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5年5月嵊州市高(選)考科目適應性芳試生物學試題本試題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生注意: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作答一律無效。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C02,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下列活動不利于“藍碳”策略推廣的是A.禁止非法捕撈B.積極圍海填充造地C.保護典型海岸帶生態系統D.完普海洋生態預鱉監測體系2.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A.我國禁止發展試管嬰兒等輔助性生殖技術B.生物武器會對人類安全造成極大威脅C.基因篩檢應防止引發基因歧視問題D.轉基因植物合成的蛋白質可能成為新的過敏原3.下列活動沒有細胞骨架參與的是A.同源染色體的聯會配對B.高爾基體分泌的囊泡移向細胞膜C.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運動D.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4.某基因編碼鏈的一段序列為5'-CTGCAT一3',該段序列對應tRNA的反密碼子有2個,在翻譯時有一個tRNA先進入核糖體,這個tRNA上的反密碼子為A.5'-CAG-3'B.5'-ATG-3'C.5-UAC-3'D.5'-AUG-35.杜鵑作為一種巢寄生生物,具有將寄生蛋置于寄主巢中由寄主孵化和撫養的特性。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杜鵑種群中那些控制寄生蛋外形與寄主蛋相似的基因頻率顯著提升。引起該基因頻率提升的因素主要是A.杜鵑種群內部基因的自然突變B.杜鵑種群與寄主鳥類的基因交流C.與寄主蛋相似的杜鵑蛋的存活率高D.杜鵑種群中隨機交配導致的基因重組生物試卷第1頁(共8頁)6.乙醇脫氫酶參與人體肝臟中的乙醇代謝過程,催化乙醇產生乙醛,T℉為該酶抑制劑。高濃度乙醛會損傷肝臟、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m段反應速率均受到乙醇濃度限制o無TFB.T℉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08低濃度T下高濃度T下C.T℉可能與乙醇競爭性結合該酶0D.過量飲酒可能導致乙醛含量上升02040.6080.100乙醉濃度(mM)7二甲基亞砜(DMS0)易與水分子結合,常用作細胞凍存的滲透性保護劑。干細胞凍存復蘇后檢測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檢測指標合成培養基+DMSO合成培養基+DMS0+血清G期細胞數百分比(%)65.7879.85活細胞數百分比(%)15.2941.33A.細胞凍存后代謝緩慢,衰老速率加快B.G期細胞數百分比上升,導致更多干細胞直接進入分裂期C.血清成分影響G期,提高干細胞復蘇后的活細胞數百分比D.DMS0使細胞內結合水轉化為自由水,減小凍存對細胞的傷害8.下列關于營養級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產者均屬于第一營養級B.分解者通常屬于同一營養級C.同一營養級通常包含多種生物D.同一生物可占據不同營養級9.大腸桿菌有AR菌和AS菌兩種類型,只有AR菌對氨卞青霉素(Amp)有抗性。某興趣小組用CaCl2處理兩種菌后,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1:將AS菌與煮沸滅活的AR菌混合后,接種于含Amp的固體培養基上,獲得了少量培養物實驗2:將具有氨卞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質粒加入AS菌液,一段時間后接種于含Am即的固體培養基上,獲得了少量培養物下列對實驗方法或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實驗1和實驗2都發生了細菌轉化現象,其轉化因子就是質粒DNAB.實驗2的AS獲得了可穩定遺傳的表型變化,推測質粒具有遺傳效應C.兩個實驗都需增設僅接種AS菌的對照組,旨在排除雜菌污染的影響D.將實驗中滅活的AR菌破碎并加入限制酶,則無法再現實驗1的結果10.如圖曲線表示某種群在第t代種群數量(N)和第t+1代種群數量(N1)之間的關系,其中虛線表示N=N1,a~e表示五個不同的種群數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當該種群數量為a時,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種群數量,)B.當該種群數量為c時,其年齡結構一般為增長型C.若要讓該種群持續增長,則應將種群數量控制在b與d之間D.d~e范圍內種群數量達到最大,為環境容納量acde種群數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