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絕密★啟用前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某班以“縱橫諸子,辯思天下”為主題開展討論會,收集到以下言論。這些言論反映出“諸子百家”共同的思想主張是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兼相愛,交相利。”一墨子十十十十十十十A.和諧共處B.崇尚節儉C.以民為本D.無為而治2.磚畫人物形象寫實,動態夸張而生動。以下兩幅磚畫反映出魏晉時期甘肅嘉峪關魏晉荽磚畫《宴飲圖》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采桑圖》A.科學技術進步B.民族交融加強C.南方經濟開發D.政治制度創新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這場變法在經濟領域的主要措施有①募役法②方田均稅法③保甲法④農田水利法A.Q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有詩曰:“割讓香港作基地,巨額賠款大窟窿。五口通商獅子口,門戶開放虎狼行。”該詩反映的不平等條約是A.《馬關條約》B.《天津條約》C.《南京條約》D.《辛丑條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征程中,鐫刻著改變歷史走向的關鍵時刻。請回答5~6題。5.歌詞:“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八七會議B.南昌起義C.辛亥革命D.紅軍長征[歷史試卷(二)共6頁第1頁]6.以下為某同學搜集的紀念章圖片,其反映的歷史事件遼沈戰役紀念章淮海戰役紀念章平津戰役紀念章A.加速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B.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C.直接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D.振奮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7.陜西某農民在日記中記下分地時的場景:“當看到寫著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間地頭時”“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起來…真是心情舒暢,干勁沖天。”這說明土地改革(A.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B.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C.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熱情D.推動了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8.以下是某同學復習時制作的思維導圖。據此推斷,該同學復習的內容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B.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C.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9.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區,突出體現了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楔形文字羅馬大競技場A.交融性B.多元性C.傳承性D.同一性10.某班舉行辯論賽,以下是正反方的主要辯詞。據此可知,這場比賽的辯題是正方辯詞:反方辯詞:促進生產力發展;環境污染嚴重;推動城市化進程;貧富分化嚴重;大眾教育的普及。殖民擴張加劇。A.民主革命的利弊B.三角貿易的利弊C.文藝復興的利弊D工業革命的利弊11.學習歷史要學會區分歷史史實與歷史解釋。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實現了工業化B.1862年,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C.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D.1933年,羅斯福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12.以下是某同學繪制的時間軸。時間軸中的史事反映了歐洲()歐洲經濟共同歐洲煤鋼體和歐洲原子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共同體組建能共同體建立成立成立歐元發行20世紀50年代初1958年1967年1993年1999年A.優勢地位的動搖B.經濟引領世界發展C.走向聯合的歷程D.國家間的矛盾消除[歷史試卷(二)共6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