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六年級語文期中試卷講評目錄01試卷整體情況反饋02積累運用:錯題解析與方法沉淀03閱讀鑒賞:難點突破與思維拓展一、試卷整體情況反饋01考試數(shù)據(jù)與進步亮點本次考試55人全員突破基礎線。全員通關情況33位同學闖入優(yōu)秀者陣營,其中85分及以上同學有17人。優(yōu)秀率數(shù)據(jù)張三等兩位同學并列榜首。獲得89.5的高分。優(yōu)秀學生名單張四等三位同學進步最大,張五也取得了68分的佳績。進步學生名單二、積累運用:錯題解析與方法沉淀02二、積累運用:自查 互糾錯誤率:第1題(39%)第4題(68%)第7題第二問(46%)第10題修改病句(72%)02書寫格式的隱形陷阱1.抄寫下面一句話。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2 分)用才智描繪生命的美好畫卷,用勤奮書寫青春的嶄新篇章。——————————————————————————————書寫格式的隱形陷阱現(xiàn)代文書寫時,開頭需空兩格,標點符號單獨占格且不能位于行首。現(xiàn)代文書寫規(guī)范01古詩豎寫要自右往左,題目寫在最右側,作者等書寫在最左側。古詩豎寫規(guī)范古詩橫寫需做到左右對齊,居中書寫。古詩橫寫規(guī)范0302書寫格式的隱形陷阱1.將“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句詩工整抄寫在下面的方格里,做到行款整齊。2.將于謙的《石灰吟》抄寫在下面的書法紙上,做到美觀整齊,標注落款。古詩情境的審題密碼:當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看到如水的月色鋪滿庭院,總會升騰起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繼而深 情吟誦唐代詩人王建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提取關鍵詞2、情境關聯(lián)古詩情境的審題密碼:1.劉禹錫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卻從未低頭,面對洶涌奔騰、裹挾泥沙的黃河,他揮毫寫下 “__________,_________”,借逆流直上銀河的想象,展現(xiàn)出不屈不撓、勇追理想的精神。2.長安春日,皇宮中柳條輕拂,蠟燭青煙飄散在權貴之家。詩人韓翃目睹此景,感慨皇恩獨寵,寫下:”________,________。”3.畢業(yè)之際,老師希望同學們無論未來道路多坎坷,都能如《竹石》中的竹子般堅韌,用“________,________.”贈予寄語;希望大家把握青春、積極進取,可用《長歌行》“________,_________” 。多音字辨析:4.下列詞語中,與“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的“間”字讀音不一項是( )A.間接 B.親密無間 C.間距 D.黑白相間多音字辨析的五大秘訣:根據(jù)詞語或句子表達的意思選擇讀音,如“強”在“他的身體很強壯”中,“強壯”形容身體結實有力,讀“___”,在“他很倔強”中,“倔強”表示性格剛強不屈,讀“___”,在“他勉強答應了”中,“勉強”有將就、湊合之意,中讀“___”。語境判斷法01多音字在不同詞性中讀音不同,如“處”作名詞讀“___”,如“到處”“辦事處”“處所”,表示地方處所;作動詞讀“___”,如“處理”“相處”“處罰”,有處置、對待之意。詞性區(qū)分法02將多音字組成常見詞語強化記憶,如“參”,記住“參( )加”、“人參”( )、“參( )差”。組詞記憶法03多音字辨析的五大秘訣:聯(lián)想口訣法歸類整理法04把易混淆的多音字編成口訣,如“和”字,和字讀音真不少,趣味口訣來記牢,和平相處( )為貴,加水揉面( )成團,隨意敷衍 ( )稀泥,你唱我 ( )來應和,麻將胡牌喊 ( )了。05按讀音將多音字分類記錄,建立“多音字檔案”定期復習。如“載”讀( )時表示時間或記錄,如“三年五載”“千載難逢”;“記載”“刊載”“載入史冊” ;讀( )時,多表示“裝載、充滿”,如“載重”“載歌載舞”“滿載而歸”。修改病句⑶有關調(diào)查顯示,現(xiàn)在中小學生書寫普遍存在字跡潦草。這項調(diào)查結 果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有人認為,能否熟練規(guī)范地書寫漢字,是學生漢字書寫的基本要求。但也有人認為,電腦時代,我們不需要練字。①這段話中有兩處錯誤。第一處應改為: _______________ (1 分)第二處應改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病句修改的語法診斷如“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字跡潦草”改為“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字跡潦草的問題“。成分殘缺案例“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字跡潦草的問題”是完整的主謂賓結構,“存在”是謂語動詞,“問題”是賓語;去掉“存在”句子成分不完整。語法結構分析從語境看,原句強調(diào)存在書寫潦草問題待解決,去掉“存在”只是描述現(xiàn)象,未突出問題性。語境驗證做修改病句題型,要先診斷病因,再對癥下藥,結合語法結構和語境,避免亂刪亂改。修改原則病句修改的語法診斷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缺少主語”“語意重復”“搭配不當”1.為了防止事故不再發(fā)生,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2.學習了《花之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寫的。4.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知識。5.我們制定并討論了班規(guī)。6.文化藝術節(jié)的各項活動,增進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語序不當、前后矛盾、缺少主語、意思重復、搭配不當、句式雜糅三:閱讀鑒賞:難點突破與思維拓展03三、閱讀鑒賞:自查 互糾錯誤率:第11題(72%)第17題(82%)第18題(42%)第19題(58%)第21題(92%)03文言文“之”字的用法解密11.下列選項中“之”的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多選)(2 分)A.通國之善弈者也 將圍未圍之際B.思援弓繳而射之 傾心聽之C.惟弈秋之為聽 笙猾之也D.雖與之俱學 當弈之時文言文“之”字的用法解密“之”作助詞時,常表示“的”的意思。助詞“之”“之”作為代詞,可代人或物。代詞“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在意義。無實意“之”文言文“之”字的用法解密“之”作動詞時,常表示“往,去”的意思。動詞“之”文言文“之”字的用法解密1.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5.吾欲之南海,何如?6.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我的盾非常堅固......)7.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本文”的真正含義17.下面這段話摘自葉永烈《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 分)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 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 找到真理。 葉永烈提到的“?”和“!”,在本文中分別具體指的是什么?⑴“?”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論文命題的邏輯鏈條18.依據(jù)本文的主旨,我打算重新給文章起一個題目: ________ 。(1 分)考場題目:輪船上的問號 “已知”中的“未知”從“已知”中追求“未知” 好奇心的重要性對“已知”的好奇心 “已知”和“未知”拉曼的發(fā)現(xiàn) 永遠不要放棄好奇心求知的心 不放棄“未知”找真理議論文命題的邏輯鏈條《從“已知”中追求“未知”》類命題分析《從“已知”中追求“未知”》緊扣文章論點,在結尾處,具有概括性。此題目直接提煉論點中的關鍵內(nèi)容,簡潔明了地體現(xiàn)文章核心。0102《永遠不要放棄好奇心》類命題分析該題目結合文章核心事件,小男孩的好奇心促使拉曼發(fā)現(xiàn)拉曼效應,強調(diào)了好奇心的重要性,從事件本質(zhì)出發(fā),突出文章主旨。03命題提煉方法總結議論文命題要緊扣論點,論點一般在開頭或結尾,需找出概括性強的句子。可直接提煉論點關鍵詞,也可結合核心事件突出主旨。寫作順序的“隱形脈絡”19.文章是按 ________ 順序來寫的.記敘文常見的寫作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結尾賞析的多維視角21.文章用江姐的回信結尾,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尾賞析的多維視角在前文巧設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結尾構思新穎,讓人感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更加表現(xiàn)出人物......的品質(zhì)。口訣:伏筆藏在故事里,結尾突然放大招,意料之外又合理,人物品質(zhì)更閃耀!出人意料式結尾融情于景,表達人物心情,耐人尋味。環(huán)境烘托式結尾運用首尾呼應寫法,使文章內(nèi)容完整、嚴謹,給人有始有終之感,能突出相關經(jīng)歷記憶深刻,表達特定情感。口訣:首尾詞句照鏡子,關鍵信息找影子,結構嚴謹印象深,情感加倍有深意!首尾呼應式結尾口訣:景中藏情最含蓄,光線色彩藏心意,心情隨著景色走,余味悠長引人思!結尾賞析的多維視角結尾引發(fā)讀者的思考,留下想象的空間,讓讀者感覺意猶未盡。口訣:故事突然按下停,疑問留白引人猜,結局沒說勝全說,想象空間任你嗨!戛然而止式結尾照應題目,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強調(diào)人物......的精神。口訣:主題道理直接說,題目內(nèi)容全呼應,總結升華拎重點,中心思想亮堂堂!點明中心式結尾結尾賞析的多維視角1.我又哭了,從地上撿起那張報紙,咬緊牙,又勉強看了一遍,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 ——《十六年前的回憶》2.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那個星期天》3.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橋》4.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青山不老》5.“你怎么啦?不愿意嗎?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窮人》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