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天一大聯考2024一2025學年(下)高三第二次四省聯考★歷史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發現,良渚古城是在沼澤上修建的,為了防止山洪對古城的侵害,先民們修建了古老而龐大的水利工程。初步估算,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修建。這反映出良渚文化時期A.氏族社會結構已經瓦解B.基礎設施較為完善C.社會組織動員能力強大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睡虎地秦簡《倉律》規定:“長吏相雜以入禾倉及發,見之粟積,義積之,勿令敗(腐爛)。”“有米委賜,稟禾稼公,盡九月,其人弗取之,勿鼠(予)。”據此可知,秦朝A.抗災能力較強B.法律條文細密C.官吏分工明確D.糧食管理規范3.1905年,德國考察隊在吐魯番鄯善縣吐峪溝墓葬發現一批紙質文書,其中《毛詩正義》等文書備受學者關注。《毛詩正義》是關于《詩經》的研究著作,簡稱《孔疏》,是孔穎達等奉唐太宗詔命所作《五經正義》之一,是政府頒布的官書。《毛詩正義》在吐魯番出土說明A.新疆為唐朝直接控制B.中原文化向西北傳播C.唐朝印刷技術水平高D.唐朝民族政策的開明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4.圖1為1072年郭熙創作的《早春圖》。圖中所繪無一不精,無一不細,其成功描繪來自于郭熙對山水的深入觀察,堅持“身即山川而取之”,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由此可知,該繪畫圖1A.展現了現實社會的動亂B.反映市民審美力的提升C.體現出時代的文化氣息D.著眼于事物的外在形似5.明成化嘉靖年間,安徽商人王廷賓喜好詩文。有人告知其母“業不兩成,汝子耽于吟詠,恐將不利于商也”,其母嘆日:“吾家世承商賈,吾子能以詩起家,得從士游,幸矣。商之不利何足道耶?”這反映出該時期A.傳統觀念制約商業發展B.商人價值取向發生變化C.經濟發展影響入仕途徑D.儒學義利觀已徹底扭轉6.某學者在論述《天朝田畝制度》時指出:“此等理想之下,土地田畝不為私有,金錢不許私藏,故貯藏銀十兩金一兩者,為私藏犯法,需處罰。”據此可知,該學者A.肯定制度的進步意義B.認為制度內容難以實施C.抨擊制度的嚴苛處罰D.認識到制度中的革命性7.1926年,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在廣州開班,表1為其主要課程設置情況。這些課程表1講師課程名稱講師課程名稱汪精衛中國國民黨黨史蕭楚女社會主義、國際主義與民族問題陳公博中國國民黨政綱毛澤東農民運動高語罕三民主義鄧中夏職工運動張太雷世界政治經濟狀況惲代英中國政治經濟狀況A.聚焦三民主義理論的深化B.彰顯階級斗爭學說主旨C.體現歷史發展的時代特色D.側重政治經濟原理傳授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