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學情調研卷歷史一、單項迭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某學者通過測定骨骼標本發現:陶寺文化居民食譜中碳-4植物(如栗、季等)攝入量占67%,甚至家畜也攝入了較多的碳-4植物。此發現有助于了解A.原始農業發展B.部落聯盟建立C.階級分化明顯D.早期國家產生2。《漢書·食貨志》記載:“壞井田,開什陌…領鄰國而雄諸侯。”這一變革A.觸犯大地主的利益B.促進少數民族封建化C.允許土地自由買賣D.增加了諸候國的數量3.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國人在唐朝的做官情況,這一材料可以用來研究唐朝A.等級森嚴的社會B.包容開放的政治國籍日本新羅印是新C.和睦的民族關系姓名員南雀盆遠是想羅絡元光D.發達的商業貿易宮職秘書絲縣到太史生節案使4.中國古代擔任書籍抄寫工作的人叫做“傭書人”,又稱“書手”,抄書業產生于兩漢時期,繁榮于隋唐,衰落于宋元。該職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書法藝術的進步B.印技術的突破C.商品經濟的發展D.科舉制度的完善5.1644年,北京城先后出現了三個年號,依次是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和順治元年。與這一現象無關的是A.明朝滅亡B.清軍入關C.李自成起義D.雅克薩之戰6.“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近外圖器物已不足以說教民族危亡。子是,謀求制度的變革歡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材科意在說明甲午中日戰爭A.爆發的背景B.失敗的原因C.屈辱的結果D.產生的影響7.“一條長江路,半部民圖史”,位于長江路264號的人民大會堂建于民國二十五年,是原國民政府召開國民大會的重要場所。民國二十五年是A.1934年B.1935年C.1936年D.1937年8.下圖是小玄同學的筆記,地學習的主題是推動新文化運動五因運動推功馬克思主義的傳授基磁莫定思想基礎推動復定組織基秘中國共產黨密生各地共產黨早期相織建立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民族危機的加劇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D.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9.劉伯承寫到“三月,我軍便自遵義西進,…敵人料我將北凌關江,連忙在川黔滇三省邊界大修璃堡,但我軍卻突然折回責州,在茅臺附近四渡赤水河。”此段描述的是A.南昌起義B.紅軍長征C.挺進大別山D.渡江戰役10.1931年10月,在張學良的支持下,東北中學在北平成立。學校設有文化課和軍事課,并在每月18日,全體師生舉行國臥紀念會。這所學校成立的歷史背景是A,東北易幟B.柳條湖事件C.西安事變D.盧溝橋事變九年級歷史學情調研卷共4頁第】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