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八次質量檢測生物試題2025.5命審單位:重慶南開中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策答在答題卡上。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哪項通常不是RNA具有的功能A.信息傳遞B.物質轉運C.基因載體D.提供能量2.生物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用5N代替H標記亮氨酸無法示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B.用紙層析法分離和提取新鮮菠菜綠葉中的色素C.探究酶活性最適溫度實驗中,進行預實驗以摸索實驗條件、減少實驗誤差D.希爾反應采用了同位素示蹤法證明離體葉綠體在適當條件下發生水的光解3.將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氫晦和某種無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濾紙上制成葡萄糖試紙,待反應結束時將試紙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對,可判斷樣本中葡萄糖的含量。檢測原理如下:①荷萄箱苗萄糖氧化感,葡萄糖酸十過氧化氫②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感,水+原子氧(未結合成分子的氧原子,氧化性強)③無色化合物+原子氧→有色化合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葡萄糖試紙可以用于血糖變化量的測定B.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不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C.與斐林試劑檢測相比,用葡萄糖試紙檢測尿液中的葡萄糖,特異性更強、靈敏度更高D.葡萄糖試紙一般需要在常溫、干燥的條件下保存4,研究者用熒光染料對細胞膜上某些分子進行處理,并使細胞膜發出熒光。用高強度激光照射細胞膜的某區域,使其瞬間被“漂白”(即熒光消失),隨后該漂白區域熒光逐漸恢復(題4圖甲)。通過檢測該區域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繪制得到熒光漂白恢復曲線(題4圖乙)。下列分析錯誤的是高強度激光熒F光時間題4圖第1頁,共8頁A.該實驗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有力地反駁了羅伯特森的模型假說B.應用該技術可以測定膜上單個蛋白質的流動速率C.若去除細胞膜中的膽固醇發現漂白區域熒光恢復時間縮短,說明膽固醇具有抑制運動的作川D.改變實驗溫度,猝滅部位熒光強度恢復到F,的時間可能會延長5.PXo小體是果蠅腸吸收細胞中的一種具有多層膜的細胞器,其膜上的PXo蛋白可以將磷酸鹽運人其中,用于合成磷脂。當果蠅攝入磷酸鹽不足時,PX。小體會裂解釋放出磷脂并觸發新細胞生成的信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PX0蛋白對磷酸鹽的傳輸具有特異性B.PXo小體增加膜層數可能需要線粒休提供能量C.PXo小體降解產生的P可用于合成脂質、核苷酸等物質D.PXo蛋白含量降低時腸吸收細胞數量會減少6.液泡是一種酸性細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V-ATPase)可使液泡酸化。液泡酸化消是導致線粒體功能異常的原因之一,具體機制如題6圖所示(Cys為半胱氨酸,Fe-S表示電子傳遞鏈中的鐵硫蛋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V-ATPaseV-ATPaseFe-S異常線粒體pH↑中Cy8t·Fey液泡線粒體注:表示抑制功能正常時功能異常時題6圖A.H*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從細胞質基質進人液泡B.正常情況下,液泡中Cys的濃度高于細胞質基質C.抑制液泡膜上Cys轉運蛋白的活性,也會導致線粒體功能異常D.線粒體功能異常會加腳液泡酸化7.1897年德國科學家畢希納發現,利用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還有研究發現,乙醇發酵的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離子輔助。某研究小組為驗證上述結論進行了6組實驗,其中4組如下表,A溶液只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生物大分子,B溶液只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小分子和離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組別實驗處理實驗結果①葡萄糖溶液+無菌水②葡萄釉溶液+酵母菌+③葡萄糖溶液+A溶液④葡萄糖溶液+B溶液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無乙醇生成。A.乙醇發酵需擰松瓶蓋定期排氣,產物乙醇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B.組①和組②都是對照組C.除表中4組外,其他2組的實驗處理分別是:葡萄糖溶液+酵母汁,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D.為了研究B溶液中離子M對乙醇發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組實驗,該組的處理是葡萄糖溶液+去除了離子M的B溶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