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歷史必修下冊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A組 必備基礎鞏固題組1 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1.在當今世界,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軍事、政治沖突,這些沖突大多通過協商解決,有的雖未解決,但整體可控。因而這一時期,人類在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驚人成就。材料可用來說明( )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B.和平與發展交替前行C.發展是和平的保障D.發展解決了世界難題題組2 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2.有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創造的財富82%都流向了最富有的1%的人群,而世界上最貧窮人群的財富并未見增長。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全球化中不合理的舊經濟秩序B.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無法獲利C.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南北差距擴大D.全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亟須建立3.1999年4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通過了一份“新戰略概念”文件:除了重申集體防御外,提出北約將繼續擴展,還可以在成員國領土之外采取行動。這一新戰略( )A.加劇了兩極格局的崩潰B.違背了和平發展的潮流C.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D.杜絕了地區沖突的發生4.21世紀初,國際形勢繼續走向緩和,但各種形式的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和民族主義依然存在,某些地區局勢令人擔憂,如中東地區的動蕩。這表明( )A.戰爭和動蕩是主流B.恐怖主義是最大威脅C.世界和平任重道遠D.霸權主義占主導地位5.伊拉克戰爭結束后不久,美國政府堅持認為,恐怖主義來源于專制所帶來的壓抑,具有不可調和性,只能用軍事打擊的方式予以消滅;歐盟多數國家則提出,窮困才是恐怖主義的根源,應采取治本與治標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方式。這一分歧說明21世紀初( )A.美國單極世界目標破產B.人類和平遭遇多重威脅C.經濟全球化成為雙刃劍D.歐盟的政治一體化加快題組3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6.面對各種全球問題,現有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與此同時,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這( )A.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B.表明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發生變化C.避免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D.說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逐步完善7.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為了共同應對金融危機,1976年英美等國組成七國集團(G7);1997年俄羅斯加入形成八國集團(G8);1999年中國、巴西等國加入形成二十國集團(G20)。這一歷程反映出( )A.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發展B.區域經濟集團化進程加快C.世界多極化格局形成D.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8.中國是聯合國常規預算第二大分攤國,總是及時足額繳納聯合國會費,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并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這反映了中國( )A.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大國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C.主張改革國際政治舊秩序D.積極為全球治理貢獻力量9.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從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 800億美元。這一倡議( )A.是中國制定的對外經濟援助計劃B.擁有固定的合作區域與合作領域C.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D.表明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B組 關鍵能力提升10.下圖是1500—2015年“大國間發生戰爭”年數比,據此可知( )1500—2015年“大國間發生戰爭”年數比A.經濟全球化消解了各國矛盾B.21世紀世界各國穩定發展C.和平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D.政治民主化有助于世界和平11.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當中的外資銀行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規模上都有著明顯的上升。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墨西哥、贊比亞,外資銀行的資本總量甚至能夠占到本國銀行部門資本總量80%以上。由此推知,當今( )A.金融開放制約了第三世界發展B.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加大C.經濟全球化導致國家利益失衡D.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12.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很難做到與世隔絕、獨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國性使得應對問題的新模式應運而生,即通過調動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共同應對。由此可知,新模式的產生( )A.推動了經濟區域集團化興起B.有利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C.旨在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D.打破了西方霸權主義政策13.有學者描繪當今的世界新現象:中國和拉丁美洲國家在討論農業合作,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在開展基礎設施合作,歐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正在打造自由貿易,美國和非洲國家在合作修電廠,中國和歐洲國家準備合作開發北極。這些現象反映出( )A.全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B.合作共贏成為時代的潮流C.地區經濟差距日益縮小D.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14.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讓我們堅持開放共贏,勇于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材料反映了我國外交的義利觀是( )A.以聯合國為中心B.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以中國的國家利益為核心D.惠及全球共同利益C組 學科素養創新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世界處于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風險和挑戰。——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二 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自己的方案。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后,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習近平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行了深入闡發,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風險和挑戰。(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倡議的認識。(6分)答案:1.A 根據材料,由于當今世界出現的各種沖突大部分通過協商得以解決,暫時不能解決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使人類在發展方面取得驚人的成就,旨在說明和平的重要性,A項正確。2.A 根據所學可知,材料強調的是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中不合理的舊經濟秩序,故選A項。3.B 根據材料可知,北約擴展并在成員國領土之外采取行動,勢必導致地緣沖突加劇,威脅他國利益,不利于世界和平發展潮流,故選B項;1991年兩極格局已經瓦解,排除A項;材料和經濟全球化無關,排除C項;北約的做法會導致地區沖突加劇,且“杜絕了”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4.C 由材料“各種形式的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和民族主義依然存在”可知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下,依然存在不穩定的因素,國際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世界和平仍然受到威脅,故選C項。5.B 材料中美國的觀點反映了霸權主義威脅了世界和平,歐盟多數國家的觀點反映了恐怖主義威脅了世界和平,B項正確。6.A 根據材料可知,面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除現有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外,還要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這些都是為了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A項正確。7.A 材料中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七國集團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原有的全球治理組織,而俄羅斯加入七國集團則屬于對這些機構的改革,成立二十國集團屬于全球新治理組織,這些活動都圍繞著“全球治理體系”這一主題,A項正確。8.D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的事務,積極履行大國擔當,為全球治理貢獻力量,故選D項。9.C 材料反映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和投資都有大幅增長,體現了合作共贏是中國方案的重要特點,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C項正確。10.C 根據圖片信息來看,1500—2015年“大國間發生戰爭”的年數占比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和平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故選C項;經濟全球化下各國仍然存在矛盾,局部戰爭仍然不時發生,排除A、B兩項;多極化趨勢下,政治民主化日益增強,但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11.B 根據材料可知,發展中國家大量的外資銀行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對外資的依賴,說明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加大,B項正確。從整體上看,金融開放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A項錯誤。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的信息,排除D項。12.B 根據材料“通過調動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共同應對”可知,新模式指的是通過國際各種力量,共同應對跨國問題,有利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高,故選B項;1967年隨著歐共體的誕生,經濟區域集團化就已興起,排除A項;材料中的新模式順應了全球化發展,排除C項;西方霸權主義政策至今仍然存在,排除D項。13.B 根據材料“中國和拉丁美洲國家在討論農業合作,非洲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在開展基礎設施合作……”可知,世界范圍內,不同地區在不同領域展開了合作,說明合作共贏成為時代的潮流,故選B項;材料體現的是合作,并不是全球治理體系,排除A項;廣泛開展合作,不能說明經濟差距在縮小,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經濟全球化,并不是政治多極化趨勢,排除D項。14.D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贏”,以維護全球的共同利益,不能單純以國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D項正確,C項錯誤。以聯合國為中心和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都不是“義利觀”,A、B兩項錯誤。15.參考答案 (1)風險和挑戰: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戰亂恐襲、饑荒疫情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復雜交織,世界充滿不確定性。(2)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一倡議集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體現了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向往的必然趨勢,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