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歷史必修下冊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A組 必備基礎鞏固題組1 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1.下圖反映了美洲被發現前后人種構成的變動,造成近代美洲人口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15世紀美洲人種構成20世紀拉丁美洲人種構成A.歐洲人的殖民擴張和掠奪B.三角貿易等奴隸貿易的流行C.天花、水痘等傳染病的傳入D.白人、黑人、混血人種增加2.1492年后,當歐洲船只將成千上萬的物種運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園時,全球的生態系統開始了碰撞與交融。有學者將其稱為“哥倫布大交換”。伴隨著“歐洲船只”傳入美洲的經濟農作物有( )A.小麥、水稻B.花生、南瓜 C.橄欖、葡萄D.咖啡、可可3.新航路開辟后,來自歐洲的傳染性疾病“擊倒了(印第安眾帝國)領導人物,也破壞了原有的權力替換的正常過程”,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的許多士兵死于疾病,甚至連“受眾神庇護保佑的帝國皇帝以及王位繼承人”也紛紛死去。由此可知,疾病傳播加速了美洲( )A.殖民化的進程B.宗教信仰的改變C.原住民的滅絕D.政治制度的變遷題組2 商品的世界性流動4.下面漫畫描繪的是16—19世紀殖民者從非洲獲得黑人奴隸的場景之一,對該漫畫解讀最準確的是( )A.新航路開辟之后產生奴隸貿易 B.非洲被作為商品傾銷市場C.殖民者挑動非洲當地人內斗獲取奴隸 D.宗主國推行種族滅絕政策5.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在大西洋的貿易中,形成了罪惡的“三角貿易”。這些貿易行為的主要驅動力是( )A.販賣黑人奴隸 B.開拓更多的商路C.瘋狂追逐利潤 D.填補勞動力空缺6.據史學家估計,1565—1820年,墨西哥向馬尼拉輸送白銀4億比索,其中絕大部分流入中國,廣東澄海由此成為“海隅一大都會”,福建月港發展成為各國海商貿易的大港。據此可知,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A.成功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逆差 B.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經濟結構C.推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D.迫使中國實行閉關自守政策7.下圖所示是1636—1644年中國商品輸入日本的相關數據。對此解讀最準確的是( )A.中國是絲銀貿易受損的一方B.德川幕府取消了鎖國政策C.政局變化影響中國外貿發展D.西方殖民者主導絲銀貿易題組3 早期殖民擴張8.下表是某學者對17世紀西歐各國的評價。國家 評價西班牙、意大利、德意志 “黑暗的世紀”法國 “灰暗的世紀”英國 “白銀時代”荷蘭 “黃金時代”由此可知,學者的評價標準是( )A.擁有自治城市的數量B.海外殖民地的總面積C.工廠制度普及的程度D.商業貿易的發展水平9.16世紀末,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大商人往往無須再像以前那樣經常到威尼斯、佛羅倫薩去進貨,收獲的黃金等貴金屬也越來越多。增開工場或商店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熱潮。這些現象可用于說明( )A.英國已成為大西洋海上霸主B.價格革命推動荷蘭社會轉型C.“馬尼拉大帆船”可以直通西歐D.新航路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10.16世紀西歐物價迅速上漲,漲幅最高的是西班牙,平均上漲了4倍多,英國和法國也平均上漲了2倍多。西歐物價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 )A.大量貴金屬流入B.生產力水平提高C.商品經濟的發展D.商業中心的轉移B組 關鍵能力提升11.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許多地區的植物種子被帶回歐洲,經培育改良成為歐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歐洲人也將歐洲的一些植物種子帶到殖民地進行培育生產,最終成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這說明新航路開辟( )A.未給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擊和破壞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與交融C.帶來的物種交流助推新舊大陸發展D.促進新舊大陸經濟互補而共同發展12.1684年,荷蘭每磅中國武夷茶售價是80荷盾,1698年,售價是7.75荷盾,至1701年,跌至2.32荷盾。導致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東西方貿易日益萎縮B.茶葉在荷蘭遭遇滯銷C.世界性市場完全形成D.商業革命的不斷發展13.16世紀以來,葡萄牙人將巴西的砂糖、非洲的黃金、亞洲的香料,中國的絲綢和陶瓷器,日本和墨西哥的白銀等商品全部匯聚在里斯本港口。日本學者評價道:世界借著船舶與白銀而趨向一體化,里斯本成為近代最早將全世界貨品集于一處的吞吐量巨大的市場。這些變化( )A.有利于各國貿易的增長B.開啟了對新航路的探索C.反映了世界市場的形成D.得益于工業革命的成果14.16世紀中期,英國谷物價格上漲多倍。1495年,一個工人以15周的勞動就能掙得全家一年的口糧,1564年則要花40周的勞動,而到1593年,一個農業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勞動也不能保證全家一年的口糧。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產萎縮使農產品供應出現不足 B.圈地運動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C.土地貴族對農業工人殘酷的壓榨 D.殖民掠奪加劇了貨幣的貶值15.1635年,英國人塞爾登在其著作中宣稱,“封閉的海洋”就是通過權利和占領而被分割開來,因而不再為人類共有的海洋。該著作在英國國王授意下出版,成為“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英國官方原則的公認基礎”。該著作( )A.推動了全球航路的開辟B.奠定了國際法的理論基礎C.適應了海外擴張的需要D.緩和了歐洲國家間的矛盾C組 學科素養創新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時代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開始起沖突。數萬年來人類一直生活在互相隔絕的狀態中。經過幾千年時間他們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甚至在形體特征上也產生了差別。這一過程一直擴展到全球,因而至公元1500年種族隔離現象開始遍及全世界。當西方于公元1500年前后開始進行其海外擴張時,這種傳統的地區自治也就開始讓位于全球統一。成千上萬的人自愿或被迫移居到新的大陸,各個種族也因之而不再互相隔絕。歐洲人由于在這一全球歷史運動中居于領先地位而支配了這個剛剛連成一體的世界。——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6世紀,葡萄牙壟斷了到東方的跨洋運輸;17世紀,荷蘭取代葡萄牙掌握了東方貿易,將貿易范圍擴大到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以至南非。而且,歐洲與亞洲貿易的商品種類增多,印度的紡織品等逐漸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18 世紀,歐洲重要的變化是許多奢侈品成為普通商品,過去歐洲與東方的貿易,由于運輸困難、風險較大,所以價格昂貴,是只有少數貴族和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貿易。新航路開辟后,隨著進口量的增長,價格下跌,砂糖、咖啡、茶葉以及各種香料成為大眾商品。——摘編自高德步等《世界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統一”進程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統一”進程帶來的有利影響。(8分)答案:1.A 隨著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入侵與掠奪,大量原住民遭到屠殺,人口下降。大量歐洲白人移民到美洲,且與其他人種混合,使白人與混血人種數量上升。同時罪惡的三角貿易使大量非洲人到了美洲,A項正確。2.C 新航路開辟后,伴隨著“歐洲船只”傳入美洲的經濟農作物有橄欖和葡萄,故選C項。3.A 從材料信息可知,來自歐洲的傳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國家統治者和士兵的死亡,削弱了印第安人國家抵抗歐洲殖民者的力量,加速了殖民化的進程,A項正確。4.C 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漫畫反映了西方殖民者把紡織品、槍支彈藥和手工制品等運到非洲,從當地部落酋長手里換取黑人,進行販賣黑人的罪惡貿易,C項正確。5.C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追逐利潤成為歐洲商人大力發展遠洋貿易的主要驅動力,故選C項。6.C 據材料信息可知,隨著新航路開辟,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廣東澄海、福建月港興起,這說明白銀流入中國推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故選C項。7.C 從材料信息看各項數額在1640年之后迅速萎縮,這與明末農民起義高漲、明朝被推翻有關,C項正確。8.D 17世紀,荷蘭、英國加入海外殖民國家行列,逐漸取得殖民優勢,老牌的西班牙、葡萄牙衰落,地處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衰落,D項正確。9.D 材料反映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從地中海沿岸轉至大西洋沿岸,這是商業革命的內容,D項正確。10.A 16世紀新航路已經開辟,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造成歐洲物價暴漲,A項正確。11.B 新舊大陸的物種交流對新大陸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災難的一面,比如,大量舊大陸病毒傳入美洲,給美洲帶來了災難,新舊大陸“交流與交融”這一相對中性的表述最為合理,B項正確。12.D 中國茶葉價格下降,說明荷蘭進口中國茶葉數量增加,反映出世界各地貿易聯系加強,推動了東西方貿易發展,這是商業革命的重要內容,D項正確,A項錯誤。茶葉滯銷只能導致短期內價格下降,隨著進口數量的減少,價格會繼續上升,B項錯誤。世界市場完全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C項時間錯誤。13.C 據材料可知,新航路開辟以來,商業范圍擴大,貿易種類增加,世界市場開始形成,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主要是有利于西方殖民國家的經濟發展,“各國”表述太絕對,排除A項;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已經開始,排除B項;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才開始,排除D項。14.D 價格革命對歐洲社會各階層的影響非常不平衡,受益最大的是資產階級,受損嚴重的是封建貴族和勞動人民,材料反映了價格革命后,勞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這是由于殖民掠奪加劇了貨幣貶值,D項正確。15.C 塞爾登的所謂“封閉的海洋”就是某國對海洋擁有霸權,這一原則為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提供理論辯護,C項正確;全球航路的開辟始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1635年時殖民擴張早已開始多年,排除A項;荷蘭人格勞秀斯的《戰爭與和平法》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排除B項;分割海洋霸權只會加劇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排除D項。16.參考答案 (1)特點:歐洲人居主導;殖民擴張是手段。(2)有利影響:擴大了世界貿易范圍,推動了東西方貿易發展;有利于各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人口的大規模長距離遷移;促成了歐洲的主導地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