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網上閱卷第一次適應性練習試題九年級歷史2025.04說明:本試卷共4頁,包含選擇題(第1題~第25題,共25題)、非選擇題(第26題~第28題,共3題)兩部分。本卷考試形式為開卷,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5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1分,共25分。)1. 下圖為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是迄今能確知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器腹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據此可知( )A. 利簋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 B. 腹內銘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C 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可相互印證 D. 青銅器種類豐富、工藝高超2. 據《史記》載:“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這說明A. 秦朝法律影響后世 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 秦朝實行嚴刑峻法 D. 法律助推秦滅六國3. 據《漢書·鄭吉傳》記載:“吉既破車師,降日逐,威震西域……都護之置(公元前60年)自吉始焉。”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A. 西漢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B. 漢武帝北擊匈奴C. 西漢對西藏地區的管理 D. 西漢的推恩令4. “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泵慨敵疬@首歌,你會想到的書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鐘繇 C. 顏真卿 D. 柳公權5. “隋唐時期,政府發明的制度,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打通了另外一個通道。”材料意在說明( )A. 科舉制的作用 B. 科舉制的發展 C.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D. 八股取士的作用6. 王安石在變法中,“募饑民修水利”,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財政收入 B. 加強對人們的控制 C. 促進農業發展 D. 限制官僚特權7. 觀察下表,請你判斷該歷史事件是( )最早 從1405年到1433年,比歐洲航海家的航行早半個多世紀最多 船隊最多時有船兩百多艘,隨行出海的有兩萬七千多人最先進 以航海羅盤定航向,造船技術發達最廣 先后到達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A. 張騫通西域 B. 鑒真東渡 C. 鄭成功收復臺灣 D. 鄭和下西洋8. 清朝前期,吳江縣的盛澤鎮出現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揚州“四方豪商大賈,鱗集麇至(聚集而來),僑寄戶居者不下數十萬”。這反映了清朝前期( )A. 交通發達 B. 農業發展緩慢 C. 商業繁榮 D. 人口眾多9.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由此步入近代社會。這場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任務是( )A. 加強國防建設,鞏固清朝統治 B. 大力發展教育,培養救國人才C. 引進西方技術,發展民族工業 D. 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10. 甲午戰后,在內憂外患的沖擊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一批新式知識分子逐步形成了一個共識: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為此,他們進行了( )A. 洋務運動 B. 戊戌變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運動11. 下圖是近代中國時事漫畫的杰作,當時有愛國人士為此圖配上詩文。根據你的判斷,所配詩文是( )A. 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B. 撞沉吉野艦,雪我海軍仇C. 虎門銷煙鎮八方,豈容鴉片禍國邦 D.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12. “這個條約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從此更忠順不貳地做列強的孝子賢孫;而列強由此就更直接地成為清政府的監護人。各國使團成為中國實際上的太上政府,凌駕于朝廷之上。”—胡繩《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材料中條約是哪一條約( )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13. “推翻帝制,是對中國歷數千年而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的一次毀滅性的破壞?!辈牧纤f歷史事件是( )A. 百日維新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運動 D. 五四運動14.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各級黨組織創辦了眾多紅色進步期刊,這些期刊見證了歷史的變遷,1924年2月,機關刊物《赤光》的創刊宣言強調:“我們所認定的唯一目標便是,反軍閥政府的聯合,反帝國主義的國際聯合?!贝诵允菫榱隧憫? )A. 北伐的勝利進軍 B. 國共第一次合作 C. 中共一大的召開 D. 南昌起義15. “李學桂,江蘇揚州人,1948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作戰,1949年7月犧牲,家人多次赴徐州□□□□烈士陵園尋找烈士安息地,未果。經過三代人的接力尋找,2024年,長眠在河南陳官莊□□□□烈士陵園的李學桂終于等到了揚州的家人?!边@則報道中,缺失的部分是(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16.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歷經10年征戰,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在帝國境內建造了幾十座新城,許多希臘人移居到此,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也由此傳入東方,同時西方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材料旨在強調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 )A. 給東方人們帶來災難 B. 破壞了人類的文明C. 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 D. 促進了希臘的發展17. 有學者認為中世紀歐洲大學的興起和發展為隨后延續數百年之久的西方思想文化運動做了人才和知識的準備。關于這場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的是( )A. 以“神”為中心 B. 起源于法國 C. 但丁是運動的先驅 D. 宣傳馬克思主義18. 下圖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年)統計情況。拉美土著人口銳減的悲劇始于( )A 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B.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 達·伽馬到達印度 D.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19. 1872年,中國30名幼童從上海出發,跨越太平洋,在美國舊金山登陸。在舊金山,他們看到了一種奇特的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山河草木如電光一樣晃過,進入山洞時則一片漆黑,仿佛在黑夜里穿梭。這種奇特的交通工具是( )A. 汽車 B. 飛機 C. 電車 D. 蒸汽機車20. 這部著作的發表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爭取自由解放的強大思想武器。這部著作是( )A. 《獨立宣言》 B. 《人權宣言》 C. 《共產黨宣言》 D. 《資本論》21. 在整個歷史上,每逢較弱的社會受到較強的、好戰的社會威脅時,有一種反應是力圖采納外國社會的許多特別吸引人的東西,從而有效地抵抗外國社會的威脅。以下符合這種反應的歷史事件是( )A. 日本大化改新 B. 俄國農奴制改革 C. 美國內戰 D. 日本明治維新22. 在19世紀的英國,人口的地理分布逐漸改變,城市形成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巨大引力,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為增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工業革命的發生 B.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C. 城市化進程加速 D. 市民階層興起23. 科學家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有著重要貢獻,17世紀,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豐富了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的科學家是( )A. 達爾文 B. 牛頓 C. 哥白尼 D. 瓦特24.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共有將近16個國家參與。下面屬于這一時期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是( )A. 印度民族大起義 B. 日本倒幕運動C.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D. 俄國十月革命25. 2025年2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上表示,“和平如同冰雪般純潔,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要攜手應對各類安全挑戰,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貢獻亞洲力量?!?0年前,中國代表團出席了一次會議并為這次會議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會議體現了亞非人民為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而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次會議是( )A. 萬隆會議 B. 雅爾塔會議 C. 華盛頓會議 D. 聯合國大會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2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10分,28題7分,共25分)26. 閱讀材料:材料一 原先屬于放牧游獵經濟的西北地區,已經出現了半農半牧的演變。民族雜居相處后,胡人穿上了寬大飄逸的衣服……——王家范等《大學中國史》材料二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你可以從民族交融角度得到什么信息 (2)材料二圖四中的坐具來自北方少數民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地。根據圖畫,說說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對漢族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北方民族大交融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3)結合所學分析,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民族交融高潮的原因。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國共產黨1935年8月發表的宣言當今我亡國滅種大禍迫在眉睫之時,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再一次向全體同胞呼吁:無論各黨派間在有任何政見和利害的不同,無論各界同胞間有任何意見上或利益上的差異,無論各軍隊間有任何敵對行動,大家都應當有“兄弟鬩墻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首先大家都應當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人力、物力、財力、武力等)去為抗日救國的神圣事業而奮斗。……同胞們!中國是我們的祖國!中國民族就是我們全體同胞!我們能坐視國亡族滅而不起來救國自救嗎?——選自《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亡告全體同胞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指出上述宣言發表的原因并概括中國共產黨的主張。(2)結合所學知識,以具體史實闡述中國共產黨對抗戰勝利發揮的作用。(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8. 閱讀下表:背景 歐洲已是一片廢墟,“經濟、社會、政治嚴重惡化”,人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社會動蕩不安。時間 1947年提出,1948年正式啟動,持續了4年。金額 援助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貨款。受援國 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西德、英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受國堡、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冰島、葡萄牙。——摘編自《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等請回答:(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表格中呈現的歷史事件,并分析其實質。(2)指出材料所處時代的國際格局,并指出在此格局下,20世紀60年代受援國的一些國家為了提高國際地位采取的措施。(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你覺得美國選擇“援助”對象的因素有哪些 2024~2025學年度網上閱卷第一次適應性練習試題九年級歷史2025.04說明:本試卷共4頁,包含選擇題(第1題~第25題,共25題)、非選擇題(第26題~第28題,共3題)兩部分。本卷考試形式為開卷,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5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1分,共25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C【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B【19題答案】【答案】D【20題答案】【答案】C【21題答案】【答案】D【22題答案】【答案】A【23題答案】【答案】B【24題答案】【答案】C【25題答案】【答案】A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2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10分,28題7分,共25分)【26題答案】【答案】(1)信息:少數民族學習漢族文化。(2)影響:豐富了漢族生活,改變了漢族席地而坐的生活習俗。歷史意義: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3)原因:各民族錯居雜處,加強了相互交流;生產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學習;政治制度上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君主專制;思想文化上少數民族學習漢族文化;社會習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鑒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閡與民族偏見逐漸減少。【27題答案】【答案】(1)我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號召全民族抗戰(2)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共產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因素。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經過中國共產黨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力量,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者。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谷諔馉幍膶嵺`表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28題答案】【答案】(1)事件:馬歇爾計劃。實質:控制西歐,遏制蘇聯。(2)國際格局:兩極格局。措施:走向聯合或者建立歐共體。(3)因素:國家利益,經濟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