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位于長江流域的是(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龍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2.西漢設置的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是( )A.西域都護府 B.安西都護府 C.奴兒干都司 D.伊犁將軍3.曹魏創立的選官制度是( )A.世卿世祿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4.唐朝的吳道子被尊( )A.醫圣 B.詩圣 C.畫圣 D.書圣5.紙幣——交子開始出現是在( )A.漢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6.明朝后期,輸入中國的農作物新品種有( )A.水稻 B.小麥 C.茶葉 D.玉米7.在《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魏源 B.林則徐 C.徐繼畬 D.洪秀全8.如圖所示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八國聯軍侵華 C.辛亥革命 D.解放戰爭9.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 )A.義和團運動 B.國民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10.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是在( )A.1935年遵義會議 B.1937年洛川會議C.1945年中共七大 D.1949年七屆中全會11.下列戰役屬于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戰略決戰的是( )A.平型關戰役 B.遼沈戰役 C.孟良崮戰役 D.渡江戰役12.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民國憲法》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3.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無數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下圖所示日記的作者是( )A.王進喜 B.雷鋒 C.鄧稼先 D.焦裕祿14.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會議是( )A.1982年中共十二大 B.1987年中共十三大C.1992年中共十四大 D.1997年中共十五大15.下列古代文明與其成果對應正確的是( )A.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B.古埃及——發明“0”C.古希臘——莎草紙 D.古印度——楔形文字16.西歐封建社會中后期出現的新現象有( )A.莊園經濟出現 B.伊斯蘭教產生 C.眾多城市興起 D.工廠制度建立17.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是(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18.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這彰顯的政治思想理念是( )A.天賦人權 B.主權在民 C.社會契約 D.分權制衡19.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意大利20.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偉大飛躍的是( )A.英國光榮革命 B.北美獨立戰爭 C.俄國十月革命 D.法國大革命21.一戰后成立的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是( )A.同盟國 B.國際聯盟 C.聯合國 D.歐洲聯盟22.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C.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D.歐洲共同體的成立23.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使工作條件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的科技成果是( )A.個人計算機 B.人造地球衛星 C.海洋技術 D.生物工程技術24.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是( )A.二十國集團 B.亞太經合組織C.上海合作組織 D.東南亞國家聯盟25.21世紀,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建設提供的方案是( )A.“求同存異”方針 B.積極倡導不結盟運動C.“可持續發展”戰略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石刻朱熹(1130—1200)自畫像材料二明末清初社會的劇烈動蕩,促進了思想界的活躍。思想家黃宗義嚴厲抨擊君主專制制度,稱專制帝王“天下之大害”。他還反對重農抑商觀念,提出“工商皆本”。顧炎武、王夫之也對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進行了批判。——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孔子、朱熹的思想主張。(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之際思想領域發生變化的原因。(8分)(3)綜上,你如何看待傳統儒家思想的變化。(4分)27.(1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為了挽救國家的頹勢,他們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新政。為了自強,洋務派創辦了一批官辦的軍事工業,如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為了求富,洋務派又開辦了一批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如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等。洋務派還辦了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建成了以北洋艦隊為代表的新式海軍。材料二1978年5月,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在全國范圍內展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以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重要講話為指導,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作出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材料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1)結合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洋務運動。(6分)(2)結合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背景,并概述“偉大轉折”的含義。(8分)(3)綜上,談談你對中國現代化歷程的認識。(3分)28.閱讀下面表格,回答問題。材料時間 典型事件 影響15—16世紀 ① 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19世紀末20世紀初 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1945—1991年 1960后,17個非洲國家獨立 ②(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表格①和②處的內容。(6分)(2)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人民的反殖民斗爭。(6分)(3)結合所學知識,為表格內容提煉一個恰當的主題。(3分)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C B D A C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A C A C A D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B A B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答案】(1)思想主張:孔子:仁;禮;有教無類。朱熹:“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6分)(2)原因:明末清初社會劇烈動蕩促進思想界的活躍;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君主專制制度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日益明顯,階級矛盾尖銳;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學走向僵化和因循守舊,八股取士、文字獄強化了文化專制,禁錮了士人的思想;西學東漸開闊人們視野。(8分)(3)看待: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國兩千年的思想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儒家思想經歷多個階段的變化和發展,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應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環境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對傳統儒家思想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服務。(4分)27.【答案】(1)評價: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提高了海防實力;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4分)局限性: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不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專制統治;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分)(2)歷史背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為歷史性轉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2分)含義: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拋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分)(3)認識:中國現代化的探索被動起步,過程曲折;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政權鞏固、社會穩定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要前提;中國現代化的探索過程是不斷適應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堅強領導核心,當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強國之路,為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提供借鑒;等等。(3分)28.【答案】(1)①全球航路的開辟;②世界殖民體系走向瓦解。(6分)(2)斗爭:亞洲:中國的五四運動及隨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尼反荷民族大起義;非洲:埃及華夫脫運動、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迪諾領導的抗美斗爭、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6分)(3)主題:殖民與抗爭(或侵略與抗爭)。(3分)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