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普寧市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2345678910答案BBDCCDBCDA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cy0BDCA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ABACDC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32小題14分,第33小題12分,共40分。31.(1)目的:加強北邊防務、抵御匈奴南犯。(2分)積極作用:有利于強化對地方的控制:推動文化的交流:促進民族融合等等。(4分,任答兩點)(2)特點:分布廣或分布比較密集,數量多,沿河、沿古道分布等等。(一點2分,任答一點即可)(3)變化:由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變為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2分)原因:北方民族政權并立,導致陸上絲綢之路受阻: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經濟重心南移:造船技術的進步等等。(4分,任答兩點)32(1)變革:明治維新。(1分)影響:擺脫西方的侵略,實現了富國強兵: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走向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任答二點,4分)(2)類型:傳導型。(1分)論證:近代中國在遭遇西方列強侵略的背景下,走上學習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應和學習而開啟近代化進程。(3分)(3)原因:靠近省城,便于管理。弊端:遠離原料產地,提高生產成本。目的:輔助軍用工業,為其提供原料。(5分)33.(1)1929年,由美國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影響到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為應對經濟大危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時代。(4分)(2)【示例1】選擇:2.社會主義的興起:6.蘇維埃創造奇跡。(2分)聯系:1917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宜布成立蘇維埃政府,建立其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6分)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示例2】選擇:1.第一次世界大戰:4.民族解放運動(2分)聯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激化了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國家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推動了亞非民族運動的高漲,如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埃及出現了華夫脫運動,經過埃及人民的抗爭,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6分)【示例3】選擇:5.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8.法西斯主義興起(2分)聯系: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經濟大危機,在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德國廣大中下層民眾困苦不堪,對政府的不滿加劇,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乘機大肆活動。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了法西斯統治。在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國內外矛盾激化,日本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起法西斯專政。(6分)【示例4】選擇:8.法西斯主義興起:9.第二次世界大戰(2分)聯系: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利用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和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贏得廣泛支持,于1933年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同樣受到經濟大危機重創的日本,于1936年建立起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6分)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2頁共2頁)2025年普寧市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說明:1,全卷共8頁,考試用時80分鐘,滿分為100分。2.簽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宇筆或鋼筆在答題卡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用2B鉛筆在每張答題卡的“考場號”欄、“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3.選擇題每小題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4,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戰內相應的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5.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距今5000多年的遼寧省東山嘴遺址,北部有一座大型方形基址,為祭祀土地神的場所。基址內有三組石堆,象征著土地神。由此可推斷當時此地A,居民會制作磨制石器B.出現原始的宗教信仰C.權貴借神權鞏固統治D.階級分化已相當明顯2.二里頭遺址僅在社會上層的墓葬中出土成套的青銅酒器。這說明當時A.青銅鑄造技術趨于成熟B.青銅酒器成為身份象征C.石器時代轉向青銅時代D.世襲制已經取代禪讓制3。公元前541年,晉國與狄人在大原山作戰,將領魏舒認為“彼徒(步兵)我車(戰車),所遇又阨(狹隘)”,于是“毀車以為行”,最終打敗狄人。這反映了A,晉國與北方狄人的交往B.晉文公奪得霸主的地位C.大規模民族交融的出現D.地理環境影響作戰方式4,兩漢時期,隨著政府機構的增加和儒學的發展,撰寫、制作文書與書籍的用具或原料的需求量大增。這推動A.當時手工業的發展B.儒學居于主導地位C.造紙術的發明改進D.政府統一調配物資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圓(第1頁共8頁)5.十六國時期,甸奴人劉淵起兵時自稱大單于,其下設有於鹿王、獨鹿王等甸奴傳統的首領名號。建立前趙后,又另設丞相、御史大夫等漢式官職。這反映前趙政權A.由游牧轉入農耕B.受漢族風俗影響C.制度上胡漢兼用D.胡漢的對立嚴重6.下圖呈現的事件中A,推動了絲綢之路的開通B.促進當時中印文化交流C.反映唐朝水陸交通發達D.推動佛教的傳播與發展7.宋代統治者常將節慶活動和國家典禮結合起來,如正月初一大朝會、元宵節宮廷燈會、除夕夜“放赦”等國家典禮往往“許人觀看”。這反映了宋代A.市民階層壯大B.重視政治教化C.注重發展教育D.商業夜市興盛8.東南地區是明朝的經濟重心所在,對外貿易發達,同時海岸線曲折,多港灣和海島,便于船只停靠。這可以用來解釋明中期倭寇在東南沿海活動猖獗的A,根本原因B.重要條件C.原因與條件D.時代背景9,下表是三部明代書籍的簡介。這三部書籍書名作者及籍貫主要內容刊行時間《水陸路程》商浚(浙江)各地水陸交通情況萬歷四十五年《士商類要》程春宇(安徽)商路交通、經商知識天啟六年刊《新刻客商一覽醒迷》李晉德(福建)商業行為規范、道德修養崇禎八年刊A.出現在明朝中前期B.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C.由活字印刷術印刷D,可用于研究明代商貿中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Documents Gallery 2025年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九年級歷史科中考一模試題.pdf Documents Gallery 歷史科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