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必修1十必修2十選擇性必修1十選擇性必修2十選擇性必修3第1章第2章第2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香菜,學名芫荽,是一種常見的蔬菜。香菜葉片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水中沒有出現綠色物質,但當葉片轉移到10%的鹽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溶液迅速變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使莞荽葉片呈綠色的物質存在于液泡中B.莞荽細胞在清水中可能發生了質壁分離C,鹽酸破壞了莞荽細胞的生物膜結構,使綠色物質釋放D.鹽酸導致莞荽細胞過度吸水而漲破,并釋放綠色物質2.部分堿基發生甲基化修飾會抑制基因的表達。研究發現,大豆體內的G基因表達會抑制脯氨酸的合成,使大豆的耐鹽能力下降。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甲基化發生在G基因的啟動子位置,會使該基因無法轉錄B.G基因發生甲基化的過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鍵的生成與斷裂C.部分堿基甲基化不會改變G基因的堿基序列D.G基因甲基化可能使大豆細胞液滲透壓降低3.調查物種資源現狀可以評估瀕危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受威脅狀況,這對提出科學合理的物種資源保護和利用建議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種群的數量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出現波動B.可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原上某種田鼠的種群密度C.可采用抽樣檢測法調查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D.可用逐個計數法調查鄱陽湖保護區內丹頂鶴的種群數量4.群落是一定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不同物種的天然群聚。根據群落的外貌和物種組成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陸地群落分為不同類型。在不同群落中,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森林群落中生長的植物只有喬木和灌木,沒有草本植物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動物大多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點C.荒漠中的沙鼠具有與周圍環境一致的沙土色,有利于逃避敵害D.熱帶雨林中的喬木高大挺直,分支少、葉片大,以利于爭奪陽光【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學第1頁(共6頁)】25071B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學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C使莞荽葉片呈綠色的物質為葉綠素,存在于葉綠體中,A錯誤:莞荽細胞在清水中不會發生質壁分離,B錯誤;鹽酸破壞了芫荽細胞的生物膜結構,使葉綠體色素釋放,C正確,D錯誤。2.D若甲基化發生在G基因的啟動子位置,會使RNA聚合酶無法和啟動子結合,導致G基因無法轉錄,A正確:堿基甲基化的過程中不涉及磷酸二酯鍵的生成與斷裂,也不改變基因的戰基序列,B正確,C正確;依題意可知,G基因表達會抑制大豆細胞中脯氨酸的合成,使其耐鹽能力下降,G基因甲基化可能使該基因無法表達,從而使大豆細胞中脯氨酸順利合成,細胞液的滲透壓增大,大豆的抗鹽能力增強,D錯誤。3.B季節變化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繁殖、休眠等過程,例如有些植物在春季發芽生長,冬季進人休眠,其種群數量會隨者季節變化出現波動,A正確:田鼠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不能用樣方法調查田鼠的種群密度,可用標記重捕法,B錯誤:可用抽樣檢測法調查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C正確:鄱陽湖保護區內丹頂鶴的數量少,個體大,可用逐個計數法調查,D正確。4,A森林群落中生長的植物中喬木是優勢種,但也有草本植物,只是草本植物不占優勢,A錯誤: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區,不同年份或季節雨量不均勻的地區,草原上各種耐旱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多數動物有快速奔跑的特點,B正確:荒漠動物如沙鼠等具有與周圍環境一致的沙土色,是一種保護色,有利于逃避敵害,C正確:熱帶雨林中的喬木分枝少,樹冠通常不大,稀疏,一般有大型的葉片,便于吸收光能,D正確。5.C該西北干早荒漠有土壤條件,發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A正確:人工林地建成后,生物會不斷發生變化,該群落也會繼續發生演替,B正確:農田與人工林地組成的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C錯誤;農田與片林中的食物鏈不同,綠色植物為生產者,所處的營養級相同,D正確。6.D碳元素無法在生物群落內部循環,是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A錯誤:海草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生產者,其調落物中的碳部分流入浮游細菌,部分以CO2形式進入大氣,部分輸出到其他生態系統,B錯誤: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間的循環主要以C)2形式進行,碳元素在食物鏈中以有機物形式傳遞,C錯誤:浮游細菌通過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是水中的有機碳進人大氣的主要途徑,D正確。7.C蜜蜂通過圓圈舞向同伴傳遞的信息屬于行為信息,A錯誤;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發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大多數是雙向傳遞,B錯誤;螢火蟲發出熒光吸引異性交配說明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C正確:信息傳遞不一定都依賴食物鏈和食物樹進行,D錯誤。8.B“赤米不春”可保留稻殼,稻殼的保留并非為了提供菌種,而是為了保護米粒在蒸煮過程中不被破壞,A錯誤;“蒸飯”既可以將米粒上的微生物殺死,同時淀粉吸收水分更容易分解,有利于淀粉的快速糖化,B正確:米飯蒸熟之后還需要進行冷卻,防止溫度過高殺死“曲”中的微生物,C錯誤;“拌曲”后密封,密封的目的是為了創造無氧環境,促進酒精發酵,醋酸發酵需要氧氣,D錯誤。9.A通常情況下瓊脂可作為凝固劑,但不能作為碳源,A錯誤:蛋白胨含有豐富的有機化合物,能為細菌的生長提供碳源,氨源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B正確:設置一組未接種的平板倒置培養,若該平板上無菌落生長,說明培養基滅菌徹底,沒有雜菌污染,可用于檢測培養基的滅菌狀況,C正確:理論上講,平板上長出的一個菌落是由原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繁殖形成的,可代表原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D正確。10.C圖中④⑤過程均為再分化過程,使用的是周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需加入瓊脂作為凝周劑,A正確:當培養基中生長素比例高時,有利于根的分化;當細胞分裂素比例高時,有利于芽的分化。所以過程④若要促進芽的分化,應提高細胞分裂索的比例,B正確:當原生質體處于等滲溶液中時,細胞內外的水分進出達到平衡,能維持原生質體的正常形態,防止因滲透壓差異導致原生質體吸水漲破或失水皺縮,C錯誤:誘導矮牽牛愈傷組織生芽或生根的過程中發生了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正確。11.A植物分生區所含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適宜取材生產脫毒苗,A正確:外植體不能進行滅菌,可用酒精進行消毒,B錯誤;誘導分生區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一般不需要光照,但需要植物激素,如生長素,細胞分裂素,C錯誤:在植物組織培養不同階段,培養基中加入的植物激素種類和含量并不相同,因此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不同階段使用的培養基種類不同,D錯誤。12.B經特定抗原免疫小鼠后,可從脾臟中得到能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A正確;將抗體檢測呈陽性的【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學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25071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汕頭一中,揭陽一中,潮州金山中學四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pdf 生物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