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歷史必修上冊第30課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A組必備基礎鞏固題組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國農村貧困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環境惡劣、災害天氣頻發導致糧食產量銳減;消極的思想觀念放棄脫貧的機會;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等。為此,習近平提出( )A.“一帶一路”倡議 B.“精準扶貧”理念C.“五位一體”布局 D.“四個全面”戰略2.中國新時代的脫貧攻堅順利完成,不僅是中國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的重要標志,也具有偉大的世界意義,其對世界的意義主要是( )A.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方案 B.促進了世界難民問題的解決C.加速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D.脫貧攻堅精神被世界各國接受題組2 綜合國力顯著提升3.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中國制造逐漸在服裝、電子、家電等領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生產規模;中共十八大以來,創新為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我國的高鐵、船舶、機床、汽車、飛機等重型機械和高端產品逐漸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巨大影響。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表明我國( )A.科技水平領先世界B.科技創新能力迅速提高C.第三產業迅速發展D.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4.2018年4月23日是中國海軍成立69周年紀念日,眾人矚目的國產航母成功進行側傾試驗。中國海軍現已裝備遼寧號航母、052D型導彈驅逐艦、054A型導彈護衛艦、056型護衛艦等一系列新式艦艇。這說明( )A.中國海軍已是世界第一B.中國已經進入世界海軍強國之列C.中國國防實力不斷增強D.中國完全可以解決一切領海爭端題組3 在應對風險挑戰中推進各項事業5.2018年,美國單方面執意挑起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進行遏制打壓,中國的應對舉措是( )A.適度妥協,維護大局B.調整外交,全力反美C.有力反制,堅持正義D.收緊開放,注重國內6.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針,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始終是“一國兩制”框架的根本原則,任何分裂國家與主權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該論述( )A.解釋了港澳的政治實體地位B.強調了和平統一的價值C.闡明了“一國兩制”的意義D.設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線題組4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7.21世紀以來,面對世界的大變革大調整,中國提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戰略思想,其根本出發點是( )A.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B.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障C.促進國內經濟政治的穩定D.加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衰落8.從2013年起,習近平在眾多國內國際場合闡述、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多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這主要在于,該理念( )A.為世界建設提供精神支柱B.有利于促進全球共同發展C.維護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D.源自中華文明和平思想9.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 800億美元。這一倡議( )A.是中國制定的對外經濟援助計劃B.擁有固定的合作區域與合作領域C.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D.表明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B組關鍵能力提升10.2021年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 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脫貧攻堅的成就體現了( )A.共同富裕的基本實現B.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C.全球減貧的中國方案D.精準扶貧的基本方法11.自2021年起,貴州省教育廳指導相關基地分期分批開展民族地區、農村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并將學前學會普通話工作和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納入貴州省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這些做法( )A.顯著提升了農村教育水平B.旨在打贏農村脫貧攻堅戰C.反映了黨的工作中心轉移D.有助于鞏固教育普及成果12.2023年3月10日,我國成功將天繪六號A/B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并成功發射的第400顆航天器,中國空間技術領域不斷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向科學進軍”熱潮的掀起B.科教興國戰略奠定了理論基礎C.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辛努力D.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推動13.英國《衛報》將2018年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作為世界首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于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除整體工程之外,一些細節上的科技創新也讓這座大橋更加酷炫。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 )A.標志著中國科技全面領先世界B.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成果C.使祖國統一大業得以最終完成D.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巨大成就14.2003年,國務院決定在新組建的商務部下設置對外援助司統籌負責援外工作。2018年3月,國務院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啟動,新成立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負責援外工作。這一變化表明,當代中國( )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致力擴大外交“朋友圈”C.自覺肩負大國使命擔當D.外交政策日益靈活務實C組學科素養創新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至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萬億元增加到3.09萬億元;基礎研究投入從499億元提高到1 951億元;研發人員從年均325萬人提高到600萬人;高新技術企業從3.9萬家增長至40萬家。在量子信息、腦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激光制造、區塊鏈、5G等重點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聚焦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問題,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為疾病防治、公共衛生、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更加精準而全面的支撐。科技創新的滲透性、擴散性、顛覆性作用充分顯現,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和百姓生活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發展質量和持久動力,并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更加廣闊的新愿景、帶來更加美好的新期待。(1)根據材料,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的突出特色。(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科技創新對走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意義。第十一單元 第30課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1.B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B項正確。2.A 中國從來不希望世界其他國家照搬中國的模式,但是,中國的“精準扶貧”理念可以被借鑒,A項正確。3.B 創新和高端制造都建立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推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B項正確。材料沒有對比其他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無法得出A項的結論。第三產業是服務業,材料反映的是第二產業(工業),C項錯誤,排除。市場經濟體制無法直接影響科技創新能力,D項錯誤。4.C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軍裝備是國防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我國海軍裝備的提升,直接反映了我國海軍正在快速發展,逐漸強大,C項正確;題干信息未涉及比較,無法得出中國海軍已是世界第一和中國已經進入世界海軍強國之列,故排除A、B兩項;“完全”一詞表述過于絕對,故排除D項。5.C 面對美國的遏制打壓,中國針鋒相對,有力反擊,絕不妥協;但是,中美關系并未走向徹底破裂,我們反對的是美國的霸凌政策。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C項正確。6.D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香港、澳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必須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基礎上才能享有高度自治的權利,不允許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發生,該論述為香港、澳門高度自治設定了底線,D項正確。7.B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從根本上說都是服務于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中國最核心的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B項正確。8.B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核心是“合作共贏”,有利于促進全球的共同發展,B項正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建設提供了相互幫扶的環境,不僅是精神支柱,A項錯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適用于所有國家,不僅是發展中國家,C項錯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源自中華文明的“協和萬邦”“與人為善”的思想,D項錯誤。9.C 材料反映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和投資都有大幅增長,體現了合作共贏是中國方案的重要特點,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C項正確。10.B 脫貧攻堅是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其成就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選B項;大量脫貧地區的生產生活水平與全國先進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排除A項;全球減貧的中國方案是對世界的意義,排除C項;精準扶貧是脫貧的方法之一,D項材料無法體現。11.D 從材料信息可知,貴州省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普通話教育,有助于貴州省與全國各地的交流,進一步鞏固教育普及成果,D項正確。普通話教育對農村教育水平的影響有限,A項“顯著”錯誤。一省的普通話教育與全國的脫貧攻堅、黨的工作中心轉移關系不大,B、C兩項錯誤。12.D 根據材料可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我國空間技術領域不斷取得重大成就,從根本上講都是黨中央正確領導的產物,D項正確;“向科學進軍”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A項;科教興國戰略是國家發展科技的政策,不是空間科技的理論基礎,B項錯誤。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辛努力是我國科技進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13.D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我國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是粵港澳三地合作建設的結果,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巨大成就,故選D項;A項科技“全面”領先世界表述錯誤,排除;“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成果,排除B項;目前祖國統一大業還沒有最終完成,排除C項。14.C 材料反映了我國對外援助機構地位的提升,說明了中國更加重視對外援助,反映了中國自覺肩負大國的使命擔當,C項正確。15.參考答案 (1)特色:科技創新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核心;創新指數、科研經費、科研人才、創新企業不斷增加;基礎研究與尖端科技研發并舉。(2)意義:科技創新促進中國物質文明高質量發展,增強綜合國力;以服務人民利益為宗旨,實現共同富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自然和諧共生;成果惠及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