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拿破侖在《民法典》頒布時宣稱:“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令人遺憾的征服,是對無知的征服。”這體現了他A,否定軍事擴張的合法性B.推崇文化教育的優先性C.以法律鞏固革命的成果D.主張歐洲民族自決原則11.19世紀英國某工廠宣傳畫描繪了煙囪林立的廠房,標語為“工業一進步之源”。而同期工人日記記載:“每天工作14小時,肺里充滿棉絮。”兩者矛盾反映了A.資本家控制輿論美化剝削B.環境保護意識尚未出現C.工人缺乏工業化生產技能D.政府強制推行工廠制度12.19世紀初英國工廠主抱怨:“蒸汽機故障導致整條生產線停工,維修需高價聘請博爾頓瓦特公司的技師。”這一現象說明工業革命A.催生了專業技術服務行業B.加劇了對傳統工匠的依賴C.暴露了機器生產的脆弱性D.阻礙了大工廠制度的普及13.《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沒有祖國”,但巴黎公社成立后宣布“公社的旗幟是世界共和國的旗幟”。這種變化表明A.馬克思主義放棄暴力革命B.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結合C.無產階級正嘗試建立政權D.第一國際直接領導了起義14.表2為1880-1914年印度進出口數據。據表可知表2項目增長率原棉出口量+320%棉布進口量+290%鋼鐵制品進口量+400%A.英國推動印度工業化進程B.印度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C.英國工業革命擴展到印度D.印度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高一歷史試題第3頁共6頁15.19世紀末歐洲列強在非洲的殖民地邊界多為直線劃分,無視當地民族分布。這一現象源于A.非洲地形平坦便于測繪B.柏林會議“有效占領”原則C.土著政權主動讓渡領土D.列強之間實力的相對平衡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55分。16.(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21-1540年間,從美洲運回的黃金年均550公斤,白銀24.6萬公斤。王室法令規定:所有貴金屬必須經塞維利亞登記,并繳納“五一稅”。1545年波托西銀礦開發后,當地印第安礦工死亡率達80%,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補充奴隸。同一時期,馬德里教會報告稱,新大陸已有200座教堂建成,但土著仍秘密崇拜太陽神。我們燒毀了328個偶像,處罰了147名頑固分子。據西班牙塞維利亞貿易署檔案材料二我們在班達群島的香料壟斷是靠流血建立的。去年處決了1.5萬名不愿簽訂獨家合約的島民,現在每磅肉豆蔻的成本降低了60%。公司1647年資產負債表顯示:累計支付股息2500萬荷蘭盾,是原始資本的15倍。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我們的股票面值已漲至發行價的12倍。一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范德林登在1621年寫給股東的信(1)據材料一,概括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特點并分析其對美洲社會的影響。(6分)(2)據材料二,概括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征。(6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西、荷殖民模式的異同。(4分)17.(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藝復興濫觴于意大利,這并非偶然,因為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意大利,但是也必須看到:意大利之所以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還有其他原因。…定居于這些富裕城市中的,有不少博學多識的學者,對古代羅馬文化深感興趣,這些高一歷史試題第4頁共6頁十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45 分)二、非選擇題(共 55 分)16. (16 分)(1)特點:掠奪金銀財富;屠殺、奴役印第安人;販賣黑奴;傳播天主教。(3 分,任答三點 )影響:破壞了美洲原有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導致人口銳減,阻礙了美洲的正常發展;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始資本積累。(3 分 )(2)特征:早期資本主義發展依賴殖民擴張和壟斷貿易;注重資本積累,追求高額利潤;商業與殖民緊密結合。(6 分 )(3)同:都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資源;都采用暴力手段統治殖民地;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發展。(2 分,任答兩點 )異:西班牙殖民統治更側重于掠奪金銀和傳播宗教,對殖民地進行直接的軍事統治;荷蘭則更注重商業貿易和壟斷經營,通過商業公司進行殖民活動。(2 分 )17. (13 分)(1)條件: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城市共和國統治者和富商巨賈對文化的庇護;古代羅馬文化遺產的影響;對希臘古典著作及藝術研究鑒賞之風盛行。(4 分 )(2)聯系:啟蒙思想為《法國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理論基礎,《法國民法典》體現了啟蒙思想中保障人權、實行法治等主張。(3 分 )貢獻:確立了財產法方面的諸多原則,如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和過錯責任原則;推動了大陸法系民法發展及世界各國法典化運動;以通俗易懂語言和理性色彩,將革命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保障了公民權利,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維護了社會秩序。(6 分 )18. (13 分)示例:論題:順應時代潮流,英國崛起為世界大國 。論述: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積極拓展海外貿易,參與殖民擴張,通過圈地運動等積累原始資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17 世紀,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發展和海外擴張提供了政治保障 。18 世紀 60 年代起,英國率先開展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成為“世界工廠” 。憑借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英國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地,形成了“日不落帝國” 。英國在政治、經濟、殖民等方面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變革發展,從而崛起為世界大國 。(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即可得分 )19. (13 分)(1)特征:經濟結構單一,依賴單一或少數幾種農產品或礦產品出口;采用奴隸制種植園經濟模式,大量使用奴隸勞動;經濟發展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大。(3 分 )影響:促進了巴西種植園經濟的發展;使巴西經濟長期依附于歐洲殖民國家;導致巴西社會結構畸形,奴隸制度根深蒂固;阻礙了巴西近代化的進程。(3 分 )(2)原因:獨立后,拉丁美洲各國經濟基礎薄弱,資本不足;政治上,政局動蕩,政權更迭頻繁,不利于經濟發展;經濟上,受英國、美國等外部勢力控制,淪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國內封建大地產制長期存在,阻礙了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缺乏完善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支持,對國際市場依賴嚴重,應對國際市場波動能力弱。(7 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江蘇省東臺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