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下)高三第二次四省聯考★生物學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延陵大蔥具有特殊的辛香氣味,不僅能增加食欲,還可防治某些疾病。研究表明,大蔥中的維生素P可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主動吸收,并促進膽固醇代謝。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大蔥中的纖維素被人體消化吸收后可參與合成糖原B.可以用無水乙醇從蔥白研磨液中提取4種光合色素C.大蔥分生區細胞中的中心體可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D.多吃富含維生素P的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2.某研究小組為探究H對大西洋金黃水母胃絲蛋白酶活力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500n4003002001000.57.07.58.08.59.09.5pHA.圖中各組實驗的反應溫度應控制在室溫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B.當pH超過8.5后,過堿可能會使酶的活性位點遭到不可逆的破壞C.當pH為6.5~8.5時,適當提高酶濃度可能會增大該酶促反應的速率D.當pH小于6.5時,隨pH降低,蛋白質水解速率可能會出現增大的情況生物學試題第1頁(共8頁)3.我國在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于2030年前確保“碳達峰”,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彩顯了大國擔當。“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C0,排放總量和通過一定途徑吸收的C02總量相等,實現C0,“零排放”。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可沿著食物鏈以有機物的形式轉移B.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促進CO,的吸收,不能減少生態足跡C.全球實現“碳中和”后,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會明顯減慢D.在一個森林生態系統內部,往往不能實現碳循環的平衡4.植物受到高鹽脅迫時,磷脂酶D(PLD)被激活,催化細胞膜上的磷脂水解產生磷脂酸(PA),導致PA積累,從而影響內質網正常功能;PA還能調節細胞內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活性。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高鹽脅迫可能會影響分泌蛋白、膜蛋白等物質的合成與加工B.載體蛋白運輸離子時需與相應離子結合,通道蛋白不需要C.高鹽脅迫下,PA增多,轉運Na的轉運蛋白的活性可能會增強D.高鹽脅迫能激活PLD,PLD在溶酶體中催化磷脂水解產生PA5.某研究小組欲從堿性湖泥中分離獲得耐堿細菌,對湖泥進行梯度稀釋后接種到培養基A(H=9的基礎培養基)上,實驗流程如圖,并對純化后的菌種進行穿刺培養,觀察其生長情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0.2mL振蕩0.2mLA湖泥5g圍國定容到1號2號3號4號5號純化培養50 mLymL無菌水A.若0.2mL菌液經1號試管的稀釋倍數與定容時相同,則y為1.8B.可在A中加入酚紅,挑選被染成紅色的菌落,從而分離耐堿細菌C.可將A中獲得的耐堿細菌接種到pH=7的固體培養基上進行擴大培養D.進行圖示純化培養和穿刺培養時,接種環和接種針應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滅菌6.VNTR是基因中的一種可重復的串聯堿基序列,由7個堿基對組成。研究發現編碼軟骨成分的ACAN基因中的VNTR序列重復次數增多,可使人體身高增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VNTR序列重復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可發生于減數分裂前的間期B.VNTR序列重復次數增多未改變ACAN基因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和數目C.VNTR序列重復屬于DNA甲基化修飾,重復次數會改變ACAN蛋白的結構D.人生長發育期,軟骨細胞中VNTR重復次數增多可能導致ACAW基因表達增強7.某農業科技園區建立了新型魚菜共生系統,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有機結合。在這個系統中,魚的排泄物經微生物分解后成為蔬菜生長的養分,蔬菜生長有效凈化了養殖水體的水質,實現了可持續可循環、零污染零排放的生態目標。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生物學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