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7張PPT)極地地區(人教版2024)運用資料和地圖描述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范圍,認識兩地形成的獨特自然環境特征,比較兩地自然環境的差異。運用資料分析兩極地區是科學考察寶地的原因,認識我國的幾個科考站,知道兩極地區科學考察的現狀。運用資料了解兩極的生態環境問題,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認識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冰雪覆蓋的地區01.科學考察的寶地02.保護極地環境03.中考真題練習04.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特殊性? 在極地開展科學考察有何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保護極地環境?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特殊性? 在極地開展科學考察有何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保護極地環境?寒冷遙遠神秘寒冷、遙遠、神秘,這可能是極地地區留給人們的印 象。極地地區包括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北極地區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地區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南極地區讀圖:(1)指圖說出環繞南極大陸的大洋。(2)描繪南極圈,說明南極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按照順時針: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極地區主要位于南極圈以南,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海域。南極大陸是南極地區的主體,覆蓋著 2 000 多米厚的冰層。冰雪高原南極地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冰山南極地區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25 ℃,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年降水量約50毫米,氣候干燥,被稱為“白色荒漠”。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 有“風庫”之稱。南極地區的大風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對南極地區氣候有這么一段記述:“今天早上,我們施放探空氣球。但氣球還沒有灌滿氣,就被7級大風吹爆了。第二個也是如此,直到第三個才算成功。當時的氣溫是–21℃,又有強風。等我們放完氣球后,帽子、眉毛、胡子都結了厚厚的一層白霜,一個個活像白胡子老頭。探險家稱南極地區為‘風庫’,這話不假。我們在南極地區下錨63天,47天是6級以上的大風天。據澳大利亞一個科學考察站20年的記錄,南極地區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日有300天。南極地區風兇極了,刮起來尖叫著,順著地面橫掃,考察隊員的房子時常被掀倒。北極地區主要位于北極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 及其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北極地區的主體是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終年冰封。北極地區沒有南極地區那么寒冷,年平均氣溫為 -10 ℃左 右;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大得多,一般年降水量為 100— 250 毫米。北極地區的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大,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風速僅為10米/秒。思與學:為什么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冷得多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影響因素 北極地區 南極地區海陸分布南極地區主體是一片大陸北極地區近2/3的面積是海洋海拔差異南極大陸平均海拔高北極地區平均海拔低海水溫度南極地區被冰冷的海水環繞北極地區有從較低緯度流入的溫度較高的海水冰天雪地的極地地區,生存著獨特的生物。 每到暖季(11 月 到 次 年 3 月),成群的企鵝聚集在南極大陸沿海一帶,是南極地區亮麗的風景線 。企 鵝為了抵御嚴寒,皮膚下有厚厚的脂肪保護層。我有流線型的軀體。你看我像不像身穿白襯衫、黑燕尾服的紳士?我經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經退化成游泳的鰭狀肢。為了 抵御嚴寒,我皮膚下有厚厚的脂肪保護層。如果說企鵝是南極地區的象征,那么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當然是北極熊了。在嚴寒的氣候條件下,極地地區的生物具備特殊的生存本領。最有資格代表北極地區的是北極熊。在嚴寒的氣候條件下,極地地區的生物具備特殊的生存本領。我住在寒冷的北極地區。我的體長有 3 多, 體 重 達 300 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特別不怕冷。我是“南極紳士”我是“北極霸主”“我們”有哪些相同點?活動:比較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可以從緯度位置和范圍、海陸分布、氣候 特征等方面,對南極、北極地區進行比較,加深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特殊性的認識。1. 閱讀圖11.1 和圖11.2,說出環繞南極大陸的各大洋名稱、環繞北冰洋的各大洲名稱。北極圈ca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范圍和緯度位置:南極地區是指66.5°S(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緯度位置位于南寒帶,高緯地區。海陸位置:南極地區以南極大陸為中心,與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三大洋相鄰。北極圈甲乙丙北 冰 洋北美洲亞 洲歐 洲范圍和緯度位置:北極地區是指66.5°N(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緯度位置位于北寒帶,高緯地區。海陸位置:北極地區以北冰洋為中心,與亞洲、北美洲、歐洲相鄰。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位置 緯度最 ,跨經度最廣的地區范圍 (66.5°S)以南的廣大區域 (66.5°N)以北的廣大區域海陸分布 中間為 大陸,周圍被 洋、大西洋、 洋包圍 中間為 洋,周圍是亞、歐、 三洲的陸地和島嶼氣候特征 酷寒、 、烈風 氣溫比南極 、降水比南極多,風速較小代表性動物南極圈高北極圈南極太平印度北冰北美干燥高企鵝北極熊2. 對比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并完成表11.1。南極地區被稱為自然資源的“大倉庫”—— 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南極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獨特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天文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天然實驗室。20 世紀 20 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先后派出科學考察隊,到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 70 多個科學考察站。我國南極科學考察起步于 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至今已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 5 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南極長城站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國昆侖站2009年2月2日,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南極昆侖站正式開站。南極昆侖站中國南極秦嶺站中國南極泰山站中國南極泰山站中國架空的碟形造型思與學:為什么泰山科考站要設計成架空的碟形造型泰山科考站具有碟形造型和架空 設計,遠遠望去像是一個紅色的大飛 碟。為什么泰山科考站的造型設計成 架空的碟形?設計者解釋,碟形造型視野開闊,能減少風阻,有利于大風通 過;主體建筑架空離地,一方面有利于 大風吹走下方的積雪,另一方面把主 體建筑與冰面隔開,維持站內溫度。防積雪掩埋防風保溫2024年11月1日,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從廣州出征,奔赴南極。本次考察將歷時近7個月,預計于2025年5月返回國內。北極地區石油、天然氣儲 量豐富,約占世界總儲量的 1/4。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漁業、 油氣開采規模逐漸擴大,航運、 旅游業等悄然興起。全球氣候變暖漁業油氣開采航運業旅游業北極黃河站中國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在極地獨立開展科學考察工作、建立科學考察站、 持續進行科學觀測的國家之一。通過了解我國的科學考察站,可以認識極地科學考 察的價值。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1. 閱讀圖11.1,找出我國的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和秦嶺站。說說 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都選擇在1—2 月的原因。中山站泰山站昆侖站長城站秦嶺站泰山站:我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首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極地區的暖季,此時氣溫回升,白晝時間長,適合建站。長城站:我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位于南極圈外,無極晝極夜現象。中山站:南極圈內第一個科考站,位于印度洋沿岸。昆侖站: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緯度最高的科考站。2. 國際橫穿南極大陸考察隊的我國科學家,對南極科學考察的科學價值有以下形象的比喻。閱讀之后,分組討論南極科學考察的價值。地球這個大系統內的一切要素變化的跡象,如氣候變化、火山噴發、厄爾尼 諾現象、人類活動甚至太陽活動等,都可以通過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記錄”在 南極冰蓋的積雪和冰川里。這樣,我們從南極的冰蓋上取雪樣或鉆冰芯,就如同 醫生從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樣。醫生化驗血樣判斷人是否健康,我們就化驗雪 樣判斷地球的健康狀況,而深層的冰芯則會告訴我們地球的歷史狀況。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3. 在圖上找出我國的黃河站。收集有關資料,簡要說明北極科學考察的 價值。我國的極地科學考察北極圈黃河站科學研究 :北極是地球的冷源之一,其氣候變化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系統有重要影響。資源開發 :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漁業、水力資源、金屬礦藏和能源儲量。環境保護 :通過北極科考,可以系統掌握北極生態系統特征并預測潛在變化,為極地保護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我國極地科考平臺長城站1985.2.14(在極圈之外)泰山站2014.2.8中山站1989.2.26昆山站2009.2.2(緯度最高)秦嶺站2024.2.7黃河站2004.7.28(北極唯一)極地地區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自行恢復。隨著人類不 斷深入涉足,極地地區不再是一片凈土,極地環境問題也日益顯現。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地區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過度捕殺鯨、海豹等極地野生動物,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捕鯨用于科學研究。反捕鯨人士說,日本利用公約這一漏洞,每年在南極洲鯨類保護區以科研名義獵捕數百頭鯨,而這些被捕殺的鯨最后是到了餐桌上,而不是實驗室。日本獵捕鯨石油開采和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石油泄漏,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開展極地旅游,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保護極地地區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責任,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為此,國際社會制定了《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北極環境保護戰略》等條例,保護人類共有的極地。全球通力合作《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北極環境保護戰略》認識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科學家一直警告,極地地區的氣候變暖趨勢比中緯度地區更明顯。隨著海冰越 來越快地消融,北極熊的家園遭到破壞,北極熊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圖 11.9 為因食物短缺而撿食垃圾的北極熊。科學家一直警告,極地地區的氣候變暖趨勢比中緯度地區更明顯。隨著海冰越來越快地消融,北極熊的家園遭到破壞,北極熊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為保護北極熊的家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以“保護極地,人人有責”為主題,舉辦一場演講活動。(1)極地科考產生的垃圾帶回處理。尤其是在南極地區,隊員要把所有產生的垃圾帶回考察站處理,有些還要帶回本國處理,不能隨便扔掉或燒掉。(2)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延緩全球變暖趨勢。全球變暖加劇,極地冰川將會融化,極地生態將造成重大影響,同時大量融化的冰川將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沒很多沿海城市和國家,帶來世界范圍內的災害。1.秦嶺站開站時( )A.我國南極科考站都處于極晝 B.黃河流域迎來大暑節氣C.正午日影長城站長于中山站 D.烏魯木齊日出東南方向當堂檢測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是中國極地事業的又一個里程碑,標志中國躋身全球極地研究“第一梯隊”。圖1是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示意圖,圖2是南極秦嶺站。完成1-2題。D2.秦嶺站選址的主要原因是( )A.面向太平洋,擴展考察范圍 B.東風吹散浮冰,利于船舶停靠C.緯度較低,凍融風化作用弱 D.臨近其他的科考站,便于協作當堂檢測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是中國極地事業的又一個里程碑,標志中國躋身全球極地研究“第一梯隊”。圖1是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示意圖,圖2是南極秦嶺站。完成1-2題。A3.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最接近( )A.(66°S,17°W) B.(66°N,17°E)C.(66°N,17°W) D.(66°S,17°E)當堂檢測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紀念幣圖案有北極熊、雪龍號科考船、極光、冰芯取樣等場景。北極科考的目的是認識北極、保護北極。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完成3-5題。C4.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南方向當堂檢測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紀念幣圖案有北極熊、雪龍號科考船、極光、冰芯取樣等場景。北極科考的目的是認識北極、保護北極。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完成3-5題。B5.北極科考關注的是( )①旅游資源開發 ②冰川考察 ③生物多樣性保護 ④氣象監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當堂檢測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紀念幣圖案有北極熊、雪龍號科考船、極光、冰芯取樣等場景。北極科考的目的是認識北極、保護北極。下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完成3-5題。D6.北極熊棲息場所所在地區( )A.海拔高 B.多臺風 C.緯度高 D.多斑馬7.導致北極熊棲息場所越來越狹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棲息范圍不斷擴大 B.海平面不斷上升C.全球氣候變暖 D.地球淡水變少8.下列月份,最利于北極熊捕食的是( )A.10月 B.1月 C.8月 D.5月當堂檢測海冰是北極熊的棲息場所,是北極熊覓食、繁衍、休息的主要地方。圖示意站在浮冰上的北極熊兒子與其熊爸的對話內容。完成6-8題。CCB【南極地區的地理特征】(1)從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據圖可知,秦嶺站位于長城站的 方向。南極地區因終年被冰雪覆蓋,冰川面積大,是世界上 資源最豐富的大洲。(2)我國南極科考站建站時間大多在2月的主要原因是 。(3)從氣候角度分析,中國南極秦嶺站(如右上圖所示)主樓建筑采用高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 。當堂檢測9.【聚焦極地科考彰顯大國擔當】2024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已從南極考察大國逐漸走向南極考察強國。讀南極地區圖及秦嶺站景觀圖,完成下列問題。順時針西南淡水氣溫較高、白晝時間長防止風雪掩埋【南極地區的“主人”】(4)秦嶺站科考隊員除必要的野外工作,盡量足不出戶,以降低對有“南極主人”之稱的代表性動物—— 生存環境的干擾。當堂檢測9.【聚焦極地科考彰顯大國擔當】2024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已從南極考察大國逐漸走向南極考察強國。讀南極地區圖及秦嶺站景觀圖,完成下列問題。企鵝【南極地區的環境保護】2023年1月23日,英國南極考察隊研究人員發現,一塊1550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塊,從南極布倫特冰架上崩塌脫落,變成一座巨大的浮動冰山。據俄羅斯南北極研究所稱,北極變暖較全球平均速度快了2~3倍。根據推算,預計在本世紀末,北極將出現“無冰”狀態。(5)南極冰架崩塌脫落、北極將出現“無冰”狀態的原因是 ,極地冰川的快速融化將進一步加快 的速度,會導致一些臨海城市消失。(6)為了保護極地環境,請你列舉一例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能采取的文明低碳行為。當堂檢測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公交車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極地地區(人教版20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