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二五年東昌府區初中學生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歷史試題親愛的同學,詩你在答題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以下說明:1.試題由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共6頁。選擇題50分,綜合題50分,共100分??荚?br/>時間60分鐘。2.將姓名、考場號、考號、座號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指定的位貿。3.試題答案全部寫在答題卡上,完全按照答題卡中的“注意事項"”答題,4.考試結束,只交回答題卡。愿你放松心情,放飛思誰,充分發揮,爭取交一份圓滿的答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1.在距今約5500年前的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晚期的聚落規模普遍較大,布局規整,公共墓地顯示社會平等特征:而到了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年),聚落出現明顯分化,部分遺址出現城墻、高等級建筑和隨葬品豐富的貴族基葬。這一變化源于A生產力的進步B.墓葬制度發展C.父系制度形成D.各地文化交流 .錢穆在《孔子傳·序言》中寫道:“在孔子以后,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薄伴_其新統”主要指孔子A.推動當時社會轉型B.推動變法運動發展C.開創儒家思想體系D.整理古代文化典籍3.西周時期,庶眾與周天子沒有直接聯系,“帝力于我何有哉”。秦朝以后,帝王經由朝廷命官直接“臨民”,王朝賦役直達庶眾”。這種轉變實質上是因為秦朝A.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B.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C.建立全國統一道路系統D.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4.下表內容反映出兩漢時期時間西漢東漢郡國并行制:“推恩令”;中外朝: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控制外戚:整頓吏行政制度察舉制:刺史制治;裁撤郡縣“與民休息”到統一貨幣、鹽鐵官經濟體制清查墾田、戶口:釋放奴婢營、均輸平準、抑制工商思想“黃老”之學至“尊崇儒術”重視儒學初中學生歷史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第1頁(共6頁)A.開創由中央竹拙的都縣制B.地方行政權力不斷強化C.國家治理踐行大一統理念D.始終實行休養生息政策5.魏晉南北朝時期,前秦苻堅自稱“大秦天王”,推崇儒學;北魏拓跋氏認為自己是黃帝后裔;而北周宇文氏認為自己的祖先出自炎帝神農氏。這些舉措A.使炎黃血緣關系得到科學考證B.使儒家思想成為各族唯一信仰體系C.使不同民族間的差異完全消除D.促進了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6.《夢粱錄》記載南宋臨安“坊巷橋頭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這一現象最能說明宋代A政府嚴格執行市坊分離制度B.商業活動已突破空間限制C.工商皆本思想得到廣泛認同D.各階層社會地位趨于平等7《元史·地理志》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速元”。面對這種狀況,元朝實行A.分封制B.郡國并行制C.行省制D.節度使制度8.《鄭和碑》中記載:“赍(ji,帶著)幣往賚(Ià,贈送)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往諸番國,開讀賞賜”。材料反映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掠奪海外財富B.解決海疆危機C.開拓海外市場D.彰顯明朝威望9.《山西票號史料》記載:“日升昌票號匯通天下,各省設分號二十余處,歲匯白銀數千萬兩”。清朝前期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農村集市貿易空前繁榮B.跨區域長途貿易的興盛C.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D.政府厲行重農抑商政策10.19世紀60年代,京師同文館在翻譯西方著作時,創造性地采用“權利”“議會”“主權”等新詞匯,并系統引人國際法、經濟學等學科體系。這些翻譯活動A.適應了洋務新政的需要B.踐行了實業救國的理念C.緩和了中外之間的關系D.開創了西學東漸的先河11.如圖為近代前期中國工人數量變化趨勢圖,1895年中國工↑單位:萬200H人數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160A.洋務運動的興起120B.《馬關條約》的簽訂80404C.公車上書的推動1840D.《辛丑條約》的簽訂189519121919年份12.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中寫道:“從袁世凱到溥儀,這些想做皇帝或再做皇帝的人,終究都成了笑話??梢娦梁ジ锩车舻牟粌H是辮子,更是千年來‘皇帝總該有一個的迷夢’?!辈牧弦庠?br/>強調辛亥革命A.促進了民眾思想解放B.使封建勢力退出了歷史舞臺C.沖擊了封建傳統陋習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初中學生歷史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