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 (16分)某快遞公司分揀郵件的水平傳輸裝置示意圖如圖,皮帶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保持v=1 m/s的恒定速度向右運動,現(xiàn)將一質(zhì)量為m=2 kg的郵件輕放在皮帶上,郵件和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設(shè)皮帶足夠長,取g=10 m/s2,在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的過程中,求:(1)郵件滑動的時間t;(2)郵件對地的位移大小x;(3)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試卷抽樣 評析指導(dǎo)失分點①:應(yīng)求郵件對地位移,而不是對皮帶的位移,理解錯誤,導(dǎo)致求解錯誤,本步完全失分,扣5分。 失分原因:按自己的想象做題。 補償建議:認真審題,按題目要求求解。 規(guī)范解答:郵件對地位移 x=at2=×5×0.22 m=0.1 m 失分點②: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Ff·l相對,l相對為皮帶與郵件的相對路程,熱量Q不等于摩擦力對郵件所做的功,理解錯誤,本步完全失分,扣5分。 失分原因:物理規(guī)律理解不清楚。 補償建議:深入理解掌握物理規(guī)律。 規(guī)范解答: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Ff·(s皮帶-x)=μmg·(vt-x)=0.5×2×10×(1×0.2-0.1) J=1 J課時作業(yè)[A組 基礎(chǔ)鞏固練]1.(2023·浙江1月選考)一位游客正在體驗蹦極,綁上蹦極專用的橡皮繩后從跳臺縱身而下。游客從跳臺下落直到最低點過程中( )A.彈性勢能減小B.重力勢能減小C.機械能保持不變D.繩一繃緊動能就開始減小2.(多選)質(zhì)量為m的跳傘運動員,由靜止開始下落,在打開傘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為g,在運動員打開傘之前下落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hB.運動員的動能增加了mghC.恒定阻力做功mghD.運動員的機械能減少了mgh3.木板上A、B兩點相距5米。一物塊相對木板向右從板上A點滑至B點,同時木板在地面上向左滑行2米,圖甲、乙分別為滑行前后的示意圖,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 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為-60 JB.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為-40 J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60 JD.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40 J4.(多選)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距彈簧上端d處由靜止釋放,向下運動位移L后停在最低點。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向下運動過程( )A.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μmgLcosθB.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為mgLsinθC.物體的最大動能為mgdsinθ-μmgdcosθD.彈簧彈性勢能的最大值為mgLsinθ-μmgLcosθ5.(2025·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斜面傾角為θ,底部O點與光滑水平地面平滑相連,地面上一根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然伸長。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從高度為h的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釋放,滑塊能滑上地面壓縮彈簧。滑塊通過O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滑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μ的值可能大于tanθB.滑塊在光滑地面上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C.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Ep=mghD.滑塊與斜面因為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為Q=mgh6.(多選)一質(zhì)量為m的滑雪運動員從一定高度的斜坡自由下滑。已知運動員在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斜坡傾角為30°,運動員滑至坡底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s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B.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60 NC.運動員下滑時滑板與斜坡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D.運動員質(zhì)量為60 kg7.“奮進號”潮流能發(fā)電機組是世界上單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發(fā)電機組,它的吊裝如圖所示,其核心部件是“水下大風(fēng)車”——水輪機,它的葉片轉(zhuǎn)動時可形成半徑為5 m的圓面。某次漲潮期間,該區(qū)域海水的潮流速度是1 m/s,流向恰好跟葉片轉(zhuǎn)動的圓面垂直,已知海水密度為1×103 kg/m3,假設(shè)這臺水輪機能將此圓面內(nèi)20%的潮流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則這臺潮流能發(fā)電機發(fā)電的功率約為( )A.3.9×103 W B.7.9×103 WC.3.9×104 W D.7.9×104 W8.(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傳送帶上由靜止釋放,傳送帶由電動機帶動,始終保持以速度v勻速運動,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物體過一會兒能保持與傳送帶相對靜止,對于物體從靜止釋放到相對靜止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B.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mv2C.電動機多做的功為mv2D.電動機增加的功率為μmgv[B組 綜合提升練]9.(2025·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9月測試)某品牌電動汽車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20 kW,最高車速可達180 km/h,車載電池最大輸出電能為75 kW·h。已知該車以90 km/h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總轉(zhuǎn)化率為90%。若汽車行駛過程中受到阻力f與車速v的關(guān)系符合f=kv2,其中k為未知常數(shù),則該電動汽車以90 km/h行駛的最大里程約為( )A.350 km B.405 kmC.450 km D.500 km10.(2024·山西省呂梁市高三上期中)傾斜傳送帶廣泛應(yīng)用于礦山、港口、電廠、物流等領(lǐng)域。如圖甲所示,與水平面成θ角的傾斜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運動,皮帶始終是繃緊的,將m=10 kg的貨物輕放在傳送帶上的A端,經(jīng)過1.2 s到達傳送帶的B端。用速度傳感器測得貨物與傳送帶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v t圖像可知( )A.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B.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傳送帶對貨物做功為112 JC.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對傳送帶做功為64 JD.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與傳送帶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128 J11.(2024·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下三模)如圖甲所示,輕質(zhì)彈簧下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粗糙斜面底端擋板上,彈簧處于原長。質(zhì)量為m=1 kg的小物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沿斜面下滑,小物塊沿斜面向下運動過程中的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在x≤0.15 m時圖像為直線。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cos37°=0.8,sin37°=0.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 N/mC.小物塊下滑過程中的最大動能為0.5 JD.整個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0.8 J12.如圖,abc是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固定軌道,ab水平,長度為2R;bc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與ab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始終受到與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點處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球從a點開始運動到其軌跡最高點,機械能的增量為( )A.2mgR B.4mgRC.5mgR D.6mgR[C組 拔尖培優(yōu)練]13.(2024·江西省模擬預(yù)測)(多選)如圖甲所示,一木板靜置于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質(zhì)量為0.5 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t=0時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t=2 s時撤去F,物塊在木板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恰好不能從木板左端掉落,整個過程中木板運動的v t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各接觸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板的長度為3 mB.木板的質(zhì)量為0.2 kg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0.75 JD.木板與地面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2.55 J課時作業(yè)(解析版)[A組 基礎(chǔ)鞏固練]1.(2023·浙江1月選考)一位游客正在體驗蹦極,綁上蹦極專用的橡皮繩后從跳臺縱身而下。游客從跳臺下落直到最低點過程中( )A.彈性勢能減小B.重力勢能減小C.機械能保持不變D.繩一繃緊動能就開始減小答案:B解析:游客從跳臺下落直到最低點過程中,橡皮繩繃緊后橡皮繩的伸長量一直增大,彈性勢能增大,A錯誤;整個過程重心高度一直降低,重力對游客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B正確;整個過程空氣阻力一直做負功,機械能減小,C錯誤;繩剛開始繃緊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橡皮繩的彈力較小,游客所受的合力向下,合力對游客做正功,游客動能增加,隨著下落,彈力逐漸增大,向下的合力減小,當向下的合力減為零后,繼續(xù)下落,彈力繼續(xù)增大,合力開始向上,合力對游客開始做負功,游客動能開始減小,D錯誤。2.(多選)質(zhì)量為m的跳傘運動員,由靜止開始下落,在打開傘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為g,在運動員打開傘之前下落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hB.運動員的動能增加了mghC.恒定阻力做功mghD.運動員的機械能減少了mgh答案:BD解析:根據(jù)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guān)系有ΔEp=-WG=-mgh,即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h,故A錯誤;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運動員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為F合=ma=mg,根據(jù)動能定理可得ΔEk=W合=F合h=mgh,即運動員的動能增加了mgh,故B正確;機械能變化量等于重力勢能變化量與動能變化量之和,所以運動員的機械能變化量為ΔE=ΔEp+ΔEk=-mgh+mgh=-mgh,即運動員的機械能減少了mgh,根據(jù)功能關(guān)系,可知恒定阻力做功W=ΔE=-mgh,故C錯誤,D正確。3.木板上A、B兩點相距5米。一物塊相對木板向右從板上A點滑至B點,同時木板在地面上向左滑行2米,圖甲、乙分別為滑行前后的示意圖,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 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為-60 JB.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為-40 J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60 JD.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40 J答案:A解析:木板上A、B兩點相距xAB=5 m,木板向左滑行x2=2 m,則物塊向右滑行x1=xAB-x2=3 m,對物塊分析可得,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為W1=-fx1=-60 J,A正確;對木板分析可得,摩擦力對木板做功為W2=-fx2=-40 J,可知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為40 J,B錯誤;由功能關(guān)系可知,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fxAB=100 J,C、D錯誤。4.(多選)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距彈簧上端d處由靜止釋放,向下運動位移L后停在最低點。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向下運動過程( )A.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μmgLcosθB.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為mgLsinθC.物體的最大動能為mgdsinθ-μmgdcosθD.彈簧彈性勢能的最大值為mgLsinθ-μmgLcosθ答案:ABD解析:根據(jù)功能關(guān)系得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fΔx=μmgLcosθ,故A正確;物體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初、末動能相等,則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即為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Lsinθ,故B正確;物體速度最大時,動能最大,而速度最大時,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此時彈簧一定發(fā)生形變,而C項中mgdsinθ-μmgdcosθ是物體在彈簧原長位置具有的動能,故C錯誤;當彈簧被壓縮最短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物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即mgLsinθ=Q+Ep,解得Ep=mgLsinθ-μmgLcosθ,故D正確。5.(2025·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如圖,斜面傾角為θ,底部O點與光滑水平地面平滑相連,地面上一根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然伸長。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從高度為h的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釋放,滑塊能滑上地面壓縮彈簧。滑塊通過O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滑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范圍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μ的值可能大于tanθB.滑塊在光滑地面上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C.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Ep=mghD.滑塊與斜面因為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為Q=mgh答案:D解析:由題意可知,小滑塊由斜面靜止釋放加速下滑,則有mgsinθ>μmgcosθ,可得μ6.(多選)一質(zhì)量為m的滑雪運動員從一定高度的斜坡自由下滑。已知運動員在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斜坡傾角為30°,運動員滑至坡底的過程中,其機械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s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B.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60 NC.運動員下滑時滑板與斜坡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D.運動員質(zhì)量為60 kg答案:BD解析:由題圖可知,運動員下滑過程中機械能減小,運動員的機械能不守恒,除重力外還有其他力做功,故A錯誤;由功能關(guān)系可知,運動員下滑過程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機械能的減小量,即|ΔE|=fs,則運動員受到的阻力大小為f==60 N,故B正確;運動員下滑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μmgcos30°,由功能關(guān)系可知(mgsin30°-f)s=ΔEk,由題圖可知Ek s圖線的斜率為=mgsin30°-f= N,聯(lián)立解得m=60 kg,μ=,故C錯誤,D正確。7.“奮進號”潮流能發(fā)電機組是世界上單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發(fā)電機組,它的吊裝如圖所示,其核心部件是“水下大風(fēng)車”——水輪機,它的葉片轉(zhuǎn)動時可形成半徑為5 m的圓面。某次漲潮期間,該區(qū)域海水的潮流速度是1 m/s,流向恰好跟葉片轉(zhuǎn)動的圓面垂直,已知海水密度為1×103 kg/m3,假設(shè)這臺水輪機能將此圓面內(nèi)20%的潮流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則這臺潮流能發(fā)電機發(fā)電的功率約為( )A.3.9×103 W B.7.9×103 WC.3.9×104 W D.7.9×104 W答案:B解析:t時間內(nèi)垂直葉片轉(zhuǎn)動圓面流過的海水的體積V=Svt,其中S=πr2,這部分水的質(zhì)量m=ρV,動能Ek=mv2,這臺潮流能發(fā)電機在這段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電能E電=20%Ek,則其發(fā)電功率P=,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P≈7.9×103 W,故選B。8.(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傳送帶上由靜止釋放,傳送帶由電動機帶動,始終保持以速度v勻速運動,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物體過一會兒能保持與傳送帶相對靜止,對于物體從靜止釋放到相對靜止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B.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mv2C.電動機多做的功為mv2D.電動機增加的功率為μmgv答案:AD解析:物體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等于物體在傳送帶上的相對位移,物體在傳送帶上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μg,物體達到速度v所需的時間t==,在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x1==,傳送帶的位移x2=vt=,則物體相對傳送帶的位移x=x2-x1=,故A正確;電動機多做的功轉(zhuǎn)化成了物體的動能和摩擦生熱的內(nèi)能,物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動能是mv2,相對位移x=,則由于滑動摩擦力做功產(chǎn)生的熱量Q=μmgx=mv2,則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為電動機多做的功,為mv2,故B、C錯誤;電動機增加的功率即為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為fv=μmgv,故D正確。[B組 綜合提升練]9.(2025·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9月測試)某品牌電動汽車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20 kW,最高車速可達180 km/h,車載電池最大輸出電能為75 kW·h。已知該車以90 km/h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總轉(zhuǎn)化率為90%。若汽車行駛過程中受到阻力f與車速v的關(guān)系符合f=kv2,其中k為未知常數(shù),則該電動汽車以90 km/h行駛的最大里程約為( )A.350 km B.405 kmC.450 km D.500 km答案:B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最高車速為vm=180 km/h=50 m/s,牽引力大小為Fm==2400 N,由平衡條件可知此時的阻力大小fm=Fm=kv,解得k=0.96,當汽車以v1=90 km/h=25 m/s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汽車的牽引力大小為F1=f1=kv=600 N,設(shè)最大里程為s,電池的最大輸出電能為Em,由能量守恒定律及功能關(guān)系有ηEm=F1s,解得s== m=405000 m=405 km,故選B。10.(2024·山西省呂梁市高三上期中)傾斜傳送帶廣泛應(yīng)用于礦山、港口、電廠、物流等領(lǐng)域。如圖甲所示,與水平面成θ角的傾斜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運動,皮帶始終是繃緊的,將m=10 kg的貨物輕放在傳送帶上的A端,經(jīng)過1.2 s到達傳送帶的B端。用速度傳感器測得貨物與傳送帶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v t圖像可知( )A.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B.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傳送帶對貨物做功為112 JC.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對傳送帶做功為64 JD.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與傳送帶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128 J答案:C解析:設(shè)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由題圖乙可得,0~0.2 s貨物所受摩擦力沿皮帶向下,對貨物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1,0.2~1.2 s貨物所受摩擦力沿皮帶向上,對貨物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2,由題圖乙可得,a1== m/s2=10 m/s2,a2== m/s2=2 m/s2,聯(lián)立可得θ=37°,μ=0.5,故A錯誤;0~0.2 s貨物的位移為x1=a1t=0.2 m,0.2 s末貨物的速度為v1=2 m/s,0.2~1.2 s貨物的位移為x2=v1(t2-t1)+a2(t2-t1)2=3 m,1.2 s末貨物的速度大小v2=4 m/s,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有W1+mg(x1+x2)·sinθ=mv-0,解得傳送帶對貨物做的功為W1=-112 J,故B錯誤;0~0.2 s傳送帶運動的距離為x帶1=v帶t1=0.4 m,貨物對傳送帶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0.2~1.2 s傳送帶運動的距離為x帶2=v帶(t2-t1)=2 m,貨物對傳送帶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下,則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對傳送帶做功為W2=μmgcosθ·(x帶2-x帶1)=64 J,故C正確;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與傳送帶的相對路程為x相對=(x帶1-x1)+(x2-x帶2)=1.2 m,由功能關(guān)系可得,貨物與傳送帶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μmgcosθ·x相對=48 J,故D錯誤。11.(2024·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下三模)如圖甲所示,輕質(zhì)彈簧下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粗糙斜面底端擋板上,彈簧處于原長。質(zhì)量為m=1 kg的小物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沿斜面下滑,小物塊沿斜面向下運動過程中的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在x≤0.15 m時圖像為直線。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cos37°=0.8,sin37°=0.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 N/mC.小物塊下滑過程中的最大動能為0.5 JD.整個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0.8 J答案:B解析:由動能定理可知,Ek x圖線的斜率表示小物塊所受合力,由題圖乙知,x1=0.15 m時小物塊與彈簧接觸,則在0~0.15 m過程中,小物塊所受合力F1=mgsin37°-μmgcos37°= N=2 N,解得動摩擦因數(shù)μ=0.5,A錯誤;彈簧壓縮量為Δx1=0.25 m-0.15 m=0.1 m時速度最大,由平衡條件可知F1-kΔx1=0,解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20 N/m,B正確;根據(jù)前面分析畫出合力隨位移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由動能定理可知其與x軸所圍的面積表示動能的變化量,易知,小物塊下滑過程中的動能最大值對應(yīng)x軸上面部分的面積,為Ekmax=×2 J=0.4 J,C錯誤;小物塊下滑至最低點時,F(xiàn) x圖像中x軸上、下對應(yīng)的面積大小相等,設(shè)小物塊的最大位移為xmax,則=Ekmax,解得xmax=0.45 m,小物塊的初、末動能均為0,小物塊的位移最大時,設(shè)彈簧對小物塊做的功為W,由動能定理可知W+F1xmax=0-0,則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為Epmax=-W=0.9 J,D錯誤。12.如圖,abc是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固定軌道,ab水平,長度為2R;bc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與ab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始終受到與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點處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球從a點開始運動到其軌跡最高點,機械能的增量為( )A.2mgR B.4mgRC.5mgR D.6mgR答案:C解析:小球始終受到與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其機械能的增量等于水平外力在從a點開始運動到其軌跡最高點過程做的功。設(shè)小球運動到c點的速度為vc,由動能定理有F·3R-mg·R=mv,解得vc=2。小球運動到c點后,根據(jù)小球受力情況,可分解為水平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x=g,豎直方向的豎直上拋運動,加速度也為g,小球上升至最高點時,豎直方向速度減小為零,時間為t==,水平方向的位移為x=axt2=g=2R。綜上所述,小球從a點開始運動到其軌跡最高點,機械能的增量為ΔE機=F·(3R+x)=5mgR,C正確。[C組 拔尖培優(yōu)練]13.(2024·江西省模擬預(yù)測)(多選)如圖甲所示,一木板靜置于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質(zhì)量為0.5 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t=0時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t=2 s時撤去F,物塊在木板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恰好不能從木板左端掉落,整個過程中木板運動的v t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各接觸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板的長度為3 mB.木板的質(zhì)量為0.2 kg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0.75 JD.木板與地面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2.55 J答案:BCD解析:設(shè)物塊的質(zhì)量為m,木板的質(zhì)量為M,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上,木板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下,由題圖乙可知,整個運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0<t<2.0 s時,木板在外力F、f上和f下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1= m/s2=1.5 m/s2;2.0 s<t<2.5 s時,木板在f上和f下的共同作用下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 m/s2=4 m/s2,2.5 s時物塊與木板達到共同速度,分析可知,物塊在0<t<2.5 s時間內(nèi)始終在f上的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4= m/s2=0.4 m/s2,由于木板在2.5 s之后的加速度大小為a3= m/s2=2 m/s2>a4,可知2.5 s后物塊與木板相對滑動,物塊做加速度大小為a4的減速運動,畫出整個過程物塊運動的v 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0<t<2.5 s時,對物塊有f上=ma4,2.0 s<t<2.5 s時,對木板有f上+f下=Ma2,t>2.5 s時,對木板有f下-f上=Ma3,聯(lián)立解得f上=0.2 N,f下=0.6 N,M=0.2 kg,B正確;由于物塊恰好不能從木板左端掉落,則物塊在2.5 s時在木板左端,v t圖像中圖線與t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木板的長度為L=×2.0×3 m+×(2.5-2.0)×(1+3) m-×2.5×1 m=2.75 m,故A錯誤;物塊與木板相對位移有兩段,第一段為前2.5 s,長度為s1=L=2.75 m,第二段為2.5 s后,由圖得長度為s2=×(5.0-3.0)×1 m=1 m,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1=f上(s1+s2)=0.75 J,故C正確;由題圖可知,木板相對地面的總位移為s=×2.0×3 m+×(2.5-2.0)×(1+3) m+×(3.0-2.5)×1 m=4.25 m,木板與地面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2=f下s=2.55 J,故D正確。1(共37張PPT)第六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4講 專題:功能關(guān)系能量守恒定律答卷現(xiàn)場 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目錄12答卷現(xiàn)場 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課時作業(yè)答卷現(xiàn)場 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16分)某快遞公司分揀郵件的水平傳輸裝置示意圖如圖,皮帶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保持v=1 m/s的恒定速度向右運動,現(xiàn)將一質(zhì)量為m=2 kg的郵件輕放在皮帶上,郵件和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設(shè)皮帶足夠長,取g=10 m/s2,在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的過程中,求:(1)郵件滑動的時間t;(2)郵件對地的位移大小x;(3)郵件與皮帶發(fā)生相對滑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課時作業(yè)[A組 基礎(chǔ)鞏固練]1.(2023·浙江1月選考)一位游客正在體驗蹦極,綁上蹦極專用的橡皮繩后從跳臺縱身而下。游客從跳臺下落直到最低點過程中( )A.彈性勢能減小B.重力勢能減小C.機械能保持不變D.繩一繃緊動能就開始減小解析:游客從跳臺下落直到最低點過程中,橡皮繩繃緊后橡皮繩的伸長量一直增大,彈性勢能增大,A錯誤;整個過程重心高度一直降低,重力對游客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B正確;整個過程空氣阻力一直做負功,機械能減小,C錯誤;繩剛開始繃緊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橡皮繩的彈力較小,游客所受的合力向下,合力對游客做正功,游客動能增加,隨著下落,彈力逐漸增大,向下的合力減小,當向下的合力減為零后,繼續(xù)下落,彈力繼續(xù)增大,合力開始向上,合力對游客開始做負功,游客動能開始減小,D錯誤。3.木板上A、B兩點相距5米。一物塊相對木板向右從板上A點滑至B點,同時木板在地面上向左滑行2米,圖甲、乙分別為滑行前后的示意圖,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0 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為-60 JB.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為-40 J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60 JD.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40 J解析:木板上A、B兩點相距xAB=5 m,木板向左滑行x2=2 m,則物塊向右滑行x1=xAB-x2=3 m,對物塊分析可得,物塊所受的摩擦力做功為W1=-fx1=-60 J,A正確;對木板分析可得,摩擦力對木板做功為W2=-fx2=-40 J,可知木板克服摩擦力做功為40 J,B錯誤;由功能關(guān)系可知,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fxAB=100 J,C、D錯誤。4.(多選)如圖所示,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傾角為θ的斜面底端。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距彈簧上端d處由靜止釋放,向下運動位移L后停在最低點。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向下運動過程( )A.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μmgLcosθB.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為mgLsinθC.物體的最大動能為mgdsinθ-μmgdcosθD.彈簧彈性勢能的最大值為mgLsinθ-μmgLcosθ解析:根據(jù)功能關(guān)系得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Q=fΔx=μmgLcosθ,故A正確;物體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初、末動能相等,則物體機械能的減少量即為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mgLsinθ,故B正確;物體速度最大時,動能最大,而速度最大時,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此時彈簧一定發(fā)生形變,而C項中mgdsinθ-μmgdcosθ是物體在彈簧原長位置具有的動能,故C錯誤;當彈簧被壓縮最短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物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即mgLsinθ=Q+Ep,解得Ep=mgLsinθ-μmgLcosθ,故D正確。7.“奮進號”潮流能發(fā)電機組是世界上單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發(fā)電機組,它的吊裝如圖所示,其核心部件是“水下大風(fēng)車”——水輪機,它的葉片轉(zhuǎn)動時可形成半徑為5 m的圓面。某次漲潮期間,該區(qū)域海水的潮流速度是1 m/s,流向恰好跟葉片轉(zhuǎn)動的圓面垂直,已知海水密度為1×103 kg/m3,假設(shè)這臺水輪機能將此圓面內(nèi)20%的潮流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則這臺潮流能發(fā)電機發(fā)電的功率約為( )A.3.9×103 W B.7.9×103 WC.3.9×104 W D.7.9×104 W[B組 綜合提升練]9.(2025·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9月測試)某品牌電動汽車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20 kW,最高車速可達180 km/h,車載電池最大輸出電能為75 kW·h。已知該車以90 km/h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總轉(zhuǎn)化率為90%。若汽車行駛過程中受到阻力f與車速v的關(guān)系符合f=kv2,其中k為未知常數(shù),則該電動汽車以90 km/h行駛的最大里程約為( )A.350 km B.405 kmC.450 km D.500 km10.(2024·山西省呂梁市高三上期中)傾斜傳送帶廣泛應(yīng)用于礦山、港口、電廠、物流等領(lǐng)域。如圖甲所示,與水平面成θ角的傾斜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運動,皮帶始終是繃緊的,將m=10 kg的貨物輕放在傳送帶上的A端,經(jīng)過1.2 s到達傳送帶的B端。用速度傳感器測得貨物與傳送帶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v t圖像可知( )A.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B.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傳送帶對貨物做功為112 JC.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對傳送帶做功為64 JD.貨物從A運動到B過程中,貨物與傳送帶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128 J11.(2024·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下三模)如圖甲所示,輕質(zhì)彈簧下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粗糙斜面底端擋板上,彈簧處于原長。質(zhì)量為m=1 kg的小物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沿斜面下滑,小物塊沿斜面向下運動過程中的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在x≤0.15 m時圖像為直線。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cos37°=0.8,sin37°=0.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 N/mC.小物塊下滑過程中的最大動能為0.5 JD.整個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為0.8 J12.如圖,abc是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固定軌道,ab水平,長度為2R;bc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與ab相切于b點。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始終受到與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點處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小球從a點開始運動到其軌跡最高點,機械能的增量為( )A.2mgR B.4mgRC.5mgR D.6mgR[C組 拔尖培優(yōu)練]13.(2024·江西省模擬預(yù)測)(多選)如圖甲所示,一木板靜置于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質(zhì)量為0.5 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t=0時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t=2 s時撤去F,物塊在木板上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且恰好不能從木板左端掉落,整個過程中木板運動的v t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各接觸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板的長度為3 mB.木板的質(zhì)量為0.2 kgC.物塊與木板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0.75 JD.木板與地面間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2.55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講 答卷現(xiàn)場 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docx 第4講 答卷現(xiàn)場 傳送帶模型的功能問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