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運動》第一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教學目標:1 .通過動畫或地球儀演示,說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及速度的變化。2 .通過觀察或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特征,分析說明地球公轉的特點。3 .分析說明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成因和運動規律。4 .嘗試從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養成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地理問題,你觀察思考過嗎?1、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怎么造成的,是自轉還是公轉現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周期為一天,導致天空中太陽每天東升西落。2、放暑假和放寒假時,白天一樣長嗎?暑假比寒假,白天長,這是地球公轉的結果,夏季晝長夜短,冬季晝短夜長。地軸北極星一、地球的自轉1、地球自轉的概念地球圍繞其自轉軸旋轉的運動。2.地軸:地球的自轉軸叫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線。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軸在宇宙空間的狀態是傾斜的,在運動中其方向和傾角保持不變。3、自轉方向(用地球儀演示)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做逆時針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做順時針旋轉。側視圖北半球俯視圖南半球俯視圖東經度增大的方向為地球自轉的方向,西經度減小的方向為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自轉方向的畫法:4.自轉速度(1)角速度:概念: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地球上除南北極點外的各個質點,都在各自的緯線圈上,以24小時為周期作圓周運動。NSAB角速度 = 360°/24小時= 15°/1小時。極點為零。(2)線速度:概念: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南北極點為0。緯度60度是赤道的一半。線速度緯度分布規律:發射航天器在低緯度地區比中高緯度地區有什么優勢 一般向哪個方向發射 為什么?想一想:低緯度地區自轉線速度大,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低緯度地區向東發射可獲得較大的初速度,節省燃料。o緯線圈地面地面上空根據自轉線速度含義和圖中演示,說出自轉線速度與海拔高度有什么關系?在緯度相同情況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轉線速度越大。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因素 影響 關系緯度 緯度相同,線速度相同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 海拔 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負相關正相關5.自轉周期(1)恒星日:時間:23時56分4秒(2)太陽日:意義:晝夜更替周期。由于所選參照物不同,地球的自轉周期分為恒星日和太陽日。以太陽外某一顆恒星為參照物。觀測者(p)兩次觀測到某恒星的時間間隔。意義: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時間: 24時觀測者兩次觀測到太陽的時間間隔。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大約每天公轉2575342千米。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平均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其他恒星與地球的距離都以“光年”為單位,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離地球約4.22光年遠,一光年等于94600億公里。相比恒星與地球的距離,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每天移動的距離,可以忽略不計。恒星日可以認為地球沒有公轉。所以圖中上部恒星可表示同一顆恒星。一天中,太陽日比恒星日比較,地球多自轉了約59ˊ角度, 多用了3分56秒時間,所以一個太陽日為24小時。知識點補充和上圖點撥Aαθ12提示:2、北極星高度角:北極星平行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即α角。1、地平面的繪制:過A點作A點與地心連線的切線。結論:北半球觀察北極星仰角=當地緯度數讀圖分析:在A地觀察北極星的仰角(高度角)與該地緯度的關系。α = 1 = θ在一個晴朗的夜晚,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拍攝團隊將相機對準北極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過長達6小時的曝光,得到一張絢麗的星軌照片。問題1:為什么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來都圍繞北極星附近作圓周運動?問題2: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與拍攝地點的緯度有什么關系?答案:地球自轉中心是地軸,而地軸一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所以拍攝的星軌繞北極星作圓周運動。答案:北極星相對地平線的高度=拍攝地點的緯度,緯度越高,北極星的高度越大,北極點北極星的高度最大為90°。公轉軌道從北極上空觀察從南極上空觀察二、地球的公轉二、地球的公轉1.定義: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運動。3.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從南極上空觀察,呈順時針。2.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太陽位于其中的一個焦點上。地球每年1月初經過近日點,7月初經過遠日點。5.公轉周期(一年):(1)恒星年:恒星年是以太陽外的某一顆恒星作參照物,公轉360度,時間為365天6時9分10秒。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2)回歸年:回歸年是以太陽為參照物,太陽直射點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為365天5時48分46秒。4.公轉速度:近日點時角速度和線速度都快,遠日點都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度/日。三、黃赤交角及影響1.黃赤交角的含義:地球自轉的軌道面叫赤道平面,公轉的軌道面叫做黃道,二者夾角為黃赤交角。目前為23°26′。黃赤交角是地球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相互疊加而成。2.黃赤交角的影響:黃赤交角決定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什么是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點有什么特殊地理意義?太陽直射點是太陽光線與地面垂直照射的地點。太陽直射點所在地區單位面積得到太陽熱量多,氣溫高太陽直射點位于太陽中心、地球中心的連線在地表的交點上,即位于黃道平面上。一年中,地球位于黃道平面不同位置,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位置不同。太陽直射點在南、北緯23°26'之間的往返運動,稱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周期就是一個回歸年。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0 。春分(3.21)●●●●●23 。26 ' N23 。26 ' S春分日和秋分日,直射點都位于赤道,不同點是春分過后直射點北移,秋分過后,直射點南移。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1)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大約每天移動多少緯度?春分到夏至歷時三個月(90天),移動的緯度數是23°26′,大約每天移動0.26°。大約每4天移動1 °。(2)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上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以北,南回歸線以南地區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兩次;一次;沒有直射。(3)春分點和秋分點把地球公轉軌道等分為兩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的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數為186天,冬半年的日數為179天,為什么?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經過遠日點,公轉速度較慢,所用時間長;冬半年,地球經過近日點,公轉速度較快,所用時間短,因此夏半年的日數比冬半年多。2020年6月23日上午9時43分許,是我國第55顆北斗衛星,即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的日子。位于大涼山腹地的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了世人矚目的焦點。在此前的20年,也是在這里,我國先后發射了54顆北斗衛星。(1)我國目前有四大航天發射基地,分別是山西太原、甘肅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與其他三個基地相比,文昌發射基地選址建設的最突出的優勢條件是什么?人類的航天發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緯度越低自轉線速度越大,越有利于發射。四大基地中,文昌的緯度最低,是其突出的優勢條件。復習思考之一(2)從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看,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點?四大航天發射基地的自轉角速度相等,均約為15°/時。(3)此次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第55顆北斗衛星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及公轉的線速度如何變化?此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正向遠日點靠近,線速度逐漸變慢。復習思考之二汕頭北回歸線標志塔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雞籠山南麓。塔的上部是一個直徑5米的空心地球模型,球心垂直貫穿一直徑40厘米、長5米的不銹無縫鋼管,可仰窺藍天;塔的下半部四面以“北”字形的鋼筋混凝土柱為依托;塔基是二層圓形平臺,平臺上從東向西用黑色大理石鋪設一道黑線,象征著北回歸線。當夏至正午時,立竿不見影,管窺睹驕陽,天象奇觀任由探究。(1)南北回歸線的緯度是根據什么確定的?因地球自轉與公轉的軌道平面不重合,二者之間存在著23°26′的夾角,由此確定了南北回歸線的緯度數。(2)站在北回歸線標志塔下,從立竿不見影到下次立竿不見影的時間間隔是多少?一個回歸年,即365天5時48分46秒。(3)游客參觀北回歸線標志塔時,在平臺上站在黑色大理石鋪設的黑線南北兩側時,正午影子朝向有何差異?站在黑線北側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始終朝北,而站在黑線南側的游客的正午影子一年中有時朝向北方,有時朝向南方。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征比較運動形式 自轉 公轉概念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逆時針;從南極上空俯視——順時針) 地軸空間指向 空間指向不變,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知識結構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