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歷史必修下冊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A組 必備基礎鞏固題組1 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1.下面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部分亞洲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簡表。下列各項對這一時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評述正確的是( )國家 斗爭 結果中國 國共兩黨領導的國民革命運動 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勢力印度 國大黨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增強了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印尼 共產黨領導的民族大起義 遭到鎮壓,資產階級開始掌握運動領導權A.民族民主意識開始覺醒B.斗爭道路具有多樣性C.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勝利D.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2.1927年是印尼民族解放運動的分水嶺,1927年以前,主要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武裝起義反抗荷蘭的殖民統治,1927年之后的發展特點是( )A.印尼共產黨掌握革命的領導權,進行暴力斗爭B.印尼民族黨逐漸掌握獨立運動領導權,采取不合作政策C.共產黨與民族黨逐漸走向合作領導民族獨立運動D.人民群眾支持共產黨,民族資產階級支持民族黨3.甘地于1930年指出:“我們認為,爭取獨立自由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暴力。我們準備收回同英國的合作誠意,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納稅在內。”據此判斷,甘地把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原則具體化為( )A.“退出印度”B.“文明抵抗”C.“食鹽進軍”D.“以暴制暴”4.由于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彈的爆炸……他建議同伴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材料中“他”領導的運動( )A.表明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B.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立狀態C.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D.使本國走上了現代化之路題組2 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5.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埃及民族主義者要求出席巴黎和會,但遭英國拒絕。受此刺激,埃及民族主義者組織起反對英國統治的斗爭,自稱華夫脫黨。在此推動下,1922年2月,英國宣布終止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撤出英國的行政人員,默認了埃及的獨立。埃及的華夫脫黨運動( )A.促使英國殖民特權被徹底廢除B.反映了埃及民族獨立意識的覺醒C.抑制了外國資本在埃及的擴張D.實現了埃及人民獲得獨立的愿望6.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摩洛哥人民的反帝斗爭具有鮮明的特色,與埃及的反英斗爭相比,摩洛哥人民反帝斗爭的特點( )A.由資產階級領導B.將矛頭對準法國、西班牙殖民者C.由部落酋長領導D.最終取得了反帝斗爭的勝利題組3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形式多樣,但是,從革命的任務而言卻非常相似,拉丁美洲各國共同面臨的革命任務是( )A.反帝反封建B.反對美國的政治、經濟滲透和控制C.反對軍人獨裁D.反對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8.1927年7月,桑地諾在發表的宣言中寫道:“查莫羅及其繼承人迪亞斯想在美國侵略者刺刀的幫助下統治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尼加拉瓜)。不!絕不可能!……我將發動并參加這場戰斗,以戰斗呼聲來回答陰險的侵略者和出賣祖國的罪犯們。”桑地諾發動的“這場戰斗”(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B.動搖了整個世界殖民體系C.實現了國富民強的目標D.以反帝反獨裁為任務9.下表所示為卡德納斯改革前后的農村狀況。由此可推知,卡德納斯改革( )年份 村社控制的可耕地占比 村社數量 無地農民1930年 15% 66.8萬個 247.9萬人1940年 47.7% 160.6萬個 191.26萬人A.是一場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B.繼承了1917年墨西哥憲法的精神C.造成農村社會生產力的破壞D.促進了資本主義莊園制經濟的發展10.1934年的墨西哥正面臨著重要的歷史轉變時期,卡德納斯依靠民族資產階級左翼和群眾的支持,在擔任總統期間進行了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這表現在( )A.大力普及學校教育B.推行資源的私有化C.確立總統連任制度D.鼓勵發展軍人勢力B組 關鍵能力提升11.1933 年,甘地創辦了印地語報紙《哈里真》周刊,并且在之后的九個月里巡游印度,發起了一場廣泛的反對不可接觸制運動。《哈里真》將關注點放在人民生活問題上,如村落清潔、食品營養、房屋重建等。甘地的這些做法旨在( )A.推動民族經濟的獨立發展B.應對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沖擊C.為社會下層民眾爭取權利D.消除抗英斗爭中存在的分歧12.1919年3月,為抗議英國殖民當局逮捕華夫脫黨創始人扎格魯爾,埃及爆發了大規模反抗運動,運動由和平簽名發展到暴力抗議和武裝斗爭,起義者的共同要求是爭取完全的民族獨立。埃及的這次運動( )A.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B.表明民族獨立意識已經覺醒C.動搖了非洲的殖民體系D.收回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13.20世紀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擊戰爭領導人桑地諾提出了政治綱領,即用武裝斗爭來拯救民族的榮譽、恢復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此外,他還提出了“人人有工做、有活干”的口號。桑地諾的政治綱領和口號意在( )A.使國家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B.引領殖民地獨立運動新潮流C.把反帝斗爭和民眾生活相結合D.使軍事斗爭和政治動員結合14.1918年,英屬烏干達成立了“青年烏干達協會”,其組織者和領導者多為留學于國外的青年知識分子,它曾向殖民當局提出了改組政府和反對搶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這表明該協會成員( )A.推動了民主革命的開展B.領導了民族獨立運動C.接受了先進政黨的領導D.具備了民族民主意識C組 學科素養創新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如果說甘地的思想體系是獨特的,那么,他的經濟思想就是這個獨特體系中最為獨特的部分。他揭露了資本主義城市的罪惡,大機器生產對工人的危害。甘地以恢復手工紡織為中心所組成的經濟模式,既有空想社會主義成分,又有向后看的傾向。在二十多年中,此起彼伏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和工農群眾的暴力斗爭組成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強大合力。——摘編自彭樹智《甘地思想的整體性和獨特性》材料二 很少有人去想,在一個有著兩億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國,將人類宗教追求轉化為與法治逆向的政治訴求手段,必定包藏隱患。——摘編自林達《重讀<甘地自傳>》(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甘地思想獨特性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表現,概括甘地思想帶給印度的積極影響。(8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作者認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存在哪些局限性。(4分)答案:1.B 根據表格內容可知,中國和印尼采取了革命的道路,印度采取的是和平的手段,據此可知,亞洲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斗爭道路具有多樣性,故選B項。2.B 1927年,印尼共產黨領導反荷民族起義遭到殘酷的鎮壓,逐漸走向低潮,蘇加諾領導的民族黨逐漸掌握了獨立運動的領導權,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B項正確。3.C 從材料的時間信息可知,1930年屬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第二階段,具體做法是“食鹽進軍”,C項正確。4.C 從題干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一運動打擊了英國帝國主義和英印殖民統治,C項正確。5.B 據材料信息可知,埃及的華夫脫黨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體現埃及民族獨立意識的覺醒,故選B項。6.C 相對于埃及,摩洛哥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反帝斗爭由部落酋長克里姆領導,C項正確。7.A 西班牙、葡萄牙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在19世紀初期已經被推翻,但是,獨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國外部面臨著美國的政治、經濟滲透和控制,內部存在著大地產制和軍人獨裁制度,反帝反封建是拉丁美洲各國面臨的相同革命任務,A項正確。8.D 材料反映了桑地諾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斗爭,具有反帝反獨裁的革命性質,故選D項;桑地諾發動起義、開展武裝斗爭,排除A項;桑地諾領導的尼加拉瓜反美斗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整個”一詞過于夸大,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9.B 從材料信息可知,1930—1940年,墨西哥無地農民大幅度減少,村社控制的土地大幅度增加,這與1917年墨西哥憲法的精神吻合,B項正確。10.A 結合所學可知,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在文化方面大力普及學校教育,故選A項;卡德納斯推行資源國有化,排除B項;卡德納斯確立總統一任制,排除C項;卡德納斯改革限制軍人勢力的發展,排除D項。11.C 據材料“將關注點放在人民生活問題上”可知甘地關注的重點是人民生活問題,說明他在為下層民眾爭取權利,故選C項;1933年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甘地無法推動民族經濟的獨立發展,排除A項;經濟大危機主要爆發在資本主義國家,對印度的沖擊較小,排除B項;“消除”的說法絕對,分歧可以減少,但是難以完全消除,排除D項。12.B 根據材料“爭取完全的民族獨立”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埃及人民開展了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說明民族獨立意識已經覺醒,故選B項;1922年,埃及宣布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排除A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非洲多數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處于萌芽和醞釀時期,排除C項;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英軍撤出運河區,排除D項。13.C 桑地諾的政治綱領和口號意在把反帝斗爭和民眾生活相結合,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社會主義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殖民地獨立運動新潮流,排除B項;D項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4.D 據材料“向殖民當局提出了改組政府和反對搶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可知,這體現了該協會成員反對外來侵略,謀求民族獨立的民族民主意識,故選D項;材料中該協會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未付諸實踐,A、B兩項錯誤。“青年烏干達協會”是一個協會,并非一個政黨,C項錯誤。15.參考答案 (1)獨特性:經濟上,批判西方工業文明;具有空想社會主義成分;恢復手工紡織運動振興印度。政治上,非暴力不合作。(或用和平、合法的手段爭取自治和獨立)積極影響:形成了反帝斗爭的強大合力;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推動了印度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2)局限性:非暴力運動不符合法治觀念;宗教色彩濃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