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大連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考試(一)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共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原始農業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下面文物能反映我國原始農業發展狀況的是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B.河姆波遺址出土的稻谷C.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鼎D.商鞅銅方量2.《后漢書·班彪傳》記載:“漢承秦制,改立郡縣,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漢繼承的是A.分封制B.中央集權制C.科舉制D.三省六部制3。歷史社團組織“探古韻·尋華夏文明”活動,制作展板如下。據此判斷該展板的主題是曲轅犁·革新農拼促高產唐三彩·多彩工藝呈風華步拳圖·絹上繪就會盟景莫高窟·千年藝術藏珍寶A.唐代農業技術進步B.唐代手工業的興盛C.唐代藝術文化成就D.唐代社會繁榮氣象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4.下面是某同學整理歷史筆記時繪制的一鱺結構圖。其中★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唐朝中晚期、北方人口南南宋時期,中央的財效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收入。主要來自南方主題:★北宋時期,出現“蘇湖熱、天下足”的訪語。A.古代農業生產的發展B.古代北方人口的南遷C.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D.古代手工業發展繁榮5.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B.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C.鄭和率領船隊先后到達了亞洲和非洲D.清朝前期在商業活動中形成大的商幫6.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下列瓜于這一運動成果的是A.建立新式海軍B.創辦大生紗廠C.推行變法革新D.廢除八股取土7.近代中國,各種文化載體在傳播思想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下列為新文化運動提供重要思想陣地的是年青新!LJIEIIICA.《資政新箱)B.《申報》C.《革命軍》D.《新青年)8。“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剖據局面,…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材料中“重要的思想”是A.革命統一戰線思想B.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C.工農武裝割據思想D.進軍敵人力量薄羽地區策略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