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第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
(對應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相關內容及問題)
 第三章第1節閱讀“重力”這一部分內容,為什么不說“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就是重力”?重力指向地心嗎?
提示:重力是地球對物體吸引力的一個分力,二者不總是相等。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并不一定指向地心。
 第三章第1節圖3.1 1和圖3.1 2,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說明了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而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內質量的分布有關。
 第三章第1節圖3.1 7及“彈力”部分最后兩段文字,歸納彈力產生的原因及彈力的方向。
提示:彈力產生的原因是施力物體發生了形變,要恢復原狀;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
 第三章第2節閱讀“滑動摩擦力”這一部分內容,滑動摩擦力公式可以寫成Ff=μmg嗎?
提示:不能,滑動摩擦力的公式為Ff=μF壓,壓力F壓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mg。
 第三章第2節閱讀“靜摩擦力”這一部分內容,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靜摩擦力嗎?靜摩擦力的大小有何特點?
提示:不是,運動的物體也可能受到靜摩擦力;大小可以變化,0考點一 重力
1.產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大?。何矬w受到的重力G與物體的質量m的關系是G=mg,其中g是自由落體加速度。
3.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4.重心:其位置與物體的質量分布和形狀有關。
關于重力和重心的理解需注意的幾個方面
(1)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在豎直方向的一個分力。
(2)同一物體的重力G的變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處g的變化引起的。
在地球表面,從赤道向兩極,g越來越大;同一經緯度,從低海拔向高海拔,g越來越小。
(3)重心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體上??梢杂脩揖€法確定不規則薄板形物體重心的位置。
例1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靜止時才受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
C.地面上的同一物體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
D.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答案] C
[解析] 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A錯誤;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錯誤;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同一物體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確;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處于平衡狀態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才等于物體的重力,D錯誤。
考點二 彈力
1.形變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變化叫作形變。
2.彈性
(1)彈性形變:物體發生形變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
(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作彈性限度。
3.彈力
(1)定義: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2)產生的條件:①物體間直接接觸;②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
(3)方向:總是與物體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
(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
(2)表達式:F=kx。k叫作彈簧的勁度系數,由彈簧自身的性質決定,單位是牛頓每米,用符號N/m表示。x是彈簧長度的變化量,不是彈簧形變以后的長度。只知彈簧彈力大小時,彈簧可能處于拉伸狀態,也可能處于壓縮狀態,兩種情況都要考慮。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彈力。(  ) 2.輕繩、輕桿的彈力方向一定沿繩、桿。(  ) 答案:1.× 2.×
1.彈力有無的判斷“四法”
(1)條件法:根據物體是否直接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此方法多用來判斷形變較明顯的情況。
(2)假設法: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看物體能否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若運動狀態不變,則此處可能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改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
(3)狀態法: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或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判斷彈力是否存在。
(4)替換法:可以將硬的、形變不明顯的施力物體用軟的、易產生明顯形變的物體來替換,看能否發生形狀的變化,若發生形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
2.彈力方向的確定
3.彈力大小的計算方法
(1)對有明顯形變的彈簧、橡皮條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注意:x表示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形變量沒有超出彈性限度。
(2)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來確定彈力大小。
例2 如圖所示,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受到的重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產生的
C.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都是彈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是書發生形變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 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與書受到的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A錯誤;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是桌面發生形變的原因,B、D錯誤;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都是彈力,C正確。
例3 畫出下圖中物體A受力的示意圖(各接觸面均光滑)。
[答案]
例4 (2025·寧夏中衛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所示為一輕質彈簧的彈力大小隨長度變化的關系圖像(輕質彈簧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原長為6 cm
B.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00 N/m
C.彈簧兩端各加4 N拉力時,彈簧的長度為14 cm
D.彈簧的長度為0.16 m時彈力的大小為10 N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圖可知,當彈簧的長度為6 cm時,彈簧的彈力為零,即彈簧的原長為l0=6 cm,故A正確;根據題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 N/m=100 N/m,故B正確;彈簧兩端各加4 N拉力時,彈簧的彈力為F1=4 N,則彈簧的伸長量Δx==0.04 m=4 cm,彈簧的長度為l1=l0+Δx=10 cm,故C錯誤;彈簧的長度為l2=0.16 m時,彈力的大小為F2=k(l2-l0)=10 N,故D正確。本題選說法不正確的,故選C。
考點三 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對比
名稱 項目 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
定義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力 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的摩擦力,叫作靜摩擦力
產生條件 ①接觸面粗糙; ②接觸處有壓力; ③兩物體間有相對滑動 ①接觸面粗糙; ②接觸處有壓力; ③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
大小、方向 大?。篎f=μF壓 方向:沿著接觸面,與受力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大?。?作用效果 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趨勢
2.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計算公式Ff=μF壓中μ為比例常數,稱為動摩擦因數,其大小與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說明:最大靜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動摩擦力Ff。
1.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受靜摩擦力。(  ) 2.接觸處的摩擦力一定與彈力方向垂直。(  ) 3.兩物體接觸處的彈力增大時,接觸面間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  ) 答案:1.√ 2.√ 3.√
1.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
(1)假設法
(2)狀態法:根據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
(3)牛頓第三定律法:先確定受力較少的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據“力的相互性”確定另一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
2.求解摩擦力的技巧
例5 如圖甲、乙所示,物體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力F方向勻速運動,圖乙中斜面體固定不動,關于物體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乙中物體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與力F相同
B.圖甲、乙中物體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與力F相反
C.圖甲、乙中物體P均不受摩擦力
D.圖甲中物體P不受摩擦力,圖乙中物體P受摩擦力,且方向與力F方向相同
[答案] D
[解析] 在題圖甲中,P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為零,所以P不受摩擦力;在題圖乙中,假設P不受摩擦力,P將相對Q沿斜面向下運動,因此P受與力F方向相同的摩擦力。D正確。
例6 (多選)一重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  )
A.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35 N
B.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30 N
C.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5
D.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答案] ABD
[解析] 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35 N,滑動摩擦力為30 N,由Ff=μFN,FN=mg,聯立得μ===0.3,故A、B、D正確,C錯誤。
例7 在水平地面固定傾角為θ的斜面體,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底邊、大小為F
的水平力作用下靜止于斜面上,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
A.F B.F+mg
C.F+mgsinθ D.
[答案] D
[解析] 對物體受力分析可知,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力F以及摩擦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將重力分解為垂直于斜面和沿斜面的兩個分力,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在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mgsinθ與水平力F以及摩擦力的合力為零,則摩擦力大小等于水平力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合力,由幾何關系可知,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故D正確。
求解摩擦力時的四點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質,因為一般只有滑動摩擦力才能利用公式Ff=μF壓計算,靜摩擦力通常只能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求解。 (2)公式Ff=μF壓中,F壓為兩接觸面間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沒有必然關系,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速度的大小無關,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也無關。 (4)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與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共線。
6(共41張PPT)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
目錄
1
2
3
教材閱讀指導
考點一 重力
考點二 彈力
考點三 摩擦力
4
教材閱讀指導
(對應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相關內容及問題)
 第三章第1節閱讀“重力”這一部分內容,為什么不說“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就是重力”?重力指向地心嗎?
提示:重力是地球對物體吸引力的一個分力,二者不總是相等。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并不一定指向地心。
第三章第1節圖3.1 1和圖3.1 2,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說明了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而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內質量的分布有關。
第三章第1節圖3.1 7及“彈力”部分最后兩段文字,歸納彈力產生的原因及彈力的方向。
提示:彈力產生的原因是施力物體發生了形變,要恢復原狀;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
第三章第2節閱讀“滑動摩擦力”這一部分內容,滑動摩擦力公式可以寫成Ff=μmg嗎?
提示:不能,滑動摩擦力的公式為Ff=μF壓,壓力F壓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mg。
第三章第2節閱讀“靜摩擦力”這一部分內容,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靜摩擦力嗎?靜摩擦力的大小有何特點?
提示:不是,運動的物體也可能受到靜摩擦力;大小可以變化,0考點一 重力
1.產生:由于_____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大小:物體受到的重力G與物體的質量m的關系是G=_____,其中g是自由落體加速度。
3.方向:總是____________ 。
4.重心:其位置與物體的_____分布和_____有關。
地球
mg
豎直向下
質量
形狀
關于重力和重心的理解需注意的幾個方面
(1)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在豎直方向的一個分力。
(2)同一物體的重力G的變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處g的變化引起的。
在地球表面,從赤道向兩極,g越來越大;同一經緯度,從低海拔向高海拔,g越來越小。
(3)重心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體上??梢杂脩揖€法確定不規則薄板形物體重心的位置。
例1 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靜止時才受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
C.地面上的同一物體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
D.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解析 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A錯誤;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錯誤;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同一物體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確;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處于平衡狀態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才等于物體的重力,D錯誤。
考點二 彈力
1.形變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_____或_____的變化叫作形變。
2.彈性
(1)彈性形變:物體發生形變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夠__________,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
(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_____,這個限度叫作彈性限度。
形狀
體積
恢復原狀
形狀
3.彈力
(1)定義:發生______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2)產生的條件:①物體間直接______;②接觸處發生____________。
(3)方向:總是與物體彈性形變的方向______。
形變
接觸
彈性形變
相反
4.胡克定律
(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___________時,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_____。
(2)表達式:F=_____。k叫作彈簧的__________,由彈簧自身的性質決定,單位是__________,用符號_____表示。x是彈簧長度的________,不是彈簧形變以后的長度。只知彈簧彈力大小時,彈簧可能處于拉伸狀態,也可能處于__________,兩種情況都要考慮。
彈性形變
正比
kx
勁度系數
牛頓每米
N/m
變化量
壓縮狀態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彈力。(  )
2.輕繩、輕桿的彈力方向一定沿繩、桿。(  )
×
×
1.彈力有無的判斷“四法”
(1)條件法:根據物體是否直接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此方法多用來判斷形變較明顯的情況。
(2)假設法: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看物體能否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若運動狀態不變,則此處可能不存在彈力;若運動狀態改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
(3)狀態法: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或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判斷彈力是否存在。
(4)替換法:可以將硬的、形變不明顯的施力物體用軟的、易產生明顯形變的物體來替換,看能否發生形狀的變化,若發生形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
2.彈力方向的確定
3.彈力大小的計算方法
(1)對有明顯形變的彈簧、橡皮條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計算。注意:x表示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形變量沒有超出彈性限度。
(2)對于難以觀察的微小形變,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運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來確定彈力大小。
例2 如圖所示,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受到的重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形變產生的
C.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都是彈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是書發生形變的原因 
解析 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與書受到的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A錯誤;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形變而產生的,是桌面發生形變的原因,B、D錯誤;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都是彈力,C正確。
例3 畫出下圖中物體A受力的示意圖(各接觸面均光滑)。
答案
例4 (2025·寧夏中衛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所示為一輕質彈簧的彈力大小隨長度變化的關系圖像(輕質彈簧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原長為6 cm
B.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00 N/m
C.彈簧兩端各加4 N拉力時,彈簧的長度為14 cm
D.彈簧的長度為0.16 m時彈力的大小為10 N
考點三 摩擦力
名稱 項目 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
定義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__________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力 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只有__________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的摩擦力,叫作靜摩擦力
相對滑動
1.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對比
相對運動
產生條件 ①接觸面______; ②接觸處有______; ③兩物體間有___________ ①接觸面______;
②接觸處有______;
③兩物體間有________________
大小、方向 大小:Ff=______ 方向:沿著接觸面,與受力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______ 大?。篲__方向:沿著接觸面,與受力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______
作用效果 總是阻礙物體間的_________ 總是阻礙物體間的________________
粗糙
壓力
相對滑動
粗糙
壓力
相對運動趨勢
μF壓
0
Fmax
相反
相反
相對運動
相對運動趨勢
2.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計算公式Ff=μF壓中μ為比例常數,稱為動摩擦因數,其大小與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說明:最大靜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動摩擦力Ff。
1.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受靜摩擦力。(  )
2.接觸處的摩擦力一定與彈力方向垂直。(  )
3.兩物體接觸處的彈力增大時,接觸面間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  )



1.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
(1)假設法
(2)狀態法:根據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
(3)牛頓第三定律法:先確定受力較少的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據“力的相互性”確定另一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
2.求解摩擦力的技巧
例5 如圖甲、乙所示,物體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力F方向勻速運動,圖乙中斜面體固定不動,關于物體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乙中物體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與力F相同
B.圖甲、乙中物體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與力F相反
C.圖甲、乙中物體P均不受摩擦力
D.圖甲中物體P不受摩擦力,圖乙中物體P受摩擦力,且方向與力F方向相同
解析 在題圖甲中,P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為零,所以P不受摩擦力;在題圖乙中,假設P不受摩擦力,P將相對Q沿斜面向下運動,因此P受與力F方向相同的摩擦力。D正確。
例6 (多選)一重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  )
A.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35 N
B.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30 N
C.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5
D.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求解摩擦力時的四點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質,因為一般只有滑動摩擦力才能利用公式Ff=μF壓計算,靜摩擦力通常只能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求解。
(2)公式Ff=μF壓中,F壓為兩接觸面間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沒有必然關系,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速度的大小無關,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也無關。
(4)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與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共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牡丹江市| 南阳市| 澎湖县| 广安市| 扶余县| 阜新| 漳平市| 宁强县| 米泉市| 定边县| 隆林| 凤冈县| 康定县| 靖西县| 郓城县| 平阳县| 卢龙县| 昆明市| 灯塔市| 霍州市| 海口市| 湘西| 垣曲县| 濮阳市| 兴义市| 华阴市| 双江| 辽阳县| 江津市| 水富县| 墨竹工卡县| 扬州市| 繁峙县| 和林格尔县| 昆山市| 福泉市| 忻州市| 扶绥县| 本溪|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