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22《我們奇妙的世界》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我們奇妙的世界》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描寫了大自然中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本課是英國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散文。文章具體描寫了一天之中天空中不同的景物,和大地上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突出了大自然的奇妙。課文篇幅不長,但文質兼美。課文結構完整,描寫細致生動,充滿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摯深厚,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美妙世界的熱愛。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來寫,第一段先總寫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第二至十八段再具體從“天空”和“大地”兩個方面進行描寫。其中第二至八段分別從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顏色和形狀、雨點的聲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暉、黑夜里群星閃爍等方面寫出了天空中不同景物的奇妙之處,第九至十六段則寫出了春天的植物生長;夏日的綠蔭;秋天的風、落葉、蝴蝶和鳥;冬天的冰雪等大地上的不同景物,展示出了大地的奇妙。第十七、十八段總結全文,升華主題,指出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文章首尾呼應,使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表達得更加強烈。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結構,在師生共讀中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對大自然的贊美,體會中華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對自然文學作品的熱愛。語言運用:會認“呈、雕”等9個生字,會寫“呈、幻”等11個字,正確讀寫“呈現、變幻”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運用優美語言和豐富的修辭手法,從不同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積累語言素材,提升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準確性。思維能力:通過分析課文結構和描寫角度,培養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在探究世界奇妙之處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對世界的奇妙進行個性化思考和表達。審美創造:欣賞文章描繪的優美畫面,感受世界的奇妙之美,培養審美情趣,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世界奇妙之處的感受,如繪畫、寫作等。教學重點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了解課文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寫出天空和大地的奇妙的。結合生活實際,想象天空與大地中不同景物的樣子,感受大自然奇妙。嘗試寫一寫大自然中“極普通的事物”的美。教學難點借助組合閱讀,內化、運用閱讀方法,感悟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之情。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環節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教師播放課件:地球,蔚藍的天空、各種形狀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圖片教師: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大家用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課件出示:( )的世界。教師: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麗。【設置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形成初步感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入本節課的學習。環節二:初讀課文,朗讀正音1.下面就讓我們走近課文,請大家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小組內交流不理解的詞語,之后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兩個小組進行展示,一個小組負責1-8自然段,另一個小組負責9-18自然段。【設置意圖】通過指名讀、小組合作讀,糾正字音,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目標。環節三:默讀分類,理清結構1.默讀課文并思考:作者描寫了奇妙的世界中哪些景物?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順序出示詞條。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顏色和形狀、雨點的聲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暉、黑夜里群星閃爍。夏日的綠蔭;秋天的風、落葉、蝴蝶和鳥;冬天的冰雪2.結合課文內容,你能試著將這些景物在黑板上分分類嗎?是啊,看來作者就是通過這些景物從“天空”和“大地”兩方面寫出了世界的奇妙。3.除了寫天空和大地的部分,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總結:課文就是這樣,第一段先總寫這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再分別從天空、大地兩方面描寫奇妙的大自然。最后第十七、十八段總結全文,升華主題,指出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無窮的,只要我們去尋找。體會著這樣的寫法,再來讀讀課文。【設置意圖】學生匯報奇妙的世界有哪些景物后,利用板書分類整理,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環節四:學習生字,指導寫字1.教師: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生字,快來看看,哪個字需要我們注意?(1)引導學生關注多音字。(2)引導學生關注易錯字。在書寫上,“幻”中的右半部分容易加上一“撇”和“幼”混淆,“誘”的第八筆是“橫折折折鉤”,“潤”右半部分不要多加一“點”把“王”寫成“玉”。本課部分生字的書寫要點:“幻”的筆順是:“撇折、撇折、點、橫折鉤”?!皺M折鉤”起筆處與第二個“撇折”對齊,因為字筆畫較少,可以把筆畫寫開一些。右半部分不要多加一“撇”。“誘”的筆順是“點、橫折提、撇、橫、豎、撇、捺、橫折折折鉤、撇”。右半部分的秀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一些。2.生字我們不僅要讀正確,寫正確,還要寫美觀,這些字在書寫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3.重點指導,規范書寫。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練習左右結構的字和筆畫較多、較少的字的書寫?!盎谩睍鴮憰r筆畫寫開。“乘、型”要注意縮小筆畫間距。把這些生字放入到詞語中讀一讀。【設置意圖】學生自主識字,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字的結構以及筆畫多寡,指導書寫規范、端正。作業布置1.書寫本課生字詞。2.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寫出天空和大地的奇妙。第二課時環節一:復習生詞,回顧課文1.聽寫生詞:呈現、變幻、奇跡、誘人 圓潤、光芒、飛翔、冰柱 刀劍、普通、模型2.讀一讀課文,回憶一下,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世界的奇妙?【設置意圖】復習詞語,回顧課文內容。環節二:品讀天空奇妙1.默讀課文第2—8自然段,思考:作者都在什么時候仰望天空?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自己圈一圈,畫一畫。指導學生進行訂正。2.自己都來讀讀這部分內容,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天空是奇妙的?選擇你最喜歡的內容,邊讀邊想象畫面。之后小組交流說一說。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清天空的奇妙的,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不同景物的奇妙之處。總結:作者就是這樣,按照時間順序,從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顏色和形狀、雨點的聲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暉、黑夜里群星閃爍這幾個方面寫出了天空中不同景物的奇妙之處。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天空的景物,讀出熱愛之情。【設置意圖】默讀圈畫后交流,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景物的奇妙之處。環節三:品讀大地奇妙1.教師:默讀課文第9—16自然段,作者又是從哪幾方面來寫大地的呢?填寫表格。時間 景物春 種子生根、開花,水果誘人夏 綠樹成蔭秋 風、落葉、蝴蝶和鳥冬 房檐上的冰柱與積雪2.這些大地上的景物中,哪些讓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畫出相關的語句,說一說你的感受。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清大地的奇妙的。指導學生讀出大地上不同景物的奇妙之處。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大地上的景物,讀出熱愛之情。4.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些景物,再來讀讀作者的語言,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設置意圖】利用表格提取課文信息,引導學生梳理大地上四季的景物,通過朗讀讀出大地四季景物的奇妙之處。環節四:總結全文,組合閱讀1.指導朗讀17-18自然段。重點指導:只要我們仔細地觀察、尋找,就能從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種形狀的亂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顏色各異的羽毛。(1)聯系下文找出例子。作者所說的極普通的事物都有哪些呢?再來讀讀這段話,圈出這些例子。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總結:是啊,這三個例子中的東西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所以普通的意思是平常的,一般的。可是作者正是從這些極普通的事物身上找到了美。(2)聯系上文豐富理解。再來看看課文前面,作者還在哪些生活中極普通的事物中找到了美?(3)聯系課外深入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極普通的事物,讓你感受到了美?聯系生活進行交流。(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17段,讀出熱愛之情。2.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你對“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這句話的理解。3.組合閱讀《夏(節選)》。(1)大自然中的奇妙還不僅僅如此,下面我們再來讀一讀作家梁衡筆下的夏天有什么特點?學生閱讀《夏(節選)》后匯報:作家筆下的夏天是一種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2)是啊,作者又是從哪幾方面寫出這樣的夏天呢?再來默讀文章,想一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夏天的緊張、熱烈、急促?學生交流匯報:作者是從夏天金黃的色彩和緊張的旋律兩方面來描寫夏天的。(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作者對夏天的熱愛之情。【設置意圖】通過聯系上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課文關鍵詞句,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組合閱讀中鞏固本節課的學習方法,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作業布置1.課后再去發現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2.完成課后“小練筆”。板書設計22我們奇妙的世界天空不同方面 普通事物中的美大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