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校:準考證號:姓名:(在此卷上答曬無效)工作秘密★啟用前漳州市2025屆高三畢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題,1~10小題,每題2分;11~15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音題屈要求。1水稻葉片越染黃單胞杵菌后,出現細胞壁加厚、線粒體內膜電子傳遞鏈活性增強,甚至出現細胞調亡等現象.下列領達錯誤的是A.黃單胞桿菌無核膜和核仁結構B.線粒體內膜電子傳遞鏈活性增強,可能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有關C.細胞壁加厚依賴高爾基體合成的纖維素酶和果膠酶運輸至細胞膜外D.通過細胞調亡及時清除被感染的葉片細胞,可阻止黃單胞菌擴散2.下列有關教材實驗的敘邊,正璃的是A.“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實驗,自來水組的pH變化幅度小于肝勻漿組B.“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淀粉酶溶液與淀粉溶液混合之前,應分別進行湘同溫度的保溫處理C.“探索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設計預實驗是為了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滅菌土壤組比未滅菌土裹組的落葉分解現象更明顯3用高濃度乙草胺(除草劑)處理某種植物根系后,觀察發現根尖細胞在有絲分裂時出現染色體橋、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橋在兩著絲粒間任一位登發生斷裂.圖1為細胞染色體橋顯微照片,圖2為染色體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著絲粒染色體橋連接染色體橋圖1圖2A.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需選取根毛區域的細胞B.制作裝片時,根尖解離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再用清水漂洗,以防解離過度C.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橋斷裂,使產生的子細胞發生染色體數目變異D.染色體橋易導致細胞基因組不穩定,可用于坪估環境中乙草胺的遺傳毒性漳州市2025屆高三單業班第四關教學質愛齡測生物試題第1頁(供8頁)4考古學家從巖土沉積物中提取古生物遺骸DNA或蛋白質分子,與現代生物分子信息庫進行比對,可用于研究物種起源及進化。下列敘述錯浞的是A.可利用DNA測序判定當今生物種類親緣關系的遠近B.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達爾文的共同由來學說C.可選擇進化過程中分子結構相對穩定的細胞色素C進行比對D.細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兩個生物個體為同一個物種5,秈稻(C)和粳稻(C)是古人將野生稻(Wil)經幾千年馴化而成,下圖為這三個水稻品系某DNA同一區段的甲基化水平及該區段附近OsNDPK1基因的相對表達量.下列敘述帶誤的是CI3線酸CJCJ張張WildWild標0甲基化水平0.6O OsNDPKI相對表達量200A.DNA甲基化不會改變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B.據圖可知DNA甲基化會抑制OsNDPK1基因的表達C.野生稻馴化過程甲基化水平降低,導致OsNDPK1基因頻率改變D.CJ與C/的形成是變異、遺傳及人為定向選擇的結果6層析、離心和電泳等技術均為分離物質或結構的常用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因各種光合色素分子量不同,可以用紙層析法分離B.因各種細胞器顆粒大小不同,可以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C.可以用差速離心法分離N/5N-DNA和N/N-DNAD.電泳技術可以分離分子量大小不同的DNA分子7.從馬盲腸中分離出能夠降解纖維素的厭氧細菌并對其進行鑒定,實驗流程和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1mL透明圓果紅甲菌落色9mL乙菌落無菌水馬盲腸內容物10110210各樓種0.1mL某一平板結果注:剛果紅可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復合物就無法形成,會出現透明圓,A.可以用接種環把菌液接種到培養基上B.①~③應在無氧條件下倒置培養C.菌落甲降解纖維素的能力低于菌落乙D.菌株乙更適合用于研發反芻動物的飼料添加劑漳州市2025屆高三半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第2頁(供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