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二、非選擇題(共 52 分)17. (12 分)(1)特點:借助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強調人文主義;文藝作品形式多樣,注重展現人性之美 (6 分)。(2)條件:啟蒙知識分子的推動;咖啡館、沙龍等社交場所為思想交流提供了平臺;印刷業的興旺發展 (6 分)。18. (14 分)(1)解決問題: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權,解決了 13 個邦的聯合問題;實行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衡,把政府權力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4 分)。評價:1787 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如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等 (4 分)。(2)原因:工業革命推動德國工業迅猛發展,統一的民族市場需求強烈;普魯士容克貴族資產階級化,具備領導統一的條件;俾斯麥推行“鐵血政策”,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的統一 (6 分)。19. (14 分)(1)歷史背景: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傳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拉美經濟有所發展,各地區及與世界市場聯系日益密切;拉美人民要求自由貿易,擺脫宗主國的貿易限制;宗主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拉美經濟發展,社會矛盾激化 (6 分)。(2)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國家民族意識的覺醒;促進了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為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8 分)。20. (12 分)示例:觀點:社會發展推動社會群體的變遷 (2 分)。闡述:工業時代,英國大量貧民兒童成為掃街男孩,這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產物。隨著工業社會的成熟,工業對勞動者文化素質要求提高,1870 年教育法及相關法案通過,公共交通和城市道路改善,掃街男孩逐漸消失。這表明社會發展改變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促使社會群體發生變化。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工廠制度興起,傳統手工業者群體逐漸衰落,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新興產業發展,工程師、科學家等專業技術人員群體日益重要。這些都說明社會發展是社會群體變遷的重要動力 (8 分)。社會群體的變遷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又反過來影響社會發展進程 (2 分)。 (觀點明確 2 分,史論結合、論據充分、表述清晰 8 分,總結 2 分)0000●韓城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題0O00O高一歷史市區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校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名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大流士一世時期,波斯帝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道路交通整修和擴建,不僅連接了帝國各個重要城市級的驛道,還整合了原有的道路系統。此外,尼羅河一紅海運河工程得以重啟,將尼羅河、紅海和波斯灣串聯了起來。這些做法A.改變了亞歐政治格局B.促進了帝國經濟文化交流C.擴大了帝國統治疆域D.開辟了東西方的商貿往來場潮2.中世紀的西歐法律規定,如果封臣背棄誓言,會被視為不忠行為,可能會被剝奪封地,并受到法律和社會的制裁。如果封君有不公正地奴役他人或未盡保護之責等行為,封臣有權拒絕履行義務,甚至解除與封君的關系。這說明A.領主實行專制集權的統治B.封君封臣制具有雙向制約性C封君封臣制以血緣為紐帶D.莊園經濟強化了封君封臣制3.13世紀,在富裕貴族及工商業者的支持下,西歐出現了許多著名大學,如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OO學、牛津大學等,這些大學重視職業訓練,將計算、測量、會計、商業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引入)O○)。O課程。據此可知,西歐大學的發展A.反映出理性主義的深人傳播B.極大地沖擊了教會特權88800C,折射出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D.得益于民族國家的建立O韓城市高一歷史期中試題-1-(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4.下表為古代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農業生產情況。這反映出美洲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地理環境谷地多湖高原山脈眾多發明奇南帕農業一以木料和泥通過修瑰梯田將生產區域擴大到海拔4農業生產情況土于湖中建造漂浮的地皮,然后000米的高峰在上而種植作物A.農業生產重視創新B.經濟結構的多元性C.文明之間缺乏交流D.土地資源較為富足5.新航路開辟后,黃金貿易逐漸從穆斯林人手中轉移到葡萄牙人手中,原本集中在北非的奴隸貿易逐漸向美洲轉移,威尼斯、熱那亞等商業城市逐漸衰落,里斯本、塞維利亞等大西洋沿岸城市迅速崛起。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促進了奴隸貿易興起B.推動了新大陸的崛起C.改變了世界貿易格局D.打破了各洲孤立狀態6.下表為1518到1544年,路德與羅馬教廷論戰期間雙方出版作品的統計。這一統計可以用來說明當時德語作品拉丁語作品路德出版的作品2551503羅馬教廷出版的作品6681021A.天主教會權威得到重塑B.宗教儀式有所簡化C.民眾渴望德國實現統一D.新教思想走向民眾7.有學者在談及哥白尼時說:“要想令人信服地闡述太陽中心概念的優越性,必須具有難得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直覺,也要掌握當時不易獲得的天文事實。”他意在強調A.技術進步改變民眾觀念B.科學發展源于個人天賦C.理性思維推動科學進步D.思想解放摧毀教會權威8.英國議會自產生后,其角色就在不斷變化。13世紀時,它主要為封建貴族服務;在專制時代,它是專制王權的統治工具;“光榮革命”后,它成為民主政治的權力中心。這一變化A.確立了英國君主立憲政體B.體現傳統與現實的有效融合C.源于英國民主自由的傳統D.實現了啟蒙思想的政治理念韓城市高一歷史期中試題-2-(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陜西省韓城市2024-2025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檢測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