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1,下列關于文明的產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原始農業畜牧業發展—私有制產生一—社會分工的發展一階級出現一國家形成B.原始農業畜牧業發展—社會分工的發展—一私有制產生—階級出現一一國家形成C.社會分工的發展一私有制產生一一原始農業畜牧業發展一階級出現一國家形成D.私有制產生—原始農業畜牧業發展—階級出現—社會分工的發展一國家形成2.以下是古代東方各文明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成就,其中搭配正確的是()A.古代埃及一尼羅河流域一《羅摩衍那》B.古代中國—黃河與長江流域一太陽歷C.古代印度一印度河與恒河流域一發現“0”D.古巴比倫王國—兩河流域一—象形文字3.雅典城邦通過抽簽產生的公民陪審團規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賚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答。而在羅馬,通常由專業法官和法學家進行司法解釋。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A.職業法官擁有審判權B.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與羅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D.公民陪審團維護所有人的法律權益4.中世紀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時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都要落后,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在那里幾乎滅盡,賴有阿拉伯文版本將其保存,并在中世紀的后期譯成拉丁語等西方語言重新回到歐洲。阿拉伯文化的西傳,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這表明阿拉伯文化()A.決定了西方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B.直接促成了歐洲近代社會的轉型C.在保存和傳播西方文化上影響深遠D.在溝通東西方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5.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與教皇的權力斗爭中失敗,被迫親往教皇居地卡諾莎堡請罪以求寬恕,史稱“卡諾莎之辱”;1308一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壓萬下,教廷被迫遷往法國阿維農城,連續7任教皇成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稱“阿維濃之囚”。“卡諾莎之辱”到“阿維農之囚”反映了(A.社會生活實現由神性到理性的轉變B.專制王權日益阻礙著資本主義發展C.歐洲民族意識加強和民族國家勝利D.宗教改革運動首先在法函揭開序劑6.將湖中澇起的淤泥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種者甚至每年可以從中獲得7次收成。這種農業耕種方式的發明者是()A.瑪雅人B.阿茲特克人C.班圖人D.突厥人第1頁,共頂7.日本曾以“日本精神、中國知識”為口號,挑選中國文化中適合自己的某些內容。后來,日本又以“東方道德、西方技藝”為口號,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東西。下列與此材料觀點相符的是日本①推行“大化改新”②建立幕府統治③形成武士集團④進行“明治維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10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以下關于西歐城市興起的表述,正確的有()①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獨立于各地區的封建主③市民階層逐漸成為重要力量④城市興起有利于國王的統一事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甘蔗種植需要猛烈的陽光和長時間的密集勞動,且甘蔗園往往瘧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紀的歌洲是難得的奢侈品。15世紀,英國人年均糖攝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紀初,這一數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這一變化的主要廈因是(A,人口增長與醫療水平的提高B.新航路開辟使東西方貿易更加便捷C.殖民擴張與黑奴貿易的興盛D.工業革命大幅提升民眾的消費能力10.下表是學者統計的17一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部分亞洲貨物價值占比。據表可知,該時期:)占總貨物的價值比(%)進口貨物1664-1670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葉0.029.26咖啡0.635.35棉紡織品62.5965.35A.生產方式決定進口貨物價值占比B,英國確立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擴張推動了消費結構的變化D.工業革命促進東西方貿易增長11.截至1550年,八新世界運到塞維利亞(西班牙)的黃金多達66.4噸(相當于708.5噸白銀)。與此同時歐洲中部的銀礦和銅礦也興旺了起來,在16世紀40-50年代達到了最高點。這一現象給苦歐帶來的影響是(A.大西禪沿岸變成了新的商業中心B.成為哥倫布遠航美洲的主要動力C.推動了重商主義經濟思想的形成D.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地主的勢力1質,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