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一、選擇題1.(2025·廣東汕頭調研)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做實驗,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來,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中。植入核的卵細胞發育成為黑色美西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能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B.為使實驗結論更加準確,應再增加一組對照實驗C.該實驗沒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結構的完整性D.白色美西螈的細胞質在膚色形成中也發揮一定作用2.(2025·江蘇常州模擬)科學家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無核的一半則停止分裂,這說明細胞核是( )A.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B.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場所C.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D.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3.(2025·江蘇南京高三期末)科學家用兩種傘藻進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該實驗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B.傘帽形態結構的形成取決于細胞核C.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D.該實驗中缺少對照,不能得出結論4.(2025·廣東深圳模擬)細胞核由英國科學家布朗于1831年發現并命名,大多呈橢圓形或球形,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核膜由4層磷脂分子組成,參與構成生物膜系統B.核仁是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代謝旺盛的細胞,核仁較大C.細胞核是遺傳和細胞代謝中心,無核的細胞不能長期生存D.蛋白質、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質可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5.(2025·廣東中山模擬)建構模型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A.羅伯特森拍攝的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的電鏡照片屬于物理模型B.某課外小組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為物理模型C.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屬于構建概念模型D.林德曼通過對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建立了數學模型6.(2025·湖北武漢檢測)真核細胞的核膜上穿插了核孔復合體,核孔復合體的直徑一般為120~150 nm。親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輸入信號能夠被“定位”于細胞核內,核孔復合體上存在的受體可識別入核信號以協助完成主動運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真核細胞的核膜是單層膜B.親核蛋白一般在細胞核才開始發揮功能C.核外蛋白有了核輸入信號和能量供應,即可進入細胞核內D.核膜將核內、核外分隔開,使所有基因的表達在時空上不同步7.(2025·湖南長郡中學調研)如圖為某細胞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當RNA經過核孔運出細胞核時,需要核孔蛋白協助且消耗能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2是一種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在動植物細胞中普遍存在B.2與核膜直接相連,其上附著有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核糖體C.RNA通過核孔的運輸特點與主動運輸有相似之處D.基因A表達過程中需要的RNA聚合酶通過核孔從細胞質運入細胞核8.(2025·河南新鄉模擬)科學家將活細胞切割為含有細胞核和不含有細胞核的兩個部分,在相同條件下培養,統計單位時間存活個數,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無核部分只能存活數天,因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B.有核部分能存活數十天,說明細胞質對代謝沒有影響C.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兩組實驗組的結果形成相互對照D.無核部分有細胞器和部分酶,能短暫維持生命活動9.(2025·濰坊模擬)核仁通常表現為單一或多個勻質的球形小體,是真核細胞核中最顯著的結構。核仁的大小、形狀和數目隨生物的種類、細胞類型和細胞代謝狀態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唾液腺細胞比口腔上皮細胞的核仁大B.核仁是合成某種RNA和核糖體蛋白的場所C.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D.核仁是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10.(2025·河北正定中學高三模擬)真核細胞內的部分結構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④中物質可以通過①進出細胞核B.②含4層磷脂分子C.高爾基體和溶酶體中的物質直接來自③D.②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在④結構中合成二、非選擇題11.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一種兩棲動物)做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由該實驗結果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美西螈的膚色是由 控制的。(2)該結論受到了某些人的質疑,原因是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結論更加準確,可以運用反證法進行證明,其反證過程是 。該反證實驗與前實驗形成了 (填“空白”“自身”“相互”或“條件”)對照。(3)在該對照實驗中自變量是 ,無關變量是 (至少寫2項)。12.(2025·河南名校聯盟)圖甲為傘藻細胞模式圖的一部分,圖乙為傘藻細胞核模式圖。請依據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所示結構④的主要成分是 ,核糖體除了位于⑦所在的位置之外,還可位于 (填序號)上。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圖甲的 (填序號)結構中。(2)圖乙細胞核中合成RNA后經過 (填數字)進入細胞質并與核糖體結合。3所示結構的基本支架是 。(3)細胞核只存在于傘藻的“假根”中,細胞質主要存在于傘藻的“帽”中,當傘藻的“帽”長到一定大小時,就不再繼續長大,而是開始發生細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說,細胞分裂與細胞核、細胞質體積的比例有關,當細胞核的體積與細胞質的體積比值太小時,細胞就會發生分裂;反之,就不會發生分裂。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上述假說,寫出實驗思路。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1.D 由實驗結果可知,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A正確;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實驗結論更加準確,應增加對照實驗將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結合,形成重組細胞并進行培養,B正確;該實驗能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未能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的觀點,C正確;該實驗使用的是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植入的是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結果是發育成為黑色美西螈,不能說明白色美西螈的細胞質在膚色的形成過程中也發揮一定作用,D錯誤。2.D 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A錯誤;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場所,但不是題干主要說明的內容,B錯誤;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但不是題干主要說明的內容,C錯誤;受精卵橫縊后有核的一半能分裂,無核的一半則停止分裂,說明細胞核對代謝的控制作用,D正確。3.C 該實驗沒有把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開單獨進行研究,故不能證明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A錯誤;該實驗不能證明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需要增加細胞核移植實驗才能證明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B錯誤;分析兩種傘藻嫁接實驗可知,傘帽形態結構與假根類型一致,故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C正確;本實驗采用了相互對照的形式,D錯誤。4.A 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所以核膜由4層磷脂分子組成,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構成了生物膜系統,A正確;細胞核中的染色質(體)中有遺傳物質DNA,其中核仁越大,代謝越旺盛,B錯誤;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無核的細胞不能長期生存,例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C錯誤;核孔具有選擇透過性,DNA一般不能透過核孔,D錯誤。5.A 羅伯特森拍攝的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的電鏡照片是事物的真實反映,不屬于物理模型,A錯誤。6.B 真核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A錯誤;親核蛋白是指在細胞質內合成后,進入細胞核內發揮功能的一類蛋白質,B正確;根據題干信息,親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輸入信號能夠被“定位”于細胞核內,核孔復合體上存在的受體可識別入核信號以協助完成主動運輸,因此核外蛋白有了核輸入信號和能量供應,還需要核孔復合體上的受體識別,才可進入細胞核內,C錯誤;核膜將核內、核外分隔開,使細胞核基因的表達在空間上不同步,D錯誤。7.A 2是內質網,是一種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A錯誤;2是內質網,與核膜直接相連,其上附著有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核糖體,B正確;RNA通過核孔運出細胞核時,需要核孔蛋白協助且消耗能量,可見其運輸特點與主動運輸相似,C正確;RNA聚合酶在細胞質核糖體上合成,進入細胞核催化基因轉錄過程,D正確。8.B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無核部分因失去了細胞核的控制,只能存活數天,A正確;細胞質的生理活動能夠為細胞的代謝提供物質和能量,由題圖可知,細胞質減少對細胞代謝有影響,B錯誤;該實驗人為地將活細胞切割為含有細胞核和不含有細胞核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均為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兩組實驗組的結果形成相互對照,C正確;無核部分有細胞質,細胞質含有細胞器和部分酶,能短暫維持生命活動,D正確。9.A 口腔上皮細胞與唾液腺細胞相比,唾液腺細胞能合成和分泌較多的分泌蛋白,因此唾液腺細胞的核仁更大、核孔更多,A正確;核仁是合成某種RNA和形成核糖體的場所,核糖體蛋白的合成場所在核糖體,B錯誤;原核生物沒有核仁,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無關,C錯誤;染色質(體)是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D錯誤。10.C ④(核糖體)中物質(蛋白質)能通過①(核孔)進出細胞核,A正確;②是核膜,是雙層膜結構,含4層磷脂分子,B正確;溶酶體起源于高爾基體,因此溶酶體中的物質不是直接來自③(粗面內質網),C錯誤;②是核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其中蛋白質在④(核糖體)結構中合成,D正確。11.(1)細胞核 (2)黑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美西螈的胚胎細胞核結合 相互 (3)不同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細胞核 水質、溫度、陽光等等解析:(1)分析圖示可知:黑美西螈的胚胎細胞核與白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形成重組細胞,由該重組細胞發育成的美西螈的膚色與提供細胞核的個體相同,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2)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結論更加準確,可運用反證法,將黑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美西螈胚胎細胞核結合,形成重組細胞并進行培養。該反證實驗與前實驗形成了相互對照。12.(1)纖維素和果膠 ⑧⑨ ①② (2)5 磷脂雙分子層 (3)嫁接不同大小的“帽”以改變細胞核與細胞質體積之比,并觀察細胞的分裂情況解析:(1)圖甲中④為植物細胞壁,其基本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核糖體分為游離核糖體和附著核糖體,游離核糖體可存在于⑤(細胞質基質)中,附著核糖體可以附在⑧(內質網)和⑨(細胞核)外膜上,所以核糖體除了位于⑦所在的位置之外,還可位于⑧⑨上。①(葉綠體)和②(線粒體)為半自主性細胞器,自身含有DNA,但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2)RNA經過5(核孔)離開細胞核,3為核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3)實驗中自變量為核質比,故可通過嫁接不同大小的“帽”以改變核質比,并觀察細胞的分裂情況,進而據實驗結果作出判斷。在“帽”尚未長成、核不分裂時,將幼小“帽”切去,嫁接上一個長成的“帽”,這個本不該分裂的核就開始分裂了(觀察該嫁接傘藻細胞核的分裂情況),從而證明了假說的正確。3 / 3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課程標準 闡明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考點一 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1.細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 細胞和哺乳動物 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2.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3)變形蟲切割實驗(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1.(必修1 P54問題探討)克隆牛的性狀與提供細胞核的母牛完全一樣。( )2.(必修1 P54正文)所有真核細胞都有一個細胞核。( )3.(必修1 P54~55思考·討論)傘藻嫁接與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說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1.(2025·江蘇南京高三期末)以動物受精卵為實驗材料進行以下實驗,下列有關圖中的分析正確的是( )A.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B.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C.實驗①說明了細胞核對細胞質的重要性,實驗②說明了細胞質對細胞核的重要性D.該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2.(2024·河北衡水模擬)傘藻是一種大型的單細胞綠藻,其結構可分為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其細胞核位于傘柄基部的假根中。某同學觀察到不同種類的傘藻帽形結構不同,為研究傘藻帽形是否由其細胞核決定,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選擇傘藻的原因之一是傘藻是大型單細胞生物,易操作B.該同學作出的假設可以是“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C.該實驗設計能得出“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的結論D.該實驗設置了對照實驗考點二 細胞核的結構與建構模型1.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1)結構模型①上述結構中 在細胞周期中表現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②核孔的數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的關系:代謝旺盛、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中,核孔數量 ,核仁較 。③核膜和核孔對物質的進出都具有 ,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 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RNA和蛋白質通過核孔出入細胞核時穿過 層膜。④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在染色體(質)上。(2)細胞核的功能提醒 細胞核并非細胞代謝的中心,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是DNA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細胞代謝的中心是細胞質。2.細胞在生命系統中的地位3.建構模型提醒 電子顯微鏡下拍攝的細胞結構照片不屬于物理模型,照片是認識對象的真實反映。1.(必修1 P56正文)核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 )2.(必修1 P56正文)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DNA、RNA有選擇進出。( )3.(必修1 P56正文)大腸桿菌中核糖體的形成與其核仁有關。( )4.(必修1 P56正文)細胞核內執行遺傳功能的結構是核仁。( )5.(必修1 P55正文)細胞核是細胞的代謝中心。( )1.(2025·黑龍江部分學校高三模擬)核膜主要由外核膜、內核膜、核孔復合體和核纖層構成。核纖層是位于內核膜與染色質之間緊貼內核膜的一層蛋白網絡結構。當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核纖層蛋白磷酸化會引起核膜崩解,磷酸化的核纖層蛋白去磷酸化介導核膜圍繞染色體重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核膜的外膜可與內質網膜相連,也可附著核糖體B.核孔復合體也是藍細菌核質之間信息交流的通道C.核纖層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中,其構象會發生改變D.減數分裂過程中也會發生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2.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核孔復合物。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圖所示,該復合物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的蛋白組成,被稱為中央運輸蛋白。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A.DNA和RNA能出細胞核是因為其直徑小于核孔直徑B.核孔復合物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C.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核孔數目較少,影響到物質的運輸D.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3.(2025·福建福州校考)下列有關模型建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屬于建構數學模型B.在制作細胞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應該是第一位的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概念模型D.生物學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化學模型等4.如圖細胞核的核膜及與其相關的部分結構,下列對各結構名稱及描述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通過其大小限制進出的大分子物質種類B.③具有雙層膜結構,是蛋白質加工運輸的場所C.②具選擇透過性,連續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會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D.圖中結構④為附著核糖體,提供了核內所有蛋白質的來源1.(2023·山東高考1題)細胞中的核糖體由大、小2個亞基組成。在真核細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轉錄形成的rRNA與相關蛋白組裝成核糖體亞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無核仁,不能合成rRNAB.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C.r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D.細胞在有絲分裂各時期都進行核DNA的轉錄2.(2023·江蘇高考2題)植物細胞及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①只存在于細胞核中B.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的基本結構都與②相似C.③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含有多種蛋白質D.植物細胞必須具備①、②和③才能存活溯源教材(1)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 (見必修1 P43)(2)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無細胞核。 (見必修1 P54正文)(3)細胞核中的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見必修1 P56圖3-10)3.(2022·廣東高考7題)擬南芥HPR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孔結構,功能是協助mRNA轉移。與野生型相比,推測該蛋白功能缺失的突變型細胞中,有更多mRNA分布于( )A.細胞核 B.細胞質C.高爾基體 D.細胞膜4.(2022·浙江6月選考15題改編)下列關于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膜為單層膜,有利于核內環境的相對穩定B.核膜上有核孔復合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C.核仁是核內的圓形結構,主要與mRNA的合成有關D.染色質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5.(2022·海南高考4題)肌動蛋白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種能與肌動蛋白相結合的蛋白質,介導肌動蛋白進入細胞核。Cofilin-1缺失可導致肌動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細胞核變形,核膜破裂,染色質功能異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肌動蛋白可通過核孔自由進出細胞核B.編碼Cofilin-1的基因不表達可導致細胞核變形C.Cofilin-1缺失可導致細胞核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的能力D.Cofilin-1缺失會影響細胞核控制細胞代謝的能力 (1)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質等組分,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2023·湖南高考)( )(2)顫藍細菌、傘藻和小球藻都有細胞核。 (2021·河北高考)( )(3)細胞質中的RNA均在細胞核合成,經核孔輸出。(2021·河北高考)(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破考點·抓必備】考點一知識梳理夯基1.成熟的篩管 成熟的紅細胞2.(1)美西螈皮膚顏色遺傳受細胞核控制 白色美西螈胚胎細胞 黑色美西螈去核 (2)細胞核 蠑螈的細胞分裂、分化受細胞核控制 自身前后 (3)變形蟲的分裂、生長、攝食、對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受細胞核控制 自身前后 (4)假根中其他物質 細胞核概念檢測1.×2.× 提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而人體骨骼肌細胞中有多個細胞核。3.× 提示:傘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分化,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細胞核控制的。典題演練應用1.D 將實驗結果與實驗的自變量聯系起來可得出以下結論: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的是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的是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細胞結構完整才能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因此,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2.C 選擇傘藻的原因是傘藻是大型單細胞生物,易操作,且性狀容易區分,A正確;為研究傘藻帽形是否由其細胞核決定,該同學作出的假設可以是“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B正確;實驗設計只能得出傘藻帽形與假根有關,并不能得出一定與細胞核有關,要得到題中結論,還需增加細胞核移植實驗,C錯誤;本實驗兩組均為實驗組,相互對照,D正確。考點二知識梳理夯基1.(1) RNA 核糖體 核孔 DNA和蛋白質 ①核膜、核仁 ②多 大 ③選擇性 DNA 0 (2)遺傳信息庫 細胞代謝和遺傳2.代謝和遺傳3.物理 概念概念檢測1.× 提示:核孔不是細胞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還有核膜。2.×3.× 提示:大腸桿菌為原核生物,沒有核仁。4.×5.×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典題演練應用1.B 核膜的外膜可與內質網膜相連,也可附著核糖體,A正確;藍細菌是原核生物,其細胞中沒有細胞核,沒有核孔,B錯誤;核纖層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中,其構象會發生改變,C正確;當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核纖層蛋白磷酸化會引起核膜崩解,磷酸化的核纖層蛋白去磷酸化介導核膜圍繞染色體重建。減數分裂過程中也有核膜的解體和重建,因此也會發生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D正確。2.B DNA作為遺傳物質,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A錯誤;核孔復合物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它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B正確;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也不會有核孔,C錯誤;核膜由兩層膜構成,即4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D錯誤。3.B 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屬于建構物理模型,A錯誤;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C錯誤;生物學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D錯誤。4.C ①為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不是通過大小來限制進出細胞核的大分子物質種類,A錯誤;③為內質網,具有單層膜結構,是蛋白質加工運輸的場所,其上附著核糖體,B錯誤;②為核膜,具選擇透過性,在連續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會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C正確;④為核糖體,能合成蛋白質,圖中該處的核糖體為附著型核糖體,主要合成分泌蛋白,細胞核中的蛋白質主要由游離的核糖體合成,D錯誤。【研真題·扣教材】1.B 原核細胞無核仁,有核糖體,核糖體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因此原核細胞能合成rRNA,A錯誤;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B正確;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C錯誤;細胞在有絲分裂分裂期染色質變成染色體,核DNA無法解旋,無法轉錄,D錯誤。2.D ①表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植物細胞是真核細胞,①染色質只存在于細胞核中,A正確;②表示磷脂雙分子層,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都是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的,所以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的基本結構都與②相似,B正確;③表示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也含有多種蛋白質,C正確;有些植物細胞沒有細胞核,如成熟的篩管細胞,所以植物細胞不是必須具備①、②和③才能存活,D錯誤。3.A mRNA的合成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由題干可知擬南芥HPR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孔結構,功能是協助mRNA轉移,據此可推測HPR1蛋白功能缺失的突變型細胞中mRNA轉移受阻,導致mRNA滯留在細胞核中。4.B 核膜為雙層膜,A錯誤;核膜上有核孔復合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B正確;核仁是細胞核中呈圓形或橢圓形的結構,核仁與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有關,C錯誤;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錯誤。5.A 肌動蛋白不能通過核孔自由進出細胞核,肌動蛋白進入細胞核需要Cofilin-1的介導,A錯誤;Cofilin-1缺失可導致肌動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細胞核變形,核膜破裂(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的能力),染色質功能異常(染色質上所含的基因可控制細胞代謝),B、C、D正確。真題重組練(1)√(2)× 提示:顫藍細菌是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3)× 提示: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DNA,可以轉錄合成RNA。6 / 6(共68張PPT)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高中總復習·生物 闡明遺傳信息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課程標準1. 破考點·抓必備2. 研真題·扣教材3. 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考點一 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1. 細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 細胞和哺乳動物 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成熟的篩管 成熟的紅細胞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2. 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探究(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3)變形蟲切割實驗(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1. (必修1 P54問題探討)克隆牛的性狀與提供細胞核的母牛完全一樣。( × )2. (必修1 P54正文)所有真核細胞都有一個細胞核。 ( × )提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而人體骨骼肌細胞中有多個細胞核。3. (必修1 P54~55思考·討論)傘藻嫁接與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說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 × )提示:傘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分化,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細胞核控制的。×××1. (2025·江蘇南京高三期末)以動物受精卵為實驗材料進行以下實驗,下列有關圖中的分析正確的是( )A. 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B. 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C. 實驗①說明了細胞核對細胞質的重要性,實驗②說明了細胞質對細胞核的重要性D. 該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解析: 將實驗結果與實驗的自變量聯系起來可得出以下結論: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的是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的是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細胞結構完整才能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因此,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2. (2024·河北衡水模擬)傘藻是一種大型的單細胞綠藻,其結構可分為傘帽、傘柄和假根三部分,其細胞核位于傘柄基部的假根中。某同學觀察到不同種類的傘藻帽形結構不同,為研究傘藻帽形是否由其細胞核決定,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選擇傘藻的原因之一是傘藻是大型單細胞生物,易操作B. 該同學作出的假設可以是“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C. 該實驗設計能得出“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的結論D. 該實驗設置了對照實驗√解析: 選擇傘藻的原因是傘藻是大型單細胞生物,易操作,且性狀容易區分,A正確;為研究傘藻帽形是否由其細胞核決定,該同學作出的假設可以是“傘藻的帽形由細胞核決定”,B正確;實驗設計只能得出傘藻帽形與假根有關,并不能得出一定與細胞核有關,要得到題中結論,還需增加細胞核移植實驗,C錯誤;本實驗兩組均為實驗組,相互對照,D正確。考點二 細胞核的結構與建構模型1. 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1)結構模型①上述結構中 在細胞周期中表現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核膜、核仁 ②核孔的數量、核仁的大小與細胞代謝的關系:代謝旺盛、蛋白質合成量大的細胞中,核孔數量 ,核仁較 。③核膜和核孔對物質的進出都具有 ,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 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RNA和蛋白質通過核孔出入細胞核時穿過 層膜。④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在染色體(質)上。多 大 選擇性 DNA 0 (2)細胞核的功能提醒 細胞核并非細胞代謝的中心,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是DNA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細胞代謝的中心是細胞質。2. 細胞在生命系統中的地位3. 建構模型提醒 電子顯微鏡下拍攝的細胞結構照片不屬于物理模型,照片是認識對象的真實反映。1. (必修1 P56正文)核孔是細胞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 ( × )提示:核孔不是細胞核與細胞質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還有核膜。2. (必修1 P56正文)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蛋白質、DNA、RNA有選擇進出。 ( × )3. (必修1 P56正文)大腸桿菌中核糖體的形成與其核仁有關。( × )提示:大腸桿菌為原核生物,沒有核仁。×××4. (必修1 P56正文)細胞核內執行遺傳功能的結構是核仁。 ( × )5. (必修1 P55正文)細胞核是細胞的代謝中心。 ( × )提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1. (2025·黑龍江部分學校高三模擬)核膜主要由外核膜、內核膜、核孔復合體和核纖層構成。核纖層是位于內核膜與染色質之間緊貼內核膜的一層蛋白網絡結構。當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核纖層蛋白磷酸化會引起核膜崩解,磷酸化的核纖層蛋白去磷酸化介導核膜圍繞染色體重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核膜的外膜可與內質網膜相連,也可附著核糖體B. 核孔復合體也是藍細菌核質之間信息交流的通道C. 核纖層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中,其構象會發生改變D. 減數分裂過程中也會發生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解析: 核膜的外膜可與內質網膜相連,也可附著核糖體,A正確;藍細菌是原核生物,其細胞中沒有細胞核,沒有核孔,B錯誤;核纖層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中,其構象會發生改變,C正確;當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核纖層蛋白磷酸化會引起核膜崩解,磷酸化的核纖層蛋白去磷酸化介導核膜圍繞染色體重建。減數分裂過程中也有核膜的解體和重建,因此也會發生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D正確。2. 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核孔復合物。它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如圖所示,該復合物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的蛋白組成,被稱為中央運輸蛋白。據此分析正確的是( )A. DNA和RNA能出細胞核是因為其直徑小于核孔直徑B. 核孔復合物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C. 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核孔數目較少,影響到物質的運輸D. 核膜由兩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解析: DNA作為遺傳物質,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A錯誤;核孔復合物是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物質輸送活動的看護者,它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透過性,B正確;人體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也不會有核孔,C錯誤;核膜由兩層膜構成,即4層磷脂分子組成,核孔復合物與核膜內外的信息交流有關,D錯誤。3. (2025·福建福州校考)下列有關模型建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屬于建構數學模型B. 在制作細胞模型時,科學性、準確性應該是第一位的C.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概念模型D. 生物學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化學模型等解析: 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屬于建構物理模型,A錯誤;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C錯誤;生物學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D錯誤。√4. 如圖細胞核的核膜及與其相關的部分結構,下列對各結構名稱及描述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通過其大小限制進出的大分子物質種類B. ③具有雙層膜結構,是蛋白質加工運輸的場所C. ②具選擇透過性,連續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會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D. 圖中結構④為附著核糖體,提供了核內所有蛋白質的來源√解析: ①為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不是通過大小來限制進出細胞核的大分子物質種類,A錯誤;③為內質網,具有單層膜結構,是蛋白質加工運輸的場所,其上附著核糖體,B錯誤;②為核膜,具選擇透過性,在連續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會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C正確;④為核糖體,能合成蛋白質,圖中該處的核糖體為附著型核糖體,主要合成分泌蛋白,細胞核中的蛋白質主要由游離的核糖體合成,D錯誤。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 培養核心技能1. (2023·山東高考1題)細胞中的核糖體由大、小2個亞基組成。在真核細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轉錄形成的rRNA與相關蛋白組裝成核糖體亞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核細胞無核仁,不能合成rRNAB. 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C. r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D. 細胞在有絲分裂各時期都進行核DNA的轉錄√解析: 原核細胞無核仁,有核糖體,核糖體由rRNA和蛋白質組成,因此原核細胞能合成rRNA,A錯誤;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真核細胞的核糖體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B正確;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C錯誤;細胞在有絲分裂分裂期染色質變成染色體,核DNA無法解旋,無法轉錄,D錯誤。2. (2023·江蘇高考2題)植物細胞及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①只存在于細胞核中B. 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的基本結構都與②相似C. ③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含有多種蛋白質D. 植物細胞必須具備①、②和③才能存活√解析: ①表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植物細胞是真核細胞,①染色質只存在于細胞核中,A正確;②表示磷脂雙分子層,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都是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的,所以核膜及各種細胞器膜的基本結構都與②相似,B正確;③表示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也含有多種蛋白質,C正確;有些植物細胞沒有細胞核,如成熟的篩管細胞,所以植物細胞不是必須具備①、②和③才能存活,D錯誤。溯源教材(1)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 (見必修1 P43)(2)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無細胞核。 (見必修1 P54正文)(3)細胞核中的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見必修1 P56圖3-10)3. (2022·廣東高考7題)擬南芥HPR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孔結構,功能是協助mRNA轉移。與野生型相比,推測該蛋白功能缺失的突變型細胞中,有更多mRNA分布于( )A. 細胞核 B. 細胞質C. 高爾基體 D. 細胞膜解析: mRNA的合成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由題干可知擬南芥HPR1蛋白定位于細胞核孔結構,功能是協助mRNA轉移,據此可推測HPR1蛋白功能缺失的突變型細胞中mRNA轉移受阻,導致mRNA滯留在細胞核中。√4. (2022·浙江6月選考15題改編)下列關于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核膜為單層膜,有利于核內環境的相對穩定B. 核膜上有核孔復合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C. 核仁是核內的圓形結構,主要與mRNA的合成有關D. 染色質由R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解析: 核膜為雙層膜,A錯誤;核膜上有核孔復合體,可調控核內外的物質交換,B正確;核仁是細胞核中呈圓形或橢圓形的結構,核仁與rRNA合成、加工和核糖體裝配有關,C錯誤;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錯誤。√5. (2022·海南高考4題)肌動蛋白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種能與肌動蛋白相結合的蛋白質,介導肌動蛋白進入細胞核。Cofilin-1缺失可導致肌動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細胞核變形,核膜破裂,染色質功能異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肌動蛋白可通過核孔自由進出細胞核B. 編碼Cofilin-1的基因不表達可導致細胞核變形C. Cofilin-1缺失可導致細胞核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的能力D. Cofilin-1缺失會影響細胞核控制細胞代謝的能力√解析: 肌動蛋白不能通過核孔自由進出細胞核,肌動蛋白進入細胞核需要Cofilin-1的介導,A錯誤;Cofilin-1缺失可導致肌動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細胞核變形,核膜破裂(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的能力),染色質功能異常(染色質上所含的基因可控制細胞代謝),B、C、D正確。(1)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質等組分,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2023·湖南高考) ( √ )(2)顫藍細菌、傘藻和小球藻都有細胞核。 (2021·河北高考)( × )提示:顫藍細菌是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3)細胞質中的RNA均在細胞核合成,經核孔輸出。 (2021·河北高考) ( × )提示: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DNA,可以轉錄合成RNA。√××0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5·廣東汕頭調研)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做實驗,將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取出來,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中。植入核的卵細胞發育成為黑色美西螈。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該實驗能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B. 為使實驗結論更加準確,應再增加一組對照實驗C. 該實驗沒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結構的完整性D. 白色美西螈的細胞質在膚色形成中也發揮一定作用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實驗結果可知,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A正確;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實驗結論更加準確,應增加對照實驗將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結合,形成重組細胞并進行培養,B正確;該實驗能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未能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的觀點,C正確;該實驗使用的是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植入的是黑色美西螈胚胎細胞的細胞核,結果是發育成為黑色美西螈,不能說明白色美西螈的細胞質在膚色的形成過程中也發揮一定作用,D錯誤。1234567891011122. (2025·江蘇常州模擬)科學家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無核的一半則停止分裂,這說明細胞核是( )A. 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B. 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場所C. 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D. 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123456789101112解析: 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A錯誤;細胞核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和復制場所,但不是題干主要說明的內容,B錯誤;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但不是題干主要說明的內容,C錯誤;受精卵橫縊后有核的一半能分裂,無核的一半則停止分裂,說明細胞核對代謝的控制作用,D正確。1234567891011123. (2025·江蘇南京高三期末)科學家用兩種傘藻進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該實驗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 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B. 傘帽形態結構的形成取決于細胞核C. 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D. 該實驗中缺少對照,不能得出結論√123456789101112解析: 該實驗沒有把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開單獨進行研究,故不能證明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系,A錯誤;該實驗不能證明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需要增加細胞核移植實驗才能證明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取決于細胞核,B錯誤;分析兩種傘藻嫁接實驗可知,傘帽形態結構與假根類型一致,故傘帽形態結構的建成與假根有關,C正確;本實驗采用了相互對照的形式,D錯誤。1234567891011124. (2025·廣東深圳模擬)細胞核由英國科學家布朗于1831年發現并命名,大多呈橢圓形或球形,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核膜由4層磷脂分子組成,參與構成生物膜系統B. 核仁是儲存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代謝旺盛的細胞,核仁較大C. 細胞核是遺傳和細胞代謝中心,無核的細胞不能長期生存D. 蛋白質、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質可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123456789101112解析: 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所以核膜由4層磷脂分子組成,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構成了生物膜系統,A正確;細胞核中的染色質(體)中有遺傳物質DNA,其中核仁越大,代謝越旺盛,B錯誤;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無核的細胞不能長期生存,例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C錯誤;核孔具有選擇透過性,DNA一般不能透過核孔,D錯誤。1234567891011125. (2025·廣東中山模擬)建構模型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A. 羅伯特森拍攝的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的電鏡照片屬于物理模型B. 某課外小組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為物理模型C. 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屬于構建概念模型D. 林德曼通過對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建立了數學模型解析: 羅伯特森拍攝的細胞膜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的電鏡照片是事物的真實反映,不屬于物理模型,A錯誤。√1234567891011126. (2025·湖北武漢檢測)真核細胞的核膜上穿插了核孔復合體,核孔復合體的直徑一般為120~150 nm。親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輸入信號能夠被“定位”于細胞核內,核孔復合體上存在的受體可識別入核信號以協助完成主動運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真核細胞的核膜是單層膜B. 親核蛋白一般在細胞核才開始發揮功能C. 核外蛋白有了核輸入信號和能量供應,即可進入細胞核內D. 核膜將核內、核外分隔開,使所有基因的表達在時空上不同步√123456789101112解析: 真核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A錯誤;親核蛋白是指在細胞質內合成后,進入細胞核內發揮功能的一類蛋白質,B正確;根據題干信息,親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輸入信號能夠被“定位”于細胞核內,核孔復合體上存在的受體可識別入核信號以協助完成主動運輸,因此核外蛋白有了核輸入信號和能量供應,還需要核孔復合體上的受體識別,才可進入細胞核內,C錯誤;核膜將核內、核外分隔開,使細胞核基因的表達在空間上不同步,D錯誤。1234567891011127. (2025·湖南長郡中學調研)如圖為某細胞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當RNA經過核孔運出細胞核時,需要核孔蛋白協助且消耗能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2是一種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在動植物細胞中普遍存在B. 2與核膜直接相連,其上附著有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核糖體C. RNA通過核孔的運輸特點與主動運輸有相似之處D. 基因A表達過程中需要的RNA聚合酶通過核孔從細胞質運入細胞核√123456789101112解析: 2是內質網,是一種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A錯誤;2是內質網,與核膜直接相連,其上附著有與分泌蛋白合成有關的核糖體,B正確;RNA通過核孔運出細胞核時,需要核孔蛋白協助且消耗能量,可見其運輸特點與主動運輸相似,C正確;RNA聚合酶在細胞質核糖體上合成,進入細胞核催化基因轉錄過程,D正確。1234567891011128. (2025·河南新鄉模擬)科學家將活細胞切割為含有細胞核和不含有細胞核的兩個部分,在相同條件下培養,統計單位時間存活個數,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無核部分只能存活數天,因為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B. 有核部分能存活數十天,說明細胞質對代謝沒有影響C. 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兩組實驗組的結果形成相互對照D. 無核部分有細胞器和部分酶,能短暫維持生命活動√123456789101112解析: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無核部分因失去了細胞核的控制,只能存活數天,A正確;細胞質的生理活動能夠為細胞的代謝提供物質和能量,由題圖可知,細胞質減少對細胞代謝有影響,B錯誤;該實驗人為地將活細胞切割為含有細胞核和不含有細胞核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均為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該實驗為對比實驗,兩組實驗組的結果形成相互對照,C正確;無核部分有細胞質,細胞質含有細胞器和部分酶,能短暫維持生命活動,D正確。1234567891011129. (2025·濰坊模擬)核仁通常表現為單一或多個勻質的球形小體,是真核細胞核中最顯著的結構。核仁的大小、形狀和數目隨生物的種類、細胞類型和細胞代謝狀態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唾液腺細胞比口腔上皮細胞的核仁大B. 核仁是合成某種RNA和核糖體蛋白的場所C. 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D. 核仁是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123456789101112解析: 口腔上皮細胞與唾液腺細胞相比,唾液腺細胞能合成和分泌較多的分泌蛋白,因此唾液腺細胞的核仁更大、核孔更多,A正確;核仁是合成某種RNA和形成核糖體的場所,核糖體蛋白的合成場所在核糖體,B錯誤;原核生物沒有核仁,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無關,C錯誤;染色質(體)是細胞核內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D錯誤。12345678910111210.(2025·河北正定中學高三模擬)真核細胞內的部分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④中物質可以通過①進出細胞核B.②含4層磷脂分子C.高爾基體和溶酶體中的物質直接來自③D.②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在④結構中合成√123456789101112解析: ④(核糖體)中物質(蛋白質)能通過①(核孔)進出細胞核,A正確;②是核膜,是雙層膜結構,含4層磷脂分子,B正確;溶酶體起源于高爾基體,因此溶酶體中的物質不是直接來自③(粗面內質網),C錯誤;②是核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其中蛋白質在④(核糖體)結構中合成,D正確。123456789101112二、非選擇題11. 科學家用黑白兩種美西螈(一種兩棲動物)做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由該實驗結果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美西螈的膚色是由 控制的。細胞核解析: 分析圖示可知:黑美西螈的胚胎細胞核與白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形成重組細胞,由該重組細胞發育成的美西螈的膚色與提供細胞核的個體相同,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123456789101112(2)該結論受到了某些人的質疑,原因是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結論更加準確,可以運用反證法進行證明,其反證過程是 。該反證實驗與前實驗形成了 (填“空白”“自身”“相互”或“條件”)對照。黑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美西螈的胚胎細胞核結合相互解析:該實驗缺少對照實驗。為使結論更加準確,可運用反證法,將黑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白美西螈胚胎細胞核結合,形成重組細胞并進行培養。該反證實驗與前實驗形成了相互對照。(3)在該對照實驗中自變量是 ,無關變量是 (至少寫2項)。不同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與細胞核水質、溫度、陽光等等12345678910111212. (2025·河南名校聯盟)圖甲為傘藻細胞模式圖的一部分,圖乙為傘藻細胞核模式圖。請依據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所示結構④的主要成分是 ,核糖體除了位于⑦所在的位置之外,還可位于 (填序號)上。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圖甲的 (填序號)結構中。纖維素和果膠⑧⑨①②123456789101112解析:圖甲中④為植物細胞壁,其基本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核糖體分為游離核糖體和附著核糖體,游離核糖體可存在于⑤(細胞質基質)中,附著核糖體可以附在⑧(內質網)和⑨(細胞核)外膜上,所以核糖體除了位于⑦所在的位置之外,還可位于⑧⑨上。①(葉綠體)和②(線粒體)為半自主性細胞器,自身含有DNA,但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123456789101112(2)圖乙細胞核中合成RNA后經過 (填數字)進入細胞質并與核糖體結合。3所示結構的基本支架是 。解析:RNA經過5(核孔)離開細胞核,3為核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5磷脂雙分子層123456789101112(3)細胞核只存在于傘藻的“假根”中,細胞質主要存在于傘藻的“帽”中,當傘藻的“帽”長到一定大小時,就不再繼續長大,而是開始發生細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說,細胞分裂與細胞核、細胞質體積的比例有關,當細胞核的體積與細胞質的體積比值太小時,細胞就會發生分裂;反之,就不會發生分裂。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上述假說,寫出實驗思路。 。嫁接不同大小的“帽”以改變細胞核與細胞質體積之比,并觀察細胞的分裂情況123456789101112解析:實驗中自變量為核質比,故可通過嫁接不同大小的“帽”以改變核質比,并觀察細胞的分裂情況,進而據實驗結果作出判斷。在“帽”尚未長成、核不分裂時,將幼小“帽”切去,嫁接上一個長成的“帽”,這個本不該分裂的核就開始分裂了(觀察該嫁接傘藻細胞核的分裂情況),從而證明了假說的正確。123456789101112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docx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pptx 第7講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