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一、選擇題1.(2025·廣東深圳調研)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觯e誤的是( )A.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主動運輸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來自紅細胞的無氧呼吸B.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中細胞液的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的吸水能力增強C.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細胞外的不一定是大分子D.護膚品中的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自由擴散2.(2025·遼寧葫蘆島高三一模)細胞可運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轉運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速度既與濃度梯度有關,也與分子大小有關B.小腸上皮細胞攝入和運出葡萄糖與細胞質中各種溶質分子的濃度有關C.神經細胞細胞膜上運入K+的載體蛋白和運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異性D.腎小管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重吸收氨基酸3.(2025·安徽合肥模擬)下列有關胞吞、胞吐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胞吞、胞吐方式轉運的物質都是大分子物質B.胞吞、胞吐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最主要的運輸方式C.胞吞、胞吐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但不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D.胞吞、胞吐都要發(fā)生膜的彎曲、折疊和融合,這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4.(2025·山東威海期末)轉運蛋白可以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其功能是協(xié)助某些離子和小分子有機物等實現(xiàn)跨膜運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載體蛋白轉運分子或離子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B.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通過C.借助轉運蛋白順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D.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5.(2025·廣東清遠一模)下圖為A、B、C、D四種物質的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轉運物質A的轉運蛋白也能催化ATP水解B.物質B和C跨膜運輸時都需要和載體蛋白結合C.物質D的轉運方式不存在于高等動物細胞中D.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主要以E方式進行6.(2025·河北保定月考)細胞膜控制著物質輸入和輸出,下圖中a、b、c表示三種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O铝邢嚓P敘述錯誤的是( )A.氧氣和二氧化碳最可能以圖中a所示方式進出細胞B.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Na+通過圖中c方式內流,此時Na+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C.血漿中葡萄糖以圖中b方式進入紅細胞時,需要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推動D.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無法通過圖中a、b、c三種方式進出細胞,但需要膜上蛋白質參與7.(2025·山東煙臺高三期中)人體小腸上皮細胞對3種單糖吸收的方式如圖所示,其中半乳糖與載體的親和力大于葡萄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半乳糖的出現(xiàn)不影響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B.轉運葡萄糖和半乳糖時不需要直接消耗ATPC.抑制小腸上皮細胞的鈉—鉀泵不影響葡萄糖轉運速率D.隨著果糖濃度的升高,果糖的轉運速率會持續(xù)增大8.(2025·江西九江調研)如圖甲、乙分別表示洋蔥根尖在不同O2濃度及不同底物濃度情況下(其他條件適宜),從含硝酸鉀的全營養(yǎng)液中吸收N的速率曲線圖。下列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A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B.B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為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有限C.C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D.D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為底物濃度太高,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9.(2025·遼寧沈陽二中高三質檢)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離子通道是一種只能順濃度梯度運輸離子的蛋白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借助離子泵轉運離子的結果是使該離子濃度趨于相等B.離子通過離子泵的運輸是逆濃度梯度且消耗ATP的主動運輸C.動物CO中毒會明顯降低離子通道運輸離子的速率D.通過離子泵的運輸對物質具有選擇性,離子通道無選擇性10.(2025·山東菏澤月考)許多生命過程都與生物膜上的離子轉運蛋白有關,如H+/K+-ATPase、HC-Cl-交換通道等。如圖表示胃壁細胞中發(fā)生的一系列物質運輸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K+進出胃壁細胞所需轉運蛋白的結構不同B.胃腔的pH保持酸性與胃壁細胞上的H+/K+-ATPase有關C.神經細胞釋放乙酰膽堿與胃壁細胞運輸Cl-的方式不同D.H+/K+-ATPase能運輸兩種離子,說明其不具有特異性二、非選擇題11.(2025·山東濰坊聯(lián)考)鹽堿地上種植的“齊黃34”大豆平均畝產比全國平均高一倍多。鹽脅迫環(huán)境下,“齊黃34”大豆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部細胞通過多種“策略”降低細胞質中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損害,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1)鹽脅迫條件下,Na+通過載體蛋白A運出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其能量來源是 。這種運輸方式的意義是 。(2)據(jù)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植物根部細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寫出三種)。(3)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硅積累作物,能夠吸收和積累豐富的硅。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鹽脅迫狀態(tài)下大豆細胞中的Na+水平,從而提高大豆的耐鹽性。請利用下列實驗材料及用具,設計實驗證明上述結論。實驗材料及用具:長勢相同的大豆幼苗若干,原硅酸,NaCl,植物培養(yǎng)液,原子吸收儀(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實驗思路: 。預期實驗結果: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1.A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能量,A錯誤;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液濃度升高,細胞吸水能力增強,B正確;小分子神經遞質可通過胞吐方式釋放到細胞外,C正確;甘油屬于脂溶性物質,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自由擴散,D正確。2.B 小腸上皮細胞攝入葡萄糖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與細胞質中其他溶質分子的濃度無關,B錯誤;膜轉運蛋白包括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二者都具有特異性,載體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C正確;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動運輸,D正確。3.D 小分子物質也可以通過胞吐的方式出細胞,如神經遞質,A錯誤;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B錯誤;胞吞、胞吐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且也需要與膜上的靶蛋白結合,C錯誤;胞吞、胞吐都要發(fā)生膜的彎曲、折疊和融合,這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D正確。4.B 載體蛋白轉運分子或離子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將離子或分子從一側轉運到另一側,A正確;通道蛋白不與被轉運物質結合,只允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B錯誤;借助轉運蛋白順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C正確;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決定了跨膜運輸?shù)奈镔|種類和運輸速率,是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D正確。5.D 由題圖可知,轉運物質A的蛋白質復合體可催化ATP水解,A正確;由題圖可知,物質B和C跨膜運輸時都需要和載體蛋白結合,B正確;物質D的運輸需光能驅動,因此物質D的轉運方式不存在于高等動物細胞中,C正確;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有兩種,一種是E(自由擴散),另一種是通過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主要通過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D錯誤。6.C 由題圖可知a、b、c三種跨膜運輸方式分別是自由擴散、載體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以及通道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氧氣和二氧化碳均以自由擴散(a)方式進出細胞,A正確;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Na+通過圖中c(通道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方式內流,利用了通道蛋白,此時Na+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B正確;血漿中葡萄糖以圖中b(載體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入紅細胞時,不需要借助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推動,C錯誤;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靠胞吞、胞吐進出細胞,依然需要膜上蛋白質參與,D正確。7.B 半乳糖與載體的親和力大于葡萄糖,說明半乳糖出現(xiàn)后,葡萄糖的轉運量會相對減少,影響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A錯誤;轉運葡萄糖和半乳糖時借助Na+的濃度梯度,不需要直接消耗ATP,B正確;抑制小腸上皮細胞的鈉—鉀泵后,則無法維持Na+濃度梯度,葡萄糖的轉運速率下降,C錯誤;果糖的運輸方向是從高濃度側到低濃度側,需要載體,屬于協(xié)助擴散,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果糖的轉運速率會隨著果糖濃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轉運蛋白的數(shù)量有限,果糖的轉運速率不會持續(xù)增大,D錯誤。8.D 洋蔥根尖吸收N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吸收速率受能量、載體蛋白和底物濃度的影響。A點的限制因素是氧氣濃度,氧氣通過影響細胞呼吸從而影響能量的供應,進而影響主動運輸?shù)乃俾剩珹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A正確;D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隨底物濃度增大而增大,可能是因為載體蛋白數(shù)量有限或能量不足,D錯誤。9.B 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說明通過離子泵運輸離子的方式為主動運輸,故借助離子泵轉運離子的結果是使該離子在細胞膜內外的濃度出現(xiàn)濃度差,A錯誤;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屬于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ATP,B正確;動物CO中毒,機體運輸氧的能力下降,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減少,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但不能降低離子通道運輸離子的速率,C錯誤;通過離子泵的運輸和離子通道的運輸都有選擇性,D錯誤。10.D K+經H+/K+-ATPase進細胞需要消耗ATP,是主動運輸,而K+經K+通道出胃壁細胞不消耗能量,屬于協(xié)助擴散,H+/K+-ATPase和K+通道屬于不同的轉運蛋白,結構不同,A正確;H+依賴于胃壁細胞膜上的H+/K+-ATPase不斷進入胃腔,使胃腔的pH保持酸性,B正確;神經細胞釋放乙酰膽堿的方式為胞吐,而胃壁細胞通過HC-Cl-交換通道運輸Cl-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通過Cl-通道運輸Cl-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正確;H+/K+-ATPase只能運輸特定的兩種離子而不能運輸其他種類的離子,說明其具有特異性,D錯誤。11.(1)H+濃度梯度產生的電化學勢能 保證細胞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選擇吸收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 (2)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煌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妫粚⒓毎|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 (3)將大豆幼苗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并置于植物培養(yǎng)液中,甲組不做處理,乙組添加適量NaCl,丙組添加等量NaCl和一定量的原硅酸,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 細胞內Na+的含量:乙組>丙組>甲組解析:(1)依據(jù)H+通過載體蛋白C運出細胞消耗ATP,推知細胞外H+濃度更高,進而可知H+通過載體蛋白A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Na+通過載體蛋白A運出細胞消耗H+濃度梯度產生的電化學勢能。主動運輸?shù)囊饬x是可選擇吸收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2)據(jù)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蛲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妫驅⒓毎|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以上三種策略都可以降低Na+毒害作用。(3)該實驗為驗證性實驗,自變量為培養(yǎng)液中是否加入NaCl、原硅酸,因變量為細胞內Na+的含量,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設計實驗時需要遵循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等,實驗結果需結合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給出。2 / 3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課程標準1.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2.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考點一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1.被動運輸(1)被動運輸?shù)母拍睢㈩愋图氨容^(2)通道蛋白與載體蛋白的異同2.主動運輸【教材拾遺】 (必修1 P70與社會的聯(lián)系)囊性纖維化是細胞中某種蛋白質結構異常,影響了Cl-的跨膜運輸,說明這種結構蛋白屬于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也反映了細胞膜對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是通過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實現(xiàn)的。3.胞吞和胞吐提醒 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五點歸納①同一種物質進出細胞的運輸方式不一定相同,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腎小管細胞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動運輸。②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胞吞或胞吐。③通過胞吞、胞吐運輸?shù)牟灰欢ㄊ谴蠓肿游镔|,如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釋放。④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運輸?shù)模鏡NA和蛋白質可通過核孔出入細胞核。⑤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如興奮產生和恢復過程中的Na+內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為協(xié)助擴散。1.(必修1 P67正文)水分子主要是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 )2.(必修1 P69正文)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濃度趨于一致,維持了細胞的正常代謝。( )3.(必修1 P72練習與應用)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4.(必修1 P72與社會的聯(lián)系)變形蟲既能通過胞吞攝取單細胞生物等食物,又能通過胞吐排出食物殘渣和廢物。( )5.(必修1 P71正文)胞吞過程需要某些特定的膜蛋白(如受體)的作用,也需要轉運蛋白的作用。( )1.(2023·全國甲卷1題)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觯_的是( )A.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B.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C.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shù)荒芡ㄟ^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2.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而后進入細胞質基質,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到液泡;當液泡中有機酸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被運出液泡進入降解途徑(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H+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檸檬酸進出液泡的運輸方式相同C.有機酸的產生部位是線粒體內膜D.檸檬酸是液泡運輸H+的主要載體題后歸納“三看法”判斷物質進出細胞方式3.(2025·山東聊城模擬)α-變形菌的細胞膜鑲嵌有光驅動蛋白,其作為“質子泵”可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形成的H+濃度梯度(化學勢能)可用于ATP合成、物質的跨膜運輸或驅動細菌鞭毛運動。如圖為α-變形菌能量轉化的部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質子泵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有利于調節(jié)變形菌細胞的pHB.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的過程中,光驅動蛋白的構象不會發(fā)生變化C.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沒有消耗ATP,為被動運輸D.α-變形菌的鞭毛運動可利用光能作為直接能源題后歸納主動運輸?shù)娜N驅動方式的比較考點二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shù)囊蛩?br/>1.影響因素2.影響物質跨膜運輸速率的因素(1)濃度差對物質跨膜運輸?shù)挠绊?br/>(2)轉運蛋白數(shù)量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br/>(3)氧氣含量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懀和ㄟ^影響細胞呼吸進而影響主動運輸?shù)乃俾省?br/>提醒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主動運輸速率與O2濃度無關,相關曲線同上面左圖。(4)溫度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br/>1.(2025·湖南多所學校高三聯(lián)考)為探究生活在鹽堿環(huán)境中的某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科研人員設計了甲(實驗組)、乙(對照組)兩組實驗,一段時間后測定植物泌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兩組應選擇生長狀況相似的植物為實驗材料B.甲組植物使用細胞呼吸抑制劑,乙組植物給予正常呼吸條件C.若測得甲、乙兩組植物泌鹽量相同,則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被動運輸D.若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主動運輸,則甲組植物的泌鹽量大于乙組植物的題后歸納探究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實驗設計思路(1)探究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2)探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xié)助擴散2.(2022·全國乙卷29題)農業(yè)生產中,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素可以N的形式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一定時間內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細胞吸收N的速率與O2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判斷N進入根細胞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判斷的依據(jù)是 。(2)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N的速率不再增加,推測其原因是 。(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最大吸收速率時,作物甲根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斷的依據(jù)是 。(4)據(jù)圖可知,在農業(yè)生產中,為促進農作物根對N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1點即可)。1.(2024·貴州高考4題)茶樹根細胞質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硒酸鹽被根細胞吸收后,隨著植物的生長,吸收的大部分硒與胞內蛋白結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轉移到細胞壁中儲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硒酸鹽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B.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C.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需轉運蛋白D.利用呼吸抑制劑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2.(2024·北京高考3題)膽固醇等脂質被單層磷脂包裹形成球形復合物,通過血液運輸?shù)郊毎⒈话蹋纬傻哪遗菖c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以下相關推測合理的是( )A.磷脂分子尾部疏水,因而尾部位于復合物表面B.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C.胞吞形成的囊泡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的流動性D.膽固醇通過胞吞進入細胞,因而屬于生物大分子溯源教材(1)磷脂雙分子層的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見必修1 P45正文)(2)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引起細胞膜內陷形成囊泡。(見必修1 P71正文)(3)多糖、蛋白質、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見必修1 P36正文)3.(2024·浙江6月選考15題)植物細胞胞質溶膠中的Cl-、N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Na+、Ca2+逆濃度梯度轉運到液泡,以調節(jié)細胞滲透壓。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間這些蔗糖運到胞質溶膠。植物液泡中部分離子與蔗糖的轉運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液泡通過主動運輸方式維持膜內外的H+濃度梯度B.Cl-、N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不需要ATP直接供能C.Na+、Ca2+進入液泡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不需要消耗能量D.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續(xù)進行4.(2024·黑吉遼高考18題改編)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致病性大腸桿菌接種,構建腹瀉模型。用某種草藥進行治療,發(fā)現(xiàn)草藥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對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對表達量也有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水的吸收以自由擴散為主、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為輔B.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C.治療后空腸、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緩解腹瀉,減少致病菌排放D.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使回腸對水的轉運增加(1)變形蟲通過胞吞方式攝取食物,該過程不需要質膜上的蛋白質參與。 (2024·安徽高考)( )(2)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的被動運輸過程與膜蛋白無關。 (2021·浙江6月選考)( )(3)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2021·福建高考)(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破考點·抓必備】考點一知識梳理夯基1.(1) 不需要 高 低 高 低 不需要 不消耗 (2) 協(xié)助擴散 主動運輸 改變 特異性2. 載體蛋白 逆 載體蛋白 代謝廢物概念檢測1.×2.× 提示: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保持濃度差,保證細胞代謝所需。3.× 提示: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都是主動運輸,如Na+可以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4.√5.× 提示:胞吞過程不需要轉運蛋白的作用。典題演練應用1.B 乙醇屬于有機小分子,可以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A錯誤;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能量,B正確;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屬于胞吐,也消耗能量,C錯誤;葡萄糖可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如葡萄糖能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紅細胞,D錯誤。2.A H+進入液泡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也需要載體蛋白,故為主動運輸,A正確;轉運檸檬酸進出液泡的轉運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濃度梯度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屬于協(xié)助擴散,B錯誤;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C錯誤;液泡運輸H+的主要載體是蛋白質,不是檸檬酸,D錯誤。3.A 質子泵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改變了細胞的pH,所以有利于調節(jié)變形菌細胞的pH,A正確;光驅動蛋白屬于載體蛋白,在運輸物質過程中會發(fā)生構象的變化,B錯誤;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需要光能驅動,屬于主動運輸,C錯誤;α-變形菌的鞭毛運動消耗的能量是ATP中的化學能,不能利用光能作為直接能源,D錯誤。考點二知識梳理夯基2.(1)自由擴散 協(xié)助擴散或主動運輸 (3)自由擴散或協(xié)助擴散 主動運輸典題演練應用1.D 實驗中無關變量應相等,所以甲、乙兩組應選擇生長狀況相似的植物為實驗材料,A正確;乙組為對照組,不進行處理,甲組為實驗組,進行處理,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shù)闹饕獏^(qū)別在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乙組葉肉細胞給予正常呼吸條件,甲組使用細胞呼吸抑制劑,B正確;若測得甲、乙兩組植物泌鹽量相同,說明泌鹽不需消耗能量,則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被動運輸,C正確;若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主動運輸,則甲組植物的泌鹽量小于乙組植物的,D錯誤。2.(1)主動運輸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O2濃度小于a點,根細胞對N的吸收速率與O2濃度呈正相關 (2)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此時載體蛋白數(shù)量達到飽和 (3)甲的N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 (4)定期松土解析:(1)主動運輸是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需要能量的供應、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由圖可知,當氧氣濃度小于a點時,隨著O2濃度的增加,根細胞對N的吸收速率也增加,說明根細胞吸收N需要能量的供應,為主動運輸。(2)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呼吸作用可以為主動運輸提供能量,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N的速率不再增加,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時影響根細胞吸收N速率的因素是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此時載體蛋白數(shù)量達到飽和。(3)曲線圖分析,當甲和乙根細胞均達到最大的N的吸收速率時,甲的N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說明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甲根部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4)在農業(yè)生產中,為了促進根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需要定期松土,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促進根細胞的有氧呼吸,為主動運輸吸收礦質元素提供能量。【研真題·扣教材】1.C 硒酸鹽是無機鹽,必須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A正確;根據(jù)題意,由于根細胞質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故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是通過胞吐的方式實現(xiàn)的,故不需要轉運蛋白,C錯誤;利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細胞,根據(jù)處理前后根細胞吸收硒酸鹽的量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D正確。2.C 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疏水,所以頭部位于復合物表面,A錯誤;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中不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直接由細胞膜形成囊泡,然后與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B錯誤;胞吞形成的囊泡(單層膜)能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正確;膽固醇屬于固醇類物質,是小分子物質,D錯誤。3.C 由圖可知,細胞液的pH為3~6,胞質溶膠(細胞質基質)的pH為7.5,說明細胞液的H+濃度高于細胞溶膠,若要長期維持膜內外的H+濃度梯度,需通過主動運輸將胞質溶膠中的H+運輸?shù)郊毎褐校珹正確;通過離子通道運輸為協(xié)助擴散,Cl-、N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ATP直接供能,B正確;液泡膜上的載體蛋白能將H+轉運出液泡的同時將胞質溶膠中的Na+、Ca2+轉運到液泡內,說明Na+、Ca2+進入液泡的直接驅動力是液泡膜兩側的H+電化學梯度,因此該過程中Na+、Ca2+進入液泡的方式為主動轉運(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液泡膜兩側的H+電化學梯度提供,C錯誤;白天蔗糖進入液泡,使光合作用產物及時轉移,減少光合作用產物蔗糖在胞質溶膠中的過度積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續(xù)進行,D正確。4.A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出細胞的,A錯誤。據(jù)圖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中AQP3相對表達量較低,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水分流失較多,引起腹瀉,B正確。據(jù)圖分析可知,治療后空腸和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有利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從腸腔中吸收水分,緩解腹瀉癥狀,減少致病菌的排放,C正確。根據(jù)題圖信息可知,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以增加回腸對水的轉運,D正確。真題重組練(1)× 提示:胞吞需要識別蛋白參與。(2)× 提示:被動運輸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其中協(xié)助擴散需要膜蛋白的參與。(3)× 提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為胞吐,需要耗能。6 / 7(共71張PPT)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高中總復習·生物1. 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不需要額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2. 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課程標準1. 破考點·抓必備2. 研真題·扣教材3. 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 鞏固基本知識考點一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1. 被動運輸(1)被動運輸?shù)母拍睢?br/>類型及比較(2)通道蛋白與載體蛋白的異同2. 主動運輸【教材拾遺】 (必修1 P70與社會的聯(lián)系)囊性纖維化是細胞中某種蛋白質結構異常,影響了Cl-的跨膜運輸,說明這種結構蛋白屬于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也反映了細胞膜對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是通過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來實現(xiàn)的。3. 胞吞和胞吐提醒 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五點歸納①同一種物質進出細胞的運輸方式不一定相同,人的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腎小管細胞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動運輸。②消耗能量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也可能是胞吞或胞吐。③通過胞吞、胞吐運輸?shù)牟灰欢ㄊ谴蠓肿游镔|,如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釋放。④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運輸?shù)模鏡NA和蛋白質可通過核孔出入細胞核。⑤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是主動運輸,如興奮產生和恢復過程中的Na+內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為協(xié)助擴散。1. (必修1 P67正文)水分子主要是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 × )2. (必修1 P69正文)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濃度趨于一致,維持了細胞的正常代謝。 ( × )提示: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保持濃度差,保證細胞代謝所需。3. (必修1 P72練習與應用)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均為主動運輸。( × )提示:無機鹽離子的運輸方式不一定都是主動運輸,如Na+可以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4. (必修1 P72與社會的聯(lián)系)變形蟲既能通過胞吞攝取單細胞生物等食物,又能通過胞吐排出食物殘渣和廢物。 ( √ )5. (必修1 P71正文)胞吞過程需要某些特定的膜蛋白(如受體)的作用,也需要轉運蛋白的作用。 ( × )提示:胞吞過程不需要轉運蛋白的作用。√×1. (2023·全國甲卷1題)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都需要經過細胞膜。下列有關人體內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觯_的是( )A. 乙醇是有機物,不能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B. 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時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C. 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其分泌過程不耗能D. 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shù)荒芡ㄟ^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解析: 乙醇屬于有機小分子,可以通過自由擴散方式跨膜進入細胞,A錯誤;血漿中的K+進入紅細胞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能量,B正確;抗體在漿細胞內合成時消耗能量,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屬于胞吐,也消耗能量,C錯誤;葡萄糖可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如葡萄糖能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紅細胞,D錯誤。2. 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而后進入細胞質基質,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到液泡;當液泡中有機酸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會被運出液泡進入降解途徑(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 H+進入液泡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B. 檸檬酸進出液泡的運輸方式相同C. 有機酸的產生部位是線粒體內膜D. 檸檬酸是液泡運輸H+的主要載體√解析: H+進入液泡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也需要載體蛋白,故為主動運輸,A正確;轉運檸檬酸進出液泡的轉運蛋白不同,出液泡利用H+的濃度梯度提供能量屬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屬于協(xié)助擴散,B錯誤;植物體內的有機酸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合成,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基質,C錯誤;液泡運輸H+的主要載體是蛋白質,不是檸檬酸,D錯誤。題后歸納“三看法”判斷物質進出細胞方式3. (2025·山東聊城模擬)α-變形菌的細胞膜鑲嵌有光驅動蛋白,其作為“質子泵”可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形成的H+濃度梯度(化學勢能)可用于ATP合成、物質的跨膜運輸或驅動細菌鞭毛運動。如圖為α-變形菌能量轉化的部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質子泵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有利于調節(jié)變形菌細胞的pHB. 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的過程中,光驅動蛋白的構象不會發(fā)生變化C. 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沒有消耗ATP,為被動運輸D. α-變形菌的鞭毛運動可利用光能作為直接能源√解析: 質子泵將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改變了細胞的pH,所以有利于調節(jié)變形菌細胞的pH,A正確;光驅動蛋白屬于載體蛋白,在運輸物質過程中會發(fā)生構象的變化,B錯誤;H+從細胞內泵到細胞膜外需要光能驅動,屬于主動運輸,C錯誤;α-變形菌的鞭毛運動消耗的能量是ATP中的化學能,不能利用光能作為直接能源,D錯誤。題后歸納主動運輸?shù)娜N驅動方式的比較考點二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shù)囊蛩?br/>1. 影響因素2. 影響物質跨膜運輸速率的因素(1)濃度差對物質跨膜運輸?shù)挠绊?br/>(2)轉運蛋白數(shù)量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br/>(3)氧氣含量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懀和ㄟ^影響細胞呼吸進而影響主動運輸的速率。提醒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主動運輸速率與O2濃度無關,相關曲線同上面左圖。(4)溫度對跨膜運輸?shù)挠绊?br/>1.(2025·湖南多所學校高三聯(lián)考)為探究生活在鹽堿環(huán)境中的某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科研人員設計了甲(實驗組)、乙(對照組)兩組實驗,一段時間后測定植物泌鹽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兩組應選擇生長狀況相似的植物為實驗材料B.甲組植物使用細胞呼吸抑制劑,乙組植物給予正常呼吸條件C.若測得甲、乙兩組植物泌鹽量相同,則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被動運輸D.若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主動運輸,則甲組植物的泌鹽量大于乙組植物的√解析: 實驗中無關變量應相等,所以甲、乙兩組應選擇生長狀況相似的植物為實驗材料,A正確;乙組為對照組,不進行處理,甲組為實驗組,進行處理,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shù)闹饕獏^(qū)別在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乙組葉肉細胞給予正常呼吸條件,甲組使用細胞呼吸抑制劑,B正確;若測得甲、乙兩組植物泌鹽量相同,說明泌鹽不需消耗能量,則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被動運輸,C正確;若該種泌鹽植物的泌鹽方式為主動運輸,則甲組植物的泌鹽量小于乙組植物的,D錯誤。題后歸納探究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實驗設計思路(1)探究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2)探究是自由擴散還是協(xié)助擴散2. (2022·全國乙卷29題)農業(yè)生產中,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素可以N 的形式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一定時間內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細胞吸收N 的速率與O2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判斷N 進入根細胞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判斷的依據(jù)是 。主動運輸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O2濃度小于a點,根細胞對N 的吸收速率與O2濃度呈正相關解析:主動運輸是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需要能量的供應、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由圖可知,當氧氣濃度小于a點時,隨著O2濃度的增加,根細胞對N 的吸收速率也增加,說明根細胞吸收N 需要能量的供應,為主動運輸。(2)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N 的速率不再增加,推測其原因是 。解析: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呼吸作用可以為主動運輸提供能量,O2濃度大于a時作物乙吸收N 的速率不再增加,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時影響根細胞吸收N 速率的因素是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此時載體蛋白數(shù)量達到飽和。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此時載體蛋白數(shù)量達到飽和(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 最大吸收速率時,作物甲根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斷的依據(jù)是 。解析: 曲線圖分析,當甲和乙根細胞均達到最大的N 的吸收速率時,甲的N 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說明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甲根部細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甲的N 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4)據(jù)圖可知,在農業(yè)生產中,為促進農作物根對N 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1點即可)。解析:在農業(yè)生產中,為了促進根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需要定期松土,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促進根細胞的有氧呼吸,為主動運輸吸收礦質元素提供能量。定期松土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 培養(yǎng)核心技能1. (2024·貴州高考4題)茶樹根細胞質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硒酸鹽被根細胞吸收后,隨著植物的生長,吸收的大部分硒與胞內蛋白結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轉移到細胞壁中儲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硒酸鹽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B. 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C. 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需轉運蛋白D. 利用呼吸抑制劑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解析: 硒酸鹽是無機鹽,必須以離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細胞吸收,A正確;根據(jù)題意,由于根細胞質膜上的硫酸鹽轉運蛋白可轉運硒酸鹽,故硒酸鹽與硫酸鹽進入細胞可能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硒蛋白從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壁是通過胞吐的方式實現(xiàn)的,故不需要轉運蛋白,C錯誤;利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細胞,根據(jù)處理前后根細胞吸收硒酸鹽的量可推測硒酸鹽的吸收方式,D正確。2. (2024·北京高考3題)膽固醇等脂質被單層磷脂包裹形成球形復合物,通過血液運輸?shù)郊毎⒈话蹋纬傻哪遗菖c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以下相關推測合理的是( )A. 磷脂分子尾部疏水,因而尾部位于復合物表面B. 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C. 胞吞形成的囊泡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的流動性D. 膽固醇通過胞吞進入細胞,因而屬于生物大分子√解析: 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疏水,所以頭部位于復合物表面,A錯誤;球形復合物被胞吞的過程中不需要高爾基體直接參與,直接由細胞膜形成囊泡,然后與溶酶體融合后,釋放膽固醇,B錯誤;胞吞形成的囊泡(單層膜)能與溶酶體融合,依賴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正確;膽固醇屬于固醇類物質,是小分子物質,D錯誤。溯源教材(1)磷脂雙分子層的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見必修1 P45正文)(2)大分子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引起細胞膜內陷形成囊泡。 (見必修1 P71正文)(3)多糖、蛋白質、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見必修1 P36正文)3. (2024·浙江6月選考15題)植物細胞胞質溶膠中的Cl-、N 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Na+、Ca2+逆濃度梯度轉運到液泡,以調節(jié)細胞滲透壓。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間這些蔗糖運到胞質溶膠。植物液泡中部分離子與蔗糖的轉運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液泡通過主動運輸方式維持膜內外的H+濃度梯度B. Cl-、N 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不需要ATP直接供能C. Na+、Ca2+進入液泡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不需要消耗能量D. 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續(xù)進行√解析: 由圖可知,細胞液的pH為3~6,胞質溶膠(細胞質基質)的pH為7.5,說明細胞液的H+濃度高于細胞溶膠,若要長期維持膜內外的H+濃度梯度,需通過主動運輸將胞質溶膠中的H+運輸?shù)郊毎褐校珹正確;通過離子通道運輸為協(xié)助擴散,Cl-、N 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液泡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ATP直接供能,B正確;液泡膜上的載體蛋白能將H+轉運出液泡的同時將胞質溶膠中的Na+、Ca2+轉運到液泡內,說明Na+、Ca2+進入液泡的直接驅動力是液泡膜兩側的H+電化學梯度,因此該過程中Na+、Ca2+進入液泡的方式為主動轉運(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液泡膜兩側的H+電化學梯度提供,C錯誤;白天蔗糖進入液泡,使光合作用產物及時轉移,減少光合作用產物蔗糖在胞質溶膠中的過度積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續(xù)進行,D正確。4.(2024·黑吉遼高考18題改編)研究人員對小鼠進行致病性大腸桿菌接種,構建腹瀉模型。用某種草藥進行治療,發(fā)現(xiàn)草藥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對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對表達量也有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水的吸收以自由擴散為主、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為輔B.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引起腹瀉C.治療后空腸、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緩解腹瀉,減少致病菌排放D.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使回腸對水的轉運增加解析: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出細胞的,A錯誤。據(jù)圖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空腸黏膜細胞中AQP3相對表達量較低,空腸黏膜細胞對腸腔內水的吸收減少,水分流失較多,引起腹瀉,B正確。據(jù)圖分析可知,治療后空腸和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提高,有利于空腸、回腸黏膜細胞從腸腔中吸收水分,緩解腹瀉癥狀,減少致病菌的排放,C正確。根據(jù)題圖信息可知,治療后回腸AQP3相對表達量高于對照組,可以增加回腸對水的轉運,D正確。(1)變形蟲通過胞吞方式攝取食物,該過程不需要質膜上的蛋白質參與。 (2024·安徽高考) ( × )提示:胞吞需要識別蛋白參與。(2)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的被動運輸過程與膜蛋白無關。 (2021·浙江6月選考) ( × )提示:被動運輸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其中協(xié)助擴散需要膜蛋白的參與。××(3)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2021·福建高考)( × )提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為胞吐,需要耗能。×0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5·廣東深圳調研)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觯e誤的是( )A.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主動運輸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來自紅細胞的無氧呼吸B. 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中細胞液的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的吸水能力增強C. 通過胞吐作用釋放到細胞外的不一定是大分子D. 護膚品中的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自由擴散1234567891011√解析: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不消耗能量,A錯誤;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液濃度升高,細胞吸水能力增強,B正確;小分子神經遞質可通過胞吐方式釋放到細胞外,C正確;甘油屬于脂溶性物質,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自由擴散,D正確。12345678910112. (2025·遼寧葫蘆島高三一模)細胞可運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轉運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物質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速度既與濃度梯度有關,也與分子大小有關B. 小腸上皮細胞攝入和運出葡萄糖與細胞質中各種溶質分子的濃度有關C. 神經細胞細胞膜上運入K+的載體蛋白和運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異性D. 腎小管上皮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重吸收氨基酸√1234567891011解析: 小腸上皮細胞攝入葡萄糖的方式為主動運輸,與細胞質中其他溶質分子的濃度無關,B錯誤;膜轉運蛋白包括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二者都具有特異性,載體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或離子通過,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C正確;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動運輸,D正確。12345678910113. (2025·安徽合肥模擬)下列有關胞吞、胞吐敘述正確的是( )A. 通過胞吞、胞吐方式轉運的物質都是大分子物質B. 胞吞、胞吐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最主要的運輸方式C. 胞吞、胞吐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但不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D. 胞吞、胞吐都要發(fā)生膜的彎曲、折疊和融合,這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1234567891011解析: 小分子物質也可以通過胞吐的方式出細胞,如神經遞質,A錯誤;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B錯誤;胞吞、胞吐過程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且也需要與膜上的靶蛋白結合,C錯誤;胞吞、胞吐都要發(fā)生膜的彎曲、折疊和融合,這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D正確。12345678910114. (2025·山東威海期末)轉運蛋白可以分為載體蛋白和通道蛋白兩種類型,其功能是協(xié)助某些離子和小分子有機物等實現(xiàn)跨膜運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載體蛋白轉運分子或離子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B. 通道蛋白只容許與自身結合部位相適應的分子通過C. 借助轉運蛋白順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D. 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1234567891011解析: 載體蛋白轉運分子或離子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將離子或分子從一側轉運到另一側,A正確;通道蛋白不與被轉運物質結合,只允許與自身通道的直徑和形狀相適配、大小和電荷相適宜的分子或離子通過,B錯誤;借助轉運蛋白順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C正確;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決定了跨膜運輸?shù)奈镔|種類和運輸速率,是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基礎,D正確。12345678910115. (2025·廣東清遠一模)如圖為A、B、C、D四種物質的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轉運物質A的轉運蛋白也能催化ATP水解B. 物質B和C跨膜運輸時都需要和載體蛋白結合C. 物質D的轉運方式不存在于高等動物細胞中D. 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主要以E方式進行√1234567891011解析: 由題圖可知,轉運物質A的蛋白質復合體可催化ATP水解,A正確;由題圖可知,物質B和C跨膜運輸時都需要和載體蛋白結合,B正確;物質D的運輸需光能驅動,因此物質D的轉運方式不存在于高等動物細胞中,C正確;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有兩種,一種是E(自由擴散),另一種是通過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人體內水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主要通過水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擴散,D錯誤。12345678910116. (2025·河北保定月考)細胞膜控制著物質輸入和輸出,如圖中a、b、c表示三種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O铝邢嚓P敘述錯誤的是( )A. 氧氣和二氧化碳最可能以圖中a所示方式進出細胞B. 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Na+通過圖中c方式內流,此時Na+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C. 血漿中葡萄糖以圖中b方式進入紅細胞時,需要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推動D. 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無法通過圖中a、b、c三種方式進出細胞,但需要膜上蛋白質參與√1234567891011解析: 由題圖可知a、b、c三種跨膜運輸方式分別是自由擴散、載體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以及通道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氧氣和二氧化碳均以自由擴散(a)方式進出細胞,A正確;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Na+通過圖中c(通道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方式內流,利用了通道蛋白,此時Na+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B正確;血漿中葡萄糖以圖中b(載體蛋白介導的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入紅細胞時,不需要借助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推動,C錯誤;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靠胞吞、胞吐進出細胞,依然需要膜上蛋白質參與,D正確。12345678910117. (2025·山東煙臺高三期中)人體小腸上皮細胞對3種單糖吸收的方式如圖所示,其中半乳糖與載體的親和力大于葡萄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半乳糖的出現(xiàn)不影響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B. 轉運葡萄糖和半乳糖時不需要直接消耗ATPC. 抑制小腸上皮細胞的鈉—鉀泵不影響葡萄糖轉運速率D. 隨著果糖濃度的升高,果糖的轉運速率會持續(xù)增大√1234567891011解析: 半乳糖與載體的親和力大于葡萄糖,說明半乳糖出現(xiàn)后,葡萄糖的轉運量會相對減少,影響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A錯誤;轉運葡萄糖和半乳糖時借助Na+的濃度梯度,不需要直接消耗ATP,B正確;抑制小腸上皮細胞的鈉—鉀泵后,則無法維持Na+濃度梯度,葡萄糖的轉運速率下降,C錯誤;果糖的運輸方向是從高濃度側到低濃度側,需要載體,屬于協(xié)助擴散,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果糖的轉運速率會隨著果糖濃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轉運蛋白的數(shù)量有限,果糖的轉運速率不會持續(xù)增大,D錯誤。12345678910118. (2025·江西九江調研)如圖甲、乙分別表示洋蔥根尖在不同O2濃度及不同底物濃度情況下(其他條件適宜),從含硝酸鉀的全營養(yǎng)液中吸收N 的速率曲線圖。下列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 A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B. B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為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有限C. C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D. D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大是因為底物濃度太高,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1234567891011解析: 洋蔥根尖吸收N 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吸收速率受能量、載體蛋白和底物濃度的影響。A點的限制因素是氧氣濃度,氧氣通過影響細胞呼吸從而影響能量的供應,進而影響主動運輸?shù)乃俾剩珹點時影響離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A正確;D點時離子吸收速率不再隨底物濃度增大而增大,可能是因為載體蛋白數(shù)量有限或能量不足,D錯誤。12345678910119. (2025·遼寧沈陽二中高三質檢)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離子通道是一種只能順濃度梯度運輸離子的蛋白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借助離子泵轉運離子的結果是使該離子濃度趨于相等B.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運輸是逆濃度梯度且消耗ATP的主動運輸C. 動物CO中毒會明顯降低離子通道運輸離子的速率D. 通過離子泵的運輸對物質具有選擇性,離子通道無選擇性√1234567891011解析: 離子泵是一種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說明通過離子泵運輸離子的方式為主動運輸,故借助離子泵轉運離子的結果是使該離子在細胞膜內外的濃度出現(xiàn)濃度差,A錯誤;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屬于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ATP,B正確;動物CO中毒,機體運輸氧的能力下降,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減少,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但不能降低離子通道運輸離子的速率,C錯誤;通過離子泵的運輸和離子通道的運輸都有選擇性,D錯誤。123456789101110. (2025·山東菏澤月考)許多生命過程都與生物膜上的離子轉運蛋白有關,如H+/K+-ATPase、HC -Cl-交換通道等。如圖表示胃壁細胞中發(fā)生的一系列物質運輸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K+進出胃壁細胞所需轉運蛋白的結構不同B. 胃腔的pH保持酸性與胃壁細胞上的H+/K+-ATPase有關C. 神經細胞釋放乙酰膽堿與胃壁細胞運輸Cl-的方式不同D. H+/K+-ATPase能運輸兩種離子,說明其不具有特異性√1234567891011解析: K+經H+/K+-ATPase進細胞需要消耗ATP,是主動運輸,而K+經K+通道出胃壁細胞不消耗能量,屬于協(xié)助擴散,H+/K+-ATPase和K+通道屬于不同的轉運蛋白,結構不同,A正確;H+依賴于胃壁細胞膜上的H+/K+-ATPase不斷進入胃腔,使胃腔的pH保持酸性,B正確;神經細胞釋放乙酰膽堿的方式為胞吐,而胃壁細胞通過HC-Cl-交換通道運輸Cl-的方式為主動運輸,通過Cl-通道運輸Cl-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正確;H+/K+-ATPase只能運輸特定的兩種離子而不能運輸其他種類的離子,說明其具有特異性,D錯誤。1234567891011二、非選擇題11. (2025·山東濰坊聯(lián)考)鹽堿地上種植的“齊黃34”大豆平均畝產比全國平均高一倍多。鹽脅迫環(huán)境下,“齊黃34”大豆細胞質中積累的Na+會抑制胞質酶的活性,植物根部細胞通過多種“策略”降低細胞質中Na+濃度,從而降低鹽脅迫的損害,部分生理過程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鹽脅迫條件下,Na+通過載體蛋白A運出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其能量來源是 。這種運輸方式的意義是 。H+濃度梯度產生的電化學勢能保證細胞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選擇吸收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解析:依據(jù)H+通過載體蛋白C運出細胞消耗ATP,推知細胞外H+濃度更高,進而可知H+通過載體蛋白A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Na+通過載體蛋白A運出細胞消耗H+濃度梯度產生的電化學勢能。主動運輸?shù)囊饬x是可選擇吸收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細胞和個體生命活動的需要。1234567891011(2)據(jù)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植物根部細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 (寫出三種)。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煌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妫粚⒓毎|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解析:據(jù)圖分析,鹽脅迫條件下,通過載體蛋白A將Na+從胞質運輸?shù)桨猓蛲ㄟ^載體蛋白B和囊泡運輸將細胞質中的Na+運輸?shù)揭号葜袃Υ妫驅⒓毎|中的Na+儲存在囊泡中,以上三種策略都可以降低Na+毒害作用。1234567891011(3)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硅積累作物,能夠吸收和積累豐富的硅。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施加硅可以降低鹽脅迫狀態(tài)下大豆細胞中的Na+水平,從而提高大豆的耐鹽性。請利用下列實驗材料及用具,設計實驗證明上述結論。實驗材料及用具:長勢相同的大豆幼苗若干,原硅酸,NaCl,植物培養(yǎng)液,原子吸收儀(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實驗思路: 。預期實驗結果: 。將大豆幼苗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并置于植物培養(yǎng)液中,甲組不做處理,乙組添加適量NaCl,丙組添加等量NaCl和一定量的原硅酸,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測定細胞內Na+的含量細胞內Na+的含量:乙組>丙組>甲組1234567891011解析:該實驗為驗證性實驗,自變量為培養(yǎng)液中是否加入NaCl、原硅酸,因變量為細胞內Na+的含量,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設計實驗時需要遵循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等,實驗結果需結合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給出。1234567891011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docx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pptx 第9講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及影響因素(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