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專練:中國地理一、單選題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與海南省海口市緯度差異大,兩地溫差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下列行為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是( )A.綠色出行 B.“光盤”行動 C.垃圾分類回收 D.過度消費3.(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近些年,我國面臨較為突出的人口問題是( )A.男女比例失衡 B.自然增長過快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老齡化4.(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有關我國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類型單一 B.地勢東高西低 C.氣候類型多樣 D.外流區面積小5.(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扎龍自然保護區——“丹頂鶴的故鄉”位于( )A.伊春 B.七臺河 C.佳木斯 D.齊齊哈爾6.(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南、西北、東北 B.東南、東北、西北C.東北、東南、西南 D.西北、西南、東南7.(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關于我國疆域敘述不正確的是( )A.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最南端 B.海域遼闊,便于發展海洋事業C.渤海是我國唯一的內海 D.陸地疆界遼闊,陸上鄰國有14個8.(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因其盛產甘蔗而享有的美稱是( )A.“海上米倉” B.“蘭花之鄉” C.“植物王國” D.“東方甜島”9.(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其中“米”指的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谷子 C.水稻 D.玉米10.(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椰子盛產于熱帶濱海地區。其在我國主要分布的地區是( )A.河套平原 B.成都平原 C.海南島 D.長江中下游平原(24-25八年級上·廣西河池·期中)讀“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關于我國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氣候類型單一,均為溫帶氣候B.東部地區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區C.海口氣溫年較差大D.拉薩位于云貴高原,屬于高原山地氣候12.下列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受緯度因素影響,深居內陸,降水少 B.乙地冬季冰天雪地,麥浪飄香C.甲地為熱帶沙漠氣候 D.乙地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24-25八年級上·四川遂寧·期中)“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當北國還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著盎然的春色……”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下列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判斷,正確的有( )①地跨南北半球②地跨熱帶和北溫帶③大部分屬于北溫帶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然是群星閃爍。”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A.海域面積寬廣 B.東西跨經度廣 C.地形復雜多樣 D.氣候復雜多樣15.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有( )A.瓊、粵、臺、黔 B.臺、閩、貴、云 C.臺、粵、桂、滇 D.滇、桂、粵、臺16.和圖中ABC三國相比,我國地理位置有很多優越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與A國家相比,我國氣候更溫暖 B.與B國家相比,我國有豐富的海洋資源C.中國是四國中唯一海陸兼備的國家 D.與C國家相比,我國陸上疆界更長(23-24八年級上·河北唐山·期末)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不同省份人口年齡結構差異明顯。下圖為我國四個直轄市各年齡段人口數量占總人口的百分比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據圖可知,四個直轄市相比( )A.北京15~64歲人口比重最高 B.天津人口密度最大C.上海0~14歲人口比重最高 D.重慶人口數量最少18.與其他三個直轄市相比,重慶65歲以上人口比重最大的原因在于當地( )A.就業機會相對較多 B.經濟發展水平高C.青壯年外出定居多 D.醫療衛生條件好(24-25八年級上·四川遂寧·期中)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之一,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復雜多樣 B.海陸熱力性質差異C.地球自轉影響 D.緯度高低不同20.關于圖中季風①②③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西北季風,來自太平洋B.②是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C.①③相比,③影響我國降水范圍更廣D.③是冬季風,難以越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23-24八年級下·甘肅武威·期中)下圖為北方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③地形區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C.黃土高原 D.四川盆地22.關于②地形區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土地平坦肥沃 B.地形崎嶇不平C.樹木四季常綠 D.河流無結冰期23.下列關于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陰山以南B.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泛的地區C.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泛的地區D.是我國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二、非選擇題24.(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主題探究:生態保護2024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建設的“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項目正式通過驗收。該項目保存種質資源5萬余份,有效提升了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保藏能力,推動高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保護與應用。如圖為青藏高原位置示意圖。探究一識地圖、知環境(1)三江源是指瀾滄江、長江、 三條河流的發源地。(2)三江源地區水源豐富,為高寒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其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是 (選填:大氣降水或冰雪融水)。探究二明意義、促保護(3)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 ,孕育了獨特的高寒生物種質資源。(4)說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生態意義。(至少答兩點)25.(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2023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新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借助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展了無人機和大型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智能化精準作業,2023年新疆棉花機械化采收率已達85%以上。材料二 下圖為1980年和2023年我國主要產棉省區棉花產量(萬噸)變化圖。(1)與1980年相比,2023年我國棉花主產區已向 轉移。(2)受海陸位置的影響,新疆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 ,新疆棉花生產的灌溉水源主要是 。(3)與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相比,新疆發展棉花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4)簡述開展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智能化精準作業對新疆棉花生產的有利影響。26.(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囊謙縣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源地區,地表水豐富,有扎曲、孜曲、巴曲、熱曲和吉曲等主要河流,其中扎曲流量最大。材料二:囊謙縣整體山勢相對平緩,河谷平淺,適合發展農牧業,是當地的“糧倉”。圖為“蠹謙縣位置及村落分布示意圖”。(1)囊謙縣位于 (選填“黃河”“長江”“瀾滄江”)流域,具有獨特的 氣候,扎曲的最初水源主要來自 (選填“大氣降水”“冰雪融水”)。(2)囊謙縣山河多 (選填“相交”“相間”),縱列分布。村落多呈 狀分布,居民喜過 (選填“那達慕節”“雪頓節”)。(3)囊謙縣多沿 廣泛種植 (填糧食作物),該區較周邊發展種植業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 。27.(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各地區各部門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近年來該流域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河源頭位于 自然保護區,這里生態環境脆弱,應加強保護,增強水源涵養能力。(2)黃河為甲處的 平原提供了灌溉之利,使之成為“塞外江南”。(3)乙高原位于黃河 游,易出現 等生態環境問題。(4)黃河三角洲是由黃河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處沉積而形成。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增速明顯減緩。請分析其主要原因。28.(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習近平主席于2024年5月5日至10日應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國家領導人的邀請,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讀歐洲西部政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習近平主席出訪的三個國家都位于歐洲西部,該地區南臨 海,北部被北極圈穿過,北極圈的緯度是 。(2)歐洲西部許多國家居民的餐桌上常見牛排、乳酪等食品,這與 業發達有密切關系。該地區深受大西洋的影響,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具有全年 的特點,適宜多汁牧草生長。(3)自古以來,中國與歐洲西部地區聯系密切。古有“絲綢之路”,今有“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是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與紐帶,在我國主要沿隴海—— 鐵路干線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國境,最終通往歐洲西部。(4)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接待國際游客最多的地區。你認為該地區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有哪些?29.(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主要來自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能源領域的綠色發展成為碳減排的重點。材料二:圖1為我國規劃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圖,圖2為我國2022年能源消費結構統計圖。(1)因自然環境的差異,清潔能源分布不均。以下框圖簡要分析了兩區域某清潔能源豐富的原因,請將框圖中的內容補充完整。① ,② ,③ ,④ 。(2)2022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 占比最大。與該能源相比,風能、太陽能、水能具有 的優點。(3)碳減排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請你設計一條有關“低碳生活”的宣傳標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專練:中國地理》參考答案1.D2.D3.D4.C5.D6.A7.C8.D9.C10.C11.B 12.D13.D 14.B 15.C 16.C17.A 18.C19.B 20.B21.B 22.A 23.C24.(1)黃河(2)冰雪融水(3)低(4)涵養水源;保護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等。25.(1)西部(如新疆等地)(2) 干旱 高山冰雪融水(3)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晴天多,降水少(4)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減少誤差,推動農業現代化。26.(1) 瀾滄江 高寒(高原山地) 冰雪融水(2) 相間 條帶 雪頓節(3) 河谷(河流) 青稞(小麥) 地形平坦;氣溫較高;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7.(1)三江源(2)寧夏(3) 中 水土流失(4)近年來黃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顯,水土流失減少,黃河含沙量下降,黃河入海泥沙量減少,28.(1) 地中 66.5°N(2) 畜牧 溫帶海洋性 溫和濕潤(3)蘭新(4)有豐富的自然風光,如曲折幽深的挪威峽灣、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沙灘等;有多樣的人文景觀,如羅馬古斗獸場、巴黎藝術殿堂盧浮宮等;社會條件優越,該地區經濟發達、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交通發達等。29.(1) 高 西北 少 太陽(2) 煤炭 無污染;可再生;零碳排放(3)節約能源,人人有責!(或綠色出行,從我做起!拒絕使用一次性制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