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時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 貧窮 咖啡 礦產資源豐富 熱帶雨林 足球 混血種人 亞馬孫平原 奴隸販賣 多元文化 地球之肺 亞馬孫河 巴西高原 咖啡王國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要求學生描述巴西的地形、降水等自然地理特征。 01 02 03 04 05 06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組成和首都。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要求學生分析巴西的人口、經濟特點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結合實例,要求學生說明巴西對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改造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要求學生理解巴西熱帶雨林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要求學生聯系熱帶氣候的特點及礦產分布特點,理解巴西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和工業的途徑。 教學 目標 掌握巴西地理、經濟特點,分析工農業與自然環境關系,理解雨林保護意義。 探討雨林開發利弊,理解科技對農業影響及國際合作意義。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01 02 03 混血種人為主的國家 發展中的經濟大國 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目 錄 混血種人為主的國家 01 探秘“南美巨人”的自然密碼 1. 任務驅動: 小組合作在地圖上找出: - 地理位置(緯度范圍、海陸位置、主要鄰國)。 - 地形區(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 - 河流(亞馬孫河、巴拉那河)。 - 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活動一:探秘“赤道上的綠寶石” 【探究任務一】之 地理位置 閱讀教材圖10.9,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和經緯度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南回歸線 赤道 氣候濕熱 經緯度位置: 低緯度地區,南回歸線、赤道穿過巴西,主要位于熱帶。 活動一:探秘“赤道上的綠寶石” 【探究任務一】之地理位置 2.閱讀教材圖10.9,描述巴西的海陸位置。 首都:巴西利亞 海陸位置:位于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活動二:探秘“南美巨人”的自然密碼 【探究任務二】之自然環境 1.閱讀教材圖10.9,總結概括巴西的地形地勢。 (1)主要地形區? (2)巴西的地形特征 北部:亞馬孫平原 南部:巴西高原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地勢:南高北低 活動二:探秘“南美巨人”的自然密碼 【探究任務二】之自然環境 2.閱讀教材圖10.9,找出主要河流。 北部:亞馬孫河 (世界水量最大河流) 水資源豐富 活動二:探秘“南美巨人”的自然密碼 【探究任務二】之自然環境 3.閱讀氣候分布圖,總結概括巴西的氣候特征。 (1)主要氣候類型? (2)分布比較廣的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 活動二:探秘“南美巨人”的人口 【探究任務三】之人口分布 1.閱讀教材圖10.9、10.10, (1)巴西為什么有許多像卞卡這樣的家庭? (2)結合10.9,推測巴西人口的分布特點,分析氣候、地形對人口的影響。 活動三:探秘“南美巨人”的人口 【探究任務三】之人種構成 1.閱讀教材圖10.9、10.10, (1)巴西為什么有許多像卞卡這樣的家庭? 巴西人口特點:混血種人數量多 原因:受殖民統治的影響 活動三:探秘“南美巨人”的人口 奴隸貿易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進入巴西 大批非洲黑人奴隸被販賣到巴西 白種人 黑種人 活動三:探秘“南美巨人”的人口 【探究任務三】之人口分布 結合10.9,推測巴西人口的分布特點,分析氣候、地形對人口的影響。 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氣候:巴西高原地勢高相對涼爽;亞馬遜平原地區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過于潮濕不適宜人類居住。 地形:巴西高原地勢平坦。 另:沿海地區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活動四:探秘“南美巨人”的多元文化 在這個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特色的巴西文化。 (1)狂歡節 (2)足球 (3)桑巴舞:葡萄牙胡民歌;非洲的鼓樂、舞蹈。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愿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 巴西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 桑巴足球 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運動,但更是文化。巴西幾乎人人都是球迷,巴西人笑稱"不會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當不上巴西總統的。巴西人把足球稱為"大眾運動",無論是在海灘,還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踢球。 桑巴足球 桑巴足球 桑巴足球 桑巴舞被稱為巴西的“國舞”。桑巴舞起源于非洲土語“森巴”.”森巴”原是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顧名思義,這種舞蹈以上下抖動腹部、搖動臀部為主要特征。巴西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時跳,節假日更跳;在舞臺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達旦地跳。 活動四:探秘“南美巨人”的多元文化 2. 你對巴西的多元文化有哪些印象?受以下同學的啟發,談談你對巴西文化的看法。 發展中的經濟大國 02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閱讀教材10.12,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20世紀以前,主要的農礦產品有那些?共同特點是什么? 2.巴西發展農礦產品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什么? 3.思考巴西的殖民歷史與20世紀前的巴西經濟發展之間有什么關系?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閱讀教材10.12,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20世紀以前,主要的農礦產品有那些?共同特點是什么?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膠、黃金、金剛石 共同特點是附加值低。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閱讀教材10.12,回答下列問題: 2.巴西發展農礦產品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什么?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農產品都是熱帶作物,礦產品都是巴西的優勢礦產品。 巴西熱帶氣候分布廣,地勢平坦,能夠大面積種植熱帶農作物。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閱讀教材10.12,回答下列問題: 3.思考巴西的殖民歷史與20世紀前的巴西經濟發展之間有什么關系?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受殖民統治的影響,巴西成為殖民者的礦產地和種植園,遭受掠奪式的開發。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巴西現在的經濟怎么樣?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巴西獨立后,積極發展工業,提高科技水平。巴西的工業體系完備,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等據世界領先水平,航空航天規較大。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思與學】 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在巴西的汽車加油站,往往能看到一排加油機,分別對應不同比例的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巴西政府規定,汽油中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巴西的汽車都使用混合燃料。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巴西汽車靠“喝進口油”才能在路上跑。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巴西充分發揮熱帶氣候的優勢種植甘蔗,積極發展生物燃料。巴西的甘蔗種植面積、甘蔗年產量常年居世界第一。以甘蔗為原料提取乙醇,能有效緩解巴西的能源問題。 思考: 1.乙醇有什么作用? 2.巴西生產乙醇的優勢條件有那些? 3.巴西為社么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1.可做為清潔的生物燃料,可用來制作飲料、溶劑、消毒劑等。 3.巴西石油需求量大,但石油產量不足,在石油中添加乙醇能有效緩解巴西的能源問題。 2.巴西盛產甘蔗,用甘蔗提取乙醇的技術高。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活動題】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1. 20世紀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區種植大豆。結合圖10.9,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釋巴西南部適合種植大豆的原因。 2. 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在大量引進大豆品種的基礎上,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結合圖10.16,說說育種技術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分布的影響。 3. 結合下列資料,說明科技對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的影響。 1970 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 4%,大豆種植面積不足 10 萬公頃。2020 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 38%,大豆種植面積超過 4 000 萬公頃。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活動題】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1. 20世紀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區種植大豆。結合圖10.9,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釋巴西南部適合種植大豆的原因。 氣候:巴西南部緯度相對較高,屬于亞熱帶,氣候涼爽。 地形:巴西高原海拔高,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較低,適合大豆生長。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活動題】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2. 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在大量引進大豆品種的基礎上,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結合圖10.16,說說育種技術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分布的影響。 育種即使提高了大豆對環境的適應性(耐熱性),大豆主產區向熱帶地區擴張。 解碼“金磚之國”的經濟發展 【活動題】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咖啡王國”到“金磚之國” 3. 結合下列資料,說明科技對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的影響。 材料:1970 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 4%,大豆種植面積不足 10 萬公頃。2020 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 38%,大豆種植面積超過 4 000 萬公頃。 巴西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因此大豆的種植面積顯著增加。采用高效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巴西的大豆產量顯著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