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類形 常見突變情形“靜靜”突變 物體在靜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其他力的合力發生變化時,如果物體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通常將發生突變“動靜”突變 在滑動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物體突然停止相對滑動,但仍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將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突變”成靜摩擦力“靜動”突變 物體在靜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當其他力變化時,如果物體不再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將“突變”成滑動摩擦力“動動”突變 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當兩物體間的壓力發生變化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之改變;或者兩物體達到共同速度后相對滑動方向發生變化,滑動摩擦力的方向隨之改變例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物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緊貼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狀態。自t=0時刻起F隨時間均勻減小,直至t2時刻減為零,重力加速度為g,關于小物塊所受摩擦力f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下列可能正確的是( )[答案] B[解析] 開始時小物塊靜止,在豎直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知,小物塊受靜摩擦力作用,且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靜=mg,隨著F逐漸減小,小物塊與墻壁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也逐漸減小,當其小于物塊重力時突變為滑動摩擦力,而且此時的滑動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靜摩擦力,即略小于小物塊的重力,物塊開始運動后,根據f=μF,可知當F隨時間均勻減小到零時,滑動摩擦力f隨時間均勻減小到零。故選B。跟進訓練 (2025·廣東省東莞市東莞外國語學校高三上9月月考)如圖所示,用由零逐漸增大的力F,將一重力為G的物體壓在粗糙的豎直墻上,下面四幅圖中哪一個能正確地表示物體所受摩擦力f與作用力F之間的函數關系( )答案:B解析:開始時F較小,墻對物體的彈力FN=F較小,物體所受最大靜摩擦力小于物體的重力,物體加速下滑,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f滑=μFN=μF,即f滑與F成正比。當滑動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相等后,隨著F繼續增大,滑動摩擦力繼續增大,滑動摩擦力大于重力,物體開始減速下滑,直到物體的速度減為0,滑動摩擦力突變為靜摩擦力,此時靜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相等,F繼續增大,靜摩擦力保持不變。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課時作業[A組 基礎鞏固練]1.下列關于重力和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產生的吸引力B.物體靜止時,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C.用細線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物體的重心一定在懸線所在的直線上D.重心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故重心一定在物體上答案:C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產生的,是物體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兩者一般不相等,A錯誤。壓力和重力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力,B錯誤。由平衡條件知,被細線懸掛的物體靜止時,細線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線上,則一定在懸線所在的直線上,C正確。重心的位置跟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但不一定在物體上,如折彎成直角的均勻直桿,D錯誤。2.足球運動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如圖所示為四種與足球有關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圖中,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相互接觸的兩個足球會受到相互作用的彈力C.丙圖中,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個力的作用D.丁圖中,落在球網中的足球受到彈力是由于足球發生了形變而產生的答案:C解析:甲圖中,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平衡,但支持力不是重力,故A錯誤;乙圖中,假設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相互接觸的兩個足球受到相互作用的彈力,則任意一個足球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這個彈力,不能保持靜止,故假設不成立,即兩個足球間沒有相互作用的彈力,B錯誤;丙圖中,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重力、草地的支持力和人腳的壓力3個力的作用,故C正確;丁圖中,落在球網中的足球受到彈力是由于球網發生了形變而產生的,故D錯誤。3.(2025·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高三上期初適應性考試)圖中各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圖中畫出了小球A所受彈力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答案:C解析:一般來講輕質桿對物體的彈力不一定沿著桿的方向,A項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桿的彈力且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彈力應豎直向上,A錯誤;B項中因為右邊的繩豎直,如果左邊的繩有拉力的話,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小球A不會靜止,所以左邊的繩沒有拉力,故B錯誤;球面與球面接觸處的彈力方向為過接觸點垂直于公切面(即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指向受力物體,故C正確,D錯誤。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以“龍行龘龘,欣欣家國”為主題。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如圖所示,書法家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為防打滑,他在白紙的左側靠近邊緣處用鎮紙壓住。書寫“龍”字“一”這一筆畫時,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鎮紙和白紙都保持靜止,則( )A.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B.白紙對鎮紙的摩擦力向右C.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D.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小于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白紙相對毛筆向左運動,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右,故A錯誤;若白紙對鎮紙有摩擦力,因鎮紙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則鎮紙無法處于平衡狀態,故白紙對鎮紙沒有摩擦力作用,故B錯誤;對白紙受力分析,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與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二力平衡,則結合A項分析知,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等于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5.(2023·山東高考)餐廳暖盤車的儲盤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彈簧等間距豎直懸掛在水平固定圓環上,下端連接托盤。托盤上疊放若干相同的盤子,取走一個盤子,穩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已知單個盤子的質量為300 g,相鄰兩盤間距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A.10 N/m B.100 N/mC.200 N/m D.300 N/m答案:B解析:由題知,取走一個盤子,穩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則說明一個盤子的重力可以使三根彈簧均發生相鄰兩盤間距的形變,即有mg=3kx,式中m=300 g,x=1.0 cm,解得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k=100 N/m,故選B。6.(2024·江蘇省宿遷市高三一模)運動員以圖示的姿勢靜止于水平地面上,則運動員( )A.一定受到摩擦力B.對地面的壓力就是重力C.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腳掌形變產生的答案:C解析:運動員靜止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知運動員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錯誤;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與運動員的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不能說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就是重力,故B錯誤;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變產生的,故D錯誤。7.一本書重約6 N,有424頁,書本正面朝上?,F將一張A4紙夾在106~107頁間,A4紙能夠覆蓋幾乎整個書頁,如圖所示。若要將A4紙抽出,至少需用約1 N的拉力。不計書皮及A4紙的質量,則A4紙和書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接近( )A.0.33 B.0.45C.0.56 D.0.67答案:A解析:A4紙正反兩面均受到與之接觸的書頁的滑動摩擦力,因為不計書皮及A4紙的質量,所以兩個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均為Ff=μ·G,式中G=6 N,又由平衡條件得最小拉力F=2Ff,聯立解得A4紙和書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33,故選A。8.如圖所示,質量為1 kg的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從t=0開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時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g取10 m/s2,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f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答案:A解析:物體從t=0開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μmg=0.2×1×10 N=2 N,方向水平向左,為負值。當物體的速度減為零時,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Ffm=μmg=2 N,因為F<Ffm,所以物體不能被拉動而處于靜止狀態,受到靜摩擦力作用,其大小為|Ff|=F=1 N,方向水平向右,為正值。故A正確。9.(2025·寧夏中衛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B受到大小為20 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物體C受到大小為5 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2的作用,三者均處于靜止狀態,則( )A.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與物體C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15 NC.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與物體C之間無摩擦力答案:B解析:假設物體B對物體A有摩擦力作用,因水平方向沒有其他力與之平衡,A將無法保持靜止,故假設不成立,即物體B對物體A沒有摩擦力作用,A錯誤;對A、B、C整體分析,由于F1=20 N>F2=5 N,由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物體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f1=F1-F2=15 N,B正確,D錯誤;對A、B整體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知,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錯誤。[B組 綜合提升練]10.(2024·遼寧省沈陽市高三下三模)“雪龍2號”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層中連續破冰前行。破冰船前行過程中,在船頭相對冰層滑動時,碎冰塊對船體彈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答案:A解析:碎冰塊對船體的彈力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摩擦力方向過接觸點平行于接觸面,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故選A。11.(2024·安徽省安慶市高三下二模)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力傳感器通過細繩與一質量為3.5 kg的物塊連接,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開始時細繩伸直且水平?,F水平向左拉長木板,傳感器記錄的細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動長木板的最大拉力為10 NB.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2C.長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是7 ND.增大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圖線對應的峰值增大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物塊始終處于靜止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題圖乙顯示的細繩拉力F的數值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則物塊對長木板的摩擦力也與F大小相等,而長木板還要受到來自桌面的摩擦力,且兩個摩擦力均水平向右,故拉動長木板的最大拉力大于題圖乙中F的最大值,即大于10 N,故A錯誤;由題圖乙知,物塊與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7 N,而長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由題給條件不能求出,故C錯誤;由平衡條件可知,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彈力FN=m物g=35 N,則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2,故B正確;由A項分析知,圖線對應的峰值是物塊和長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塊和長木板間的彈力及材料、粗糙程度決定,與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無關,故D錯誤。12.如圖,兩個彈簧的質量不計,勁度系數分別為k1、k2,它們一端固定在質量為m的物體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在Q、P點,當物體平衡時上面的彈簧處于原長。若把固定的物體換為質量為2m的物體(彈簧不變,且彈簧的形變均在彈性限度內),當物體再次平衡時,物體比第一次平衡時的位置下降了x,則x為( )A. B.C. D.答案:A解析:當物體的質量為m時,下方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x1=;當物體的質量變為2m時,物體比第一次平衡時的位置下降了x,則此時上方彈簧伸長的長度為x,下方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x1+x,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條件得k2x+k1(x1+x)=2mg,聯立解得x=,故A正確,B、C、D錯誤。[C組 拔尖培優練]13.學校所使用的答題卡掃描機如圖所示,滾輪壓緊答題卡后不斷轉動帶動答題卡進入掃描機。假設每張答題卡質量均相等,滾輪與所接觸的答題卡間始終無相對滑動,答題卡之間、答題卡與底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在掃描第1張答題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1張答題卡受到滾輪的摩擦力方向與答題卡運動方向相反B.第2張答題卡到最后一張答題卡都不可能相對底板發生滑動C.第3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摩擦力大于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摩擦力D.滾輪與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小于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第1張答題卡在滾輪帶動下才能進入掃描儀,則第1張答題卡受到滾輪的摩擦力方向與答題卡運動方向相同,A錯誤;因為答題卡之間、答題卡與底板之間的接觸面,越向下彈力越大,又動摩擦因數均相同,則越向下最大靜摩擦力(或滑動摩擦力)越大,故分析可知,第2張答題卡到最后一張答題卡都不可能相對底板發生滑動,對第2張答題卡由平衡條件知,第3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靜摩擦力等于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滑動摩擦力,B正確,C錯誤;設滾輪對第1張答題卡的壓力大小為FN,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壓力大小為FN′,滾輪與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分析知滾輪對第1張答題卡的靜摩擦力f1大于第2張答題卡對第1張答題卡的最大靜摩擦力f2,即f1>f2,又f1≤μ1FN,f2=μ2FN′,FNμ2,D錯誤。1(共34張PPT)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1講 重力、彈力、摩擦力微專題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目錄2課時作業1微專題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微專題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類形 常見突變情形“靜靜”突變 物體在靜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其他力的合力發生變化時,如果物體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通常將發生突變“動靜”突變 在滑動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物體突然停止相對滑動,但仍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將不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突變”成靜摩擦力“靜動”突變 物體在靜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當其他力變化時,如果物體不再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則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將“突變”成滑動摩擦力“動動”突變 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當兩物體間的壓力發生變化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之改變;或者兩物體達到共同速度后相對滑動方向發生變化,滑動摩擦力的方向隨之改變例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物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緊貼在豎直墻壁上保持靜止狀態。自t=0時刻起F隨時間均勻減小,直至t2時刻減為零,重力加速度為g,關于小物塊所受摩擦力f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下列可能正確的是( )解析 開始時小物塊靜止,在豎直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知,小物塊受靜摩擦力作用,且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靜=mg,隨著F逐漸減小,小物塊與墻壁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也逐漸減小,當其小于物塊重力時突變為滑動摩擦力,而且此時的滑動摩擦力略小于最大靜摩擦力,即略小于小物塊的重力,物塊開始運動后,根據f=μF,可知當F隨時間均勻減小到零時,滑動摩擦力f隨時間均勻減小到零。故選B。跟進訓練 (2025·廣東省東莞市東莞外國語學校高三上9月月考)如圖所示,用由零逐漸增大的力F,將一重力為G的物體壓在粗糙的豎直墻上,下面四幅圖中哪一個能正確地表示物體所受摩擦力f與作用力F之間的函數關系( )解析:開始時F較小,墻對物體的彈力FN=F較小,物體所受最大靜摩擦力小于物體的重力,物體加速下滑,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f滑=μFN=μF,即f滑與F成正比。當滑動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相等后,隨著F繼續增大,滑動摩擦力繼續增大,滑動摩擦力大于重力,物體開始減速下滑,直到物體的速度減為0,滑動摩擦力突變為靜摩擦力,此時靜摩擦力與重力大小相等,F繼續增大,靜摩擦力保持不變。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課時作業[A組 基礎鞏固練]1.下列關于重力和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產生的吸引力B.物體靜止時,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C.用細線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物體的重心一定在懸線所在的直線上D.重心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故重心一定在物體上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產生的,是物體所受地球的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兩者一般不相等,A錯誤。壓力和重力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力,B錯誤。由平衡條件知,被細線懸掛的物體靜止時,細線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線上,則一定在懸線所在的直線上,C正確。重心的位置跟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但不一定在物體上,如折彎成直角的均勻直桿,D錯誤。2.足球運動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如圖所示為四種與足球有關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圖中,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相互接觸的兩個足球會受到相互作用的彈力C.丙圖中,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個力的作用D.丁圖中,落在球網中的足球受到彈力是由于足球發生了形變而產生的解析:甲圖中,靜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平衡,但支持力不是重力,故A錯誤;乙圖中,假設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相互接觸的兩個足球受到相互作用的彈力,則任意一個足球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這個彈力,不能保持靜止,故假設不成立,即兩個足球間沒有相互作用的彈力,B錯誤;丙圖中,踩在腳下且靜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重力、草地的支持力和人腳的壓力3個力的作用,故C正確;丁圖中,落在球網中的足球受到彈力是由于球網發生了形變而產生的,故D錯誤。3.(2025·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高三上期初適應性考試)圖中各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圖中畫出了小球A所受彈力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解析:一般來講輕質桿對物體的彈力不一定沿著桿的方向,A項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桿的彈力且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彈力應豎直向上,A錯誤;B項中因為右邊的繩豎直,如果左邊的繩有拉力的話,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小球A不會靜止,所以左邊的繩沒有拉力,故B錯誤;球面與球面接觸處的彈力方向為過接觸點垂直于公切面(即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指向受力物體,故C正確,D錯誤。4.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以“龍行龘龘,欣欣家國”為主題。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如圖所示,書法家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為防打滑,他在白紙的左側靠近邊緣處用鎮紙壓住。書寫“龍”字“一”這一筆畫時,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鎮紙和白紙都保持靜止,則( )A.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B.白紙對鎮紙的摩擦力向右C.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D.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小于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解析: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白紙相對毛筆向左運動,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右,故A錯誤;若白紙對鎮紙有摩擦力,因鎮紙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則鎮紙無法處于平衡狀態,故白紙對鎮紙沒有摩擦力作用,故B錯誤;對白紙受力分析,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與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二力平衡,則結合A項分析知,桌面對白紙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等于毛筆對白紙的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5.(2023·山東高考)餐廳暖盤車的儲盤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彈簧等間距豎直懸掛在水平固定圓環上,下端連接托盤。托盤上疊放若干相同的盤子,取走一個盤子,穩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已知單個盤子的質量為300 g,相鄰兩盤間距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A.10 N/m B.100 N/mC.200 N/m D.300 N/m解析:由題知,取走一個盤子,穩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補平,則說明一個盤子的重力可以使三根彈簧均發生相鄰兩盤間距的形變,即有mg=3kx,式中m=300 g,x=1.0 cm,解得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k=100 N/m,故選B。6.(2024·江蘇省宿遷市高三一模)運動員以圖示的姿勢靜止于水平地面上,則運動員( )A.一定受到摩擦力B.對地面的壓力就是重力C.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腳掌形變產生的解析:運動員靜止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知運動員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錯誤;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與運動員的重力是不同性質的力,不能說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就是重力,故B錯誤;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變產生的,故D錯誤。7.一本書重約6 N,有424頁,書本正面朝上。現將一張A4紙夾在106~107頁間,A4紙能夠覆蓋幾乎整個書頁,如圖所示。若要將A4紙抽出,至少需用約1 N的拉力。不計書皮及A4紙的質量,則A4紙和書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接近( )A.0.33 B.0.45C.0.56 D.0.678.如圖所示,質量為1 kg的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從t=0開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時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g取10 m/s2,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f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解析:物體從t=0開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μmg=0.2×1×10 N=2 N,方向水平向左,為負值。當物體的速度減為零時,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Ffm=μmg=2 N,因為F<Ffm,所以物體不能被拉動而處于靜止狀態,受到靜摩擦力作用,其大小為|Ff|=F=1 N,方向水平向右,為正值。故A正確。9.(2025·寧夏中衛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B受到大小為20 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物體C受到大小為5 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2的作用,三者均處于靜止狀態,則( )A.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與物體C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15 NC.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與物體C之間無摩擦力解析:假設物體B對物體A有摩擦力作用,因水平方向沒有其他力與之平衡,A將無法保持靜止,故假設不成立,即物體B對物體A沒有摩擦力作用,A錯誤;對A、B、C整體分析,由于F1=20 N>F2=5 N,由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物體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f1=F1-F2=15 N,B正確,D錯誤;對A、B整體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知,物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錯誤。[B組 綜合提升練]10.(2024·遼寧省沈陽市高三下三模)“雪龍2號”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層中連續破冰前行。破冰船前行過程中,在船頭相對冰層滑動時,碎冰塊對船體彈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解析:碎冰塊對船體的彈力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摩擦力方向過接觸點平行于接觸面,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故選A。11.(2024·安徽省安慶市高三下二模)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力傳感器通過細繩與一質量為3.5 kg的物塊連接,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開始時細繩伸直且水平?,F水平向左拉長木板,傳感器記錄的細繩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動長木板的最大拉力為10 NB.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是0.2C.長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滑動摩擦力是7 ND.增大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圖線對應的峰值增大A.第1張答題卡受到滾輪的摩擦力方向與答題卡運動方向相反B.第2張答題卡到最后一張答題卡都不可能相對底板發生滑動C.第3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摩擦力大于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摩擦力D.滾輪與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小于答題卡之間的動摩擦因數[C組 拔尖培優練]13.學校所使用的答題卡掃描機如圖所示,滾輪壓緊答題卡后不斷轉動帶動答題卡進入掃描機。假設每張答題卡質量均相等,滾輪與所接觸的答題卡間始終無相對滑動,答題卡之間、答題卡與底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在掃描第1張答題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解析:由題意知,第1張答題卡在滾輪帶動下才能進入掃描儀,則第1張答題卡受到滾輪的摩擦力方向與答題卡運動方向相同,A錯誤;因為答題卡之間、答題卡與底板之間的接觸面,越向下彈力越大,又動摩擦因數均相同,則越向下最大靜摩擦力(或滑動摩擦力)越大,故分析可知,第2張答題卡到最后一張答題卡都不可能相對底板發生滑動,對第2張答題卡由平衡條件知,第3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靜摩擦力等于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滑動摩擦力,B正確,C錯誤;設滾輪對第1張答題卡的壓力大小為FN,第1張答題卡對第2張答題卡的壓力大小為FN′,滾輪與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答題卡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分析知滾輪對第1張答題卡的靜摩擦力f1大于第2張答題卡對第1張答題卡的最大靜摩擦力f2,即f1>f2,又f1≤μ1FN,f2=μ2FN′,FNμ2,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講 微專題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docx 第1講 微專題 摩擦力的突變問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