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下冊17《我變成了一棵樹》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勵、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仿照課文大膽想象并說說自己會變成什么,以及之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思維能力:了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審美創造:感受課文語言輕松活潑,字里行間充滿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與樂趣。教學重難點:梳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感受神奇的想象;能“解密”作者想象的方法,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大膽想象。教學過程:一、趣味引導和大家說一個好消息,咱們年組要出一份年級期刊了,這次期刊的主題是《想象島》(播放視頻)哇,想象島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所有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在這里成為現實。擁有奇思妙想的孩子都可以獲得想象島的邀請函,你們想獲得嗎?那我們就向著想象島出發吧!準備好了嗎?那么我們就跟隨著顧鷹阿姨一起走進英英的世界,去發現想象寫作的秘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我變成了一棵樹》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書寫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課題,(邊寫邊說)齊讀。二、檢查預習1.這篇課文你們已經預習過了,我來檢查一下你們預習的成果吧!(出示)癢癢的 橢圓形 菱形 鱷魚嗵嗵地 震得 丁零丁零 香腸 咕嚕嚕啃著 糖醋 排骨 小饞貓注意“零”在這里讀輕聲。第二個“癢”在這里變回三聲,讀。你們喜不喜歡這篇文章?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說一說這篇課文給你的感受?請同學們打開書選擇一個你覺得有意思的一個自然段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覺得哪個自然段有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自然段。看來這的確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那文章講了哪些有有意思的事情呢?我們通過預習單上的表格一起來梳理一下,誰來讀一讀。(長成大樹 長出鳥窩引來動物分享食物討論口水發現秘密)這個故事啊,從英英變成一棵大樹開始,(貼長成大樹)神奇之旅,樹上長出了鳥窩(貼長出鳥窩)......三、尋找想象的密碼(一)“我”為什么變成一棵樹?你看作者的想象多奇妙,多有意思!當我們梳理完這篇課文的內容時,你對這篇課文有哪些疑問呢?(我為什么變成一棵樹)你們能對文章提出這么多疑問,一定在預習時認真思考了,那你想沒想過英英為什么變成了一棵樹?他為什么不變成其他的呢?這里面就藏著一個想象的秘密。讓我們打開書看1—4自然段,聽清老師的要求:自由的朗讀1-4自然段,想一想英英為什么變成了一棵樹?(屏幕出示1-4自然段)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我想一直玩,不想被媽媽催促吃飯,所以變成了一棵樹。)原來,是被媽媽催促吃飯,她不想吃飯,所以使“我”變成了一棵樹。這是就她的小煩惱。所以英英解決小煩惱的方法是什么呢?對她變成了一棵樹!這就是英英的愿望。(貼:愿望)其實煩惱人人都有,你看很多名人也有煩惱。“我現在就是這樣,一天到晚在那做事,全是我不愛做的”——老舍“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 用前韻再賦》其實老師最近也陷入了煩惱的陷阱里,最近我太忙了,很多事情沒有時間去做,所以我想變成超人,很快完成這些任務,這就是我的愿望。同學們,你生活中的小煩惱是什么呢?如果讓你進入想象世界,你想變成什么事物來解決你的小煩惱呢?你能像老師一樣對照著學習單先想想,然后寫一寫,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愿望。開始寫一寫吧!如果你會變,你想變成什么呢?我有一個小煩惱,就是 , 所以我想變成 。這就是我的愿望。 誰想來交流一下?你們的變身真神奇,你有沒有想過,從現在的你變成它,中間會發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是像蝴蝶破繭那樣慢慢變化,還是有神秘的力量一下變成它呢?(二)“我”是怎樣變身成一棵樹的?1.抓“癢癢的”“冒”讓我們從第四自然段,從英英的變身中尋找答案吧!聽清老師要求: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你覺得在這個自然段中哪個詞最有意思?找到關鍵詞,圈一圈。預設1:癢癢的你覺得它為什么有意思呢?是啊,作者讓小樹枝有了小脾氣,它不是乖乖的長出來,而是調皮的撓著你,就像柳絮鉆進了你的領子里,讓你癢癢的。就像小貓咪的胡須,在親昵的蹭你的臉,讓你癢癢的。作者的想象多豐富啊!預設2:冒你找到了一個特別靈動的字眼。看老師來書寫這個“冒”字,它的上面不是日,而是兩橫不封口,也念mao ,下面是個“目”字,一起讀“冒”“冒”是什么意思呢?它能換成“長”嗎?你看你多會思考啊!快看,我的小肚子癢癢的,小樹枝從我的小肚子里冒出來(帶著動作說)你們能像老師一樣,帶著動作說說小樹枝還從你身體的什么部位冒出來嗎?我的頭癢癢的,小樹枝從我的頭上冒出來。小樹枝從我的胳膊上、屁股上、前面、后面,從四面八方冒出來了。我低頭一看,齊讀,“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再讀“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作者的“一字傳神”向我們展示了如此神奇的世界,那我么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注意什么呢?是啊,每個字都有他獨特的魅力和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也要認真推敲字詞的使用,這樣會讓你的文章更精彩,更打動人心。讓我們帶著神奇的感覺再讀一讀這段話吧!3.寫變身那英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變身,我們也快來完成屬于我們的獨特變身吧!照著這樣的句子說一說你的變身過程,注意細節描寫,加入感受和動作。和你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吧!快來完成你的獨特變身吧!我心里想著,就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我真的變成了__________!“變身” 時,加入自己的感受☆ “變身” 時,加入變身的動作 ☆誰來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超級變身呢?(四)“我”變成一棵樹之后,又發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1.“長鳥窩”感受語言細節好,別著急,更精彩的還在后面呢!英英變身之后,又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嗎?(長滿鳥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六自然段,誰來讀讀這段話。我變的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菱形的······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 (出示:我變的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有橢圓形的,還有菱形的······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老師也把這句話來了一次變身,你發現了什么不同嗎?(第二句話中出現了很多“有”字,把“有”字圈出來)你看之前我們在學習《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時就出現了“有...有...有...”,我們說這是排比句,但這篇文章卻沒有用這樣的寫法,這是為什么呢?那請同學們自己先對比著讀讀這兩段話,讀完后與同桌交流一下。那讀起來就會讓你感受到(啰嗦)是的。因為舉例太多了,所以不必加入重復的有。那像第一段,有這么多并列的詞語,我們又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試?他讀的怎么樣?是啊,他在讀“正方形、長方形......”這些詞語并列的時候讀的快了點,很緊湊,讓我們感覺很輕松,這就是節奏感。那帶著這節奏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看這么讀完之后,在我們面前仿佛出現了很多很多不同形狀的鳥窩。多神奇啊!2.體會神態細節這棵樹上不僅長了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鳥窩,而且還會(跳舞)你見過鳥窩跳舞嗎?孩子們,你看我們這樣一邊交流,一邊想象,就讓這各種形狀的鳥窩呀,隨風舞動起來了。 (板書:舞)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再來感受一下想象的神奇。(齊讀)四、指導寫字接下來,我們一起書寫兩個字,用心感受文字的魅力。出示(狐貍)請同學們先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點嗎?——相同部首、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和老師一起書寫這兩個字。(老師帶著邊寫邊說)請同學們在學習單上把這兩個字各寫一個。提醒注意寫字姿勢。(投屏)我們一起看看她寫得字怎么樣?大家說一說。五、總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僅領略到了作者那如同魔法棒一般神奇的想象,還結識了幾個超級靈動的字眼。更有趣的是,咱們仿佛親眼看到了好多鳥窩在樹上歡快地跳舞的樣子。老師要給大家留一道超有趣的思考題:媽媽是怎么發現這棵樹是英英變成的呢?這個問題就像一把神秘的鑰匙,等著咱們下節課一起去打開那扇充滿驚喜的想象島。板書設計我變成了一棵樹變成樹的原因:不想吃飯變成樹后的景象:長滿奇特鳥窩、小動物入住與媽媽的互動:媽媽住進鳥窩、發現“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