸收速率都與蒸騰作用無關C. 水分運輸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D. 水分的運輸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關性(40t水分的運輸30-20100≤上午6時中午12時下午6時午夜0時一天中的時刻水分的吸收(克/時))20.如圖是利用氣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 模擬保衛細胞,控制②開閉B.② 模擬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C.③模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D. 在夜幕降臨時,大多數②呈圖示狀態21.關于莖的輸導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莖內的導管具有輸導水和無機鹽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B.“樹怕傷皮”,是因為篩管被破壞后不能運輸營養物質C.植物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動力來自呼吸作用D. 莖輸導的有機物是葉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22.如圖是溫室大棚,種植戶需要適時開關通風口,保證大棚內的植株快速生長。下列說法錯誤的 是 ( )A. 通風口不會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B.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由通風口進入大棚內,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 適時打開通風口,有利于植物進行蒸騰作用,使植物健康生長D. 通過開關通風口,可以調節大棚內的溫度,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23.某研究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無土栽培的實踐探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充氣泵泡沫板導管植物定植杯培養液)A. 用充氣泵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B. 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間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C. 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給植株適當遮陰可抑制其蒸騰作用防止萎蔫D. 同種植物在不同生長發育期,定期更換的培養液成分及比例不變24.下列生產措施與所依據的生物學原理匹配正確的是 ( )A. 春季早播覆蓋地膜———提高溫度,促進種子萌發B. 蔬菜大棚中常增施有機肥———減弱蔬菜的光合作用C. 移栽幼苗在大棚上蓋遮陽網———增強幼苗的蒸騰作用D. 蔬菜大棚中適當降低夜間溫度 — — 增強蔬菜的呼吸作用25.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將光能轉化為淀粉中儲存的化學能,其合成原理如圖所示。該人工合成淀粉裝置可以模擬紅花羊蹄甲葉肉細胞中的 ( )A. 葉綠體 B. 細胞膜 C. 線粒體 D. 細胞壁(太陽能電池板氣閥一生產設備人工淀粉)第25題圖 第26題圖26.在量筒中插入一根正常生長的帶葉枝條,將其置于適宜光照條件下,如圖所示。24小時后,觀察到整個裝置重量明顯減少。該裝置重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B. 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C. 蒸騰作用散失水分 D. 運輸作用運走有機物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第5頁27.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B. 植物制造有機物需消耗二氧化碳 C. 植物可利用氧分解有機物 ( )28.如圖是小健構建的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示意圖,其中過程a 是 ( )(a小運輸水水地下水水蒸氣降水)A. 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 蒸騰作用 D. 吸收作用29.我國政府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碳中和即意味著禁止工廠排放二氧化碳B. 實現碳中和離不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綠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不產生二氧化碳D. 排放速率和魚類、鳥類等其他生物無關30.建設美麗中國,從我做起。為美化校園環境,同學們移栽了一些樹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 B.給樹木“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C. 剪去部分枝葉增強蒸騰作用 D. 選擇陰天移栽減少水分散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31.如圖為蠶豆植株葉片在適宜環境條件下的某種生理活動簡圖,其中①、②、③分別表示相應的 物質。請回答:(1)若①、②分別表示氧氣和二氧化碳,則此生理過程可以表示蠶豆葉肉細胞中的 作用。(2)若①、②、③分別表示二氧化碳、氧氣、有機物(淀粉),則此生理過程可以表示蠶豆葉肉細 胞中的 作用。在此過程中能量形式的轉換是(3)葉片的表皮上,氣體交換的“窗口”是 。進入葉片中的水,絕大部分都通過 作用散失到大氣中。此生理過程對植物的意義: 一方面可以拉動 在體內的運輸;另一方面可以 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因氣溫過高被灼傷。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6 頁32.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某科研團隊在同一農場內,連續3年研究不同光照 強度對某品種玉米產量的影響,實驗分甲組(自然光照)、乙組(遮陰處理)和丙組(自然光照, 如遇陰天開燈補光),每組均常規田間管理。各組產量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玉米產量/(千克/公頃)2019年 2020年 2021年甲 10906 12095 10886乙 2287 4770 4361丙 12317 12923 12285請回答:(1)【提出問題】不同光照強度對玉米產量是否有影響。【作出假設】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細胞中的 利用光能把水和 轉化成有機物。光照強度能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可能影響玉米的 0(2)【制訂并實施計劃】本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過程中,各組環境中氣溫、二氧化碳濃度等條件應保持 ;甲組與乙組、丙組可形成 ;該實驗連續(0)重復做了3年,目的是(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根據3年的實驗結果可知,玉米產量最高的都是 組,表 明提高光照強度能增加玉米產量。由此可見,種植玉米遇陰天時可通過適當 以保產增產。(4)【進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礎上,還可以探究 對玉米產量的影響。33.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可以看成是陸地上最 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森林在幫助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和間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方面應當保護現有森林,植樹造林;另一方面要開展國際合 作,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低碳出行,綠色環保。如圖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分別為該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a、b、c是 三種生物,1、2、3、4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過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4丙乙5abC生物數量動植物遺體化石燃料中的碳有機物23甲1)請回答:(4)請運用植物生理活動的相關知識,嘗試分析新疆哈密瓜特別甜的原因: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7 頁(1)由圖可知,導致目前碳循環失衡的最主要過程是 (填數字)。用圖中數字列出表示“碳中和”的等式: 0(----)(2)“儲碳庫”和“吸碳器”體現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意義,請將下列光合作用表達式中的①、(111…---111-1111114+.---11-111111-)②、③、④空白處補充完整:③)(儲存著能量 )+(④)① ,② ,③ ,④ 0(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在維持生物圈的 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森林可以幫助人 類應對氣候變化,森林還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的 循環。(4)作為中學生,你能為“碳中和”做哪些事情 (寫出一條即可)。34.草莓是一種味道甜美、營養價值高的水果。應用大棚種植草莓,能提高草莓品質和產量,促進 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來到某草莓種植基地參觀學習。------(11………4----------------------…西:---------……A-)(圖2黑色塑料袋)圖1透明塑料袋圖3請回答:(1)技術員介紹,栽培過程中要定期施肥,提供草莓生長所需的 。同時棚內要設置 排水溝,確保排水良好,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根的 作用。(2)同學們在草莓大棚內發現蜂箱,蜜蜂可幫助草莓花進行 ,減少畸形果出現。草 莓的花的主要結構是(--) (111-四-) (-----)(3)技術員對密閉大棚內某氣體濃度進行監測,圖2是從0時開始持續24小時測得的變化情 況,據圖判斷該氣體是 。曲線中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是 (填字母)。經過一天的時間,最終大棚內該氣體濃度為H 點低于A 點,說明整個 過程表現為光合作用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由此可見大棚內需 每天適當通風,補充該氣體,否則將影響草莓的生長。(--------)(4)在某晴天的上午,將一草莓大棚中一盆花的部分枝葉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緊袋口 并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內壁上會出現小水珠,這是植物 作用的結果。(-) (11…)(5)綜合實踐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在溫室大棚內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若 將該裝置暗處理一晝夜后,打開閥門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則發現澄清的石灰水都變渾濁,這說明 0七年級生物課堂練習(二) 第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堂練習卷2.docx 七年級生物試卷下冊答案_2.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