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簡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期中考生物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1-15題每題2分,16-20題每題4分,共50分)
1.下列關于生物科學方法和相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孟德爾獲得遺傳規律和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均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B.分離細胞中各種細胞器和證明 DNA進行半保留復制的實驗使用的技術是差速離心法
C.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模型均屬于物理模型
D.研究CO2轉化為有機物的途徑和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2.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籽粒黃色對白色為顯性。若有一粒黃色玉米,判斷其基因型簡便的方案是( )
A.用顯微鏡觀察該玉米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看其上是否攜帶等位基因
B.種下玉米后讓其作母本與白色玉米植株雜交,觀察果穗上的籽粒顏色
C.種下玉米后讓其做親本進行同株異花傳粉,觀察果穗上的籽粒顏色
D.種下玉米后讓其做親本進行自花受粉,觀察果穗上的籽粒顏色
3.下圖為某植物(2n=24)減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應取該植物的花藥制成臨時裝片,才更容易觀察到上面的圖像
B.圖丁的每個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數目均為甲細胞的一半
C.圖乙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具有24條染色體
D.圖中細胞按照減數分裂時期排序為:甲→乙→丙→丁→戊
4.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實現3:1的分離比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 ?。?br/>①觀察的子代樣本數目足夠多 ②F1形成的兩種配子數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結合的機會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間的顯隱性關系是完全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椎實螺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一般進行異體受精,但分開飼養時,它們進行自體受精。已知椎實螺外殼的旋向是由一對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對左旋(d)是顯性,旋向的遺傳規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決定而與其自身基因型無關。對以下雜交后結果的推測(設親代個體雜交后所得個體全部分開單獨飼養)正確的是( )
A.♀的DD×♂dd,F1全是右旋,F2出現性狀分離
B.♀DD×♂Dd,F2個體中表現為右旋的純合體比例為9/16
C.椎實螺外殼右旋的基因型可以是DD、Dd或dd
D.♀dd×♂Dd,F2中基因型為dd的表現為左旋
6.煙草花葉病毒(TMV)和車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煙葉,但二者致病的病斑不同,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a過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質外殼感染煙葉,結果說明TMV的蛋白質外殼沒有感染作用
B.b過程表示用HRV的RNA單獨感染煙葉,結果說明其具有感染作用
C.c、d過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質外殼和HRV的RNA合成的“雜種病毒”感染煙葉,結果說明該“雜種病毒”有感染作用,表現病癥為感染HRV癥狀,并能從中分離出HRV
D.該實驗證明只有車前草病毒的R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外殼和煙草花葉病毒的RNA不是遺傳物質
7.個體胚胎發育早期部分生殖腺細胞發生基因突變會導致生殖腺嵌合現象。該個體可產生正常的和帶有突變基因的生殖細胞。先天鈍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有兩種類型,一種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一種屬于伴X隱性遺傳。某對表型正常的夫婦,第一胎為患先天鈍性紅細胞再生障礙女孩。從生殖腺嵌合角度對該疾病進行分析,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若女孩患病類型為伴X隱性遺傳,則父親應該存在生殖腺嵌合
B.若女孩患病類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則雙親應該不存在生殖腺嵌合
C.若女孩患病類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則第二胎患病概率為100%
D.若女孩患病類型為伴X隱性遺傳,則第二胎患病概率為25%
8.為研究R型肺炎鏈球菌轉化為S型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因子是DNA還是蛋白質,艾弗里進行了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其基本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設計采用加法原理,甲組為對照組 B.三組培養皿中,只有丙組僅含R型菌落
C.甲、丙組的實驗結果說明DNA是轉化因子、蛋白質不是
D.艾弗里證明了肺炎鏈球菌的主要遺傳物質是DNA
9.科研工作者做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時,分別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對噬菌體以及大腸桿菌成分做了如下標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噬菌體成分 用35S標記 未標記 用14C標記
大腸桿菌成分 用32P標記 用18O標記 未標記
A.第二組實驗中,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中存在的氧元素是18O
B.第三組實驗中,子代噬菌體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
C.第一組實驗中,噬菌體DNA在細菌體內復制了三次,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和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100%、0
D.第三組實驗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后離心,檢測到放射性主要出現在沉淀物中
10.下列關于基因、DNA、染色體及其相互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基因中的遺傳信息蘊含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中 B.基因都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DNA中的堿基對數目不等于其上所有基因中的堿基對數目之和
D.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分布的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11.同一雙親的子代之間的性狀往往存在差異。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親代減數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互換,提高了配子種類的多樣性
B.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C.受精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提高了子代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D.受精時卵細胞和精子隨機結合,使同一雙親的后代基因組合呈現多樣性
12.當兩種生物的DNA單鏈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時,互補的堿基序列就會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區;在沒有互補堿基序列的片段,仍然是兩條游離的單鏈,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DNA分了中G與C相對含量越多、形成的雜合雙鏈區越多
B.雜合雙鏈區中的嘌呤堿基總數比嘧啶堿基總數少
C.形成雜合雙鏈區的部位越多、說明這兩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
D.雜合雙鏈區是基因片段,游離單鏈區是非基因片段
13.兔的毛色黑色(W)與白色(w)是一對相對性狀,與性別無關。如圖所示兩項交配中,親代兔E、F、P、Q均為純合子,子代兔在不同環境下成長,其毛色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兔G和H的基因型相同 B.由圖可知,表現型是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C.兔G與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 ℃環境下成長,最可能的表現型及其比例是黑色∶白色=1∶1
D.兔G與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 ℃環境下成長,其毛色最可能是全為黑色
14.日本學者岡崎等人發現在DNA復制過程中,滯后鏈的合成是由酶X催化合成的不連續、相對較短的DNA片段通過酶Y連接而成的長鏈,這些不連續、相對較短的DNA片段稱為岡崎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岡崎片段延伸的方向是3′→5′
B.DNA邊解旋邊復制的合成方式大大提高復制的效率
C.酶X、Z分別為DNA聚合酶、解旋酶,酶Y能將短的DNA片段連接成長鏈
D.據圖推測,蛋白質m的作用可能是防止DNA雙鏈重新螺旋
15.先天性夜盲癥是伴性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隨病情不斷的進展,視力逐漸減退,直至失明,常規治療往往難以奏效。如圖為患該病的某家族遺傳系譜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此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Ⅲ2致病基因的來源是Ⅰ2→Ⅱ3→Ⅲ2
C.Ⅲ3與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D.女性先天性夜盲癥患者往往比男性患者多
16.果蠅紅眼(D)對白眼(d)為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科研人員用白眼雌蠅和紅眼雄蠅雜交,F1中不僅有紅眼雌蠅和白眼雄蠅,還出現了少量占比相等的紅眼雄蠅和白眼雌蠅。已知果蠅受精卵含1條Ⅹ染色體發育為雄性,含2條Ⅹ染色體發育為雌性;若X染色體多于2條或不含X染色體時無法正常發育。染色體數目異常的卵細胞可參與受精,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精子不參與受精。產生的受精卵總數用B表示,其中染色體數目異常的受精卵數用A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1中性染色體組成為Y、XXX的受精卵無法正常發育
B.F1紅眼雄蠅的性染色體為XD其母本減數分裂產生了不含性染色體的卵細胞
C.F1白眼雌蠅的性染色體為XdXdY,可能是由于母本MⅡ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開
D.F1中性染色體組成為XY的果蠅占比是(B-2A)/(2B-A)
17.將果蠅)一個精原細胞的核DNA分子雙鏈都用32P標記,并在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讓其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然后進行減數分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產生的精子中,被32P標記的核DNA有0~4個
B.減數分裂I過程中,初級精母細胞內有16個被32P標記的核DNA
C.在減數分裂II后期,次級精母細胞內有8個被32P標記的核DNA
D.有絲分裂產生的2個精原細胞中,只有4條染色體帶有32P標記
18.雌雄異株女婁菜(XY型)的葉片形態有寬葉和窄葉兩種類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自然種群中,雌株沒有窄葉個體。某寬葉雌、雄株雜交,F1表型及比例為寬葉(♀)∶寬葉(♂)∶窄葉(♂)=2∶1∶1。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用題述實驗中的母本與F1窄葉雄株雜交,可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
B.用寬葉雄株進行測交,可判斷葉片形態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C.若多個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后代只有雄株,則推測含窄葉基因的花粉致死
D.若F1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后代寬葉雄株占3/8
19.鐮狀細胞貧血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一種遺傳病,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生活在高原地區的鐮狀細胞貧血的幼年患者由于缺氧而導致50%的個體不能發育到成年?,F有一個生活在某高原地區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1∶2的幼年群體,待他們成年之后,這一群體作為親本隨機婚配后,子一代成年群體中攜帶者所占的比例為( )
A.12/23 B.12/25 C.4/7 D.1/4
20.下圖為白花三葉草葉片細胞內氰化物代謝途徑,欲探究控制氰化物合成的基因是否獨立遺傳,現用兩種葉片不含氰化物的白花三葉草雜交,F1葉片中均含氰化物,F1自交產生F2。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br/>A.葉片細胞中的D、H基因都表達才能產生氰化物
B.若F2中含氰化物個體占9/16,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
C.推測F2葉片不含氰化物個體中能穩定遺傳的占3/7或1
D.推測F2中葉片含氰化物個體的基因型可能有2種或4種
二、非選擇題(4題,共50分)
21.(10分,每空2分)CMT1腓骨肌萎縮癥(由基因A、a控制)是一種最常見的外周神經退行性遺傳病。有一種魚鱗?。ㄓ苫駼、b控制)是由某基因缺失或突變造成微粒體類固醇、硫酸膽固醇和硫酸類固醇合成障礙引起的。為探究兩種病的遺傳方式,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查,繪制了甲、乙兩個典型家庭的遺傳系譜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判斷,CMT1腓骨肌萎縮癥的遺傳方式為 ,魚鱗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為 。
(2)為了進一步探究魚鱗病的遺傳方式,某興趣小組請醫學院的老師對乙家庭中的Ⅰ-3、Ⅰ-4和Ⅱ-7的魚鱗病基因進行切割、電泳,得到的基因電泳圖如下:
①Ⅰ-2的基因型為 ;現已知Ⅱ-5不攜帶CMT1腓骨肌萎縮癥的致病基因,則其基因型為 。
②Ⅱ-2和Ⅱ-3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 。
22.(12分,每空2分)某種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2N=78)。該種雞的體型中正常型與矮小型為一對相對性狀,羽毛的生長速度中快羽與慢羽(可在出雛后24h內區分)為一對相對性狀??蒲腥藛T選用慢羽矮小型和快羽正常型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F1的公雞均為慢羽矮小型,母雞均為快羽正常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雞的基因組測序應測定 條染色體;親代中父本的表型是 。
(2)控制羽毛生長速度的基因與控制體型大小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 。
(3)“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現的性反轉現象:原來下過蛋的母雞,經過一定處理后,可以變成公雞,發出公雞的啼聲(生殖器改變,染色體組成不變)。科研人員發現母雞的性別決定機制如右圖。
已知ZW的公雞具有正常生育能力,選擇ZW的性反轉公雞和正常母雞作為雜交親本,預期子代性別比例為 (ww的胚胎不能存活)。
為了進一步研究性反轉率,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實驗:
①選取上述題干中剛形成的正常F1雞胚多枚,均分為甲、乙兩組進行孵化。在孵化3.5天后甲組注入芳香化酶抑制劑,乙組注入緩沖溶液,石蠟封口后,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繼續孵化至出雛。
②用三種方法進行性別鑒定:
a.觀察雛雞羽毛生長速度 b.翻肛鑒定(通過外翻雛雞的肛門來觀察生殖器)
c.性染色體組成鑒定(通過特殊手段來檢測雞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
③計算性反轉率:甲組性反轉率為73%,乙組無性反轉。
下列關于實驗過程及結果推斷錯誤的是 。
A.需要對子代表型為快羽的所有個體進行翻肛鑒定
B.需要對子代表型為慢羽的所有個體進行翻肛鑒定
C.需要對翻肛鑒定為公雞的個體進行性染色體組成鑒定
D.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可能有兩種,而母雞的性染色體組成只有一種
E.每組性反轉率的計算為:ZW的公雞數量/表型為快羽的所有個體數
23.(14分,每空2分)粗糙型鏈孢霉(染色體數2n=14)是一種多細胞真菌,其部分生活史過程如圖1所示,子囊是粗糙型鏈孢霉的生殖器官。合子先進行減數分裂,再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最終形成8個子囊孢子。由于子囊外形狹窄,合子分裂形成的8個子囊孢子按分裂形成的順序排列在子囊中,圖2表示粗糙型鏈孢霉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顯微照片。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過程染色體復制 次,細胞分裂 次。形成的每個子囊孢子中染色體的數目為 條。
(2)在圖1所示D過程中,可觀察到圖2中的 所示圖像。
(3)已知子囊孢子大型(R)對小型(r)為顯性,黑色(T)對白色(t)為顯性。如圖為某合子可能產生的兩種子囊(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合子基因型為 ,兩對基因的遺傳 (填“是”或“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蜃杂山M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
P F1 F1自交得F2
甲與乙雜交 全部可育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24.(14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中國科學家團隊對水稻科研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了體驗科學家的艱辛,進一步了解水稻的遺傳規律,某興趣小組進行了下列實驗:取甲(雌蕊正常,雄蕊異常,表現為雄性不育)、乙(雌蕊、雄蕊均可育)兩株水稻進行相關實驗,實驗過程和結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的花是良性花,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對a為完全顯性,另外B基因會抑制不育基因的表達,使之表現為可育。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全部敗育,在人工雜交實驗中可以免去 操作,提高了育種效率。
(2)F1基因型是 ,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 種,該部分可育株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3)為了確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已有各種基因型的可育水稻),請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以確定丙的基因型,并對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①實驗思路: 。
②若 ,則丙的基因型為 。
③若 ,則丙的基因型為 。
2025年4月16日高中生物作業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C D A B D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A D D D B D D
21.(1)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 AaXBXb 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 9/16
22.(1) 39 快羽正常型
(2) 否 控制羽毛生長速度的基因與控制體型大小的基因均位于Z染色體上,因此不遵循的自由組合定律
(3) 公雞:母雞=1:2 B
23.(1) 2 3/三 7/七
(2) 甲、乙 丙
(3) RrTt 是 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24.(1)基因重組(或自由組合)
(2)7
(3)aabb和AABb
(4)取基因型為aabb的可育株與水稻丙雜交,觀察后代植株的育性。
若后代全是雄性不育植株,則丙基因型是AAbb
25.(1) AaBb 7 7/13
(2)F1個體自交得到的F2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是9∶3∶3∶1的變式,說明該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若后代全是雄性不育植株,則丙基因型是AAbb; 若后代出現可育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且比例為1∶1,則丙的基因型為Aab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市| 梁平县| 建水县| 社会| 大关县| 长海县| 白玉县| 通化市| 长沙县| 渑池县| 江西省| 遂川县| 枣强县| 库伦旗| 安庆市| 鄂伦春自治旗| 红原县| 监利县| 阜南县| 无极县| 噶尔县| 汝州市| 昭通市| 伊宁县| 青州市| 贵德县| 北宁市| 凤城市| 大城县| 襄汾县| 高淳县| 开鲁县| 福海县| 板桥市| 房产| 镇宁| 唐河县| 宜宾县| 新宾| 麦盖提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