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講 滿分指導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講 滿分指導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物理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案例剖析]
(18分)如圖,①一輕彈簧原長為2R,其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固定直軌道AC的底端A處,另一端位于直軌道上B處,彈簧處于自然狀態。直軌道與一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相切于C點,①AC=7R,A、B、C、D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②質量為m的小物塊P自C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最低到達E點(未畫出)。隨后P沿軌道被彈回,②最高到達F點,AF=4R。已知P與直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③求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速度的大小;
(2)④求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3)⑤改變物塊P的質量,將P推至E點,從靜止開始釋放。已知P自圓弧軌道的最高點D處水平飛出后,⑤恰好通過G點。G點在C點左下方,與C點水平相距R、豎直相距R。求P運動到D點時速度的大小和改變后P的質量。
[審題 抓住信息,準確推斷] 
關鍵信息 信息挖掘
題干 ①AC=7R,AB=2R 說明CB=5R
②小物塊從C到E,又從E到F 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加Ep,后又減少Ep
問題 ③求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 可對C→B過程由動能定理列式求解
④求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可設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對應的BE=x,分別對B→E和E→F過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
⑤改變P的質量后 a.求P運動到D點時的速度; b.求改變后P的質量 a.求出平拋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借助平拋知識求解; b.對E→D過程用動能定理求解
[破題 形成思路,快速突破] 
(1)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速度大小的求解。
①選研究過程:P從C到B。
②列動能定理方程:設B、C間距離為l=5R
mglsinθ-μmgcosθ·l=mv。
(2)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的求解。
①選研究過程:P由B到E和P由E到F。
②列動能定理方程:設BE=x,EF間距離
l1=2R+x
mgxsinθ-μmgcosθ·x-Ep=0-mv,Ep-mgl1sinθ-μmgcosθ·l1=0。
(3)①P從D點平拋速度大小的求解。
a.水平位移:x1=R-Rsinθ。
b.豎直位移:y1=R+R+Rcosθ。
c.列平拋運動公式:x1=vDt,y1=gt2。
②改變后P的質量的求解。
a.選研究過程:P從E到D。
b.列動能定理方程:設改變后P的質量為m1
Ep-m1g(x+5R)sinθ-μm1gcosθ·(x+5R)-m1g=m1v。
[解題 規范步驟,水到渠成] 
(1)根據題意知,B、C之間的距離l為
l=7R-2R=5R ①
設P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B,由動能定理得
mglsinθ-μmgcosθ·l=mv ②
式中θ=37°。聯立①②式并由題給條件得
vB=2 ③
(2)設BE=x。P到達E點時速度為零,設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P由B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
mgxsinθ-μmgcosθ·x-Ep=0-mv ④
E、F之間的距離l1為
l1=4R-2R+x=2R+x ⑤
P到達E點后反彈,從E點運動到F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
Ep-mgl1sinθ-μmgcosθ·l1=0 ⑥
聯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題給條件得
x=R ⑦
Ep=mgR ⑧
(3)設改變后P的質量為m1。D點與G點的水平距離x1和豎直距離y1分別為
x1=R-Rsinθ ⑨
y1=R+R+Rcosθ ⑩
式中,已應用了過C點的圓軌道半徑與豎直方向夾角仍為θ的事實。
設P在D點的速度為vD,由D點運動到G點的時間為t。由平拋運動規律有y1=gt2 
x1=vDt 
聯立⑨⑩ 式得vD= 
P由E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
Ep-m1g(x+5R)sinθ-μm1gcosθ·(x+5R)-m1g=m1v 
聯立⑦⑧ 式得m1=m。 
[評分標準] 
①②③⑤⑦⑧⑨⑩ 各1分,④⑥ 各2分。
[點題 突破瓶頸,穩拿滿分] 
(1)不敢設P到達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BE=x,而列不出方程組解待求量。
(2)不能正確地求出平拋運動的豎直分位移和水平分位移,導致處理不了第(3)問。
課時作業
[A組 基礎鞏固練]
1.(2023·上海高考)一物塊爆炸分裂為速率相同、質量不同的三個物塊,不計空氣阻力,對三者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時的速率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
A.質量大的落地速率大 B.質量小的落地速率大
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 D.無法判斷
2.(2024·安徽高考)某同學參加戶外拓展活動,遵照安全規范,坐在滑板上,從高為h的粗糙斜坡頂端由靜止下滑,至底端時速度為v。已知人與滑板的總質量為m,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此過程中人與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  )
A.mgh B.mv2
C.mgh+mv2 D.mgh-mv2
3.如圖,蕩秋千的小紅由最低點O蕩到最高點A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大 B.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增大
C.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減小 D.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
4.一個100 g的球從1.8 m的高度處落到一個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 m的高度,則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是(g=10 m/s2)(  )
A.重力做功為1.8 J
B.重力做了0.55 J的負功
C.球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0.55 J
D.球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1.25 J
5.在籃球比賽中,投籃的投射角度會影響投籃的命中率。在某次投籃中,籃球投出速度大小為4 m/s,方向斜向上與水平面成45°角。投球點在籃筐下方,豎直距離為0.35 m。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影響,則籃球進筐的速度大小為(  )
A.3 m/s B.4 m/s
C.5 m/s D.7 m/s
6.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力做功為4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力做功為-2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力做功為W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力做功為-2W
7.(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第3節[練習與應用]T5改編)運動員把質量是500 g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觀察它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估計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 m,在最高點的速度為20 m/s。估算出運動員踢球時對足球做的功為(  )
A.50 J B.100 J
C.150 J D.無法確定
8.長為L的木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子彈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塊并從中射出,且出射速度為v1。已知從子彈射入到射出,木塊移動的距離為s,子彈在木塊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  )
A. B.
C. D.
9.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一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內時,物體上升、下落過程中動能Ek隨h的變化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該物體的質量為(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10.(多選)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個豎直輕彈簧,彈簧上端與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相連,木塊處于靜止狀態。現給木塊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使木塊緩慢向下移動h,力F做功W1,此后木塊靜止,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
B.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mgh
C.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做功為W1+mgh
D.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為W1+mgh
11.(2025·山西省晉中市高三上模擬)如圖,圓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個半徑為r=0.3 m、可繞中心軸轉動的同心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放置一質量為m=1 kg的小物塊,物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3,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1125。現從靜止開始緩慢增大圓盤的角速度,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最終恰好停在桌面邊緣。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0 m/s2,圓盤厚度及圓盤與餐桌面的間隙不計,物塊可視為質點。求:
(1)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圓盤對小物塊做的功;
(2)餐桌面的半徑R。
[B組 綜合提升練]
12.(2024·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開學考試)如圖1所示,質量為8 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推力F隨位移x變化的情況如圖2所示,運動10 m后撤去推力F。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開始運動到停止運動,物體的位移為18 m
B.物體在x=5 m時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6 m/s
C.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先減小后不變
D.全程推力做功480 J
13.如圖所示,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直徑POQ水平,軌道的內表面粗糙。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從P點正上方由靜止釋放,釋放高度為R,小滑塊恰好從P點進入軌道。小滑塊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g為重力加速度。用W表示小滑塊第一次在軌道NQ段運動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則(  )
A.W=mgR B.WC.小滑塊恰好可以到達Q點 D.小滑塊不能到達Q點
14.(2025·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高三上10月月考)如圖甲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風洞實驗室的水平地面,質量m=0.1 kg的小球在輕彈簧正上方某處由靜止下落,同時受到一個豎直向上恒定的風力。以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x軸正方向,取地面為零勢能參考面,在小球下落的全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①,彈簧彈性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②,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
A.小球釋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0.6 m
B.小球在下落過程受到的風力為0.1 N
C.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動能為0.5 J
D.小球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C組 拔尖培優練]
15.(2022·浙江6月選考)小明用額定功率為1200 W、最大拉力為300 N的提升裝置,把靜置于地面的質量為20 kg的重物豎直提升到高為85.2 m的平臺,先加速再勻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過5 m/s2的勻減速運動,到達平臺的速度剛好為零,g取10 m/s2,則提升重物的最短時間為(  )
A.13.2 s B.14.2 s
C.15.5 s D.17.0 s
課時作業(解析版)
[A組 基礎鞏固練]
1.(2023·上海高考)一物塊爆炸分裂為速率相同、質量不同的三個物塊,不計空氣阻力,對三者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時的速率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
A.質量大的落地速率大 B.質量小的落地速率大
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知分裂后瞬間,三個物塊距離地面的高度相同,速率相同,下落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h=mv2-mv,解得v=,故三者落地速率相同,C正確。
2.(2024·安徽高考)某同學參加戶外拓展活動,遵照安全規范,坐在滑板上,從高為h的粗糙斜坡頂端由靜止下滑,至底端時速度為v。已知人與滑板的總質量為m,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此過程中人與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  )
A.mgh B.mv2
C.mgh+mv2 D.mgh-mv2
答案:D
解析:人與滑板下滑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mgh-Wf=mv2-0,可得此過程中人與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mgh-mv2,故D正確。
3.如圖,蕩秋千的小紅由最低點O蕩到最高點A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大 B.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增大
C.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減小 D.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
答案:D
解析:小紅蕩秋千,由最低點O蕩到最高點A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A錯誤,D正確;由PG=mgvcosθ可知,在O點和A點,重力的瞬時功率均為零,其他位置均不為零,即重力瞬時功率既不可能一直增大,也不可能一直減小,故B、C錯誤。
4.一個100 g的球從1.8 m的高度處落到一個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 m的高度,則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是(g=10 m/s2)(  )
A.重力做功為1.8 J
B.重力做了0.55 J的負功
C.球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0.55 J
D.球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1.25 J
答案:C
解析:整個過程中,球的高度下降了h=1.8 m-1.25 m=0.55 m,則重力對球做正功且W=mgh=100×10-3×10×0.55 J=0.55 J,而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故球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ΔE=0.55 J,故C正確,A、B、D錯誤。
5.在籃球比賽中,投籃的投射角度會影響投籃的命中率。在某次投籃中,籃球投出速度大小為4 m/s,方向斜向上與水平面成45°角。投球點在籃筐下方,豎直距離為0.35 m。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影響,則籃球進筐的速度大小為(  )
A.3 m/s B.4 m/s
C.5 m/s D.7 m/s
答案:C
解析:設籃球質量為m,籃球從投出到進筐的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可得-mgh=mv-mv,其中h=0.35 m,v0=4 m/s,解得籃球進筐時的速度大小v1=5 m/s,故選C。
6.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力做功為4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力做功為-2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力做功為W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力做功為-2W
答案:C
解析:物體在第1秒末到第3秒末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為零,合力做功為零,A錯誤;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動能的減少量與第1秒內動能的增加量大小相同,合力做的功為-W,B錯誤;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動能的增加量與第1秒內動能的增加量大小相同,合力做功相同,即為W,C正確;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速度從v0減小到,則動能減少量ΔEk=mv-m=·mv,等于第1秒內動能增加量大小的,則合力做功為-0.75W,D錯誤。
7.(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第3節[練習與應用]T5改編)運動員把質量是500 g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觀察它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估計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 m,在最高點的速度為20 m/s。估算出運動員踢球時對足球做的功為(  )
A.50 J B.100 J
C.150 J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運動員踢球時對足球做的功W等于足球獲得的初動能Ek1,即W=Ek1-0;足球上升時重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設上升到最高點時動能為Ek2,則有-mgh=Ek2-Ek1,聯立得W=Ek1=Ek2+mgh=150 J,故C正確。
8.長為L的木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子彈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塊并從中射出,且出射速度為v1。已知從子彈射入到射出,木塊移動的距離為s,子彈在木塊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對子彈根據動能定理有-f(L+s)=mv-mv,解得f=,D正確。
9.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一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內時,物體上升、下落過程中動能Ek隨h的變化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該物體的質量為(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答案:C
解析:畫出運動示意圖如圖,設阻力大小為f,據動能定理知,
A→B(上升過程):EkB-EkA=-(mg+f)h
C→D(下落過程):EkD-EkC=(mg-f)h
聯立以上兩式,解得物體的質量m=1 kg,C正確。
10.(多選)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個豎直輕彈簧,彈簧上端與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相連,木塊處于靜止狀態。現給木塊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使木塊緩慢向下移動h,力F做功W1,此后木塊靜止,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
B.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mgh
C.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做功為W1+mgh
D.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為W1+mgh
答案:AD
解析: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WG=mgh,由功能關系可得重力勢能的變化量ΔEp=-WG=-mgh,可知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故A正確,B錯誤;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設彈簧彈力做功為W彈,由動能定理可得W彈+W1+WG=0,聯立可得W彈=-W1-mgh,故C錯誤;由功能關系可知,彈簧彈性勢能的變化量ΔE彈=-W彈=W1+mgh,即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為W1+mgh,D正確。
11.(2025·山西省晉中市高三上模擬)如圖,圓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個半徑為r=0.3 m、可繞中心軸轉動的同心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放置一質量為m=1 kg的小物塊,物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3,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1125。現從靜止開始緩慢增大圓盤的角速度,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最終恰好停在桌面邊緣。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0 m/s2,圓盤厚度及圓盤與餐桌面的間隙不計,物塊可視為質點。求:
(1)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圓盤對小物塊做的功;
(2)餐桌面的半徑R。
答案:(1)0.45 J (2)0.5 m
解析:(1)設物塊恰未從圓盤上滑落時的速度大小為v,由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μ1mg=
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僅有圓盤對物塊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可知圓盤對小物塊做的功W=mv2-0
解得W=0.45 J。
(2)小物塊從圓盤滑落后,沿圓盤的切線方向滑出,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小物塊在桌面上滑行距離為L,由動能定理有
-μ2mgL=0-mv2
由幾何關系可知,餐桌面的半徑R=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R=0.5 m。
[B組 綜合提升練]
12.(2024·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開學考試)如圖1所示,質量為8 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推力F隨位移x變化的情況如圖2所示,運動10 m后撤去推力F。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開始運動到停止運動,物體的位移為18 m
B.物體在x=5 m時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6 m/s
C.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先減小后不變
D.全程推力做功480 J
答案:D
解析:F x圖像中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F做的功,由題圖2可知,全程推力F做功WF=×80 J=480 J,對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有WF-μmgx0=0-0,可得物體的位移為x0=12 m,故A錯誤,D正確。設物體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μmg=ma,解得a=,結合題圖2可知,當0<x<2 m時,物體加速且加速度不變;由數學知識可知,當x=6 m時,F=40 N,故當2 m<x<6 m時,物體加速且加速度減小;當6 m<x<10 m時,物體開始減速且加速度增大;當x>10 m時,物體減速且加速度不變。可知物體在x′=6 m時速度最大,由動能定理有WF′-μmgx′=mv-0,其中WF′=2×80 J+×(6-2) J=400 J,解得vmax=2 m/s,故B、C錯誤。
13.如圖所示,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直徑POQ水平,軌道的內表面粗糙。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從P點正上方由靜止釋放,釋放高度為R,小滑塊恰好從P點進入軌道。小滑塊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g為重力加速度。用W表示小滑塊第一次在軌道NQ段運動時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則(  )
A.W=mgR B.WC.小滑塊恰好可以到達Q點 D.小滑塊不能到達Q點
答案:B
解析:根據題述,小滑塊滑到軌道最低點N時,對軌道的壓力為4mg,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軌道對小滑塊的支持力為4mg。在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4mg-mg=m,解得v2=3gR。小滑塊由靜止釋放至運動到最低點N的過程,設小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f,運用動能定理得2mgR-Wf=mv2,解得Wf=mgR。由于小滑塊在右側圓弧軌道NQ段運動的速度大小與小滑塊在左側圓弧軌道PN段對稱位置運動的速度大小相比較小,所需向心力較小,軌道與小滑塊之間的壓力就較小,小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較小,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較小,所以小滑塊第一次在軌道NQ段運動時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14.(2025·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高三上10月月考)如圖甲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風洞實驗室的水平地面,質量m=0.1 kg的小球在輕彈簧正上方某處由靜止下落,同時受到一個豎直向上恒定的風力。以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x軸正方向,取地面為零勢能參考面,在小球下落的全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①,彈簧彈性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②,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
A.小球釋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0.6 m
B.小球在下落過程受到的風力為0.1 N
C.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動能為0.5 J
D.小球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答案:B
解析:由題圖乙可知,小球處于釋放位置時的重力勢能為EpG0=0.70 J,根據EpG0=mgH,可得小球釋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H=0.7 m,故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小球速度減為0時,下落高度h=0.6 m,則小球從x=0運動至x=0.6 m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mgh-F風h+W彈=0-0,其中彈簧彈力做功W彈=-ΔEp彈=-0.54 J,解得小球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的風力F風=0.1 N,故B正確;小球剛接觸彈簧時,下落高度h1=0.5 m,則小球從x=0運動至x=0.5 m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mgh1-F風h1=Ek1-0,解得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動能Ek1=0.45 J,故C錯誤;設彈簧勁度系數為k,則有W彈=-k·(h-h1),解得k=108 N/m,小球下落高度h=0.6 m時,其加速度大小最大,由牛頓第二定律有k(h-h1)+F風-mg=mamax,解得小球下落過程中最大加速度大小為amax=99 m/s2,故D錯誤。
[C組 拔尖培優練]
15.(2022·浙江6月選考)小明用額定功率為1200 W、最大拉力為300 N的提升裝置,把靜置于地面的質量為20 kg的重物豎直提升到高為85.2 m的平臺,先加速再勻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過5 m/s2的勻減速運動,到達平臺的速度剛好為零,g取10 m/s2,則提升重物的最短時間為(  )
A.13.2 s B.14.2 s
C.15.5 s D.17.0 s
答案:C
解析:為了以最短時間提升重物,開始階段應以最大拉力提升重物做勻加速運動,當功率達到額定功率時,保持功率不變,拉力減小,當拉力等于重力時,速度達到最大,接著做勻速運動,最后以最大加速度5 m/s2做勻減速運動,上升至平臺速度剛好為零。重物在第一階段勻加速上升,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1== m/s2=5 m/s2,當功率達到額定功率時,設重物的速度為v1,則有v1== m/s=4 m/s,勻加速過程所用時間和上升高度分別為t1== s=0.8 s,h1== m=1.6 m;重物的最大速度vm== m/s=6 m/s,重物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和上升高度分別為t3== s=1.2 s,h3== m=3.6 m;設重物從結束勻加速運動到開始做勻減速運動所用時間為t2,該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可得P額t2-mgh2=mv-mv,又h2=85.2 m-1.6 m-3.6 m=80 m,解得t2=13.5 s,故提升重物的最短時間為tmin=t1+t2+t3=0.8 s+13.5 s+1.2 s=15.5 s,故C正確。
1(共40張PPT)
第六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2講 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
動能定理
滿分指導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目錄
1
2
滿分指導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課時作業
滿分指導 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審題 抓住信息,準確推斷] 
關鍵信息 信息挖掘
題干 ①AC=7R,AB=2R 說明CB=5R
②小物塊從C到E,又從E到F 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加Ep,后又減少Ep
問題 ③求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 可對C→B過程由動能定理列式求解
④求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可設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對應的BE=x,分別對B→E和E→F過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
⑤改變P的質量后 a.求P運動到D點時的速度; b.求改變后P的質量 a.求出平拋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借助平拋知識求解;
b.對E→D過程用動能定理求解
[破題 形成思路,快速突破] 
(1)P第一次運動到B點時速度大小的求解。
①選研究過程:__________。
②列動能定理方程:設B、C間距離為l=5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運動到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的求解。
①選研究過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列動能定理方程:設BE=x,EF間距離
l1=2R+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從C到B
P由B到E
P由E到F
(3)①P從D點平拋速度大小的求解。
a.水平位移:_________________。
b.豎直位移: ___________________ 。
c.列平拋運動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 。
②改變后P的質量的求解。
a.選研究過程: __________ 。
b.列動能定理方程:設改變后P的質量為m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從E到D
[解題 規范步驟,水到渠成]
[評分標準] 
①②③⑤⑦⑧⑨⑩ 各1分,④⑥ 各2分。
[點題 突破瓶頸,穩拿滿分] 
(1)不敢設P到達E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BE=x,而列不出方程組解待求量。
(2)不能正確地求出平拋運動的豎直分位移和水平分位移,導致處理不了第(3)問。
課時作業
[A組 基礎鞏固練]
1.(2023·上海高考)一物塊爆炸分裂為速率相同、質量不同的三個物塊,不計空氣阻力,對三者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時的速率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
A.質量大的落地速率大 B.質量小的落地速率大
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 D.無法判斷
3.如圖,蕩秋千的小紅由最低點O蕩到最高點A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增大
B.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增大
C.重力的瞬時功率一直減小
D.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
解析:小紅蕩秋千,由最低點O蕩到最高點A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A錯誤,D正確;由PG=mgvcosθ可知,在O點和A點,重力的瞬時功率均為零,其他位置均不為零,即重力瞬時功率既不可能一直增大,也不可能一直減小,故B、C錯誤。
4.一個100 g的球從1.8 m的高度處落到一個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 m的高度,則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勢能的變化是(g=10 m/s2)(  )
A.重力做功為1.8 J
B.重力做了0.55 J的負功
C.球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0.55 J
D.球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1.25 J
解析:整個過程中,球的高度下降了h=1.8 m-1.25 m=0.55 m,則重力對球做正功且W=mgh=100×10-3×10×0.55 J=0.55 J,而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故球的重力勢能一定減少ΔE=0.55 J,故C正確,A、B、D錯誤。
6.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力做功為4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力做功為-2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力做功為W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力做功為-2W
7.(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第3節[練習與應用]T5改編)運動員把質量是500 g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觀察它在空中的飛行情況,估計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 m,在最高點的速度為20 m/s。估算出運動員踢球時對足球做的功為(  )
A.50 J B.100 J
C.150 J D.無法確定
解析:運動員踢球時對足球做的功W等于足球獲得的初動能Ek1,即W=Ek1-0;足球上升時重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設上升到最高點時動能為Ek2,則有-mgh=Ek2-Ek1,聯立得W=Ek1=Ek2+mgh=150 J,故C正確。
9.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除受到重力外,還受到一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內時,物體上升、下落過程中動能Ek隨h的變化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該物體的質量為(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解析:畫出運動示意圖如圖,設阻力大小為f,據動能定理知,
A→B(上升過程):EkB-EkA=-(mg+f)h
C→D(下落過程):EkD-EkC=(mg-f)h
聯立以上兩式,解得物體的質量m=1 kg,C正確。
10.(多選)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個豎直輕彈簧,彈簧上端與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相連,木塊處于靜止狀態。現給木塊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使木塊緩慢向下移動h,力F做功W1,此后木塊靜止,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
B.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mgh
C.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做功為W1+mgh
D.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為W1+mgh
解析: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WG=mgh,由功能關系可得重力勢能的變化量ΔEp=-WG=-mgh,可知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h,故A正確,B錯誤;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設彈簧彈力做功為W彈,由動能定理可得W彈+W1+WG=0,聯立可得W彈=-W1-mgh,故C錯誤;由功能關系可知,彈簧彈性勢能的變化量ΔE彈=-W彈=W1+mgh,即在木塊下移h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為W1+mgh,D正確。
11.(2025·山西省晉中市高三上模擬)如圖,圓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個半徑為r=0.3 m、可繞中心軸轉動的同心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放置一質量為m=1 kg的小物塊,物塊與圓盤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3,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1125。現從靜止開始緩慢增大圓盤的角速度,物塊從圓盤上滑落后,最終恰好停在桌面邊緣。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0 m/s2,圓盤厚度及圓盤與餐桌面的間隙不計,物塊可視為質點。求:
(1)物塊隨圓盤運動的過程中,圓盤對小物塊做的功;
(2)餐桌面的半徑R。
答案:(1)0.45 J (2)0.5 m
[B組 綜合提升練]
12.(2024·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開學考試)如圖1所示,質量為8 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推力F隨位移x變化的情況如圖2所示,運動10 m后撤去推力F。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開始運動到停止運動,物體的位移為18 m
B.物體在x=5 m時速度最大,最大速度為6 m/s
C.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先減小后不變
D.全程推力做功480 J
14.(2025·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高三上10月月考)如圖甲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一端固定于風洞實驗室的水平地面,質量m=0.1 kg的小球在輕彈簧正上方某處由靜止下落,同時受到一個豎直向上恒定的風力。以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x軸正方向,取地面為零勢能參考面,在小球下落的全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①,彈簧彈性勢能隨小球位移變化關系如圖乙中的圖線②,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
A.小球釋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為0.6 m
B.小球在下落過程受到的風力為0.1 N
C.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動能為0.5 J
D.小球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C組 拔尖培優練]
15.(2022·浙江6月選考)小明用額定功率為1200 W、最大拉力為300 N的提升裝置,把靜置于地面的質量為20 kg的重物豎直提升到高為85.2 m的平臺,先加速再勻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過5 m/s2的勻減速運動,到達平臺的速度剛好為零,g取10 m/s2,則提升重物的最短時間為(  )
A.13.2 s B.14.2 s
C.15.5 s D.17.0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基隆市| 岚皋县| 桑日县| 冀州市| 屏山县| 双牌县| 鲁甸县| 合水县| 中卫市| 安平县| 盐边县| 莱芜市| 蓬莱市| 东阳市| 色达县| 金门县| 双辽市| 两当县| 荣成市| 通渭县| 新郑市| 长丰县| 驻马店市| 含山县| 民乐县| 桂阳县| 兴和县| 隆子县| 平南县| 甘孜县| 疏附县| 班玛县| 裕民县| 鹤山市| 阿拉善右旗| 宝山区| 南部县| 乌兰浩特市| 措勤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