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跨學科實踐2025地理 跨學科主題學習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1. 紅樹林是重要的濕地資源之一。某校地理興趣小組收集資料以“我國紅樹林的保護”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下圖為我國紅樹林分布省區圖和紅樹林生態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新考法素材跨生物學探究一:紅樹林的分布紅樹林是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的統稱。(1)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的浙、閩、 、桂、瓊、臺等省區,而位于 (五帶)的浙江省是我國紅樹林生長的最北端。【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五帶的劃分、紅樹林的生長環境和生態價值以及保護紅樹林的相應措施。讀圖可知,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我國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和臺灣省等省區,其中浙江省簡稱浙,福建省簡稱閩,廣東省簡稱粵,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海南省簡稱瓊,臺灣省簡稱臺;【答案】粵浙江省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屬于北溫帶。北溫帶(2)通過紅樹林的分布,可推斷紅樹林喜歡溫度較 (高/低)、土壤較為 (濕潤/干爽)的環境。【解析】讀圖可知,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可知其喜歡溫度較高、土壤較為濕潤的環境。高濕潤探究二:紅樹林的價值(3) 紅樹林是生物群落里的生產者,通過食物鏈的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能夠為各種海鳥提供棲息地,體現了 的功能;每公頃的紅樹林能夠吸收水體中150~250千克的氮和15~20千克的磷,體現了 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和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能夠有效抵御風浪襲擊,體現了 的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凈化水源、固碳儲碳固岸護堤新考法設問跨生物學【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紅樹林能夠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為各種海鳥提供棲息地,說明它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紅樹林能夠吸收水體中的氮和磷,說明其具有固碳儲碳、凈化水質的作用;紅樹林擁有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和茂密高大的枝體,能夠抵御風浪襲擊,說明其具有固岸護堤的作用。探究三:紅樹林的保護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強調:“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4)對于守護好這片紅樹林,我的建議是: 。(個人和政府各任答一點)【解析】建議類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個人可從加大宣傳、提高保護紅樹林濕地的意識、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等日常生活中可做到的方面來作答;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宣傳,提高保護紅樹林濕地的意識;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保護紅樹林濕地點)政府可從建立紅樹林保護區、健全紅樹林保護機制等層面來作答。等(任答一點) 政府:建立紅樹林保護區;健全紅樹林保護機制等(任答一2. 小明發現水果店中有多個品種的番茄,于是和同學們對“番茄的傳播與發展”展開探究學習。閱讀圖文材料,據此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番茄是一種喜溫、喜光、半耐旱蔬菜,適宜生長溫度為15 ℃~25 ℃,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差利于養分的積累和轉熟,提高產量。材料二 盤錦地處遼河入海口,土壤鹽分含量較高,鹽堿土壤分布廣。近年來,盤錦不斷加強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種植適合鹽堿地環境的番茄,形成了特有品牌,鹽堿地土質不斷改善。目前,盤錦鹽堿地番茄年總產量2 100萬斤,帶動2 000余戶農戶增收。新考法素材跨歷史材料三 番茄全球傳播路徑示意圖和盤錦氣候資料。月份 1 2 3 4 5 6氣溫(℃) -9 -5 2 10 17 22降水(毫米) 5 5 10 35 60 80月份 7 8 9 10 11 12氣溫(℃) 27 26 19 11 2 -15降水(毫米) 170 180 65 40 20 8【番茄的發現】(1)番茄原產地為 (大洲),主要分布于當地的 (山脈)山區。南美洲安第斯【番茄的傳播】(2)番茄被發現后,主要通過 (運輸方式)運輸傳播至我國,請用紅筆將傳播至我國的路線描繪出來并向同桌介紹沿線經過的大洲和大洋。介紹:第一條線路從南美洲經太平洋傳至我國;海洋(水路)第二條線路從南美洲經大西洋再繞過非洲好望角,又經印度洋到達東南亞地區,傳至我國。【番茄的發展】(3)我國盤錦鹽堿地環境下的番茄酸甜適中、脆爽鮮嫩,分析其品質好的原因。(任答兩點)【答案】光照充足;溫帶季風氣候,生長期氣溫適宜;(4)簡述盤錦在鹽堿地種植番茄給當地帶來的影響。【答案】增加居民收入;(5)番茄作為食用果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請你結合日常飲食列舉兩例番茄制作的美食。【答案】番茄火鍋、番茄炒雞蛋、糖拌番茄。(任答兩例,合理即可)一年一熟,生長周期長,有利于養分積累;黑土地土壤肥沃;病蟲害少。(任答兩點)改善當地鹽堿地。3. 校園是我們平時學習、生活的地方,布局合理,綠化適宜的校園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成長。作為校園的主人,我們可以利用校園平面圖,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方法,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對校園綠化進行合理規劃。下圖是北京經緯網圖和北京某校初中部的小明搜集到的一幅校園平面圖。讀圖完成下面任務。任務一:了解校園綠地(1)小明在觀察平面圖時,發現平面圖的 方向有一個小花園,但是被圍墻將其與中學部教學樓隔開。【解析】本題考查平面圖中方向的判讀、地圖的基本要素、植物類型以及校園環境改進方案。讀圖可知,該校園平面圖中有指向標,指向標指示正北方向,所以被圍墻與中學部教學樓隔開的小花園在平面圖中的東北方向。東北(2) 小明測得圖中小花園的長度是3cm,寬度是2cm,小花園的實際長度為30米,得出該小花園的面積大致為 m2,并為該校園平面圖添加一個合適的比例尺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及所學可知,小花園圖上長度是3cm,實際長度是30m,所以圖上寬度是2cm,實際寬度應為20米,該小花園的面積為30×20=600m2;6001∶1 000新考法設問跨數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小花園圖上長度是3cm,實際長度是3 000cm,所以比例尺是1∶1 000。任務二:調查校園植物(3) 小明在校園見到了多種多樣的植物種類,有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但這些植物一到秋天,就出現落葉現象。請你結合對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的介紹,將以下植物進行歸類。喬木是指樹身高大的樹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干,樹干和樹冠有明顯區分。其往往樹體高大,具有明顯的高大主干。灌木是一種多年生、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一般沒有明顯的主干。新考法設問跨生物學草本植物是指莖內的木質部不發達、支持力弱的植物。大多體形矮小,壽命較短,莖干軟弱。植物種類 植物名稱喬木植物 落葉松灌木植物 大葉黃楊草本植物 花葉芒【解析】此題為跨學科試題,需要根據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定義對不同的植物進行分類,落葉松是松樹的一種,樹身高大,且有明顯的主干,為喬木植物;落葉松大葉黃楊花葉芒大葉黃楊屬于灌木,沒有明顯的主干,比較矮小;花葉芒屬于草本植物,個體矮小且莖干軟弱。任務三:提出改進方案(4)小明同學發現校園在雨后有積水,校園里不同地區降水過后積水的深度不一樣,有植被覆蓋的地區積水深度 ,沒有植被覆蓋的地區積水深度 ,據此,請你為改善校園環境提出一點建議: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植物的根系對水分有吸收作用,所以在有植被的地方,地表積水較少,沒有植被的地方,地表積水較多。針對校園積水的情況,我們可以增加校園綠化面積;淺深增加校園綠化面積;完善校園下水管道設施;完善校園下水管道設施;不亂扔垃圾,避免堵塞下水管道。不亂扔垃圾,避免堵塞下水管道(任答一點)4. 世界遺產地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在地理、歷史、藝術等領域具有特殊意義,是全人類的瑰寶。昆明市某中學地理研學團隊,開展了以“認識東南亞的世界遺產”為主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結合圖文材料,讓我們一起完成相關學習任務。新考法素材跨歷史、藝術任務一 了解東南亞世界遺產的名稱及類別(1)截至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東南亞共有世界遺產42處,其中文化遺產27處,自然遺產14處,雙重遺產1處,瀕危遺產1處。同學們搜集了部分國家的世界遺產信息。部分內容有缺失,請填寫完整。國家 世界遺產的名稱及類別越南 下龍灣○、長安名勝群側 ……柬埔寨 吳哥窟① (填類別)……老撾 瑯勃拉邦鎮□……泰國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東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新加坡 新加坡植物園□……②__________ 婆羅浮屠寺廟群□、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科莫多國家公園○……□或文化遺產印度尼西亞○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 自然和文化雙遺產 ☆瀕危遺產任務二 繪制東南亞世界遺產分布圖同學們選擇了吳哥窟、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三個世界遺產,進行重點考察。(2)請你幫助同學們把材料中三個世界遺產所在國家的名稱,標注在圖中相應位置。(3)圖中新加坡地處海運交通要道—— 海峽東端;圖中東南亞國家中屬于內陸國的是 。(4)東南亞唯一的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所在國家瀕臨我國的 海域。馬六甲老撾南海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任務三 制作東南亞世界遺產墻報同學們收集了吳哥窟、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三個世界遺產相關情況,制作了墻報進行宣傳。吳哥窟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 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吳哥窟 通艾-會-卡肯 野生生物保護區 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 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筑,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 遺產 保護區設有多處動物觀賞塔,游客可在日間觀看大象在高高的草叢中漫步,也可在夜間乘車觀看老虎覓食的情況 隨著人類在當地雨林中活動的增多,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這片森林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最后的一個機會(5)試選擇材料中三個世界遺產之一,簡述保護世界遺產的重要性。【答案】①選擇吳哥窟,吳哥窟具有歷史、藝術等特殊意義,是全人類的瑰寶,應該加強保護。②選擇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野生生物是自然界的珍寶,保護野生生物,是維持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系統完整運行的必要措施。③選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該島嶼的雨林是眾多瀕危野生動物的家園,應該加強保護,維護生物的多樣性。任務四 分組規劃旅游線路(6)任意選擇吳哥窟、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蘇門答臘島熱帶雨林遺產三個世界遺產其中之一,并規劃其旅游攻略,寫出旅游目的地國家的民俗風情及旅游注意事項。【答案】①選擇柬埔寨,喜食米飯、信仰佛教;旅游注意事項:尊重當地民俗文化,注意防曬、攜帶雨具、旅游安全等。②選擇泰國,該國有大象節、水上市場等;旅游注意事項:尊重當地民俗文化,注意旅游安全等。③選擇印度尼西亞,多高腳建筑或多火山景觀等;旅游注意事項:尊重當地民俗文化,關注天氣預報以及地質災害,注意旅游安全等。5. “森林如同二氧化碳的銀行”,固碳功能顯著,對減緩全球變暖有重要影響。某地理研學團隊,開展了以“探尋熱帶雨林的固碳功能”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下面是他們研學活動的過程,幫助他們完成相關任務及思考。新考法素材跨生物學任務一 了解森林的固碳作用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同學們通過繪制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了解森林的固碳原理。(1)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把 和水在葉綠體的參與下,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 。二氧化碳氧氣(2)結合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新疆瓜果普遍含糖量高的原因。【答案】新疆降水少,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強烈;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積累的有機物多,因此瓜果特別甜。任務二 認識熱帶雨林的固碳作用許多世界遺產地都長期保存著完好的森林。地理研學小組繪制了不同溫度帶世界遺產地森林面積、固碳量占比餅狀圖。(3)在世界遺產地中,森林面積占比最高的是 ,固碳量占比最高的是 ,由此可以獲得的啟示是 。熱帶森林熱帶森林熱帶森林面積廣,具有強大的固碳功能任務三 探究熱帶雨林和全球氣候的關系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這將引發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嚴重后果。(4)請你為緩解溫室效應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答案】保護森林,植樹造林;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消耗,發展新能源汽車等。(任答兩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