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卷——2025屆高考生物學考前沖刺卷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鐵死亡是一種新型的細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細胞內鐵離子積累引發脂質過氧化、活性氧自由基(ROS)大量累積。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鐵死亡在腫瘤抑制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OS可攻擊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產生更多ROSB.鐵死亡過程與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有關C.鐵死亡與細胞凋亡不同,其不受基因的調控D.可通過誘導癌細胞發生鐵死亡來進行腫瘤治療2.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大腦中X細胞合成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9(FGF9)是一種分泌蛋白,含量遠高于正常人,FGF9作用于靶細胞,能體現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如圖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①②表示細胞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器①、②和囊泡膜上的蛋白質種類相同B.囊泡所運輸的物質均被運輸到細胞外C.圖中囊泡能定向運輸的關鍵是囊泡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D.圖示過程所需的能量均由線粒體提供3.驅動蛋白-5(EG5)是一種在細胞有絲分裂時表達的紡錘體相關驅動蛋白,在維持紡錘體結構中起著重要作用。核蛋白UHRF1在細胞有絲分裂時催化EG5泛素化,進而調控細胞周期與細胞增殖,作用機制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EG5在分裂間期合成,僅在分裂前期發揮作用B.TPX2功能喪失不會影響減數分裂過程C.核蛋白UHRF1可為EG5泛素化修飾提供能量D.UHRF1蛋白缺失會導致染色體無法均等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4.來自腸道內的大腸桿菌能利用培養基中的葡萄糖進行發酵產生乳酸,同時還能產生甲酸、乙酸、琥珀酸等副產物,整個過程既產氣又產酸,過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大腸桿菌發酵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P最可能是丙酮酸B.酶1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中,酶2存在于線粒體內C.若采用浪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CO2,可觀察到溶液顏色從藍變綠再變黃D.若用重鉻酸鉀溶液檢測大腸桿菌無氧呼吸過程中是否有酒精生我,需要檢測試劑為酸性5.C/DboxsnoRNAs屬于核仁小RNA家族,因與腫瘤發生有關而被關注。它包含有兩個短的序列元件,即位于5'端的Cbox(RUGAUGA,R代表A或G)和3'端的Dbox(CUGA),主要負責rRNA加工過程中的甲基化。如圖所示-編碼C/DboxsnoRNAs的序列主要存在于某些基因的內含子區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C/DboxsnoRNAs中部分堿基配對形成氫鍵B.C/DboxsnoRNAs的堿基序列是唯一的C.C/DboxsnoRNAs的形成過程涉及磷酸二酯鍵的形成D.C/DboxsnoRNAs負責rRNA甲基化的過程中不改變tRNA堿基序列6.某二倍體動物的基因型為BbEe,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該動物的1個初級卵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1個E基因和1個e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該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a、b時期的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如圖所示。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時期細胞中可能不存在四分體B.b時期會出現等位基因的分離C.該初級卵母細胞可產生4種卵細胞D.處于a、b時期之間的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可以是n7.已知甲、乙兩種病獨立遺傳,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表示),且相關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甲病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縮、退化而不育。如圖是某家系關于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1與I-2個體的基因型均為AaB.同時考慮甲、乙兩種遺傳病,1-4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Y,也可能為AaBbC.若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基因重組的結果D.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4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為1/68.三葉蟲是寒武紀演化動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員之一,近期,我國在山東發現了五個三葉蟲屬的消化系統,時代均屬寒武紀苗嶺世。這些新標本保存較好,多數屬種保存了頭部消化系統,為了解三葉蟲消化系統尤其是頭部消化系統的結構提供了新信息。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利用化石可以確定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生物的種類及其形態、結構等特征B.三葉蟲消化系統的化石的發現能為研究三葉蟲的進化歷程提供直接的證據C.比較DNA分子和相關蛋白質分子的差異可揭示不同三葉蟲親緣關系的遠近D.比較解剖學發現三葉蟲和其他軟體動物形態差別大,說明它們沒有共同的祖先9.當給予同一神經元相同位置連續弱刺激,會累加達到閾電位,產生動作電位;在同一神經元的不同位置,同時給予多個弱刺激,也會累加達到閾電位,產生動作電位。如圖表示突觸前神經元動作電位個數與突觸后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情況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細胞上的鈉鉀泵消耗ATP將陽離子運入細胞以形成動作電位B.某刺激沒有引起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則神經元的膜電位不會發生變化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就會使突觸后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D.若圖中突觸前神經元動作電位個數進一步增加,則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峰值不變10.研究人員構建了某動物種群瞬時增長量與種群數量關系的模型,如圖所示。已知K值表示環境容納量,N值表示種群最低起始數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數量為b時,單位時間內新增個體數最大,此時增長速率也最大B.種群數量為c~d時,該種群因瞬時增長量為負值而必然走向消亡C.由題圖可知,該種群K值可嚴格判定為c且恒定不變D.該種群的N值為a時,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或等于死亡率11.一直以來角膜移植被認為存在“免疫赦免”,不產生排斥反應。但是最新研究表明,角膜移植也有一定概率產生排異。健康的角膜無血管和淋巴管,MHC低表達,但是血管化、多次移植等會打破“免疫赦免”狀態,導致排斥率明顯提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赦免”是角膜移植得以成功的條件之一B.移植的角膜被排斥主要是細胞免疫在發揮作用C.血管化使淋巴細胞和淋巴因子可以轉移至角膜,引起排異D.多次移植會導致機體產生大量抗體,殺死角膜細胞12.某茶園生態系統中存在一條食物鏈:茶樹→葉蟬→蜘蛛。葉蟬攝入能量的流動方向如圖所示,A~F表示能量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碳元素以CO2和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沿著茶樹→葉蟬→蜘蛛傳遞B.E為蜘蛛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C.第一、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E+F)/(A+C)×100%D.D+F是葉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13.為明確外源生長素吲哚乙酸對狗牙根在鉛(Pb)脅迫下的作用與機制,某研究小組以耐Pb植物狗牙根為實驗材料,對高Pb脅迫下的狗牙根葉面分別噴施3種不同濃度的(1、10、100mg·L-1)LAA,2種不同濃度(5、10mg·L-1)的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NPA),以葉面噴施蒸餾水為對照(CK),共6個處理組,噴施IAA與NPA對狗牙根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T3組植物干重比T2組低,可能是高濃度的生長素會誘導植物產生乙烯,抑制植物生長B.與對照組相比,葉片噴施IAA能提高狗牙根在Pb脅迫下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干重C.噴施NPA抑制生長素極性運輸后抑制了狗牙根的生長,且高濃度的抑制效果更強D.圖中當外源IAA濃度為10mg·L-1時,對狗牙根生長的促進效果最好14.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類多種疾病的重要診斷指標。研究者制備單克隆抗體用于快速檢測PTH,制備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②需在培養箱中提供一定濃度的CO2,其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B.過程①用化學方法誘導融合時可選用PEG,能得到三類兩兩融合的細胞C.將細胞甲在選擇培養基篩選獲得的雜交瘤細胞,注入小鼠腹腔即可生產抗PTH的抗體D.經過程③專一抗體檢測可獲得抗PTH的雜交瘤細胞15.土壤鹽漬化影響玉米生長發育。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耐鹽堿基因S導入不耐鹽堿玉米甲中,培育耐鹽堿玉米新品種,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圖(其中bar為抗除草劑基因,Tetr為四環素抗性基因Ampr氨節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③表示;部分操作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限制酶 BamH Ⅰ Bcl I Sma I Sau3A Ⅰ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A.根據基因表達載體的結構組成分析,Ti質粒中的CaMV35S可能是啟動子B.過程③應選用限制酶Bcl I和Sma I切割質粒C.后續應在添加四環素的選擇培養基上培養,但獲得的菌落不能確定是否含有重組質粒D.經檢測部分玉米幼苗不具有耐鹽堿能力,說明S基因沒有導入成功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11分)科學家將玉米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導入水稻后得到轉基因水稻,將轉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分別放在CO2濃度、溫度等均完全相同的多個透明密閉裝置內,氧氣初始濃度為amg/L,分別給予不同的光照強度,2h后測定裝置中氧氣含量,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過程中呼吸速率不變)。圖1是水稻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之間以及細胞器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圖2所示的實驗結果,PEPC_____(填“影響”或“不影響”)水稻的呼吸作用。圖2中光照強度為2klx時,兩種植株2h內的呼吸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丁”)光合速率。(2)限制A點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為______,限制B點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為______。(3)光照強度為12klx時,轉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野生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4)有同學認為,干旱環境對轉基因水稻光合作用(以氧氣釋放量為檢測指標)的影響比對野生型水稻的小,為探究該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請設計實騙,寫出實驗思路: ______。17.(11分)有研究表明,陳皮中的陳皮多糖TPPS可以通過上調CAT、SOD等抗氧化酶,下調MDA等氧化產物的生成,提高機體防御氧化應激的能力,減輕氧化損傷,保護并修護胰島β細胞,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為驗證陳皮多糖TPPS具有降血糖作用,完善實驗思路并進行分析與討論。實驗材料及用具:正常小鼠,糖尿病模型小鼠,生理鹽水,陳皮多糖TPPS,鹽酸二甲雙瓢生理鹽水溶液(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相應灌胃器材等。(1)實驗思路:①取生理狀況正常且相同的小鼠10只,編號為A組;生理狀況相同的糖尿病模型小鼠30只,隨機均分并編號為B、C、D組。②實驗處理:A組灌胃等量且適量的生理鹽水,作為空白對照組:B組________作為模型對照:C組______,作為陽性對照:D組________,作為實驗組。③每組均灌胃1次/天,連續28天,實驗期間每周對各組小鼠的________(填“空腹”或“餐后”)血糖進行一次測量和記錄,記錄血糖值并計算出該組血糖的平均值。④統計分析所得的實驗數據。(2)設計用于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3)分析與討論:①胰島素能促進肝臟細胞加速________和利用葡萄糖。通過實驗期間對小鼠日常生長狀況觀察可知,與A組小鼠相比,__________組小鼠飲食量和飲水量增多最明顯,墊料濕度大且日漸消瘦,其中墊料濕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②正常小鼠的血糖穩定依靠_________調節來實現,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B細胞可直接接受________和_________(填信息分子)的刺激,分泌胰島素。18.(10分)領域是指由個體、家庭等單位所占據的,并積極保衛不讓同種其他成員侵入的空間。如圖表示鳥類領域面積與體重、食性的關系。結合圖示,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鳥類主要作為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參與生態平衡的維持。調查食蟲鳥的種群密度時常采用___________法。利用主要食蟲鳥類來控制害蟲數量,屬于害蟲防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2)一定面積的領域能為鳥類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和___________。據圖分析,鳥類體重與領域面積之間的關系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3)鳥類通過___________(填“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或“信息傳遞”)來保衛領域,在領域中,鳥類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這是鳥類與___________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有利于___________。19.(11分)某種二倍體觀賞魚類屬于XY型性別決定生物,其尾鰭有多種,其中圓尾、扇尾和三角尾受到A/a、B/b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體上,B、b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對應的基因,且兩種隱性基因均純合時致死。科學家為研究三種尾鰭表型的遺傳機制,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表(F1隨機交配得到F2)。編號 母本表型 父本表型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甲 圓尾 三角尾 圓尾雄;扇尾雌=1:1 三角尾:圓尾:扇尾=1;3:3乙 三角尾 圓尾 扇尾雄:扇尾雌=1:1 三角尾:圓尾:扇尾=1:1:3(1)該種魚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內含有_______個染色體組,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______條X染色體。(2)雜交實驗甲和乙為______實驗,該實驗通常用于判斷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3)雜交實驗甲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扇尾的基因型有_____種,其中純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4)若用雜交實驗甲的F1雄性個體與雜交實驗乙的F1雌性個體交配,形成的F2中,三角尾個體所占的比例是_____;將F2中扇尾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則F3中扇尾雌所占的比例為______。20.(12分)番茄在低溫下運輸、儲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凍傷,影響番茄的品質??茖W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抗凍基因AFPs轉入番茄植株,培育抗凍番茄。操作過程如圖所示,如表為三種限制酶及其識別序列。(1)利用PCR擴增抗凍基因AFPs時,需要設計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設計的引物序列不能過短,原因是________。(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重組DNA的形成效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多選)A.適宜的外界條件B.目的基因的質量與濃度C.DNA連接酶的活性D.質粒的質量與濃度(3)經限制酶酶切后,目的基因和質粒存在_____種連接情況,為確定是哪種連接方式可用限制酶_______對重組質粒進行切割,再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分析產物大小,電泳結果出現長度為_____kb的片段的重組質粒即為所需基因表達載體。由于載體上的啟動子往往具有物種特異性,目的基因上游的啟動子應選擇______啟動子。(4)步驟②中通常利用_____法將抗凍基因AFPs導入番茄愈傷組織。在培養基中添加_______以便篩選出含抗凍基因的番茄愈傷組織。將番茄愈傷組織轉移到新的培養基上,主要通過調節培養基中的_______誘導形成再生植株。若要檢測番茄是否產生了抗凍蛋白,一般采用_____技術。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當ROS攻擊生物膜的組成成分磷脂分子時,產物同樣是ROS,A正確;由題干信息“鐵死亡是…大量累積”可知,細胞內鐵離子的積累涉及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屬于細胞膜的功能特性,B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鐵死亡屬于細胞程序性死亡,受基因的調控,C錯誤;鐵死亡在腫瘤抑制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可通過誘導癌細胞發生鐵死亡進行腫瘤治療,D正確。2.答案:C解析:第一步:分析圖示;第二步:解讀選項,判斷正誤圖中①表示粗面內質網,②表示高爾基體,細胞器①、②和囊泡的功能不同,其膜上蛋白質種類也不同,A錯誤;通過囊泡運輸的物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囊泡膜上的膜蛋白和脂質等,參與細胞器的組成并完成特定的細胞功能,另一類是囊泡包裹的內含物,如一些激素、酶等,這些物質有的分泌到細胞外,有的參與細胞內大分子物質的降解等,B錯誤;囊泡運輸包括囊泡形成、運輸和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其中囊泡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是囊泡定向運輸的關鍵,C正確;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需要能量,能量由細胞呼吸提供,細胞呼吸的場所為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D錯誤。3.答案:D解析:第一步:抓題干和圖示關鍵信息 第二步:分析選項 第三步:判斷正誤EG5在維持紡錘體結構中起著重要作用 細胞分裂前、中、后期都存在紡錘體,這些時期都需要EG5發揮作用 A錯誤TPX2是紡錘體裝配因子,參與維持紡錘體的正常結構 減數分裂過程也存在紡錘體結構, TPX2功能喪失會影響減數分裂過程 B錯誤核蛋白UHRF1催化蛋白EC5泛素化 UHRF1是酶,只起催化作用,不提供能量 C錯誤由圖可知,UHRF1蛋白缺失會使紡錘體裝配異常,影響染色體均等分配,D正確。4.答案:B解析:物質P作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核心物質,最可能為丙酮酸,A正確;大腸桿菌為原核生物,不含線粒體,故酶2不可能存在于線粒體中,B錯誤;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CO2時,隨CO2量增加,溶液pH下降,溶液顏色會從藍變綠再變黃,C正確;若要檢測大腸桿菌無氧呼吸過程中是否有酒精生成,需用酸性重鉻酸鉀試劑進行檢測,觀察其是否變成灰綠色,D正確。5.答案:B解析:由題圖可知,C/D box snoRNAs中部分堿基配對形成氫鍵,A正確。位于5'端的Cbox序列為RUGAUGA,R代表A或G,因此C/D box snoRNAs的堿基序列不唯一,B錯誤。編碼C/D box snoRNAs的基因轉錄時涉及磷酸二酯鍵的形成,C正確。甲基化不影響堿基序列,D正確。6.答案:C解析:減數分裂I后期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開,此時細胞中無四分體,A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E基因和e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導致E基因和e基因會在減數分裂Ⅱ后期發生分離,B正確。一個初級卵母細胞最多可產生一種卵細胞, C錯誤。處于a、b時期之間的時期可以是減數分裂Ⅱ前期和中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可以是n,D正確。7.答案:B解析:由題干信息甲病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縮、退化而不育可知,男性不會患甲病。分析題圖可知,I-1與I-2不患病,女兒Ⅱ-3患甲病,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錯誤;Ⅱ-4、Ⅱ-5不患病,生出患乙病兒子,即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已知Ⅲ-4為正常男性,同時考慮甲、乙兩種遺傳病,Ⅲ-4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Y,也可能為AaBb,B正確;基因重組發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間,乙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等位基因分離和受精作用的結果,不是基因重組的結果,C錯誤;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4個體的基因型為XBY,若該正常女性的基因型為XX,Ⅲ-4與其結婚,不會生出患乙病孩子,若該正常女性的基因型為XBXB,Ⅲ-4與其結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為1/4,由于不知道正常女性中XBXB和XBXb的占比,不能確定綜合概率,D錯誤。8.答案:D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利用化石可以確定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生物的種類及其形態、結構、行為等特征,A正確;三葉蟲消化系統的化石的發現能為研究三葉蟲的進化歷程提供直接的證據,因為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B正確;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點,又存在差異性,親緣關系越近,則DNA序列和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C正確;雖然三葉蟲和軟體動物在形態上差別很大,但有的結構和功能相似,這說明它們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來的,D錯誤。9.答案:D解析:當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通過協助擴散運入膜內,形成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A錯誤。據圖可知,沒有引起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的刺激也會使神經元的膜電位發生變化,B錯誤。突觸前膜釋放的興奮性神經遞質使突觸后膜形成的小電位累加達到閾電位后,才能使突觸后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C錯誤。動作電位的峰值由膜內外鈉離子濃度差決定,突觸后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后,突觸前神經元動作電位個數進一步增加,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峰值也不會增加,D正確。10.答案:A解析:種群數量為b時,瞬時增長量最大,單位時間內新增個體數最大,此時增長速率最大,A正確。種群數量大于c時,雖然種群瞬時增長量為負值,但種群不一定走向消亡,只是數量會減少,當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若環境等條件適宜,種群數量可能會趨于穩定,B錯誤。生態系統是動態變化的,環境容納量(K值)會受到食物、空間、天敵等多種因素影響而發生改變,不能嚴格判定為c且恒定不變,C錯誤。種群數量為a時,種群瞬時增長量為負值,D錯誤。11.答案:D解析:異體器官移植發生的排斥反應主要是細胞毒性T細胞參與的細胞免疫引起的,A、B正確;健康的角膜無血管和淋巴管,MHC低表達,而血管化使淋巴細胞和淋巴因子可以轉移至角膜,使機體發生細胞免疫,攻擊角膜細胞,C正確;抗體不能直接殺死細胞,D錯誤。12.答案:D解析:在茶樹→葉蟬→蜘蛛食物鏈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A錯誤。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E為蜘蛛的同化量,B錯誤。能量傳遞效率指相鄰營養級的同化量的比值百分比,第一、二營養級的同化量分別為A和E,二者之間的傳遞效率為E/A×100%,C錯誤。蜘蛛的糞便屬于葉蟬同化的能量,D和F都是葉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正確。13.答案:A解析:T3組植物干重比T2組低,但比CK組高,不能說明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A錯誤;據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葉片噴施IAA(T1、T2、T3)組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干重均更高,說明IAA能提高狗牙根在Pb脅迫下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干重,B正確;CK組與T4、T5組相比,噴施NPA抑制生長素極性運輸后植物干重下降,且高濃度NPA處理的T5組對狗牙根生長的抑制作用更強,C正確;在圖示的幾種外源IAA濃度下,外源IAA濃度為10g·L-1時對狗牙根生長的促進效果最好,D正確。14.答案:C解析:動物細胞需在95%空氣和5%CO2的培養箱中培養,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pH。過程①為兩種動物細胞融合,可選用化學方法誘導融合,PEG為融合劑,能得到B細胞一B細胞、骨髓瘤細胞一骨髓瘤細胞和B細胞一骨髓瘤細胞三類兩兩融合的細胞。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至少需要兩次對細胞進行篩選;第一次是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基上,將雜交瘤細胞篩選出來;由于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有很多種,因此第二次篩選的目的是通過專一抗體檢測陽性和克隆化培養,從很多種雜交瘤細胞中將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抗PTH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篩選出來。15.答案:D解析:根據基因表達載體的結構組成分析,在每個目的基因的前面要有啟動子,后面要有終止子,因此CaMV35S可能是啟動子。為了防止質粒自身環化,且將目的基因定向連接到質粒上,需要進行雙酶切;根據基因兩端的末端可知過程③可以選擇限制酶Bcl I和Sma I,也可以選擇Sam I和BamH I,但質粒中兩個標記基因Tetr和Ampr中都含有限制酶BamH I識別序列,所以選擇限制酶Bcl I和Sma I。據圖可知,目的基因和質粒連接后,破壞了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保留了四環素抗性基因,為了篩選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應在添加四環素的培養基上培養,但是含未重組Ti質粒的受體細胞也可以正常生長,所以培養后獲得的菌落不能確定是否含有重組質粒。經檢測部分玉米幼苗不具有耐鹽堿能力,也可能是S基因導入成功但沒有正常表達。16.(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不影響;大于(2)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3)大于;光照強度為12klx時,轉基因水稻裝置中的氧氣濃度大于野生型水稻裝置中的,說明轉基因水稻的凈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的,由于二者呼吸速率相同,所以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的(3分)(4)取轉基因水稻均分為甲、乙兩組,野生型水稻均分為丙、丁兩組,甲、丙置于干旱環境中,乙、丁置于正常環境中,記錄四組氧氣釋放量,比較甲、乙氧氣釋放量的差值與丙、丁氧氣釋放量差值的大小(3分)解析:(1)光照強度為0時,水稻細胞只能進行細胞呼吸,由于題中裝置的初始氧氣濃度都為amg/L,光照強度為0時,2h后裝置內的氧氣濃度都為bmg/L,說明二者消耗氧氣的速率相等(二者呼吸速率相同),PEPC不影響轉基因水稻的細胞呼吸。光照強度為2klx時,2h后裝置內的氧氣濃度均小于amg/L,說明這一時間段裝置內氧氣濃度下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A點光照不足,光照強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B點時光照充足,裝置中的二氧化碳被過度消耗,此時二氧化碳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3)光照強度為12klx時,轉基因水稻裝置中的氧氣濃度大于野生型水稻裝置中的,說明轉基因水稻的凈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的,由于二者呼吸速率相同,所以轉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的。(4)本實驗是探究干旱環境對轉基因水稻的光合作用影響大,還是對野生型水稻的影響大,實驗過程中應比較它們在干旱和正常環境中氧氣釋放量的差值。實驗思路見答案。17.(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灌胃等量且適量的生理鹽水;灌胃等量且適量鹽酸二甲雙胍生理鹽水溶液;灌胃等量且適量的陳皮多糖TPPS;空腹(2)不同溶液灌胃對小鼠血糖濃度影響記錄表0 1 2 3 4A組B組C組D組(3)①攝取、儲存;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濃度高,原尿中葡萄糖濃度高,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少,導致多尿癥狀②神經—體液;葡萄糖;神經遞質解析:(1)模型法分析該實驗過程。(2)根據實驗思路可知,每組均灌胃1次/天,連續28天,實驗期間每周對各組小鼠的空腹血糖進行一次測量和記錄,記錄其血糖值變化,因此表格數據是1周記錄一次,一共記錄5次實驗結果。(3)胰島素能促進肝臟細胞加速攝取、儲存(合成肝糖原)和利用葡萄糖。與A組小鼠相比,B組是糖尿病模型小鼠,且沒有用降糖物質處理,該組的血糖含量最高,糖尿病的癥狀最明顯,小鼠墊料濕度大的意思是尿多,其原因是原尿中葡萄糖濃度高,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少。胰島素的分泌決定于血糖濃度,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B細胞可直接受到高血糖的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血糖濃度升高也作用于胰島組織中的神經末梢或血管內的感受器,通過傳入神經傳至下丘腦血糖調節中樞,通過副交感神經分泌的神經遞質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因此血糖調節的方式是神經一體液調節。18.(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答案: (1)消費者;標記重捕;生物防治(2)食物(或能量);①領域面積隨其占有者的體重增大而擴大;②領域面積相同時,草食性鳥類體重比主要食蟲鳥類大;③主要食脊椎動物鳥類的領域面積較同樣體重的草食性鳥類大,且體重越大,這種差別也越大(2分)(3)信息傳遞;不同物種和無機環境充分利用環境資源解析:(1)鳥類主要作為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食蟲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故常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利用食蟲鳥防治害蟲屬于生物防治。(2)一定面積的領域能為鳥類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和食物(能量)。據題圖分析,鳥類體重與領域面積之間的關系是①領域面積隨其占有者的體重增大而擴大;②領域面積相同時,草食性鳥類體重比主要食蟲鳥類大;③主要食脊椎動物鳥類的領域面積較同樣體重的草食性鳥類大,且體重越大,這種差別也越大。(3)鳥類保衛領域與種內關系的調節有關,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的:鳥類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是鳥類與不同物種和環境之間協同進化的結果;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環境資源。19.(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4;0或2(2分)(2)正反交;某性狀的遺傳方式是細胞質遺傳還是細胞核遺傳、核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3)AAXbXb;4;1/6(4)1/7;16/35(2分)解析:(1)該二倍體觀賞魚類屬于XY型性別決定生物,可知體細胞有2個染色體組,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為4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0或2條X染色體。(2)雜交實驗甲和乙為正反交實驗,正反交實驗通常用于判斷某性狀的遺傳方式是細胞質遺傳還是細胞核遺傳,或判斷核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性染色體上。(3)第一步:提取題干中的信息圓尾、扇尾和三角尾受到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體上,B、b位于X染色體上,aaXbY、aaXbXb致死。第二步:根據雜交實驗結果進行推理分析F1表型有兩種,推測親本均為純合子(父本產生2種配子),已知aaXbY、aaXbXb致死,進一步分析雜交實驗結果如表。編號 母本表型 父本表型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甲 圓尾AAXbXb 三角尾aaXBY 圓尾雄(AaXbY):扇尾雌(AaXBXb)=1:1 致死(1 aaXbXb、1aXbY);三角尾(1 aaXBXb、1aaXBY):圓尾(3A_XbY3A_XbXb):扇尾(3A_XBXb3A_XBY)=1:3:3乙 三角尾aaXBXB 圓尾AAXbY 扇尾雄(AaXBY):扇尾攤(AaXBXb)=1:1 致死(1aaXbY);三角尾(1aaXBXB、1aaXBXb、1aaXBY):圓尾 (3A_XbY):扇尾(3A_XBXB、3A_XBXb、3A_XBY)=1:1:3第三步:根據以上分析,解答問題雜交實驗甲中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F2中扇尾的基因型(3A_XBXb、3A_XBY)有4種,其中純合子只有AAXBY,其比例是1/6。(4)雜交實驗甲的F1雄性個體(AaXbY)與雜交實驗乙的F1雌性個體(Aa XBXb)交配等同于甲組F1雌雄個體交配,形成的F2即為雜交實驗甲的F2,其中三角尾個體所占的比例是1/7。將F2中扇尾雌雄個體[(1AA2Aa)XBXb、(1AA、2Aa)XBY]隨機交配,產生的雌配子為(1/3AXB、1/3AXb、1/6aXB、1/6aXb),雄配子為(1/3AXB、1/3AY、1/6aXB、1/6aY),雌雄配子結合,利用棋盤法可知F3中扇尾雌(A_XBX-)所占的比例為(1/3+1/18+1/18)/(1-1/36)=16/35。雌配子1/3AXB 1/3AXb 1/6aXB 1/6aXb雄配子 1/3AXB 1/31/3AY1/6aXB 1/18 1/181/6AxY 1/36致死20.(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答案:(1)使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引物較短,特異性弱,導致同時擴增出目的基因和其他DNA片段(2分)(2)ABCD(3)2;BamH I和EcoR I;45(2分);番茄特異性(4)農桿菌轉化;潮霉素;(營養物質及)植物激素的種類和配比;抗原—抗體雜交解析:(1)擴增DNA片段時需設計引物,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夠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如果引物的脫氧核苷酸的序列過短,其特異性較弱,導致同時擴增出目的基因和其他DNA片段。(2)獲得重組DNA的過程中需要將目的基因片段和質粒載體進行連接,需要用到DNA連接酶,該酶促反應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因此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質量與濃度、DNA連接酶的活性、外界條件都是重組DNA形成效率的影響因素。(3)第一步:分析題圖和題表信息據圖和表可知,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酶切位點不同,但是BamH I和Bgl Ⅱ酶切后產生的黏性末端相同。質粒用BamH I酶切,目的基因兩側用BamH I和Bgl Ⅱ酶切,在構建重組質粒的過程中存在兩種情況。第二步:重組質粒部分片段的連接情況剖析情況一情況二為了確定是上述哪種情況,可用BamH I和EcoR I限制酶對重組質粒進行切割。若為情況一,則產生45kb片段;若為情況二,則產生20kb片段。根據目的基因的轉錄方向和重組質粒中啟動子和終止子的位置可確定,電泳結果出現長度為45kb片段的即為所需基因表達載體。由于目的基因要在番茄細胞中表達,因此應選擇番茄特異性啟動子,便于目的基因的表達。(4)步驟②中通常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抗凍基因AFPs導入番茄愈傷組織。重組質粒中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在培養基中添加潮霉素以便篩選出含抗凍基因的番茄愈傷組織。將番茄愈傷組織轉移到新的培養基上,主要通過調節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及)植物激素的種類和配比誘導形成再生植株。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是否翻譯出相應的蛋白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