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簡介

萬州二中高2023級高二下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中國的古詩詞中蘊含著很多生態學的知識,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的空間分布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了生態系統中物理信息的傳遞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說明分解者可以將能量傳遞給生產者
D.“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該詩句中包含了生態系統的所有成分
2.下圖所示為生態系統結構模式圖,①②③④代表生理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屬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設各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要使c體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為120kg
C.若通過人為管理增加某生物數量,則可以提高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D.能夠保證此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正常進行的關鍵成分是b、e
3.光合作用同化的總能量稱為初級生產量;生物積累的、可被下一營養級利用的能量,稱為凈生產量;食物中不能消化的物質被排遺或吐掉,其所含能量稱為排遺能量;動物尿素等排泄物中的能量稱為排泄能量。如圖是某生態系統呼吸作用能量流動示意圖,甲~丁表示生物類群,a~h表示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的凈生產量為a+d+f
B.乙營養級的排泄能量屬于f的一部分
C.乙的凈生產量并不等于其生物量所含的能量
D.丙營養級的同化能量=攝入能量—排遺能量
4.現有兩個位置相鄰但不同類型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Ⅰ和Ⅱ,各營養級生物數量的相對值如圖所示,且流入Ⅰ和Ⅱ的總能量相同。對于這兩個生態系統的比較,正確的是( )
A.據圖可以斷定Ⅱ中的物種更多,營養結構更復雜,因此抵抗力穩定性更高
B.從圖可以看出,生態系統Ⅱ中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高于I
C.若上述Ⅰ、Ⅱ分別表示草原和森林生態系統,則I更可能是草原生態系統
D.若兩個生態系統均處于平衡狀態,則Ⅰ、Ⅱ之間不存在物質的相互交換
5.農民為提高農業產量采取了很多手段,根據能量流動特點進行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工除草是為了減少營養級,從而降低能量傳遞過程中能量的損失
B.使用農藥消滅害蟲是為了使能量盡可能多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C.適當降低溫室大棚的夜間溫度是為了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
D.對農田施肥為生態系統中的農作物額外補充了能量,從而提高農業產量
6.土壤含碳量是指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機物的含量,主要包括腐殖質、動植物殘體等,這些有機物對土壤的肥力和全球碳循環有重要影響。科研人員以某荒漠草原為對象,研究不同放牧強度對草原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放牧強度 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儲量/(gm-3)
0~10cm 10~20cm 20~30cm 30~40cm
無 2264.83 2208.22 2087.53 1213.2
輕度放牧 2688.23 2401.37 2164.31 947.3
中度放牧 2810.76 2545.04 2196.61 997.5
重度放牧 2246.72 1984.55 1903.48 882.7
A.碳循環是指CO2在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過程
B.中度放牧最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機碳儲量
C.重度放牧下,牲畜對植物的取食量最少
D.控制草原的載畜量主要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7.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方法大致有三種: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②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都依賴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
③生物和生物之間、生物和環境之間的信息傳遞都是雙向的
④為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應從物質循環角度而不是從信息傳遞角度進行研究
⑤能量作為動力可以使物質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內部進行循環
⑥放射性物質一般不存在生物富集現象,而一些重金屬和DDT存在生物富集現象
⑦利用光照、聲音信號誘捕或驅趕某些動物,使其遠離農田,屬于生物防治措施
⑧科研人員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技術在田間高劑量、多位點釋放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掩蓋
雌蟲釋放的性信息素氣味,使雄蟲無法找到雌蟲,降低成蟲交配概率,降低害蟲的數量;這屬于一種化學防治措施( )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
8.某地發生水體污染,氮、磷等元素增加,藻類爆發式生長,當地政府引進了我國科技人員研發的復合式生態浮床技術來凈化污水。復合式生態浮床是集風動曝氣、植物吸收、濾污除藻及光照補償等多種水治理技術于一體的綜合處理系統,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復合式生態浮床的濾材可以有效遮擋陽光,以抑制藻類生長
B.風動曝氣機通過曝氣頭不斷曝氣,促進需氧微生物分解水體中有機物
C.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分解為CO2和無機鹽,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D.該技術對汞污染的濕地進行生態修復,浮床中的水生植物還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飼料
9.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生態環境問題之一。下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通過大量引入外來物種防止因農業和林業品種單一化而導致的遺傳多樣性喪失
B.通過建立生態保護走廊將某些野生動物碎片化的棲息地連接在一起,實現就地保護
C.通過建立植物園、動物園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等保護行將滅絕的物種,實現易地保護
D.通過規定禁漁區和休漁期控制海洋魚類資源的捕撈程度,踐行“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10.米醋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調味品,《醒園錄》中有“赤米不用舂,洗凈蒸飯,拌曲發香,用水或用酒潑皆可發,……俟月余可用。如有發霉,用鐵火針燒極紅淬之。”的記載。下列有關米醋釀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舂”保留稻殼的目的是為后續發酵提供菌種
B.米飯“拌曲”后要密封,有利于產生酒精和醋酸
C.“用水或用酒潑皆可發”,說明利用糖和乙醇都可以釀醋
D.為防止霉菌感染,米醋制作時溫度應控制在30℃以下
11.魚茶是一種傳統特色食品,釀制時,將鮮魚洗凈切塊加鹽,摻入涼米飯和酒曲,釀好的魚茶味酸而微咸,富含多種必需氨基酸,魚茶的發酵菌群主要是乳酸菌。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魚茶發酵過程中各菌種數量及發酵液pH的變化曲線,有關敘述錯誤的有( )
A.與制作傳統泡菜類似,發酵制作魚茶的過程中不需嚴格的滅菌處理
B.加鹽過多會抑制乳酸菌發酵,導致魚茶“咸而不酸”
C.利用顯微鏡直接計數可快速直觀檢測微生物數量
D.醋酸菌和酵母菌消失的原因都是因為氧氣已耗盡
12.乳糖不耐受人群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從而引起腹痛、腹脹、腹瀉等腸胃不適。為了去除牛乳中的乳糖,某科研團隊從奶酪中分離純化出了高產乳糖酶的酵母菌,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注:X—gal是一種無色物質,能被乳糖酶分解為半乳糖和藍色的溴靛藍,使菌落呈藍色。
A.對培養基甲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培養基乙采用干熱滅菌
B.培養基甲進行振蕩培養時能更高效增大酵母菌的數量
C.若培養基乙中菌落數超過300,說明接種菌液的稀釋倍數過大
D.以菌落為中心,透明圈最大的菌落乳糖酶產量最大或酶活性最高
13.高濃度的銨鹽對池塘養殖的對蝦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氧菌,可有效凈化水體中的銨鹽,降低對蝦的死亡率。科研人員擬從當地對蝦養殖池塘中篩選出對銨鹽降解率高且穩定的硝化細菌菌株,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從對蝦死亡率低的養殖池塘中取樣,能提高篩選的成功率
B.純化菌種時,若按圖中所示的接種方法接種,接種環需要灼燒6次
C.在錐形瓶中培養硝化細菌時需要振蕩培養,目的是增加硝化細菌與營養物質、溶解氧的充分接觸
D.可選擇銨鹽濃度減小得最多的一組候選菌進行后續培養
14.雙層平板法是利用底層和上層均為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對噬菌體進行檢測的方法。先在無菌培養皿中倒入瓊脂含量是2%的培養基凝固成底層平板后,另將瓊脂含量是1%的培養基融化并冷卻至45~48℃,加入宿主細菌和待測噬菌體稀釋懸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勻后立即倒入底層平板上形成雙層平板。一段時間后,在上層平板同一平面可見噬菌體侵染周圍細菌導致宿主細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噬菌斑)。通常一個噬菌斑來自原液中的一個噬菌體。可根據噬菌斑的數目計算原液中噬菌體的數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上可篩選出噬菌體的宿主細胞則它屬于選擇培養基
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滅菌后的涂布器將混合液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
C.上層培養基中瓊脂濃度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較大,更有利于計數
D.雙層平板法獲得的噬菌斑容易發生上下重疊現象而需要仔細辨別
15.發酵工程在食品、醫藥、農牧業等方面有著廣泛地應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是滅菌,防止雜菌污染
B.pH能影響發酵產物,谷氨酸的發酵生產過程中,堿性條件下易產生谷氨酰胺
C.啤酒生產中的焙烤環節可以殺菌,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D.酵母菌生產單細胞蛋白時,可利用纖維素水解液、制糖工業廢水進行好氧發酵
16.花椰菜(2n=18)種植時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羅蘭(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員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了具有抗病性狀的花椰菜新品種(過程如圖1所示),并進一步通過蛋白質電泳技術分析了親本及待測植株中某些特異性蛋白,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培育雜種植株利用了植物細胞全能性和細胞膜流動性原理
B.圖2中屬于雜種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C.圖1中過程①應在無菌水中進行,過程②應在固體培養基中進行
D.將病菌懸浮液均勻噴施于雜種植株葉片上,一段時間后測定病斑面積占葉片總面積的百分比,可篩選抗病性強的雜種植株
17.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藥工業等領域。獲得辣椒素的兩條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需要用酒精與次氯酸鈉混合進行消毒B.過程①和②培養條件相同,但激素比例不同
C.過程①和③所用培養基的物理性質一般不同D.通常選擇莖尖培養脫毒苗是因為其分裂能力強
18.細胞培養肉是利用細胞培養技術,在動物體內提取“種子細胞”,通過體外大規模培養,將細胞轉化為肌肉組織,用食品化處理(改善色、香、味)得到的肉類產品。細胞培養肉的簡要制備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產實踐中可以將雞、牛、豬等生物的肌肉干細胞作為種子細胞
B.過程A、B可采用松蓋培養瓶,并將其置于95%CO 和5%空氣的混合氣體的CO 培養箱
C.過程A、B分別為原代培養、傳代培養,且原代培養的細胞增殖一次后需立即進行傳代培養
D.體外大量擴增結束后采用過濾、沉淀、萃取等方法收獲產物,即為細胞培養肉
19.自殺基因系統是指外源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會表達相應的酶,該酶可催化無毒的藥物前體轉化為有毒物質,從而導致受體細胞被殺死。為探究外源基因TK與藥物更昔洛韋能否組成自殺基因系統,研究人員以肝癌細胞為受體細胞進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肝癌細胞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沒有接觸抑制,因而無需進行傳代培養
B.培養肝癌細胞的過程中可向培養液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細菌污染
C.本實驗的自變量為肝癌細胞是否導入TK基因,其他變量是無關變量
D.實驗結果表明外源基因TK與更昔洛韋不可組成自殺基因系統
20.2006年,英國科學家利用病毒將某些基因轉入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纖維細胞中獲得了iPS細胞。2022年我國科學家突破相關技術難關,將人類多能干細胞轉化為8細胞階段全能性胚胎樣細胞(簡稱8CL細胞)。從ES細胞到iPS細胞再到8CL細胞的技術突破,不僅為早期胚胎發育的基礎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體外研究系統,也使個體化器官再生最終有可能成為現實。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ES細胞中存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過程,具有組織特異性
B.iPS細胞也可以通過直接將特定蛋白導入細胞獲得
C.體外培養8CL細胞需要在合成培養基中加入動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D.以上研究說明高等動物體細胞的分化在體外特定條件下也是可逆的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0分)
21.“海洋牧場”是將人工放養的魚、蝦、貝、藻等聚集起來,進行有計劃的海上放養和系統管理,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某研究小組建立“貝—魚—藻”復合種養模式,在貝類養殖區開展網箱養魚,間養大型海藻,其物質利用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
(1)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的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據圖可知,流經該海洋牧場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
(2)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貝—魚—藻”復合種養模式中,浮游動物也可直接以水中的溶解有機質和碎屑為食。綜合分析,該復合種養模式體現的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圖表示流經該“海洋牧場”植食性魚類的能量,箭頭代表各個過程流動的能量(單位:kJ)。
B表示_____________。圖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來自植食性魚類同化量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kJ。若不考慮人工輸入的能量,該生態系統中植食性魚類到肉食性魚類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但是該傳遞效率不能準確代表該生態系統中第二、三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大規模海水養殖使海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水質惡化。生態浮床技術是一種操作簡單的水體修復技術,北美海蓬子是一種喜鹽植物,下圖是用北美海蓬子作浮床植物對養殖南美白對蝦海水的凈化實驗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北美海蓬子能凈化水體又是一種蔬菜,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價值。
(2)生態浮床技術既能修復養殖海水,又能增加當地的經濟收入主要體現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北美海蓬子吸收水體中的氮同化為自身的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這些氮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員利用該實驗裝置,研究不同覆蓋率的北美海蓬子生態浮床對養殖海水總氮濃度以及北美海蓬子、南美白對蝦生長的影響,具體操作如下:CK為對照不設置浮床,T1種植北美海蓬子8棵,浮床覆蓋率為25%;T2種植北美海蓬子16棵,浮床覆蓋率為50%;T3種植北美海蓬子24棵,浮床覆蓋率為75%。每套實驗裝置中分別投放南美白對蝦50尾(2月苗)、一定量的海水,每天投喂南美白對蝦專用飼料,并定期測定,相關實驗結果見圖表:
處理 北美海蓬子鮮重增加量/(g·缸 ) 南美白對蝦鮮重增加量/(g·缸 )
CK / 3.2
T1 91.4 21.3
T2 177.5 28.2
T3 277.4 7.1
①實驗過程中養殖缸中總氮濃度持續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②根據本實驗結果,在生產實踐中北美海蓬子生態浮床的覆蓋率應為______________左右,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爽口的泡菜、醇厚濃郁的酒、口感綿長的醋,都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可通過傳統發酵技術制作這些食品。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傳統泡菜加入“陳泡菜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發酵過程中若雜菌過多,產生亞硝酸鹽較多,所以泡菜制作時溫度不宜太高,鹽的用量不宜太______________(“多”、“少”),時間不宜太短。
(2)人們利用附著在果皮上的酵母菌釀造葡萄酒;再利用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條件下,將酒精轉化成醋酸釀得果醋。先釀制果酒再生產果醋的優勢有______________。(多選,填序號)①先釀制果酒,發酵液能抑制雜菌的生長,有利于提高果醋的產率。②釀制果酒時形成的醋酸菌膜,有利于提高果醋的產率。
③果酒有利于溶出水果中的風味物質并保留在果醋中。(3)果酒中的酒精含量對果醋的醋酸產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某科研小組配制了發酵液研究初始酒精濃度對醋酸含量的影響,結果見圖。
該科研小組使用的發酵液中,除酒精外還包括的基本營養物質有______________。依據圖中數據可知,醋酸發酵的最適初始酒精濃度是______________,酒精濃度為10%時醋酸含量最低,此時,若要盡快提高醋酸產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兩種)
24.某同學從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離得到A和B兩株可以降解石油的細菌,在此基礎上采用平板培養法比較二者降解石油的能力,并分析兩個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實驗所用的培養基成分分別是:培養基Ⅰ:K2HPO4,MgSO4,NH4NO3,石油。培養基Ⅱ:K2HPO4,MgSO4,石油。
操作步驟:①將A、B菌株分別接種在兩瓶液體培養基Ⅰ中培養,得到A、B菌液;②液體培養基Ⅰ、Ⅱ中添加瓊脂,分別制成平板Ⅰ、Ⅱ,并按圖中所示在平板上打甲、乙兩孔。回答下列問題。
菌珠 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 平板Ⅱ
A +++ ++
B ++ -
(1)實驗所用培養基中作為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為了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某同學利用步驟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進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無透明圈),推測該同學的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有一貧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根據上表所示實驗結果,治理石油污染應選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5個平板上各接種稀釋倍數為103的菌液樣品0.1mL,培養一段時間后,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48、50、54、56、430,則每升.原菌液樣品中細菌數為_____________個。
25.某研究小組利用品種1(2N=28)和品種2(2N=40)兩個鳶尾屬遠緣種作為親本,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出了結實率高、觀賞性更好和適應性更強的品種3(含62條染色體)。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可用_______________酶處理獲得原生質體,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時常用到的化學方法有(答出1種)。科學家利用紅色熒光和綠色熒光分別標記品種1和品種2的原生質體膜上的蛋白質,在鑒定雜種原生質體時可用顯微鏡觀察,根據細胞膜表面熒光的不同可觀察到___________種不同的原生質體(只考慮細胞兩兩融合的情況),當觀察到融合細胞的表面既有紅色熒光又有綠色熒光時可判斷該原生質體是由品種1和品種2融合而成的。(2)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關鍵環節是過程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從過程④到過程⑤需要更換新的培養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出1點)。
(3)研究人員利用離體培養的品種1細胞生產細胞產物。為了篩選出高產細胞,研究者常用誘變的方法處理細胞,該細胞團一直處于不斷增殖狀態,在誘變因素下容易產生突變。
(4)據圖分析,品種1和品種2通過體細胞雜交技術培養出的品種3的染色體只有62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B B A D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D C C A B A
21.(1)食物鏈和食物網(或營養結構)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和餌料中的能量
(2)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增大能量的利用率
(3)植食性魚類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1040 13.5% 在該“海洋牧場”生態系統中,這兩種魚類并不能代表第二、三營養級,各營養級還包括其他動物(2分)
22.(1)間接和直接 (2)整體
(3)蛋白質、核酸 流向下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2分)
(4)對蝦糞便的排泄和餌料殘留 50% 覆蓋率為50%左右時對蝦產量高,同時對氮的去除率高
23.(1)增加乳酸菌的數量 少 (2)30~35℃、氧氣充足 ①③
(3)氮源、無機鹽、水 6% 適當降低初始酒精濃度,增加氧氣供應,適當提高溫度(共2分,答到1點給1分)
24.(1)石油
(2)在無菌條件下,將等量等濃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別接種到平板Ⅰ的甲和乙兩孔處,平板Ⅱ也進行同樣的操作,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比較兩個平板的兩孔處的透明圈大小并作記錄,根據透明圈大降解能力強,透明圈小降解能力弱,進而比較A、B降解石油的能力(共3分)
(3)A 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沒有添加氮源的培養基中也能生長(共2分)
(4)5.2×108
25.(1)纖維素酶、果膠酶 聚乙二醇(PEG)融合法或高Ca 一高pH融合法 3
(2)②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3)愈傷組織
(4)γ射線對品種1的原生質體進行處理,引起其部分染色體丟失,導致融合的原生質體中只有62條染色體(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米脂县| 普格县| 玉林市| 荔波县| 刚察县| 巴南区| 盐山县| 桃园市| 贞丰县| 大埔区| 甘洛县| 紫金县| 睢宁县| 古浪县| 承德市| 平原县| 蓬安县| 深泽县| 民县| 聊城市| 枣阳市| 呈贡县| 甘德县| 方城县| 崇仁县| 龙南县| 横峰县| 珲春市| 肥城市| 辽源市| 关岭| 蓝山县| 乌兰浩特市| 剑河县| 武陟县| 会泽县| 万宁市| 嘉峪关市| 门头沟区|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