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九年級學業水平階段素養測試歷史試題(時間:60分鐘分值: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1卷和第川卷兩部分。第1卷為選擇題50分:第‖卷為非選擇題50分;共100分。2.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按要求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3.第1卷必須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川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到答題區域,不得超出預留范圍。5.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均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要細心哦!)1.戰國時期的《墨子》一書中有大量的物理學知識。下列所示為《墨子》的部分內容,這說明百家爭鳴(,)原文:鑒團景一。譯文:正圓的鏡子,照出的影子集中、端正。原文:二臨鑒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說在寡區。1譯文:二人面對平鋪在地面上的鏡子站立,鏡中的影子是顛倒的,由于距離,鏡中影看上去比實體小,這是鏡子所能照的區域有限之故A.否定了傳統的禮樂制度B.推動了科技的發展C.標志著現代物理學誕生D.導致了思想的混亂2.案始皇時期,中央設丞相,掌管政事;設太尉掌管軍事;設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由皇帝裁決。這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權結構的特點是()A.分工明確且皇權獨尊B.相權與皇權爭斗激烈C.權力交叉且互相牽制D.結構完整且影響深遠3.東晉政府在浙江湖州筑獲塘,溉田千頃;宋政府在烏程修吳興塘,溉田二千余頃又在會稻一帶開墾湖田,“皆成良業”。由此看出,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是(A.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B.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C.歷代政府的農業政策D.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4.莒國古城舉辦“夢回大唐”演出活動,下面節目最有可能在哪一篇章出現(節目1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節目2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節目3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流。九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A.華夏文脈、中西樞紐B.民族交融、兼收并蓄C.千年遺寶、華彩復現D.中外交往、繁榮開放5.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如圖一是現存于上海博物館,至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版印廣告物(公元960-1127年),圖中可獲取的準確歷史信息是(濟南劉家針鋪制版印話A.唐代蔡侯紙活印廣告B.廣告出自《農政全書》C.廣告出自《天工開物》D.宋代的雕版印刷廣告6.如圖反映了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的路線,根據地圖可知鄭和完成這一航海壯舉得益于()藍見秋第七發下有婚團2.1-4四:去程B止時網1-14加.7道影止時同年麥直執A.明朝雄厚的國力B.亞非國家友好幫助C.科學的航海知識D.船員們的默契配合7.近代史上某一條約的簽訂,列強采取了所謂的“保全政策”,但當時就有先進的中國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滅國之實”。此條約名稱和“保全政策”的內涵是()A.《南京條約》:取得領事裁判權、租界等特權B.《北京條約》:侵華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C.《馬關條約》:將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D.《辛丑條約》: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為在華代理人8.1916年,張鵬想在如圖雜志發表時事評論。你若是編輯,會建議他撰寫()A.儒家思想處于正統地位B.君主立憲是時代的潮流C.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D.反對吃人的封建禮教19.“因辛亥革命,中國人的腦袋與雙膝不再為磕頭而準備著,而是為思考問題、為走路而準備著。”其含義是辛亥革命(九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