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學期期中考試高二生物學試卷2025年4月27日第I卷 選擇題(共50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碳中和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人們采用生態足跡定量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狀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初級消費者的生態足跡比次級消費者生態足跡大B. 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數C. 在一定范圍內,一個地區的生態足跡越大,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弱D. 清潔能源的使用減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態足跡2.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一般可概括為三個方面:潛在價值、間接價值和直接價值。下列哪個選項體現了間接價值( )A. 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持作用 B. 科學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產雜交水稻C. 結構簡單的微生物通常作為實驗材料 D. 形態各異的動物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材料3.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是( )A. 水資源短缺、海洋污染 B.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C. 全球性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 D. 有害生物增加、轉基因生物增多4. 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超載放牧導致草地退化,主要違背協調原理B. 礦區生態環境恢復的關鍵是植被的恢復以及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C. 生態農業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的工程體系D. 在礦區生態恢復過程中可放養昆蟲、兔子等小型動物以加快物質和能量的循環5.關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發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氣B. 白酒、啤酒和果酒釀制的過程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過程C. 葡萄糖轉化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也存在于線粒體D. 生產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6.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培養與計數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要使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選擇培養基②對微生物計數可以使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微生物③纖維素分解菌鑒定時,在培養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如果指示劑變紅則能初步鑒定④在某一濃度下涂布三個平板,若三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差別較大,則需重新進行實驗⑤進行微生物培養時要每隔24h統計一次菌落的數目⑥獲得菌落數目為 30-300的平板就說明實驗操作成功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7.傳統發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種各樣的微生物,且需嚴格控制發酵條件。陽江黑豆豉是以優質黑豆為原料而制作出的發酵食品。黑豆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經毛霉、曲霉發酵分解到一定程度時,通過加鹽、加酒、干燥等方法可制成豆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B.毛霉、曲霉中的蛋白酶可將黑豆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C.制作陽江黑豆豉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處理D.分析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種類、數量變化有助于改良黑豆豉的風味8.科研人員為了從自然發酵的咖啡醋中分離出產醋酸能力較強的醋酸菌,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N培養基中含有碳酸鈣,致使培養基不透明,醋酸茵產生的醋酸能溶解培養基中的碳酸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過程①②需要采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B. M培養基中除了不含碳酸鈣,其余成分與N培養基相同C. 進行高產菌種鑒定時,應挑選周圍有較大透明圈的單菌落D. 實驗過程中,所用的器材、培養基等都需要進行濕熱滅菌9.西晉江統《酒誥》中寫道“酒之所興,乃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日杜康”。釀酒技術早在千年前就已存在。如圖是某同學制作果酒過程中酵母菌數量與酒精濃度隨發酵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數量在T1時刻增長最快,T1之前只進行有氧呼吸B.發酵瓶等實驗器具可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進行消毒C.在酒精的發酵過程中需要不斷放氣,且放氣頻率不變D.若增大酵母菌的接種量,該果酒的發酵時間可能會縮短10發酵工程是指采用現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產品。常用谷氨酸棒狀桿菌(好氧菌)和發酵罐來大量生產味精。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發酵中所使用的谷氨酸棒狀桿菌菌種可從自然界篩選,也可通過誘變育種、雜交育種或者基因工程育種獲得B.為了保證發酵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發酵配料及發酵罐需經過嚴格的滅菌C.在發酵過程中,通過加料口取樣,隨時監測產物濃度和微生物數量D.味精生產過程需通入無菌空氣,并通過攪拌使培養液與菌種充分接觸后關閉通氣口11.如圖是將四倍體蘭花的葉片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形成植株的流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②階段會發生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B.①階段不需要光照和激素,②階段則需要適宜光照和激素C.根據圖中過程所得植株基因型應該與蘭花葉片基因型相同D.以此蘭花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直接得到的植株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即為二倍體12.草莓營養價值高,被譽為是“水果皇后”,我國栽培的草莓品種很多。下圖為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改良草莓品系的設想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1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定向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B.過程Ⅱ一般用聚乙二醇誘導細胞融合,得到的細胞屬于愈傷組織細胞C.鳳梨味草莓植株的培育過程利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D.雜種細胞A再生出細胞壁的過程,主要與高爾基體的活動有關13.人參皂苷是人參的次級代謝產物,具有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抗腫瘤等功能。如圖為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工業化生產人參皂苷的流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不需要光照,細胞不發生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可利用培養的動物癌細胞來檢測人參皂苷的抗癌活性C.人參皂苷屬于次級代謝產物,為人參生命活動所必需D.過程②利用了細胞分裂的原理,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14.抗體—藥物偶聯物目前已成為腫瘤治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將特定的藥物與單克隆抗體結合在一起,可特異性地殺死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基本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①注射相同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生成能產生特定抗體的細胞B.過程③獲得的細胞丙的特點是不能無限增殖,只能產生抗體C.過程④對細胞丙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最終得到細胞丁D.利用單克隆抗體的導向功能可對某些癌癥患者有較好的療效15.下列關于胚胎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蛙胚胎發育中從環境中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逐漸增加B.蛙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不斷分裂,也會有細胞衰老凋亡C.哺乳動物胚胎干細胞是從動物胚胎發育至囊胚期的內細胞團或胎兒的原始性腺細胞中分離得到的一類細胞D.從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羊重組細胞到早期胚胎過程中所使用的胚胎工程技術是早期胚胎培養16.三維細胞培養技術(3D細胞培養)是通過人工模擬細胞間質微環境,允許動物細胞在三維空間中生長和相互作用的技術。與傳統的細胞培養相比,3D細胞培養更接近體內細胞的實際生長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傳統細胞培養時,細胞并不都需要貼附于某些基質表面才能生長增殖B.用胰蛋白酶處理傳統培養的貼壁細胞,斷裂其胞間連絲使之游離便于傳代C.3D細胞培養前需要對動物組織進行滅菌處理,培養時需定期更換培養液D.利用3D細胞培養技術研究干細胞分化過程時,通常需要進行分瓶處理17.某生物科技公司嘗試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批量繁殖優質奶牛。實驗中選擇成年奶牛的耳部皮膚細胞作為核供體,將其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形成重構胚。重構胚在體外培養至早期胚胎后移植到代孕母牛子宮,但多批次實驗均出現胚胎著床后早期流產。經檢測發現,代孕母牛體內孕酮水平正常,但重構胚的滋養層細胞未能正常形成胎盤結構。據此推測,實驗失敗的最可能原因是( )A.供體細胞核的端粒長度不足 B.卵母細胞去核時損傷了細胞質中的調控因子C.體外培養時未添加動物血清提供營養 D.未對代孕母牛進行免疫抑制處理18.我國科學家利用猴胚胎干細胞首次創造了人工“猴胚胎”。研究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睪丸中的精原干細胞也屬于胚胎干細胞B.③處的細胞將來可發育成胎兒的各種組織C.需要在充滿CO2的培養箱中培養胚胎干細胞D.人工“猴胚胎”的遺傳特性與代孕受體保持一致19.下表列舉了幾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箭頭表示相關酶的切割位點)。如圖是酶切后產生的幾種末端。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限制酶 AluⅠ BamHⅠ SmaⅠ Sau3AⅠ識別序列切割位點 AG↓CT TC↑GA G↓GATCC CCTAG↑G CCC↓GGG GGG↑CCC ↓GATC CTAG↑A. 表中4種限制酶均可破壞DNA分子中特定位置的磷酸二酯鍵B. 表中4種限制酶中AluⅠ、SmaⅠ切割目的基因后形成平末端C. ②④⑤對應的識別序列均能被BamHⅠ識別并切割D. T4DNA連接酶即能連接①和③,也能連接②和⑤20. 在重組DNA技術中,將外源基因導入受體細胞,通常是利用質粒作為載體。下列關于質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質粒是一種只存在于原核細胞中的結構簡單的環狀DNA分子B. 質粒的復制和表達過程都遵循中心法則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 目的基因只有通過質粒整合到受體細胞的DNA中才能表達D. 大多數天然質粒都不需要人工改造,可以直接作為載體使用21. 圖1為某種質粒簡圖,圖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頭所指分別為限制酶EcoRⅠ、BamHⅠ、HindⅢ的酶切位點。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在基因工程中只能用一種限制酶完成對質粒和外源DNA的切割,因為這樣可以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B. 如果將一個外源DNA分子和一個質粒分別用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連接酶連接,形成一個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DNA,此重組DNA中EcoRⅠ酶切點有1個C. 為了防止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化,酶切時可使用BamHⅠ和HindⅢ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D. 一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EcoRⅠ切割后,含有1個游離的磷酸基團22.PCR是獲取目的基因的一種方式,能特異性地快速擴增目的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一般向反應體系加入等量的4種脫氧核苷酸B.Taq DNA聚合酶與普通DNA聚合酶的作用不同C.溫度下降到72℃左右時引物與DNA單鏈結合D.PCR中實現特異性擴增的關鍵物質是模板DNA23.將群體感應基因與裂解基因導入益生菌中,益生菌裂解時釋放的抗腫瘤藥物可使腫瘤消融。群體感應基因用于感知細菌群體的數量,細菌數量較少時進行繁殖,當細菌數量達到感應閾值時會啟動裂解基因表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獲得具有腫瘤治療作用益生菌的關鍵步驟是目的基因的獲取B.益生菌釋放的抗腫瘤藥物能夠識別腫瘤,達到治病的作用C.由于群體感應基因的存在,會使患者體內的益生菌數量呈現規律性變化D.利用益生菌消除腫瘤的過程中,腫瘤細胞的死亡屬于細胞壞死24.研究人員利用點突變技術將干擾素(IFN)第17位的半胱氨酸誘變為絲氨酸后,發現其抗病毒活性提高了100倍,且這種新型的IFN在-70℃下保存150天后仍然穩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點突變技術通常是直接對蛋白質進行操作,使氨基酸改變B.IFN抗病毒活性發生改變的直接原因是其空間結構發生改變C.該技術為蛋白質工程,蛋白質工程常利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連接酶等D.經改造后的新型IFN活性強、穩定性高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的25.下表細胞工程技術應用中各組所選擇的實驗材料及材料特點與實驗目的匹配錯誤的是( )組別 實驗目的 實驗材料 材料特點1 克隆高產奶牛 次級卵母細胞與體細胞 次級卵母細胞去核留質2 培育脫毒草莓 莖尖 分裂能力強,易誘發突變3 培育西紅柿-馬鈴薯超級雜種 花粉粒 易于獲取,易于組織培養4 燒傷患者皮膚細胞移植 自體皮膚生發層細胞 分裂能力強,且不會引起免疫排斥A.1和2 B.2和3 C.3和4 D.1和4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6.圖一是庭院經濟生態農業模式圖;圖二是能量流經牛這一營養級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庭院經濟模式運用的生態學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一中共有___條食物鏈,其中人占第________營養級。(3)庭院里的卷心菜被菜粉蝶幼蟲取食后,能放出特殊香味吸引菜粉蝶的天敵,這種現象體現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功能,說明該功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圖二中Ⅲ代表________;由圖二可知,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有研究發現,森林土壤中存在大量能夠分解纖維素的菌種。在這些纖維素分解菌種中,部分菌種還能產生抑菌物質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科學家欲從土壤中分離篩選出既能產纖維素酶,也能產抑菌物質的菌株,進行了如圖所示操作,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該研究小組對使用的培養基采用 法滅菌。滅菌后的培養基需要倒平板操作,冷凝后平板需倒置的目的是 。在實驗室中,除了可以使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獲得某菌種的純培養物,還可使用 法。(2)為篩選出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向步驟②中的培養基添加 作為唯一碳源。取等量的土壤浸出液接種至100mL普通培養基進行培養,在相同培養條件下獲得的菌液與步驟②選擇培養基上獲得的菌液相比,渾濁程度明顯增大,原因是 。④過程的目的是 。(3)可利用 染料進一步鑒定培養皿中長出的4個菌落是否能分解纖維素。為進一步探究甲、乙、丙、丁4種纖維素分解菌能否產抑菌物質并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繁殖,研究人員在無菌條件下,向培養基上均勻接種一定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然后在固體培養基上打出A、B、C、D四個均勻圓孔(步驟⑤所示)。將等量等濃度的甲、乙、丙、丁菌液分別接種到平板A、B、C、D四個圓孔中,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若該實驗證明只有丙能產抑菌物質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繁殖,則實驗結果應為 。28.某研究小組利用品種1(2N=32)和品種2(2N=42)的兩個鳶尾屬遠緣種為親本,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出了結實率高、觀賞性和適應性更強的品種3(68條染色體)。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體細胞雜交是指將 的植物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并把雜種細胞培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技術。該技術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 ,在育種上的優點是 。(2)過程②常用的化學試劑是 。過程③過程成功的標是 。(3)過程④和過程⑤依次為 、 。(4)據圖分析,品種1(2N=32)和品種2(2N=42)通過體細胞雜交技術培養出的品種3的染色體只有68條的原因是 。29.美國新希望生殖醫學中心張進團隊于2016年10月19日在美國生殖醫學學會會議上正式宣布,世界首個細胞核移植“三親嬰兒”男嬰已于2016年4月誕生。下圖是該男嬰的培育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上述“三親嬰兒”的核DNA由 提供,質DNA由 提供。由此可見,“三親嬰兒”的意義在于可以避免子代 (填“細胞核”或“細胞質”)遺傳病的發生。(2)為獲取更多的卵細胞,需要對女性注射 激素。過程③的體外進行時需要對精子進行 處理。(3)過程④是 ,需將受精卵移入發育培養液繼續培養。以檢查受精狀況和受精卵的發育能力。(4)過程⑤是 技術,取 的滋養層細胞可以對移植前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可采用的鑒定方法是 法。30.某實驗小組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耐鹽水稻,如圖1表示含有耐鹽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圖2表示質粒,其上含有BamHⅠ、SmaⅠ和HindⅢ三種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上圖可知,欲構建重組DNA分子,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兩種限制酶切割質粒和外源DNA分子,使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質粒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題(1)中不使用另外一種限制酶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1)中構建成功的重組質粒若用該酶切割能產生________種不同的DNA片段。(3)質粒中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功導入了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受體細胞本身不含四環素抗性基因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在含________(填“氨芐青霉素”或“四環素”)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4)從個體水平上鑒定耐鹽基因是否成功表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生物期中試卷答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1. A 2. A 3. D 4. D 5.C 6.A 7.C 8.C 9.C 10.B11.C 12.B 13.B 14.B 15. A 16..A 17.B 18.B 19.C 20.B21.C 22.A 23.A 24.A 25.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6.(8分)(1)循環原理、自生原理、整體原理等(2分)(2)3 二、三 (3)信息傳遞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 (4)人(下一營養級)攝入的能量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27.(10分)(1)高壓蒸汽滅菌(濕熱滅菌) 防止皿蓋上冷凝水落入培養基造成培養基污染、避免培養基中水分過快蒸發(2分) 平板劃線(2)纖維素 培養基中多數微生物能繁殖,步驟②所使用的培養基為選擇培養基,只有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在培養基中繁殖 (2分) 微生物的擴大培養(獲得相應菌落的純培養物) (3)剛果紅 只有C孔周圍出現抑菌圈,A、B、D孔周圍長滿金黃色葡萄球菌28.(10分)(1) 不同種 細胞膜的流動性、植物細胞的全能性(2分) 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2) PEG(聚乙二醇) 雜種細胞再生出細胞壁(3)脫分化 再分化 (4)γ射線對品種1的原生質體進行處理,引起其部分染色體丟失,從而融合的原生質體中只有68條染色體(2分)29.(10分)(1)母親甲和父親丙(2分) 捐獻者乙 細胞質(2)促性腺激素 獲能 (3)早期胚胎培養(4)胚胎移植 囊胚期 DNA分析法或染色體鑒定法30.(12分)(1)BamH Ⅰ和Hind Ⅲ(2分) 防止質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環化及質粒與目的基因的反向連接(2分) (2)SmaⅠ會破壞目的基因 3(2分) (3)篩選和鑒定目的基因(2分) 四環素(4)將轉基因水稻置于鹽堿地中培育(或用一定濃度的鹽水澆灌轉基因水稻),觀察其能否正常生長(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