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機密★啟用前長郡中學2025屆模擬試卷(一)生物學長郡中學高三生物學備課組組稿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烤羊肉串是常見的美食,其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脂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燒烤時蛋白質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B.雙縮脲試劑檢測肉類蛋白時需先加人A液搖勻后再加人等量B液搖勻觀察C.羊肉中肌動蛋白球形結構的形成與氫鍵等有關D.燒烤時滴下的羊油中飽和脂肪酸熔點較高,容易凝固2.bR是嗜鹽桿菌細胞膜上一種光能驅動的H+跨膜運輸蛋白,經由bR形成bR的H+濃度梯度用于驅動ATP合成、Na+和K+的轉運等活動,合成的ATP可用于同化C0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777777A該菌為自養生物,合成ATP所需能量直接來源于光能HB.圖中Na+、K+的轉運均為主動運輸,H+運進細胞的方式均為被動運輸C.bR在核糖體上合成后,需要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的加工,運往細胞膜D,光照時嗜鹽桿菌細胞質基質內pH值上升,停止光照后胞外H+濃度低于ATP合成酶胞內3.強光照射時,光反應產生的NADPH大量積累進而造成葉綠體損傷。細胞可通過草酰乙酸一蘋果酸循環及AOX(交替氧化酶)途徑消耗掉葉綠體中過剩的NADPH,相關過程如圖所示。AOX能促進NADH與O2反應生成H2O,此過程產生極少量AT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P.細胞外強光熱能ATP伯母轉導◆草酰乙酸一不草陡乙酸NADPHAOXNADH蘋果酸+犁果酸NADH卡爾文循環線粒體!綠體生物學試卷(長那版)第1頁(共8頁)A.NADPH和NADH均為還原劑,其消耗場所均在膜上B.AOX途徑生成的ATP主要為細胞內外的生命活動供能C.強光照射時阻斷草酰乙酸一蘋果酸循環,細胞產熱增加D.強光時增大CO2濃度可導致AOX途徑生成的H2O減少4.豚鼠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其性染色體結構如圖所示。一個世代連續培養的野生型直毛豚鼠種群中偶爾會出現幾只卷毛突變體(雌雄均有)。研究人員利用卷毛突變體進行了如表所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非同源區段)(同源區段)組別雜交組合F1表型F1自由交配獲得的F,表型及數目①卷毛(♀)×直毛()直毛直毛60只、卷毛21只②卷毛()X直毛(♀)直毛直毛45只、卷毛16只A.由組別①②均可排除控制直毛與卷毛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上B.由組別①可以排除控制直毛與卷毛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C.若控制毛型的基因位于I片段上,則組別①中F,雌豚鼠與組別②中F2雄豚鼠自由交配,子代直毛豚鼠中純合子占1/16D.若控制毛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組別①中F2直毛豚鼠自由交配,子代中直毛基因的基因頻率為2/35.M13噬茵體是一種寄生于大腸桿菌的絲狀噬菌體,其DNA為①含有6407個核苷酸的單鏈環狀DNA。圖中①~⑥表示M13復制型②噬菌體遺傳物質復制的過程,其中SSB是單鏈DNA結合蛋白。DNADNA切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SBA過程①和③均需先合成引物來引導子鏈延伸SSB⑥B.過程②~⑥需要斷裂2個磷酸二酯鍵,合成6408個磷酸二新合成的DNA酯鍵SSB結合的C.過程⑥得到的單鏈環狀DNA是過程②~⑤新合成的子單鏈閉合SSB與被取代的單鏈結合鏈DNAD,SSB可以防止解開的兩條單鏈重新形成雙鏈,利于DNA復制6.剛分化不久的近緣種個體之間仍然有概率突破生殖隔離,產生可育后代。研究發現,黔金絲猴(既有金毛也有黑毛)擁有川金絲猴(金毛)以及滇金絲猴(黑背白腹)兩個譜系的部分基因組。據此推斷,遠古時期川金絲猴和滇金絲猴雜交產生了黔金絲猴的祖先,三者各自選擇與自身毛色相近的個體交配(性選擇),逐漸形成現今的三個金絲猴物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種金絲猴的基因庫存在部分重合的現象B.遠古時期川金絲猴和祺金絲猴可能屬于剛分化不久的近緣種C.三種金絲猴祖先之間的性選擇是基于地理隔離而實現的D.基因組分析可為研究三種金絲猴的進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證據生物學試卷(長那版)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