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歷史選擇性必修3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A組必備基礎鞏固題組1 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1.泰勒斯關注世界的產生,詭辯派也從這里出發,去研究自然,探討自然界的問題。蘇格拉底與詭辯派的不同是他追求真理,探索人與社會的發展。這說明希臘文化( )A.始終關注人文主義精神B.研究的重點是詭辯術C.對真理的探索逐漸深入D.發展歷程具有延續性2.學者湯因比曾提到:“處于不同時代的兩個特定社會之間,在時間關系方面,如西方社會和希臘社會,我們卻觀察到了連續的特征,我們可以將這種連續關系喻為‘血緣’關系?!庇纱丝芍? )A.西方人贊成希臘政治制度B.西方社會實行民主政治C.希臘社會與西方社會一脈相承D.希臘社會對西方社會產生影響3.羅馬帝國前期,盛行于希臘化世界的敘利亞和亞歷山大城的吹制玻璃技術傳到了意大利地區,當地生產出上色和雕花的玻璃器皿,并逐漸發展為帝國工藝生產的中心。這表明( )A.羅馬注重繼承希臘文化B.跨區域交往促進文化交融C.貴族需求刺激工藝創新D.行省制度推動技術傳播4.羅馬史學家塔西佗在他的作品中,“收集體現美德和惡習的非凡事實”,以針砭時局為己任,無情地揭露了皇權專制的黑暗,因而其著作得到了“懲罰暴君的鞭子”的美譽。這表明塔西佗的史學研究( )A.充滿民主理性色彩B.以恢復傳統的政治體制為核心C.注重探究歷史事實D.具有道德訓誡和政治批判作用題組2 中古西歐文化5.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中古西歐是“黑暗的中世紀”。但也有學者認為中古西歐為歐洲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下列能佐證后者觀點的是( )A.政治混亂使得封建勢力弱小B.主要的經濟形態是商品經濟C.工商業城市擁有完全自治權D.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6.12世紀,教會學校的學生們除了閱讀《圣經》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之外,也讀古典羅馬文學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著作的拉丁譯本。一些教會學校還提供法學、醫學和神學方面的高等教育。此舉 ( )A.旨在推動世俗教育發展B.注重弘揚古希臘理性精神C.間接推動近代思想解放D.表明了教權高于世俗王權7.成書于中古時期的《列那狐的故事》,采用寓言故事詩的形式,用不同的動物來象征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階級。故事中列那狐以機智與強壯兇猛的獅子、狼、狗熊等斗法,以它的狡黠愚弄獅王在內的所有動物?!读心呛墓适隆? )A.是中古時期西歐騎士文學的杰出代表B.反映了封建貴族階層的道德和理想C.以諷刺筆法賦予作品強烈的浪漫色彩D.強調了新興市民階級的才智和勇氣題組3 拜占庭、俄羅斯文化8.有學者認為,希臘文化為拜占庭提供了文化思維的基礎和范疇,羅馬人為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基督教為這一文化提供了思維的框架和方向,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的東方民族為這一文化提供了科學和哲學的因素。該學者意在強調,拜占庭文化 ( )A.多元起源,彼此借鑒B.開放包容,創新發展C.推陳出新,影響深遠D.東西匯流,獨具一格9.在地中海世界漫長的中古時期,拜占庭文化以特殊的方式對古希臘羅馬文化進行保護,為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披上基督教的外衣,并將其中諸多內容融合到拜占庭生活方式中。這說明拜占庭文化( )A.推動了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B.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C.深受俄羅斯文化因素的影響D.滲透了君主專制思想10.988年,基輔羅斯的大公和拜占庭帝國聯姻,而且接受了基督教,將基督教定為國教;13世紀,成吉思汗的部隊征服了俄羅斯,把亞洲腹地軍事專制主義的傳統帶到了俄羅斯。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俄羅斯文化( )A.蘊含著古斯拉夫民族的風格B.深受奧斯曼帝國文化的影響C.使西方基督教文化發生變異D.具有東西方文化二重性色彩B組關鍵能力提升11.古希臘戲劇《俄狄浦斯》的主人公在面對殘酷的命運安排時仍舊擁有高貴的品質,他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勇于承擔責任。在城邦遭受瘟疫的禍害時,他說:“我的悲痛同時是為城邦,為自己,也為你們。”由此可見,該作品( )A.歌頌犧牲精神 B.稱贊城邦民主C.宗教色彩濃厚 D.宣揚集體意識12.有學者指出,羅馬海外殖民地容納了羅馬殖民者和當地人,一個個殖民地也就充當了羅馬和當地發生接觸的門戶。它讓從屬于不同聚落和文化的族群混雜而處,對羅馬世界觀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該學者意在說明羅馬的海外殖民( )A.緩和了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B.擴大了帝國的統治基礎C.促進了希臘文化中心的轉移D.推動了羅馬文化的傳播13.(2023山東卷,10)自羅馬共和國晚期起,拱門形制逐漸成為古羅馬建筑的一個顯著特色。據下圖可知,人類文明交往( )A.促進了文化藝術的融合B.推動了區域文化的統一C.改變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內核14.被譽為歐洲中古時期四大英雄史詩之一的《伊戈爾遠征記》,描繪的是主人公伊戈爾為消除公國的外患——盤踞在黑海沿岸的波洛夫人,率遠征軍進行征伐的故事。在伊戈爾身上,兼有著為自己民族抵御外敵的英雄氣概和追求個人榮譽、輕率行動的性格特征。這說明( )A.《伊戈爾遠征記》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B.伊戈爾遠征加劇了基輔羅斯的解體危險C.作者對主人公伊戈爾的評價持雙重態度D.封建貴族的忠誠與勇敢促進了社會發展C組學科素養創新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在羅馬法司法體系中,萬民法是比較成熟和發達的部分。它是繼公民法之后,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萬民法的發展給契約法律制度帶來的影響就是,為了使外邦人的常識和社會實踐能夠接受契約雙方當事人合意是判斷契約效力是否合法的唯一標準,原有的繁瑣形式上的要求被逐步放棄。萬民法契約法律制度最終發展為以契約當事人的合意為歸宿,并對其他地域的習慣和法律兼容并包。——摘編自趙融《西方契約法理論研究》材料二 2世紀前期,愛建筑、狂熱地尊崇希臘文明的哈德良皇帝親自設計并重建了萬神殿。從外面看,萬神殿顯得非常樸素,而且像堡壘一樣笨重,入口的柱廊有16根12.5米高的希臘風格的花崗巖石柱。但是,當你穿過那精美的希臘神殿式的大門,走進內部時就會立刻被它宏偉壯觀的氣勢和精美的裝飾而深深折服。——摘編自金文《極簡羅馬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萬民法相較于公民法的優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萬民法的形成對羅馬社會的積極作用。(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萬神殿所體現的古希臘文化。(4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眾所周知,中古時期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但隨著日耳曼等民族大量融入羅馬社會,其經商頭腦深深影響了西歐人的生活觀念,日耳曼人也接受了羅馬教育并發明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9世紀時,歐洲人頻繁地前往阿拉伯人控制下的亞歷山大城、大馬士革等繁華城市進行貿易,11世紀時,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重新建立起了西歐與東方的聯系。中古時期歐洲就在這種復雜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摘編自張?!稓W洲發展史新釋——從古代到工業革命》等材料二 13—14世紀,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商品經濟發展、城市自治權的出現促生了近代西歐地域文化的出現。14世紀后,人文主義者強烈疾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學知識取代神學觀念、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取代消極悲觀的人生哲學。17世紀前后形成的科學理性觀念,深刻影響著近代西歐社會。在工業革命的刺激下,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觀念甚囂塵上,世俗教育和技術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長達幾個世紀的發展,近代西歐文化成為社會轉型的支撐。——摘編自馮英《人文主義:近代西歐社會轉型的文化支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古時期西歐地域文化的特征并簡析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近代西歐文化的影響。(6分)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1.C 由題干可知,泰勒斯關注世界的產生,而詭辯派則研究與探討自然界的問題,蘇格拉底則將研究的視角轉向人與社會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希臘文化研究領域逐漸放寬,范圍逐漸變大,說明其對真理的探索逐步深入,故選C項。2.D 據材料可知,湯因比認為從希臘社會到西方社會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連續性,這說明希臘社會對西方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故選D項;材料只是強調湯因比認為希臘社會對西方社會產生了影響,并未明確指出是希臘政治制度,排除A項;西方民主政治是在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的基礎上逐漸確立起來的,排除B項;材料只是強調希臘社會對西方社會發展具有影響性,并不代表二者之間是直接繼承的關系,排除C項。3.B 據材料可知,敘利亞和亞歷山大城的吹制玻璃技術傳到了意大利地區,并且產生了新的技術,體現了不同地區的交往交流促進了技術的交融,故選B項;材料不涉及羅馬帝國政策,無法看出其重視希臘文化,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玻璃制品主要供給貴族,排除C項;行省制度與玻璃技術傳播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4.D 據材料信息可知,塔西佗注重道德,有強烈的責任感,其史學研究具有強烈的政治批判性,故選D項;從材料中無法得出民主理性色彩,排除A項;塔西佗批判君主專制黑暗,并不是為了恢復傳統政治體制,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塔西佗的史學研究具有政治批判作用,并非注重探究歷史事實,排除C項。5.D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古西歐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為文藝復興奠定基礎,為歐洲思想近代化奠定基礎,D項正確;中古西歐封建勢力強大,排除A項;中古西歐主要的經濟形態是封建經濟,而非商品經濟,排除B項;“完全自治權”的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6.C 根據材料可知,教會學校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思想解放,為之后文藝復興創造了條件,故選C項;材料突出的是教會學校,并不是世俗教育,排除A項;僅從學習內容上,無法得出注重弘揚古希臘理性精神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并未提及世俗王權的信息,排除D項。7.D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古時期城市興起,作品中的獅子、狼、狗熊等象征著君主、教士和貴族等,列那狐象征著市民階層,列那狐以機智戰勝統治階層,強調了新興市民階級的才智和勇氣,故選D項;《列那狐的故事》是中古西歐市民文學的代表作,排除A項;《列那狐的故事》反映的是新興市民階級的道德和理想,排除B項;《列那狐的故事》雖然是童話寓言,但充滿現實主義色彩,排除C項。8.D 由材料可知,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充實了拜占庭文化,D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到拜占庭文化的起源,排除A項;材料只提到了其他地區文化對拜占庭文化的影響,沒有涉及創新發展,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新”,排除C項。9.B 拜占庭文化繼承了古典希臘與羅馬文化,又吸納了基督教文化,還融入生活方式中,說明拜占庭文化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B項正確。10.D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基輔羅斯接受基督教及后來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都屬于基督教文化范疇,因此具有西方文化色彩;蒙古征服者將亞洲腹地軍事專制主義的傳統帶到了俄羅斯,這說明俄羅斯文化又帶有東方色彩,故選D項;“古斯拉夫民族的風格”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奧斯曼帝國文化”不符合史實,應為“基督教文化”,排除B項;“發生變異”不符合史實,應為“豐富融合”,排除C項。11.D 據材料可知,古希臘戲劇《俄狄浦斯》宣揚城邦的集體利益和集體意識,故選D項;題干強調的是主人公勇于承擔責任,關注城邦的集體利益和集體意識,并未提及主人公的犧牲精神,排除A項;題干突出的是主人公個人的高貴品質,并未歌頌和稱贊城邦民主,排除B項;題干沒有關于宗教方面的信息,不能據此得出宗教色彩濃厚的結論,排除C項。12.D 據材料可知,海外殖民地成為羅馬文化展示的窗口和門戶,有利于推動羅馬文化的傳播,故選D項;“貴族與平民之間”不符合題意,應為“羅馬殖民者與當地人”,排除A項;“帝國的統治基礎”不符合題意,與羅馬的海外殖民“對羅馬世界觀向外延展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相悖,排除B項;亞歷山大帝國促進了希臘文化中心的轉移,排除C項。13.A 根據材料并結合圖示可知,拱門形制在亞述宮殿門、安息宮殿門和羅馬凱旋門上都有應用,說明人類文明之間存在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和融合,A項正確;僅從拱門形制的應用,無法斷定區域文化的統一,排除B項;“改變了文化中心的分布”表述過于夸大,排除C項;僅從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內核信息,排除D項。14.C 據材料可知,作者在承認伊戈爾功績的同時認為他輕率,說明作者對伊戈爾的評價比較客觀,持雙重的態度,故選C項;市民文學是封建社會后期,適應城市居民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文學,《伊戈爾遠征記》不屬于市民文學,排除A項;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強調的是作者對伊戈爾的評價,并未表明其是否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排除D項。15.參考答案 (1)優點:簡潔性;包容性(廣泛的適用性)。積極作用:較好地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鞏固了羅馬政權;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展。(2)崇拜的天神中包括希臘的諸神;采用希臘柱式結構、大門。16.參考答案 (1)特征:多元文化融合;宗教色彩濃厚。原因:商品經濟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古希臘、羅馬文明的影響;基督教會的精神控制;城市及大學的興起。(2)評價: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推動了近代西歐社會的全面轉型;在對外殖民擴張中成為文化輸出的主要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