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沂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歷史2025.5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是生產分工與階級分化。下列某遺址出土的器物組合中,最能反映這一特征的是A.石斧、石鑿、礪石B.玉料、玉芯、石鉆C.陶紡輪、骨針、蚌飾D.玉鉞、玉斧、玉璧2.漢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大臣桑弘羊提出“富國何必用本農,足農何必以井田”“財物流通,有以均之。是以多者不獨衍,少者不獨饉”的主張。其意在強調A.工商皆本的合理性B.資源調配的重要性C.富國富民的必要性D.鹽鐵官營的可能性3.宋代《四明義田記》碑刻記載:鄉紳“置田千畝,歲收助婚嫁、濟疾病”;《名公書判清明集》中多個判例強調“宗族相濟,官不過問”。這體現出宋代A.政府忽視社會保障與救濟B.鄉紳主導地方治理C.民間救濟與宗族倫理結合D.土地兼并得到緩解4.表1是明代思想領域部分內容的記載。這折射出當時表1內容出處王陽明講學于白鹿洞書院,倡“心即理”,弟子編《傳習錄》刊行,士《白鹿洞書院志》子“翕然從之”知府毀陽明祠,禁“偽學”,稱“守程朱方為正道”,逮捕講學儒生三《紹興府志·學校》十余人李贄刊刻《焚書》,書商“私印千冊,鬻于江南”,巡撫以“倡亂俗”下《泰州巡撫禁書令》令禁毀A.思想鉗制禁錮文化發展B.程朱理學逐漸失去活力C.西學傳播侵襲傳統觀念D.市民文化沖擊主流思想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5.清末,有軍機大臣奏稱:“仰見朝廷振興商政…臣維農工為商務之本,而商之懋遷,全賴農之物產、工之制造。”這反映了A.清末經濟政策的嬗變B.重農抑商思想的延續C.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D.近代民族危機的緩解6.1923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在上海正式創刊。圖1所列為該刊主要內容。可見,此時共青團的工作重心是(1)青年學生運動。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學生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做斗爭,堅持理想信念和革命教育:(2)青年工人運動。堅持經濟斗爭,維護工人基本權益,引導工人參加反帝愛國運動:(3)青年農民運動。引導青年農民參與土地革命和反土豪劣紳運動,幫助建立農民協會;(4)青年婦女運動。引導婦女樹立在社會、家庭上的獨立地位,促進婦女個性解放。圖1A.增強國人民主意識B.激發群眾愛國熱情C.倡導構建理想社會D.提升青年群體覺悟7.圖2所示為某時段的日本侵華和中國人民的抗爭形勢示意圖。此時段應為某某年前日軍侵占區某某年后日軍侵占區日軍登陸作戰方向日軍人侵路線重慶@長沙圖2A.1931-1935年B.1935-1937年C.1937一1941年D.1942-1945年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臨沂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5評分說明:非選擇題部分,若考生答案與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但不得超過本題所分配的分數。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D2.B3.C4.B5.A6.D7.C8.D9.B10.D11.A12.A13.C14.B15.C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3分)(1)方正對稱:城市布局規整,以皇城為中心對稱分布,(2分)注重實用:坊市劃分便于治安管理,龍首渠等水利系統解決城市供水問題。(2分)重視秩序:中軸線布局、九宮構圖體現秩序觀念,(2分)(若從其他角度闞述,言之有理,可的情給分)(2)歷史因素:延續關中作為政治巾心的傳統政治因素:國家統一,皇權強化軍事因素:防御北方政權威脅的需求經濟因素:國力強盛,關中地區資源豐文化因素:儒家禮制與法家秩序等多種思想的影響地理因素:關中平原的地理優勢。個人因素:帝王、設計及建造者等個人意愿不同程度的影響。(7分,答出四,點即可)17.(14分)《點石齋畫報》對李鴻章赴日議和的描述回避中國戰敗的事實。當時中國剛剛戰敗,畫報有意維護清政府形象,也一定程度體現了當時國人在對日關系中的優越感,此敘述帶有明顯的主觀意圖,與歷史真相存在一定偏差。(4分)傅斯年在《東北史綱》中強調甲午戰敗是奇恥大辱,認為日本取勝在于制度與國民精神,呼吁中國革新政制,喚醒國民。當時正值日本侵華加劇,東北淪陷,其歷史敘述服務于抗戰時期救亡圖存的時代需求,意圖通過歷史反思激發民族意識。(4分)陳旭麓將甲午戰爭視為中國近代化的轉折點,關注戰爭對民族意識覺醒和政治變革的推動作用。這是在現代學術背景下,從社會轉型和現代化視角解讀歷史事件,其敘述體現歷史試題答案第1頁(共3頁)了學術研究發展對歷史認知的影響。(4分)總之,歷史敘述受敘述者立場、時代背景和史學觀念的深刻影響。因此,還原歷史真相需綜合分析多元史料,辨析不同敘述背后的主客觀因素,避免單一視角的局限性。(2分)18.(13分)(一)信息提取信息舉例:(1)材料一:華為創立之初代理其他公司產品,1990年開始自主研發,之后實行國際化戰略,交換機技術逐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5G技術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2)材料二:1996一2015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銷售收入、海外銷售占比整體快速增長。層次要求:層次1:提取信息不夠完整,只能從材料中獲取部分有效信息:層次2:提取信息比較全面,并能對信息進行合理地分類歸納。(二)歷史闡述闡述角度:(1)結合1987作以米我國改革放歷程、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經濟全球化等史實,從華為發展的時代背景的角度闡述:(2)結合華為重視創新研發、技術不斷進步、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等信息,從科技研發與企業發展的關系角度闡述:(3)綜合華為發展歷程和其產生的巨人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等信總,從發展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現實意義角度闡述。(若從其他角度闡述,言之有理,可的情給分)層次要求:(按照不同層級對每個角度的闞述進行評價)層次1:能在歷史信息和相關歷史現象之間建立起簡單聯系,并進行簡要說明:層次2:能結合時代背景,在歷史信息和相關廳史現象之間建立起密切聯系,并在歸納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完整、充分的闡釋說明。(三)歷史表述層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詞不達意:層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夠清晰,語言不夠流暢:層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語言流暢。(四)示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逐步打破計劃經濟體制束縛,鼓勵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在此背景下,民營科技企業華為創立。20世紀9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改革進入新階段,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華為開始自主研發PBX技術,正是響應國家科技創新號召的體現。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華為開歷史試題答案第2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臨沂二模歷史試題.pdf 掃描件_歷史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