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1.(2025八上·蓬江期末)“白鷴形似鴿,搖曳尾能長”。這是宋代詩人蘇轍描寫白鷴的美妙詩句,白鷴也被喻為廠東“省鳥”。從結構角度分析,與白鷴同為脊椎動物的是( ?。?br/>A.金斑喙鳳蝶 B.生蠔 C.鮑魚 D.白海豚【答案】D【知識點】脊椎動物的概念【解析】【解答】A.金斑喙鳳蝶是節肢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A不符合題意。B.生蠔是軟體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B不符合題意。C.鮑魚是軟體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C不符合題意。D.白海豚是哺乳動物,身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動物的分類,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動物根據其體內是否有脊柱,將其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有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有兩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白鷴屬于鳥類,屬于脊椎動物。2.(2025八上·蓬江期末)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中,它全身幾乎透明,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用于捕食,據此可推斷它屬于( )A.扁形動物 B.環節動物 C.刺胞動物 D.線蟲動物【答案】C【知識點】動物類群特征(綜合)3.(2025八上·蓬江期末)血吸蟲和蛔蟲都是寄生蟲,下列關于它們的共同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體表都有角質層 B.都寄生在小腸內C.消化器官都發達 D.生殖器官都發達【答案】D【知識點】扁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線蟲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血吸蟲體表沒有角質層;蛔蟲體表有角質層,可以寄生在人體的小腸中,避免消化液的侵蝕,這與寄生生活相適應,A說法錯誤。B.血吸蟲一般寄生在人體的腸道內、膀胱、肝臟、血管、尿道等部位。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內,B說法錯誤。C.血吸蟲的消化器官很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蛔蟲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只有一層細胞構成,C說法錯誤。D.血吸蟲和蛔蟲的生殖器官都非常發達,可以產下數量巨大的受精卵,這樣可以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扁形動物和線蟲動物的基本特征,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1)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體表或體外,并從這種生物體上攝取養料來維持生活的現象叫做寄生,營寄生生活的動物都有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2)血吸蟲、絳蟲和蛔蟲等都屬于營寄生生活的動物,大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與寄生生活相適應,這些寄生蟲的消化器官都很簡單,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也都退化,但生殖器官特別發達,如豬肉絳蟲的每個妊娠節片中含有5萬多個受精卵。這些寄生蟲之所以具有如此發達的生殖器官,產下如此數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4.(2025八上·蓬江期末)如果將彎頭吸管的圈內部分表示某種動物的身體結構特點,下列動物不具備此特點的是( ?。?br/>A.蛔蟲 B.沙蠶 C.蚯蚓 D.蜈蚣【答案】A【知識點】動物類群特征(綜合)【解析】【解答】圖中,彎頭吸管的圈內部分顯示的是身體分節。A.蛔蟲身體細長,屬于線形(線蟲)動物,身體也不分節,不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A符合題意。B.沙蠶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B不符合題意。C.蚯蚓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C不符合題意。D.蜈蚣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屬于節肢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動物類群的基本特征,解答此題需要熟記線蟲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的基本特征。(1)線形(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如蛔蟲。(2)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如蚯蚓、沙蠶、水蛭等。(3)節肢動物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如蝗蟲、蜈蚣、蒼蠅等。5.(2025八上·蓬江期末)臺山盛產黃鱔,其有鰓,鰭退化,具脊柱,卵無殼,水中孵化。由此,請你判斷它屬于( ?。?br/>A.魚類 B.兩棲類 C.軟體動物 D.爬行動物【答案】A【知識點】魚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魚類身體呈梭形,體表大都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可以看出,黃鱔用鰓呼吸、體內有脊柱以及終生生活在水中,屬于魚類,A符合題意。B.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這不符合黃鱔的特征,B不符合題意C.軟體動物體內沒有脊柱,不符合黃鱔體內有脊柱的特征,C不符合題意。D.爬行動物通常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不符合黃鱔的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魚類的基本特征,比較簡單,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兩棲動物、爬行動物軟體動物的基本特征。( ?。~類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可分為頭部、軀干部、尾部三個部分;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減少游泳時水的阻力,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靠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來不斷向前游動。(2)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如青蛙、蟾蜍、蠑螈等。(3)爬行動物體表背覆著鱗片或甲,可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如蛇、壁虎、鱷魚等。6.(2025八上·蓬江期末)打造“好蜂景”,鋪就“甜蜜路”?,F在很多農戶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周邊配套養蜜蜂,讓產業立體互促,既得藥又得蜜,這體現了蜜蜂的作用是( )A.維持生態平衡 B.幫助植物傳粉C.維持碳一氧平衡 D.促進物質循環【答案】B【知識點】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7.(2025八上·蓬江期末)喜馬拉雅早獺憨態可掬、惹人喜愛,然而其身上可能攜帶引起鼠疫的細菌,下列生物屬于細菌的是( ?。?br/>A.瘧原蟲 B.噬菌體 C.酵母菌 D.鏈球菌【答案】D【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解答】A.瘧原蟲屬是一類單細胞、寄生性的原生動物,而不是細菌,A不符合題意。B.噬菌體又稱細菌病毒,屬于病毒,不是細菌,B不符合題意。C.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C不符合題意。D.鏈球菌屬于細菌中的球菌,屬于細菌,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細菌的基本種類、常見的細菌的種類,為基礎題,難度一般。(1)細菌都是單細胞的,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如乳酸菌、結核桿菌、醋酸桿菌等。(2)真菌既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又有多細胞的,如霉菌、蘑菇和木耳等,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基本部分,有真正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大多數靠孢子繁殖后代。8.(2025八上·蓬江期末)產乙醇梭菌因其芽孢呈梭狀而得名。我國科研人員將其置于無氧環境下,它能利用一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真核生物 B.可通過芽孢繁殖C.無氧也能生存 D.需要現成的有機物【答案】C【知識點】真菌的生殖;真菌的種類和結構;真菌的營養方式9.(2025八上·蓬江期末)在學習完細菌的知識后,某同學制作了細菌模型,如圖所示。其模型中明顯缺失的基本結構是( ?。?br/>A.莢膜 B.DNA C.細胞核 D.葉綠體【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形態結構10.(2025八上·蓬江期末)近日,浙江一女子發現家里的蘋果上居然長出了蘑菇(如圖所示),經鑒定為裂褶菌。它可食用,常生長在腐木上,也作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但在蘋果上出現的情況較為罕見。因此此事引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千里求菌”。關于裂褶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組成裂褶菌的細胞無成形細胞核B.它與蘋果共生,為蘋果提供無機鹽C.蘋果果肉中有裂褶菌菌絲生長D.研究者主要探究此菌是否可自養【答案】C【知識點】真菌的生殖;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的種類和結構【解析】【解答】A.根據題干所述,“蘋果上長出了蘑菇”蘑菇屬于大型真菌,所以,裂褶菌屬于真菌,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A說法錯誤。B.根據題干所述,“作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可以推測,裂褶菌會導致植物生病,因此裂褶菌和蘋果不是共生關系,B說法錯誤。C.根據題干所以,“蘋果上長出了蘑菇(裂褶菌)”,蘑菇屬于大型真菌,大型真菌的菌體由菌絲構成,所以,可以推測裂褶菌的菌絲已經在蘋果果肉中生長,C說法正確。D.裂褶菌是一種真菌,細胞內無葉綠體,它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所以,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蘑菇的結構、營養方式等基礎內容,熟記即可。(1)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真菌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屬于異養,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2)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類,是大型真菌,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蘑菇的營養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子實體是蘑菇長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樣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傘。地下還有白色絲狀,到處蔓延的菌絲體,這是蘑菇的營養體部分,吸水分和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11.(2025八上·蓬江期末)湯飛凡(1897-1958)是中國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微生物學家。1941年正值我國抗戰最艱苦的時期,許多受傷將士因傷口發炎而死去。湯飛凡了解到青霉素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便決心研制青霉素為抗戰出力。最終,他分離出一株能產生青霉素的菌種,在我國首次提取出青霉素。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青霉素對A、B兩種細菌的殺菌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編號 處理方法 培養溫度 實驗現象① 不接種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清晰② 接種A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③ 接種B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④ 接種A細菌并蓋上吸有青霉素的紙片 40℃ 紙片周圍清晰,其余表面渾濁⑤ 接種B細菌并蓋上吸有青霉素的紙片 0℃ 培養基全表面清晰A.設置①號培養基的目的是作為空白對照B.培養基表面變渾濁與細菌繁殖有關C.②和④對照,變量為青霉素D.實驗證明青霉素對A、B細菌均有殺菌作用【答案】D【知識點】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檢測環境中細菌和真菌【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處理可以看出,①號培養基不接種細菌,沒做人為的處理,所以,①號培養基可以作為空白對照組,A說法正確。B.細菌在培養基上繁殖形成了菌落,導致培養基表面渾濁,B說法正確。C.由題干處理可以看出,②和④相比較,除了是否添加青霉素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②和④對照,變量為青霉素,C說法正確。D.有表格中是實驗現象可以看出,②和④接種的是A細菌,變量為青霉素,②號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④號培養基紙片周圍清晰,其余表面渾濁,說明青霉素可以殺死A細菌;③和⑤接種的都是B細菌,但是③和⑤有兩個變量,分別是溫度和青霉素,不能形成對照,不能說明青霉素可以殺死B細菌,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生物探究實驗的基本環節,此部分內容為考點、重難點,需要熟記:(1)在探究實驗中,為了增加實驗的說服力,往往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即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是對照組。(2)在探究實驗中,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除了青霉素濃度外,其他條件(如培養基類型、溫度、濕度等)應保持一致,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3)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它們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細胞壁脆弱,容易破裂,所以青霉素一般可用于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12.(2025八上·蓬江期末)下列各種微生物中,從細胞角度來看,與其他三個明顯不同的是( ?。?br/>A.大腸桿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流感病毒【答案】D【知識點】病毒的形態結構13.(2025八上·蓬江期末)利用病毒對昆蟲的致病性,科學家發明了多種病毒殺蟲劑,如殺棉鈴蟲的病毒殺蟲劑。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B.病毒可以獨立生活C.病毒具有遺傳物質 D.殺蟲病毒是動物病毒【答案】B【知識點】病毒的種類;病毒的形態結構;病毒增殖方式【解析】【解答】A.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說法正確。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營寄生生活,不能獨立生活,B說法錯誤。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C說法正確。D.根據病毒寄生細胞種類的不同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動物細胞里的病毒叫動物病毒,所以,殺蟲病毒屬于動物病毒,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此題考查病毒的基本結構、病毒的種類等基礎內容,比較簡單,熟記即可。(1)病毒的個體非常小,比細菌還小得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態結構,病毒的形態多樣,有球形,桿形,蝌蚪形等。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只營寄生生活。(2)根據病毒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14.(2025八上·蓬江期末)新會柑栽培采用的圈枝技術始于宋朝,具體步驟是:選擇適當的枝條,進行環切,然后用濕潤的泥土和禾草包裹環切部位,促使該部位生根,生根后,再將新形成的植株剪下并移植到田地中。下列生殖方式與其有本質區別的是( ?。?br/>A.雜交 B.嫁接 C.扦插 D.壓條【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解答】A雜交技術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可以看出,雜交技術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A符合題意。B嫁接、C扦插、D嫁接、D壓條都是用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屬于營養繁殖,繁殖過程沒有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屬于無性生殖。所以,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區別,為基礎題,難度一般,熟記即可。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15.(2025八上·蓬江期末)下列詩句描寫的昆蟲中,其發育方式為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是( ?。?br/>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B.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C.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D.復此從鳳蝶,雙雙花上飛【答案】C【知識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解析】【解答】A詩句中提到的春蠶、B詩句中提到的蜜蜂、D詩句中提到的碟的發育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C蟬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可見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和完全變態發育兩種。①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蝶、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②不完全變態發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蜻蜓、蟑螂、螻蛄、蟋蟀、蝗蟲等。(2025八上·蓬江期末)騎行是一種低碳環保、健康自然的戶外運動方式,有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歡。請完成下面小題。16.為騎行運動提供動力的結構是圖中的( )A.股骨 B.股四頭肌 C.關節囊 D.關節軟骨17.騎行時需要控制速度,在此過程中起調節作用的是( )A.運動系統 B.呼吸系統 C.循環系統 D.神經系統18.科研人員對90名騎行者的膝關節耐受性進行測試,發現如果長時間騎行速度過快,會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現象,這是由于滑液異常積聚形成關節積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結構是( ?。?br/>A.關節囊 B.關節腔 C.關節窩 D.關節頭19.“助力外骨骼”(如圖)是一種可輔助人體運動的新型穿戴設備,結構①的功能類似于( )A.骨 B.關節 C.肌肉 D.神經20.青少年騎行時要注意安全,下列行為不符合安全騎行要求的是( ?。?br/>A.佩戴安全頭盔 B.戴耳機聽音樂C.不和機動車搶道 D.注意交通信號燈【答案】16.B17.D18.A19.B20.B【知識點】骨、關節和肌肉的配合;骨骼?。魂P節的結構和功能;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為基礎題,難度一般。(1)運動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骨、關節和肌肉。(2)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3)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關節腔是由關節囊和關節面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內有少量滑液?;河袧櫥P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16.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可見,在運動中,提供動力的是骨骼肌,即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7.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進而對人體的生命活動進行調節,據此可知,人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起主要調節作用的主要是神經系統,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8.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所以,分泌滑液的結構是關節囊,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9.A.骨的作用是提供身體的支撐和保護內部器官,是構成人體框架的基礎,圖中①的作用是負責連接兩塊骨,A不符合題意。B.關節 是能活動的連接,能連接兩塊或多塊骨頭,允許骨頭之間的相對運動,可見,B符合題意。C.肌肉 的作用是通過收縮和放松產生運動,可以為運動提供動力,C不符合題意。D.神經 具有傳導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A.在騎行過程中,佩戴安全頭盔可以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符合安全騎行要求,A不符合題意。B.戴耳機聽音樂會分散騎行者的注意力,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不符合安全騎行要求,B符合題意。C.不和機動車搶道可以確保騎行者的安全,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騎行要求,C不符合題意。D.注意交通信號燈,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騎行要求,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5八上·蓬江期末)“稻+”新型綜合種養實現高效生態農業新“豐”景。秋天的水稻田,豐收的除了水稻,還有與水稻共生的蛙、蝦、鱉、鴨等動物。請完成下面小題。21.下列動物中能保持體溫恒定的是( ?。?br/>A.蛙 B.蝦 C.鱉 D.鴨22.關于以上四種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都是水中產卵 B.都是變態發育C.都是有性生殖 D.都是體外受精23.稻田中各種動物相互制約,維持數量穩定,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br/>A.促進物質循環 B.幫助植物傳粉C.危害農作物 D.維持生態平衡24.某科技小組探究了4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如圖。圖中水稻產量最高的是( ?。?br/>A.稻蝦模式 B.稻魚模式 C.稻蟹模式 D.稻鱉模式25.近年來,全國各地推廣“稻+”新型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其優點不包括( ?。?br/>A.能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B.可通過圍湖造田來擴大規模C.可為城市提供農、漁、禽產品D.可實現稻漁雙贏,助力鄉村振興【答案】21.D22.C23.D24.C25.B【知識點】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對動物進行分類【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生態農業的相關知識,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動物的分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內容。(1)根據動物體溫是否恒定,將動物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①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②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如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2)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進物質循環,維持生態平衡,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3)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①動物在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剿滅麻雀”會使一些農作物害蟲的數量增加,從而使農作物受到傷害。②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叫做消費者,消費者自身的代謝活動促進了物質循環的進行。③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蜜蜂采蜜、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21.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體表大都被毛(或者羽毛),循環路線有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內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所以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恒溫動物,選項中,A蛙屬于兩棲動物、B蝦屬于節肢動物、C鱉屬于爬行動物,D鴨屬于鳥類,所以,鴨體溫恒定,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A.鱉和鴨的產卵環境并非一定在水中,A說法錯誤。B.蛙屬于兩棲動物,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蝦、鱉、鴨的幼體與成體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相對接近,并不屬于變態發育,B說法錯誤。C.蛙、蝦、鱉、鴨這四種動物都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進行繁殖的,屬于有性生殖,故C說法正確。D.蛙和蝦是在水中完成受精,而鱉和鴨是在體內完成受精的,屬于體內受精,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23.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因此,各種動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維持生態平衡,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4.由圖中柱狀圖可以看出,4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比單獨的水稻種植均有所增加,并且,稻蟹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5.A.稻+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可以利用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控制害蟲,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同時,動物產生的糞便和尿液也可以成為水稻的優質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的用量,A不符合題意。B.圍湖造田是一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可能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不符合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理念,B符合題意。C.稻+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可以產出優質的水稻,又產出水產品和禽產品,滿足城市居民對農、漁、禽產品的需求,C不符合題意。D.通過綜合種養,可以激發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穩定水稻種植面積,同時增加優質水產品的供給。這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有力促進了鄉村產業振興和脫貧攻堅戰,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5八上·蓬江期末)近期,科研人員在云南高黎貢山地區首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蜂鷹,其頭上生有冠羽,主食黃蜂等蜂類的蜂蜜、蜂蠟和幼蟲,故而得名。請完成下面小題。26.鳳頭蜂鷹飛翔時主要是鼓翼飛行(如圖),與其飛行相適應的特點不包括( ?。?br/>A.身體呈流線型 B.體表被覆羽毛C.卵外具有硬殼 D.氣囊輔助呼吸27.鳳頭蜂鷹以黃蜂幼蟲為食,黃蜂幼蟲與成蟲差異很大,與其發育方式相似的昆蟲還有( ?。?br/>A.蜻蜓 B.家蠶 C.蟬 D.蝗蟲28.如圖為鳳頭蜂鷹受精卵示意圖,能夠發育成雛鳥的是圖中結構( ?。?br/>A.① B.② C.③ D.④29.用類比的方法聯想,鳥卵中與花生種子的子葉功能最相似的是( ?。?br/>A.系帶 B.卵殼 C.胚盤 D.卵黃30.鳳頭蜂鷹的拉丁學名為Pernis ptilorhynchus,鵑頭蜂鷹的拉丁學名為Pernis apivorus,可推測這兩種鳥類所在相同分類單位中最小的等級是( ?。?br/>A.目 B.科 C.屬 D.種【答案】26.C27.B28.B29.D30.C【知識點】生物分類的等級;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鳥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鳥卵的結構【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鳥類的基本特征、鳥卵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等基礎內容。(1)鳥類大都營飛行生活,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胸肌發達;骨骼輕、薄,有些骨中空;胸骨發達,有龍骨突;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直腸短,能及時排出糞便;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可獲得充足的氧氣。(2)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和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很大的差異,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不大,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3)鳥卵的結構包括:胚盤,卵殼,系帶,卵黃膜,卵黃,氣室,卵白,卵殼膜。①卵殼起保護作用;②內層卵殼膜和外層卵殼膜起保護作用;③氣室可以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④卵黃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⑤系帶起到固定卵細胞的作用;⑥卵黃膜是緊包在卵黃外面的膜,起保護作用;⑦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和水分;⑧卵黃上的小白點叫做胚盤,含有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將來發育成胚胎。(4)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26.A.鳥類體形呈流線型,可以減小飛行時空氣的阻力,A不符合題意。B.鳥類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利于扇動空氣,B不符合題意。C.鳥類的卵外有堅硬的卵殼,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這個特點與飛行沒有直接關系,C符合題意。D.鳥類體內有氣囊,氣囊與肺相通,可以暫時貯存空氣,輔助鳥類完成雙重呼吸,可以提高呼吸效率,以滿足飛行時對氧氣的需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7.黃蜂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很大的差異,屬于完全變態發育。選項中,A蜻蜓、C蟬、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B.家蠶的發育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可見,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8.圖中,①是卵殼,②是胚盤,③是卵黃,④是卵白。A.①卵殼具有保護作用,A不符合題意。B.②是胚盤,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部位,B符合題意。C.③卵黃為鳥卵發育提供營養,C不符合題意。D.④卵白能為胚胎發育提供水和養料,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9.花生為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子葉中,卵黃是雞卵的主要營養部分,鳥卵中與花生種子的子葉功能最相似的是卵黃,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0.林奈提出的雙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體字或下劃雙線以示區別。第一個是屬名,是主格單數的名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后一個是種名,常為形容詞,須在詞性上與屬名相符。題干中,鳳頭蜂鷹和鵑頭蜂鷹的學名中的第一個詞相同,說明這兩種鳥類是同屬不同種的,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2025八上·蓬江期末)“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鄙锒鄻有允堑厍蛏鷻C與人類發展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致力于能源轉型促進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例如在三江源保護區,輸電線路鐵塔是當地鳥類停留棲息和筑巢的首選,國家電網公司在輸電鐵塔上搭建人工鳥窩等,保護鳥類免受高壓電擊的傷害;在神農架保護區,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在金絲猴科研基地、林管局護林站開展零碳微電網建設,全力減少人類生產生活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1)從行為獲得途徑上來看,鳥類筑巢、遷徙屬于 行為。如果在輸電鐵塔上加裝防鳥刺、驅鳥鏡等措施阻止鳥類停留,這樣會對鳥類帶來一定傷害,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 。而在輸電鐵塔上搭建人工鳥窩等,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 和 。(2)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 的排放量,最大限度減少科研基地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從而保護 ,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對瀕危物種的 保護(“就地”/“遷地”)。為保護某種瀕危鳥類,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人員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請你為觀鳥屋的供電問題提出一個解決思路: 。【答案】(1)先天性;生態平衡;生長;繁殖(2)有害氣體;生態系統多樣性(3)就地;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1) 從行為獲得途徑上來看, 鳥類筑巢、遷徙都是鳥類生來就有的,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生態平衡。如果鳥類減少,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人工鳥窩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生長和繁殖。(2)傳統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境,即保護了環境中的生物,環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瀕危物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劃定特定的區域,保護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和生態環境,可以減少人類活動對瀕危物種的干擾和破壞。同時,自然保護區還可以為瀕危物種提供安全的繁殖和棲息場所,促進種群數量的恢復和增長,是就地保護的主要形式,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可以通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方法解決鳥屋的供電問題。故答案為:(1)先天性、生態平衡、生長、繁殖;(2)有害氣體、生態系統多樣性;(3)就地、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分析】此題考查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生物多樣性內涵及保護措施,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1)按照行為的獲得途徑,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①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螞蟻建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②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建立后天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參與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2)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1)鳥類筑巢、遷徙都是鳥類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生態平衡。如果鳥類減少,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人工鳥窩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生長和繁殖。(2)傳統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甚至引發溫室效應。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境,即保護了環境中的生物,環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就地保護是以建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的方式,對有價值的生態環境(如江河源頭、濱海、灘涂、濕地、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特殊自然景觀(如森林、灌叢、草原、稀樹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種等,在具體地段劃定范圍保護起來,禁伐、禁牧、禁獵。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對瀕危物種的就地保護。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可以通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方法解決鳥屋的供電問題。32.(2025八上·蓬江期末)《齊民要術》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其中記載了古人制酪(即酸奶)的流程:取乳煮沸→冷卻過濾→取先成酪混合→保溫→酪成?,F代制造酸奶的工藝大致與其相同,某酸奶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研發了不同口味的酸奶。研發人員探究了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的影響,并對酸奶的色澤、滋味、氣味等進行感官評價,其中一組實驗結果如下,請思考并回答:桑葚汁添加比例(%) 4 6 8 10 12酸奶感官評分 73 78 79 90 85(1)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 ,“取乳煮沸”和“取先成酪混合”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 和 。(2)以上實驗的變量是 ,除此以外,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 等。因此為了控制單一變量,應當做到 。(3)從實驗結果可知,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 時,感官評分最高。如果你是一個酸奶研發人員,你會怎樣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寫出一個創新點即可)【答案】(1)乳酸菌;高溫滅菌;接種(2)桑葚汁添加比例;溫度;除了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它條件一致(3)10;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知識點】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解析】【解答】(1)在無氧的條件下,經乳酸菌的發酵后使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風味,所以,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中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乳酸菌。在酸奶的制作過程中,“取乳煮沸”這一步驟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乳中的雜菌,防止它們干擾乳酸菌的發酵過程;“取先成酪混合”則相當于接種步驟,即將已經發酵好的酸奶(含有乳酸菌)混合到新的乳中,作為發酵的起始菌種。(2)根據題干所述,本實驗要探究“ 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的影響 ”,所以實驗的變量為桑葚汁添加比例,乳酸菌發酵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發酵時間、發酵溫度等。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當做到除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3)實驗表格中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10%時,酸奶感官評分最高,說明這個比例的桑葚汁與酸奶的口感和風味最為協調。作為一個酸奶研發人員,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可以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例如,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或者添加其他水果汁、谷物等配料,制作出口味更加豐富的酸奶;還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發酵菌種或調整發酵條件,創造出具有獨特風味和質地的酸奶產品。故答案為:(1)乳酸菌、高溫滅菌、接種;(2)桑葚汁添加比例、溫度、 除了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它條件一致 ;(3)10、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分析】此題考查生物探究實驗的基本環節,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乳酸菌發酵、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步驟及條件。(1)制作酸奶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分解葡萄糖產生乳酸,因發酵時要加蓋密封,目的是為乳酸菌提供一個少氧的環境,有利于乳酸菌的發酵;制作酸奶過程中,對材料進行煮沸處理,高溫可以殺菌,防止雜菌的污染,(2)培養細菌和真菌的基本步驟如下:①配置培養基: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②高溫滅菌: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③接種: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在進行接種。④恒溫培養:接種后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恒溫培養。(3)在探究實驗中,為了增加實驗的說服力,往往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即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在對照實驗中,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要控制單一變量。(1)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中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主要菌種,它能夠將乳糖轉化為乳酸,使酸奶具有獨特的酸味和口感。在酸奶的制作過程中,“取乳煮沸”這一步驟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乳中的雜菌,防止它們干擾乳酸菌的發酵過程;“取先成酪混合”則相當于接種步驟,即將已經發酵好的酸奶(含有乳酸菌)混合到新的乳中,作為發酵的起始菌種。(2)以上實驗的變量是桑葚汁添加比例,這是實驗人員想要探究的因素。除此以外,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發酵時間、發酵溫度等。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當做到除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3)實驗結果可知,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10%時,感官評分最高,說明這個比例的桑葚汁與酸奶的口感和風味最為協調。作為一個酸奶研發人員,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可以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例如,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或者添加其他水果汁、谷物等配料,制作出口味更加豐富的酸奶;還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發酵菌種或調整發酵條件,創造出具有獨特風味和質地的酸奶產品。33.(2025八上·蓬江期末)2024年4月,我國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首次實現“太空養魚”。在生命科學研究中,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的模式生物。生物學家通過對選定的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研究,用于揭示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的生命現象,這種被選定的生物物種就是模式生物。目前應用最廣的模式生物除了斑馬魚,還有擬南芥、水稻、噬菌體、大腸桿菌、秀麗隱桿線蟲、果蠅和小鼠等。小杰同學利用生物學知識對以上生物進行了分類,并繪制了如下分類圖:(1)請補充完整上面的分類圖,A、B為生物名稱,C、D為分類依據:A B C D 。(2)A的結構簡單,由 和 組成,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 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在空間實驗中,擬南芥常與水稻一起進行“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實驗,展示了其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可見它們的生殖方式是 ,其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 植物。(4)科學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答案】(1)噬菌體;大腸桿菌;無脊柱;有脊柱(2)蛋白質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大腸桿菌(3)有性生殖;被子(4)實驗法【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被子植物;對動物進行分類;病毒的形態結構【解析】【解答 】(1)題干提到的生物中,噬菌體是一種細菌病毒,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所以,A是噬菌體。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所以,B是大腸桿菌。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斑馬魚和小鼠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因此,C無脊柱,D有脊柱。(2)A噬菌體結構簡單,屬于細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做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因此,A噬菌體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大腸桿菌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植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擬南芥常與水稻都用種子繁殖,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因此,它們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擬南芥常與水稻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被子植物。(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科學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實驗法。故答案為:(1)噬菌體、大腸桿菌、無脊椎、有脊柱;(2)蛋白質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大腸桿菌;(3)有性生殖、被子;(4)實驗法。【分析】此題考查生物的分類依據、病毒的結構、有性生殖、生物的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識,難度一般,熟記即可。(1)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間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2)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3)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設置對照實驗時,要根據所要探究的條件,要設置以探究的條件為惟一變量的對照組。(1)噬菌體是一種細菌病毒,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因此,A是噬菌體。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B是大腸桿菌。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斑馬魚和小鼠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因此,C無脊柱,D有脊柱。(2)A噬菌體屬于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做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因此,A噬菌體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大腸桿菌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植物的生殖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擬南芥常與水稻都用種子繁殖,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因此,它們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擬南芥常與水稻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被子植物。(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科學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實驗法。34.(2025八上·蓬江期末)2024年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發布了《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比2023版新增6423個物種,其中動物界新增4045個物種,植物界新增358個物種,真菌界新增2020個物種。請回答:(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 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敖纭迸c“種”相比,同 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封面的三種生物:①顯苞芒毛苣苔②丹頂鶴③純黃竹蓀,分別屬于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從細胞層次來看,它們都是 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 ?。ㄌ顦颂枺?;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 ?。ㄓ脴颂柡图^表示)。(3)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 多樣性。作為中學生,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你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寫兩點)? 。【答案】(1)生理功能;種(2)真核;②③;③→①→②(3)生物種類;植樹造林、清理河流垃圾、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知識點】生物分類的依據與方法;生物分類的等級;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小到大依次是:種、屬、科、目、綱、門、界,其中種是最基本的單位。在生物分類的等級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少,但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①顯苞芒毛苣苔屬于植物界,②丹頂鶴屬于動物界,③純黃竹蓀屬于真菌界,構成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細胞內都有真正的細胞核,因此它們都是真核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植物通常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屬于自養生物,而動物和真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它們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根據以上所述,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②丹頂鶴和③純黃竹蓀。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植物通常由細胞、組織、器官構成,沒有系統這一層次;真菌由細胞構成,通常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而動物則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構成。因此,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③純黃竹蓀(真菌界)→①顯苞芒毛苣苔(植物界)→②丹頂鶴(動物界),即③→①→②。(3)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即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中學生,可以做以下幾點:一是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價值,自覺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中來;二是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如參加植樹造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公益活動,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等,以減輕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故答案為:(1)生理功能、種;(2)真核、②③、③→①→②;(3)生物種類、植樹造林、清理河流垃圾、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分析】此題考查生物的分類依據、生物的分類單位、生物的多樣性等基礎內容,需要熟記:(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2)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3)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性狀千差萬別,表明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萬,同種生物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態環境類型的多樣性等。(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在生物分類的等級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少,但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封面的三種生物:①顯苞芒毛苣苔屬于植物界,②丹頂鶴屬于動物界,③純黃竹蓀屬于真菌界。從細胞層次來看,它們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內都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都是真核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植物通常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而動物和真菌則不能,它們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因此,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②丹頂鶴和③純黃竹蓀。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植物通常由細胞、組織、器官構成,沒有系統這一層次;真菌由細胞構成,通常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而動物則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構成。因此,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③純黃竹蓀(真菌界)→①顯苞芒毛苣苔(植物界)→②丹頂鶴(動物界),即③→①→②。(3)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即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中學生,可以做以下幾點:一是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價值,自覺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中來;二是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如參加植樹造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公益活動,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等,以減輕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1 / 1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1.(2025八上·蓬江期末)“白鷴形似鴿,搖曳尾能長”。這是宋代詩人蘇轍描寫白鷴的美妙詩句,白鷴也被喻為廠東“省鳥”。從結構角度分析,與白鷴同為脊椎動物的是( )A.金斑喙鳳蝶 B.生蠔 C.鮑魚 D.白海豚2.(2025八上·蓬江期末)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中,它全身幾乎透明,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用于捕食,據此可推斷它屬于( ?。?br/>A.扁形動物 B.環節動物 C.刺胞動物 D.線蟲動物3.(2025八上·蓬江期末)血吸蟲和蛔蟲都是寄生蟲,下列關于它們的共同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br/>A.體表都有角質層 B.都寄生在小腸內C.消化器官都發達 D.生殖器官都發達4.(2025八上·蓬江期末)如果將彎頭吸管的圈內部分表示某種動物的身體結構特點,下列動物不具備此特點的是( )A.蛔蟲 B.沙蠶 C.蚯蚓 D.蜈蚣5.(2025八上·蓬江期末)臺山盛產黃鱔,其有鰓,鰭退化,具脊柱,卵無殼,水中孵化。由此,請你判斷它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軟體動物 D.爬行動物6.(2025八上·蓬江期末)打造“好蜂景”,鋪就“甜蜜路”?,F在很多農戶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周邊配套養蜜蜂,讓產業立體互促,既得藥又得蜜,這體現了蜜蜂的作用是( )A.維持生態平衡 B.幫助植物傳粉C.維持碳一氧平衡 D.促進物質循環7.(2025八上·蓬江期末)喜馬拉雅早獺憨態可掬、惹人喜愛,然而其身上可能攜帶引起鼠疫的細菌,下列生物屬于細菌的是( ?。?br/>A.瘧原蟲 B.噬菌體 C.酵母菌 D.鏈球菌8.(2025八上·蓬江期末)產乙醇梭菌因其芽孢呈梭狀而得名。我國科研人員將其置于無氧環境下,它能利用一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屬于真核生物 B.可通過芽孢繁殖C.無氧也能生存 D.需要現成的有機物9.(2025八上·蓬江期末)在學習完細菌的知識后,某同學制作了細菌模型,如圖所示。其模型中明顯缺失的基本結構是( ?。?br/>A.莢膜 B.DNA C.細胞核 D.葉綠體10.(2025八上·蓬江期末)近日,浙江一女子發現家里的蘋果上居然長出了蘑菇(如圖所示),經鑒定為裂褶菌。它可食用,常生長在腐木上,也作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但在蘋果上出現的情況較為罕見。因此此事引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千里求菌”。關于裂褶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組成裂褶菌的細胞無成形細胞核B.它與蘋果共生,為蘋果提供無機鹽C.蘋果果肉中有裂褶菌菌絲生長D.研究者主要探究此菌是否可自養11.(2025八上·蓬江期末)湯飛凡(1897-1958)是中國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也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微生物學家。1941年正值我國抗戰最艱苦的時期,許多受傷將士因傷口發炎而死去。湯飛凡了解到青霉素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便決心研制青霉素為抗戰出力。最終,他分離出一株能產生青霉素的菌種,在我國首次提取出青霉素。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青霉素對A、B兩種細菌的殺菌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編號 處理方法 培養溫度 實驗現象① 不接種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清晰② 接種A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③ 接種B細菌 40℃ 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④ 接種A細菌并蓋上吸有青霉素的紙片 40℃ 紙片周圍清晰,其余表面渾濁⑤ 接種B細菌并蓋上吸有青霉素的紙片 0℃ 培養基全表面清晰A.設置①號培養基的目的是作為空白對照B.培養基表面變渾濁與細菌繁殖有關C.②和④對照,變量為青霉素D.實驗證明青霉素對A、B細菌均有殺菌作用12.(2025八上·蓬江期末)下列各種微生物中,從細胞角度來看,與其他三個明顯不同的是( ?。?br/>A.大腸桿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流感病毒13.(2025八上·蓬江期末)利用病毒對昆蟲的致病性,科學家發明了多種病毒殺蟲劑,如殺棉鈴蟲的病毒殺蟲劑。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B.病毒可以獨立生活C.病毒具有遺傳物質 D.殺蟲病毒是動物病毒14.(2025八上·蓬江期末)新會柑栽培采用的圈枝技術始于宋朝,具體步驟是:選擇適當的枝條,進行環切,然后用濕潤的泥土和禾草包裹環切部位,促使該部位生根,生根后,再將新形成的植株剪下并移植到田地中。下列生殖方式與其有本質區別的是( ?。?br/>A.雜交 B.嫁接 C.扦插 D.壓條15.(2025八上·蓬江期末)下列詩句描寫的昆蟲中,其發育方式為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是( ?。?br/>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B.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C.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D.復此從鳳蝶,雙雙花上飛(2025八上·蓬江期末)騎行是一種低碳環保、健康自然的戶外運動方式,有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歡。請完成下面小題。16.為騎行運動提供動力的結構是圖中的( ?。?br/>A.股骨 B.股四頭肌 C.關節囊 D.關節軟骨17.騎行時需要控制速度,在此過程中起調節作用的是( )A.運動系統 B.呼吸系統 C.循環系統 D.神經系統18.科研人員對90名騎行者的膝關節耐受性進行測試,發現如果長時間騎行速度過快,會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現象,這是由于滑液異常積聚形成關節積液造成的,分泌滑液的結構是( )A.關節囊 B.關節腔 C.關節窩 D.關節頭19.“助力外骨骼”(如圖)是一種可輔助人體運動的新型穿戴設備,結構①的功能類似于( ?。?br/>A.骨 B.關節 C.肌肉 D.神經20.青少年騎行時要注意安全,下列行為不符合安全騎行要求的是( ?。?br/>A.佩戴安全頭盔 B.戴耳機聽音樂C.不和機動車搶道 D.注意交通信號燈(2025八上·蓬江期末)“稻+”新型綜合種養實現高效生態農業新“豐”景。秋天的水稻田,豐收的除了水稻,還有與水稻共生的蛙、蝦、鱉、鴨等動物。請完成下面小題。21.下列動物中能保持體溫恒定的是( )A.蛙 B.蝦 C.鱉 D.鴨22.關于以上四種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是水中產卵 B.都是變態發育C.都是有性生殖 D.都是體外受精23.稻田中各種動物相互制約,維持數量穩定,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br/>A.促進物質循環 B.幫助植物傳粉C.危害農作物 D.維持生態平衡24.某科技小組探究了4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如圖。圖中水稻產量最高的是( )A.稻蝦模式 B.稻魚模式 C.稻蟹模式 D.稻鱉模式25.近年來,全國各地推廣“稻+”新型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其優點不包括( ?。?br/>A.能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B.可通過圍湖造田來擴大規模C.可為城市提供農、漁、禽產品D.可實現稻漁雙贏,助力鄉村振興(2025八上·蓬江期末)近期,科研人員在云南高黎貢山地區首次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蜂鷹,其頭上生有冠羽,主食黃蜂等蜂類的蜂蜜、蜂蠟和幼蟲,故而得名。請完成下面小題。26.鳳頭蜂鷹飛翔時主要是鼓翼飛行(如圖),與其飛行相適應的特點不包括( ?。?br/>A.身體呈流線型 B.體表被覆羽毛C.卵外具有硬殼 D.氣囊輔助呼吸27.鳳頭蜂鷹以黃蜂幼蟲為食,黃蜂幼蟲與成蟲差異很大,與其發育方式相似的昆蟲還有( ?。?br/>A.蜻蜓 B.家蠶 C.蟬 D.蝗蟲28.如圖為鳳頭蜂鷹受精卵示意圖,能夠發育成雛鳥的是圖中結構( ?。?br/>A.① B.② C.③ D.④29.用類比的方法聯想,鳥卵中與花生種子的子葉功能最相似的是( ?。?br/>A.系帶 B.卵殼 C.胚盤 D.卵黃30.鳳頭蜂鷹的拉丁學名為Pernis ptilorhynchus,鵑頭蜂鷹的拉丁學名為Pernis apivorus,可推測這兩種鳥類所在相同分類單位中最小的等級是( )A.目 B.科 C.屬 D.種31.(2025八上·蓬江期末)“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機與人類發展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致力于能源轉型促進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例如在三江源保護區,輸電線路鐵塔是當地鳥類停留棲息和筑巢的首選,國家電網公司在輸電鐵塔上搭建人工鳥窩等,保護鳥類免受高壓電擊的傷害;在神農架保護區,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在金絲猴科研基地、林管局護林站開展零碳微電網建設,全力減少人類生產生活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1)從行為獲得途徑上來看,鳥類筑巢、遷徙屬于 行為。如果在輸電鐵塔上加裝防鳥刺、驅鳥鏡等措施阻止鳥類停留,這樣會對鳥類帶來一定傷害,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 。而在輸電鐵塔上搭建人工鳥窩等,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 和 。(2)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 的排放量,最大限度減少科研基地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從而保護 ,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對瀕危物種的 保護(“就地”/“遷地”)。為保護某種瀕危鳥類,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人員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請你為觀鳥屋的供電問題提出一個解決思路: 。32.(2025八上·蓬江期末)《齊民要術》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其中記載了古人制酪(即酸奶)的流程:取乳煮沸→冷卻過濾→取先成酪混合→保溫→酪成?,F代制造酸奶的工藝大致與其相同,某酸奶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研發了不同口味的酸奶。研發人員探究了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的影響,并對酸奶的色澤、滋味、氣味等進行感官評價,其中一組實驗結果如下,請思考并回答:桑葚汁添加比例(%) 4 6 8 10 12酸奶感官評分 73 78 79 90 85(1)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 ,“取乳煮沸”和“取先成酪混合”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 和 。(2)以上實驗的變量是 ,除此以外,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 等。因此為了控制單一變量,應當做到 。(3)從實驗結果可知,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 時,感官評分最高。如果你是一個酸奶研發人員,你會怎樣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寫出一個創新點即可)33.(2025八上·蓬江期末)2024年4月,我國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首次實現“太空養魚”。在生命科學研究中,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的模式生物。生物學家通過對選定的生物物種進行科學研究,用于揭示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的生命現象,這種被選定的生物物種就是模式生物。目前應用最廣的模式生物除了斑馬魚,還有擬南芥、水稻、噬菌體、大腸桿菌、秀麗隱桿線蟲、果蠅和小鼠等。小杰同學利用生物學知識對以上生物進行了分類,并繪制了如下分類圖:(1)請補充完整上面的分類圖,A、B為生物名稱,C、D為分類依據:A B C D 。(2)A的結構簡單,由 和 組成,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 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在空間實驗中,擬南芥常與水稻一起進行“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實驗,展示了其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可見它們的生殖方式是 ,其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 植物。(4)科學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34.(2025八上·蓬江期末)2024年5月2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發布了《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比2023版新增6423個物種,其中動物界新增4045個物種,植物界新增358個物種,真菌界新增2020個物種。請回答:(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 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敖纭迸c“種”相比,同 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封面的三種生物:①顯苞芒毛苣苔②丹頂鶴③純黃竹蓀,分別屬于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從細胞層次來看,它們都是 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 (填標號);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 ?。ㄓ脴颂柡图^表示)。(3)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 多樣性。作為中學生,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你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寫兩點)?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脊椎動物的概念【解析】【解答】A.金斑喙鳳蝶是節肢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A不符合題意。B.生蠔是軟體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B不符合題意。C.鮑魚是軟體動物,屬于無脊椎動物,C不符合題意。D.白海豚是哺乳動物,身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動物的分類,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動物根據其體內是否有脊柱,將其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有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等;脊椎動物有兩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白鷴屬于鳥類,屬于脊椎動物。2.【答案】C【知識點】動物類群特征(綜合)3.【答案】D【知識點】扁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線蟲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血吸蟲體表沒有角質層;蛔蟲體表有角質層,可以寄生在人體的小腸中,避免消化液的侵蝕,這與寄生生活相適應,A說法錯誤。B.血吸蟲一般寄生在人體的腸道內、膀胱、肝臟、血管、尿道等部位。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內,B說法錯誤。C.血吸蟲的消化器官很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蛔蟲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只有一層細胞構成,C說法錯誤。D.血吸蟲和蛔蟲的生殖器官都非常發達,可以產下數量巨大的受精卵,這樣可以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扁形動物和線蟲動物的基本特征,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1)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體表或體外,并從這種生物體上攝取養料來維持生活的現象叫做寄生,營寄生生活的動物都有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特點。(2)血吸蟲、絳蟲和蛔蟲等都屬于營寄生生活的動物,大多數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與寄生生活相適應,這些寄生蟲的消化器官都很簡單,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也都退化,但生殖器官特別發達,如豬肉絳蟲的每個妊娠節片中含有5萬多個受精卵。這些寄生蟲之所以具有如此發達的生殖器官,產下如此數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4.【答案】A【知識點】動物類群特征(綜合)【解析】【解答】圖中,彎頭吸管的圈內部分顯示的是身體分節。A.蛔蟲身體細長,屬于線形(線蟲)動物,身體也不分節,不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A符合題意。B.沙蠶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B不符合題意。C.蚯蚓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屬于環節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C不符合題意。D.蜈蚣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屬于節肢動物,具備圖中吸管的部分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動物類群的基本特征,解答此題需要熟記線蟲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的基本特征。(1)線形(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如蛔蟲。(2)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如蚯蚓、沙蠶、水蛭等。(3)節肢動物身體分部,足和觸角均分節,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如蝗蟲、蜈蚣、蒼蠅等。5.【答案】A【知識點】魚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魚類身體呈梭形,體表大都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可以看出,黃鱔用鰓呼吸、體內有脊柱以及終生生活在水中,屬于魚類,A符合題意。B.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這不符合黃鱔的特征,B不符合題意C.軟體動物體內沒有脊柱,不符合黃鱔體內有脊柱的特征,C不符合題意。D.爬行動物通常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不符合黃鱔的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魚類的基本特征,比較簡單,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兩棲動物、爬行動物軟體動物的基本特征。( ?。~類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可分為頭部、軀干部、尾部三個部分;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減少游泳時水的阻力,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靠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來不斷向前游動。(2)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如青蛙、蟾蜍、蠑螈等。(3)爬行動物體表背覆著鱗片或甲,可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如蛇、壁虎、鱷魚等。6.【答案】B【知識點】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7.【答案】D【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解答】A.瘧原蟲屬是一類單細胞、寄生性的原生動物,而不是細菌,A不符合題意。B.噬菌體又稱細菌病毒,屬于病毒,不是細菌,B不符合題意。C.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C不符合題意。D.鏈球菌屬于細菌中的球菌,屬于細菌,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細菌的基本種類、常見的細菌的種類,為基礎題,難度一般。(1)細菌都是單細胞的,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如乳酸菌、結核桿菌、醋酸桿菌等。(2)真菌既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又有多細胞的,如霉菌、蘑菇和木耳等,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基本部分,有真正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葉綠體,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大多數靠孢子繁殖后代。8.【答案】C【知識點】真菌的生殖;真菌的種類和結構;真菌的營養方式9.【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形態結構10.【答案】C【知識點】真菌的生殖;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的種類和結構【解析】【解答】A.根據題干所述,“蘋果上長出了蘑菇”蘑菇屬于大型真菌,所以,裂褶菌屬于真菌,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A說法錯誤。B.根據題干所述,“作為植物病原真菌存在”,可以推測,裂褶菌會導致植物生病,因此裂褶菌和蘋果不是共生關系,B說法錯誤。C.根據題干所以,“蘋果上長出了蘑菇(裂褶菌)”,蘑菇屬于大型真菌,大型真菌的菌體由菌絲構成,所以,可以推測裂褶菌的菌絲已經在蘋果果肉中生長,C說法正確。D.裂褶菌是一種真菌,細胞內無葉綠體,它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所以,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蘑菇的結構、營養方式等基礎內容,熟記即可。(1)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真菌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屬于異養,能夠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2)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類,是大型真菌,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蘑菇的營養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子實體是蘑菇長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樣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傘。地下還有白色絲狀,到處蔓延的菌絲體,這是蘑菇的營養體部分,吸水分和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11.【答案】D【知識點】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檢測環境中細菌和真菌【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處理可以看出,①號培養基不接種細菌,沒做人為的處理,所以,①號培養基可以作為空白對照組,A說法正確。B.細菌在培養基上繁殖形成了菌落,導致培養基表面渾濁,B說法正確。C.由題干處理可以看出,②和④相比較,除了是否添加青霉素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②和④對照,變量為青霉素,C說法正確。D.有表格中是實驗現象可以看出,②和④接種的是A細菌,變量為青霉素,②號培養基全表面變渾濁,④號培養基紙片周圍清晰,其余表面渾濁,說明青霉素可以殺死A細菌;③和⑤接種的都是B細菌,但是③和⑤有兩個變量,分別是溫度和青霉素,不能形成對照,不能說明青霉素可以殺死B細菌,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生物探究實驗的基本環節,此部分內容為考點、重難點,需要熟記:(1)在探究實驗中,為了增加實驗的說服力,往往需要設置對照實驗,即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是對照組。(2)在探究實驗中,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除了青霉素濃度外,其他條件(如培養基類型、溫度、濕度等)應保持一致,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3)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它們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導致細菌細胞壁脆弱,容易破裂,所以青霉素一般可用于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12.【答案】D【知識點】病毒的形態結構13.【答案】B【知識點】病毒的種類;病毒的形態結構;病毒增殖方式【解析】【解答】A.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說法正確。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營寄生生活,不能獨立生活,B說法錯誤。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C說法正確。D.根據病毒寄生細胞種類的不同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動物細胞里的病毒叫動物病毒,所以,殺蟲病毒屬于動物病毒,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此題考查病毒的基本結構、病毒的種類等基礎內容,比較簡單,熟記即可。(1)病毒的個體非常小,比細菌還小得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態結構,病毒的形態多樣,有球形,桿形,蝌蚪形等。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只營寄生生活。(2)根據病毒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的細菌病毒,又叫噬菌體。14.【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解答】A雜交技術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梢钥闯?,雜交技術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A符合題意。B嫁接、C扦插、D嫁接、D壓條都是用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屬于營養繁殖,繁殖過程沒有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屬于無性生殖。所以,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區別,為基礎題,難度一般,熟記即可。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15.【答案】C【知識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解析】【解答】A詩句中提到的春蠶、B詩句中提到的蜜蜂、D詩句中提到的碟的發育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C蟬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可見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和完全變態發育兩種。①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蝶、蚊、蠅、菜粉蝶、蜜蜂,蠶等。②不完全變態發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蜻蜓、蟑螂、螻蛄、蟋蟀、蝗蟲等。【答案】16.B17.D18.A19.B20.B【知識點】骨、關節和肌肉的配合;骨骼??;關節的結構和功能;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為基礎題,難度一般。(1)運動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骨、關節和肌肉。(2)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3)關節是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面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關節面上覆蓋一層表面光滑的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間關節面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關節腔是由關節囊和關節面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內有少量滑液?;河袧櫥P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16.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可見,在運動中,提供動力的是骨骼肌,即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7.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進而對人體的生命活動進行調節,據此可知,人在進行體育運動時,起主要調節作用的主要是神經系統,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8.關節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聯系起來,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的運動靈活自如。所以,分泌滑液的結構是關節囊,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9.A.骨的作用是提供身體的支撐和保護內部器官,是構成人體框架的基礎,圖中①的作用是負責連接兩塊骨,A不符合題意。B.關節 是能活動的連接,能連接兩塊或多塊骨頭,允許骨頭之間的相對運動,可見,B符合題意。C.肌肉 的作用是通過收縮和放松產生運動,可以為運動提供動力,C不符合題意。D.神經 具有傳導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A.在騎行過程中,佩戴安全頭盔可以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符合安全騎行要求,A不符合題意。B.戴耳機聽音樂會分散騎行者的注意力,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不符合安全騎行要求,B符合題意。C.不和機動車搶道可以確保騎行者的安全,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騎行要求,C不符合題意。D.注意交通信號燈,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符合安全騎行要求,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21.D22.C23.D24.C25.B【知識點】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對動物進行分類【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生態農業的相關知識,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動物的分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內容。(1)根據動物體溫是否恒定,將動物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①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②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如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2)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進物質循環,維持生態平衡,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3)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①動物在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剿滅麻雀”會使一些農作物害蟲的數量增加,從而使農作物受到傷害。②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叫做消費者,消費者自身的代謝活動促進了物質循環的進行。③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蜜蜂采蜜、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21.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體表大都被毛(或者羽毛),循環路線有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內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所以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恒溫動物,選項中,A蛙屬于兩棲動物、B蝦屬于節肢動物、C鱉屬于爬行動物,D鴨屬于鳥類,所以,鴨體溫恒定,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A.鱉和鴨的產卵環境并非一定在水中,A說法錯誤。B.蛙屬于兩棲動物,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蝦、鱉、鴨的幼體與成體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相對接近,并不屬于變態發育,B說法錯誤。C.蛙、蝦、鱉、鴨這四種動物都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進行繁殖的,屬于有性生殖,故C說法正確。D.蛙和蝦是在水中完成受精,而鱉和鴨是在體內完成受精的,屬于體內受精,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23.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掛在動物的皮毛上;因此,各種動物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維持生態平衡,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4.由圖中柱狀圖可以看出,4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比單獨的水稻種植均有所增加,并且,稻蟹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5.A.稻+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可以利用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控制害蟲,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同時,動物產生的糞便和尿液也可以成為水稻的優質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的用量,A不符合題意。B.圍湖造田是一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可能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不符合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理念,B符合題意。C.稻+綜合種養生態農業模式,可以產出優質的水稻,又產出水產品和禽產品,滿足城市居民對農、漁、禽產品的需求,C不符合題意。D.通過綜合種養,可以激發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穩定水稻種植面積,同時增加優質水產品的供給。這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有力促進了鄉村產業振興和脫貧攻堅戰,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26.C27.B28.B29.D30.C【知識點】生物分類的等級;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鳥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鳥卵的結構【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鳥類的基本特征、鳥卵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等基礎內容。(1)鳥類大都營飛行生活,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胸肌發達;骨骼輕、薄,有些骨中空;胸骨發達,有龍骨突;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直腸短,能及時排出糞便;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可獲得充足的氧氣。(2)昆蟲的發育為變態發育,包括不完全變態發育和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很大的差異,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不大,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3)鳥卵的結構包括:胚盤,卵殼,系帶,卵黃膜,卵黃,氣室,卵白,卵殼膜。①卵殼起保護作用;②內層卵殼膜和外層卵殼膜起保護作用;③氣室可以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④卵黃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⑤系帶起到固定卵細胞的作用;⑥卵黃膜是緊包在卵黃外面的膜,起保護作用;⑦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和水分;⑧卵黃上的小白點叫做胚盤,含有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將來發育成胚胎。(4)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26.A.鳥類體形呈流線型,可以減小飛行時空氣的阻力,A不符合題意。B.鳥類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利于扇動空氣,B不符合題意。C.鳥類的卵外有堅硬的卵殼,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這個特點與飛行沒有直接關系,C符合題意。D.鳥類體內有氣囊,氣囊與肺相通,可以暫時貯存空氣,輔助鳥類完成雙重呼吸,可以提高呼吸效率,以滿足飛行時對氧氣的需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7.黃蜂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有很大的差異,屬于完全變態發育。選項中,A蜻蜓、C蟬、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B.家蠶的發育都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可見,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8.圖中,①是卵殼,②是胚盤,③是卵黃,④是卵白。A.①卵殼具有保護作用,A不符合題意。B.②是胚盤,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部位,B符合題意。C.③卵黃為鳥卵發育提供營養,C不符合題意。D.④卵白能為胚胎發育提供水和養料,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9.花生為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子葉中,卵黃是雞卵的主要營養部分,鳥卵中與花生種子的子葉功能最相似的是卵黃,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0.林奈提出的雙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體字或下劃雙線以示區別。第一個是屬名,是主格單數的名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后一個是種名,常為形容詞,須在詞性上與屬名相符。題干中,鳳頭蜂鷹和鵑頭蜂鷹的學名中的第一個詞相同,說明這兩種鳥類是同屬不同種的,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答案】(1)先天性;生態平衡;生長;繁殖(2)有害氣體;生態系統多樣性(3)就地;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1) 從行為獲得途徑上來看, 鳥類筑巢、遷徙都是鳥類生來就有的,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生態平衡。如果鳥類減少,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人工鳥窩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生長和繁殖。(2)傳統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境,即保護了環境中的生物,環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瀕危物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劃定特定的區域,保護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和生態環境,可以減少人類活動對瀕危物種的干擾和破壞。同時,自然保護區還可以為瀕危物種提供安全的繁殖和棲息場所,促進種群數量的恢復和增長,是就地保護的主要形式,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可以通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方法解決鳥屋的供電問題。故答案為:(1)先天性、生態平衡、生長、繁殖;(2)有害氣體、生態系統多樣性;(3)就地、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分析】此題考查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生物多樣性內涵及保護措施,為基礎題,難度一般,需要熟記:(1)按照行為的獲得途徑,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①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螞蟻建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②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建立后天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參與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2)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1)鳥類筑巢、遷徙都是鳥類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生態平衡。如果鳥類減少,引起三江源地區食物鏈不穩定,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人工鳥窩可以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利于其生長和繁殖。(2)傳統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甚至引發溫室效應。大力發展綠色能源,運用光伏、儲能等設備供電,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對金絲猴棲息地的影響。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生物的棲息環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境,即保護了環境中的生物,環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就是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3)就地保護是以建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的方式,對有價值的生態環境(如江河源頭、濱海、灘涂、濕地、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特殊自然景觀(如森林、灌叢、草原、稀樹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種等,在具體地段劃定范圍保護起來,禁伐、禁牧、禁獵。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對瀕危物種的就地保護。要在海島上建設觀鳥屋,可以通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方法解決鳥屋的供電問題。32.【答案】(1)乳酸菌;高溫滅菌;接種(2)桑葚汁添加比例;溫度;除了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它條件一致(3)10;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知識點】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解析】【解答】(1)在無氧的條件下,經乳酸菌的發酵后使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風味,所以,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中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乳酸菌。在酸奶的制作過程中,“取乳煮沸”這一步驟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乳中的雜菌,防止它們干擾乳酸菌的發酵過程;“取先成酪混合”則相當于接種步驟,即將已經發酵好的酸奶(含有乳酸菌)混合到新的乳中,作為發酵的起始菌種。(2)根據題干所述,本實驗要探究“ 桑葚汁添加比例對酸奶品質的影響 ”,所以實驗的變量為桑葚汁添加比例,乳酸菌發酵還需要適宜的溫度,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發酵時間、發酵溫度等。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當做到除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3)實驗表格中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10%時,酸奶感官評分最高,說明這個比例的桑葚汁與酸奶的口感和風味最為協調。作為一個酸奶研發人員,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可以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例如,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或者添加其他水果汁、谷物等配料,制作出口味更加豐富的酸奶;還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發酵菌種或調整發酵條件,創造出具有獨特風味和質地的酸奶產品。故答案為:(1)乳酸菌、高溫滅菌、接種;(2)桑葚汁添加比例、溫度、 除了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它條件一致 ;(3)10、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分析】此題考查生物探究實驗的基本環節,解答此題還需要熟記乳酸菌發酵、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步驟及條件。(1)制作酸奶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分解葡萄糖產生乳酸,因發酵時要加蓋密封,目的是為乳酸菌提供一個少氧的環境,有利于乳酸菌的發酵;制作酸奶過程中,對材料進行煮沸處理,高溫可以殺菌,防止雜菌的污染,(2)培養細菌和真菌的基本步驟如下:①配置培養基: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②高溫滅菌: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③接種: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在進行接種。④恒溫培養:接種后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恒溫培養。(3)在探究實驗中,為了增加實驗的說服力,往往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即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在對照實驗中,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要控制單一變量。(1)古人制酪時用到的“先成酪”中含有的發酵菌種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主要菌種,它能夠將乳糖轉化為乳酸,使酸奶具有獨特的酸味和口感。在酸奶的制作過程中,“取乳煮沸”這一步驟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步驟中的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乳中的雜菌,防止它們干擾乳酸菌的發酵過程;“取先成酪混合”則相當于接種步驟,即將已經發酵好的酸奶(含有乳酸菌)混合到新的乳中,作為發酵的起始菌種。(2)以上實驗的變量是桑葚汁添加比例,這是實驗人員想要探究的因素。除此以外,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還可能有發酵時間、發酵溫度等。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當做到除桑葚汁添加比例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3)實驗結果可知,當桑葚汁添加比例為10%時,感官評分最高,說明這個比例的桑葚汁與酸奶的口感和風味最為協調。作為一個酸奶研發人員,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可以創新酸奶的口味或制作工藝。例如,可以開發低糖或無糖的酸奶,以滿足對糖分攝入有控制需求的消費者;或者添加其他水果汁、谷物等配料,制作出口味更加豐富的酸奶;還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發酵菌種或調整發酵條件,創造出具有獨特風味和質地的酸奶產品。33.【答案】(1)噬菌體;大腸桿菌;無脊柱;有脊柱(2)蛋白質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大腸桿菌(3)有性生殖;被子(4)實驗法【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被子植物;對動物進行分類;病毒的形態結構【解析】【解答 】(1)題干提到的生物中,噬菌體是一種細菌病毒,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所以,A是噬菌體。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所以,B是大腸桿菌。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斑馬魚和小鼠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因此,C無脊柱,D有脊柱。(2)A噬菌體結構簡單,屬于細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做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因此,A噬菌體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大腸桿菌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植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擬南芥常與水稻都用種子繁殖,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因此,它們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擬南芥常與水稻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被子植物。(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科學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實驗法。故答案為:(1)噬菌體、大腸桿菌、無脊椎、有脊柱;(2)蛋白質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大腸桿菌;(3)有性生殖、被子;(4)實驗法。【分析】此題考查生物的分類依據、病毒的結構、有性生殖、生物的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識,難度一般,熟記即可。(1)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間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2)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3)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設置對照實驗時,要根據所要探究的條件,要設置以探究的條件為惟一變量的對照組。(1)噬菌體是一種細菌病毒,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因此,A是噬菌體。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B是大腸桿菌。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腔腸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斑馬魚和小鼠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因此,C無脊柱,D有脊柱。(2)A噬菌體屬于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做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因此,A噬菌體只能寄生在以上模式生物中的大腸桿菌這一類生物的細胞內。(3)植物的生殖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的后代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擬南芥常與水稻都用種子繁殖,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因此,它們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著,我們把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裸子植物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擬南芥常與水稻種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因此同屬于被子植物。(4)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茖W家研究斑馬魚在失重狀態下的運動動態和生長發育狀況,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實驗法。34.【答案】(1)生理功能;種(2)真核;②③;③→①→②(3)生物種類;植樹造林、清理河流垃圾、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知識點】生物分類的依據與方法;生物分類的等級;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生物的分類單位從小到大依次是:種、屬、科、目、綱、門、界,其中種是最基本的單位。在生物分類的等級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少,但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①顯苞芒毛苣苔屬于植物界,②丹頂鶴屬于動物界,③純黃竹蓀屬于真菌界,構成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細胞內都有真正的細胞核,因此它們都是真核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植物通常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屬于自養生物,而動物和真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為異養,它們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根據以上所述,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②丹頂鶴和③純黃竹蓀。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植物通常由細胞、組織、器官構成,沒有系統這一層次;真菌由細胞構成,通常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而動物則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構成。因此,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③純黃竹蓀(真菌界)→①顯苞芒毛苣苔(植物界)→②丹頂鶴(動物界),即③→①→②。(3)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即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中學生,可以做以下幾點:一是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價值,自覺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中來;二是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如參加植樹造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公益活動,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等,以減輕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故答案為:(1)生理功能、種;(2)真核、②③、③→①→②;(3)生物種類、植樹造林、清理河流垃圾、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分析】此題考查生物的分類依據、生物的分類單位、生物的多樣性等基礎內容,需要熟記:(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2)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3)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鐘類(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豐富性;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性狀千差萬別,表明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萬,同種生物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態環境類型的多樣性等。(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根據生物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它們逐級分類。在生物分類的等級中,“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少,但同種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2)《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封面的三種生物:①顯苞芒毛苣苔屬于植物界,②丹頂鶴屬于動物界,③純黃竹蓀屬于真菌界。從細胞層次來看,它們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內都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都是真核生物。從營養方式來看,植物通常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而動物和真菌則不能,它們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因此,需要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的是②丹頂鶴和③純黃竹蓀。從結構層次的復雜程度來看,植物通常由細胞、組織、器官構成,沒有系統這一層次;真菌由細胞構成,通常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而動物則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構成。因此,將三種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排列依次是:③純黃竹蓀(真菌界)→①顯苞芒毛苣苔(植物界)→②丹頂鶴(動物界),即③→①→②。(3)該名錄反映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即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中學生,可以做以下幾點:一是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價值,自覺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中來;二是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如參加植樹造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公益活動,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等,以減輕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