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清新區初中畢業生第二次適應性學業檢測歷史本試卷共8頁,33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省襄汾縣,距今3004000年,該遺址己陸續發據出城墻、宮殿區、王陵區、政府舉控的大型倉儲區等。該遺址的發掘可以用來研究()A,長江流域原始農業的出現B.黃河流域早期國家的出現C.長江流域早期國家的出現D.部落聯盟的興起2.他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齊國國富兵強,并且“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材料中的“他”是A.齊桓公B.晉文公C.秦穆公D.宋襄公3.考證文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手段。從以下兩枚錢幣的考證中我們能夠獲取正確的歷史信息是()秦惠王開始儔造,秦始皇全國推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開始儔造并推廣A.銅錢是秦漢時唯一貨幣B.秦漢時期商業快速發展C.青銅業發展到鼎盛時期D.統治者加強經濟的管控4.魏晉時期,麥、菽(豆類)等北方農作物在南方大量種植,江南地區的農作物由水稻一收轉向稻麥雙收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長江流域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A.北方人民大量南遷B,南北分裂局面結束C.經濟重心南移完成D.政府夏秋兩季征稅5.下列大規模工程中在后世又增修或擴建的是()A.靈渠B.長城C.都江堰D.趙州橋6.《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關于這幅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它的作者是畫壇巨匠張擇端B.它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C.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D.它描繪了北宋都城臨安的經濟繁榮景象2025年清新區初中畢業生第二次適應性學業檢測歷史共8頁本頁第1頁7.比較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兩者都()A.追求富國強兵B.觸犯地主利益C.奠定統一基礎D.改變社會性質8.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A.澎湖巡檢司B.臺灣府C.琉球巡檢司D.臺灣巡檢司9.明清時期,城鎮商業呈現繁榮景象,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產品大量進入市場,茶葉、花卉和水果等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這一現象反映了明清時期()A.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出現了成熟的手工工場C.出現地域性的商人群體D.區域生產專業化較明顯10.清代,廣州成為海內外商業貿易的大本營,各地商人紛紛涌向廣東販銷貨物,俗稱“走廣”。“走廣”熱潮出現的時代背景是清政府()A.放棄重農抑商政策B.鼓勵對外貿易C.實行閉關鎖國政策D.大興“文字獄”11.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在繼續發展軍事工業的同時,又提出了什么主張,開辦民用工業()A.變法B.“求富”C.革命D.“自強”12.歲月滄桑,百年屈辱,下面這張八國聯軍合影拍攝于120多年前的北京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個條約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的內容是()A.巨額的戰爭賠款B.東交民巷劃為使館界C.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斗爭D.拆毀大沽炮臺13.歷史地圖在歷史教材中是與課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的“圖像系統”,有“以圖代文”、“以圖釋文”的功能,是歷史知識的載體,在歷史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觀察1870年前后晚清形勢圖,可知晚清面臨若()1世紀中后切的中回邊溫危機2025年清新區初中畢業生第二次適應性學業檢測歷史共8頁本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